《富蘭克林自傳》:為什麼懂得了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2020-12-17 新生的成長記錄儀

班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以為傑出而又功勳卓著的人物。看看他頭上的光環吧:作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但更讓人們驚奇的是,富蘭克林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竟然出身貧寒家庭,而且只上了兩年小學就輟學,10歲時在父親的印刷廠當學徒。所以,富蘭克林的輝煌成就,與他個人的刻苦自學是分不開的。

《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是富蘭克林寫給他兒子的,也適合我們年輕人一看。從這本自傳,可以看到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我們後輩,也可以從中借鑑和仿效。

01 熱愛讀書

富蘭克林曾說過: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由此看到,書籍在富蘭克林一生中的重要地位。

富蘭克林從小喜歡讀書,手頭只要有一點錢就用來買書。看,這與我在這篇文章中的觀點不謀而合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歡迎轉發)——一個人最重要的興趣愛好,就是培養閱讀的愛好,這是人生發展的基礎。

現代社會,可消遣的名目真的太多了,各種電視節目、手機、電腦遊戲……所以,父母們在培養孩子的閱讀上,還是要用點心的。

我小的時候,因為可消遣的項目太少了,而書籍可以打發我無聊的時光,所以那時候特喜歡讀書。無奈那個年代的農村,想要借到一些適合孩子的好書真不容易啊!

年輕時候一定要多讀書,否則一些書等到一定年齡後就不太讀得進去了。童年及青年時代沒有大量閱讀,是我一生的缺憾。

富蘭克林很幸運,他喜歡讀書,後來又有幸進了哥哥的印刷所工作,又結識了一些在書店當學徒的朋友,所以有書可讀。

年輕時大量閱讀,可以開啟一個人的智慧。後來,富蘭克林通過自學通曉了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等多國語言。掌握了語言這個工具,他又閱讀了歐洲各國的歷史、哲學、文學等著作。對自然科學也頗有研究,所以有了不少發明。

02 迷戀上寫作

因為讀書過的緣故,富蘭克林也迷上了詩歌,受到哥哥的鼓勵,他也創作過幾首。因為與朋友進行見不了面的辯論,他將自己的觀點寫成文章寄給朋友。父親看到文章後,指出其中不足。富林克林下決心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那他是如何做的呢?

……我從報紙中挑出幾篇文章來,將每一句的要旨摘出來放在一邊,不去看它。幾天後,我憑藉自己對要旨的記憶,對原文重新表述,並且儘量做到同原文一致。然後把自己的表述和原文進行對照,找出自己的錯誤並改正。

通過這些訓練,富蘭克林豐富了自己的詞彙。對文思上的條理訓練,他是這樣做的——將摘錄的要旨打亂,幾個星期後再盡力恢復到最好的順序,整理出整個句子和整篇文章,和原文對比,改正錯誤。

富蘭克林的做法,仍值得我們今人借鑑。事實上,很多寫作者都借鑑過這一做法。

03 學習並踐行

富蘭克林並不是一個讀死書的人,他踐行著書本的內容。

比如他16歲時讀到向人們推薦素食的書,就決定親身實踐。當時他寄宿在哥哥家,戒掉葷腥改吃素食給哥哥帶來不便。為此,他和哥哥商量,每周只給一半的夥食費,他另行開夥。

富蘭克林說,節制飲食可以使人頭腦更加清醒,思維更加敏捷。因為吃飯簡單化了,他還可以節省出很多時間用來學習。

雖然我覺得富蘭克林素食的好處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但他的踐行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富林克林,用他學到的知識去發明創造;刻意練習寫作技能;踐行書中的內容……無論是閱讀,亦或是寫作還是生活的其他方面,富蘭克林都在踐行。

很多人說,為什麼懂得了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呢?這是因為,你沒有去踐行啊!

懂得了踐行的道理,我們必將在人生的道理上不斷進步!

相關焦點

  • 《認知覺醒》:為什麼道理懂得那麼多,你卻仍過不好這一生?
    白居易一聽,不以為意地說這不就是寺院門口的八個字嗎?連小孩子都懂的道理。高僧聽到白居易這樣說直搖頭,「三歲小孩都懂得,八旬老翁行不得。三歲的小孩子是懂這個道理,可是八十歲還做不到,這是知易行難啊。」聽完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有感觸,有些人生道理我們都懂,可是卻仍過不好這一生。
  • 年輕人必讀書籍之一:《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是富蘭克林寫給他兒子的,也適合我們年輕人一看。從這本自傳,可以看到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我們後輩,也可以從中借鑑和仿效。由此看到,書籍在富蘭克林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富蘭克林從小喜歡讀書,手頭只要有一點錢就用來買書。看,這與我在這篇文章中的觀點不謀而合——一個人最重要的興趣愛好,就是培養閱讀的愛好,這是人生發展的基礎。現代社會,可消遣的名目真的太多了,各種電視節目、手機、電腦遊戲……所以,父母們在培養孩子的閱讀上,還是要用點心的。
  • 為什麼聽過那麼多道理,我們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中有這麼一句話:「聽過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觸。這句話引得無數人深思,也引得無數人為自己的悽涼而感慨萬千。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聽過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 《富蘭克林自傳》富蘭克林人生的6個大智慧
    在豆瓣上,看到有人這樣評論《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大家都盛傳寫得很好的《富蘭克林自傳》就是這樣的?在其盛名之下看了,但文字太枯燥、故事性也不強,看了讓人沮喪。著名的13條戒律,也沒有細說他是如何用這個方法來修煉成長的,實在讓人不甘。」看到這樣的評論,我無法談論其對錯,因為也沒有對錯。
  • 為什麼我們知道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
    為什麼我們知道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這個問題很常見,也很經典,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道理」和「過好」之間到底需要什麼紐帶呢?如果「知道道理」不能直接推出「過好這一生」,那中間肯定還有一個中間變量,這個中間變量究竟是什麼呢?「道理」指代理論,「過好」指代實踐。用通俗的話來說,這就是理論指導實踐,但理論為什麼指導不了實踐呢?從邏輯上來說,應該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我們沒有真正地理解理論,二是雖然我們知道「道理」,卻沒有真正地去執行這些道理。
  •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走向卓越,明白的越多離成功越接近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看這本書了,其實在現在社會,每個人懂的道理都很多,每天也在接受很多的心靈雞湯,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會感覺到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也有很多人,在試圖通過看各種書籍,來提升自己,但是還是感覺到有所欠缺。
  • 好書推薦 | 《富蘭克林自傳》-窮小子的致富之路
    ,他是唯一一個沒有擔任過美國總統卻被印在美元紙幣上的人,美國國父之一 班傑明·富蘭克林。傑明·富蘭克林近幾年流行這樣一句話「為什麼我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富蘭克林沒怎麼上過學,但一直酷愛讀書。
  •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走向卓越
    為什麼我們看了那麼多雞湯,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那是因為你沒有讀過富蘭克林17年熬成的精神雞湯——《富蘭克林自傳》。這是一本影響了幾代美國人的勵志奇書,書中講述了一個只讀過兩年書的貧窮「屌絲」如何逆襲成為「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的開國元勳。
  • 懂得很多道理,是無法過好這一生的
    問:我懂得很多道理,但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答:人人都懂得很多道理!!!紙上談兵而過不好這一生,天經地義。有時候網上會看到以上的話,說什麼自己的人生很艱難,自己還是沒有什麼進步,所以懂得了那麼多道理又有何用!
  • 讀《富蘭克林自傳》:學習富蘭克林的致富之路
    他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移居波士頓後以製造蠟燭和肥皂為業,生有十七個孩子,富蘭克林是最小的男孩子。由於父親要養活一大家子人,收入沒法供應富蘭克林上學,所以八歲入學的富蘭克林,在十歲那年就被父親領回了家。富蘭克林一生只上過兩年學。回到家中後,富蘭克林幫著父親幹活,但由於不喜歡父親所從事的行當,後面選擇了印刷行業,在哥哥的印刷所裡當學徒。
  • 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這是一本號稱改變無數人命運的精神讀本,影響世界兩百餘年的勵志經典,改變美國人命運的20種著作之一的書!這本自傳於1771年開始寫,1788年完成,因為中途其他事情的耽擱歷時17年之久,他想把自己經歷的事寫下來,讓後人借著他的經驗好少走「彎路」!這本書富蘭克林以拉家常式的講述,讓我們看到一個貧窮人家的小孩,雖然因為家裡經濟不佳而輟學,只接受了很少的學校教育,可通過自己後天的努力,使自己成為了一個有用的人,還為社會做了很多的事!並且受到學術界的廣泛讚譽!
  • 《富蘭克林自傳》:高度自律,邁向卓越
    作為普通人,肯定很多人也跟我一樣問過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別人成功了,而自己卻沒有?其實,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人肯定有其過人的特性。比如富蘭克林為什麼成為那麼厲害的人?接下來,我們就走進富蘭克林的成功裡程,領略他的成功之道。
  • ——《富蘭克林自傳》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01About the Book《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從內容和難度上適合7-9年級作為美國現代第一部自傳,《富蘭克林自傳》在美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它詳細的記載富蘭克林在北美商業和政治環境下的奮鬥和進步。更重要的是,它創造了個人事業成功的原型。富蘭克林在這部自傳中,回顧了他自我的奮鬥的一段歷史,實際上也說明了美國精神的內涵。
  • 《奇葩大會》:別再說你懂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了!
    在最近一期的《奇葩大會》上,樊登在和高曉松爭論讀書是否真的有那麼多現實意義時,他說了這樣一段話:「有人說,人家韓寒都說了,我懂得了世間所有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可為什麼有些人聽了,就過好了這一生了呢?核心的問題是,有沒有做!」
  • 好書推薦《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一書,實際上是它的作者,富蘭克林寫給他兒子威廉.富蘭克林的一本家書。這部由作者1771年動筆,1788年完成的自傳,主要分為正傳和續傳這兩個部分,前後歷時了有17年之久。在本書中,富蘭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娓娓道來。
  • 《富蘭克林自傳》一個最能代表「美國夢」的人
    在閱讀完這本《富蘭克林自傳》以後,富蘭克林給我的感覺就是「無所不能」。他涉獵的內容極其豐富,包括:政治、經濟、宗教、法律、教育、醫療、軍事、科學、邏輯、修辭、辯論……幾乎包含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富蘭克林非常喜歡讀書,他在自傳裡說:「我自小就喜歡讀書,手裡有點零錢,總要拿去買書。
  • 很多道理都懂,為什麼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很多人會說,你說的道理都懂,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道理。無論是小孩子,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無數次聽說,都無數次地琢磨,都無數次的感嘆。然而,為什麼那麼多的人。按自己所說的道理都懂,依然會過不好這一生嗎?
  •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大道理,還是經營不好事業、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有的人讀了很多書但還是懵懂無知,有的人學了很多知識仍然一籌莫展,為什麼聽了那麼多大道理,還是經營不好事業、過不好這一生?對這些疑問,鬼谷子都有答案。原文:「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你不知道自己這輩子要去哪裡,再多的技術和才華也會付之東流。南轅北轍的故事必將一次又一次重演。事實上,從小處看歷史好像沒用,但從大處看,歷史的用處卻能改變事業命運。正因為此,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為什麼明智?因為他讓你知道現在和未來,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你看得清楚自己在歷史時空的位置,活得明明白白,下一步如何走才能確保正確無誤。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33本·班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自傳》是美國傳記文學的開山之作,而且還使自傳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學體裁。它是一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歷經兩百餘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它包含了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善與美的道德真諦,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這本書告誡了人們遠離陋習,遠離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 富蘭克林自傳述
    富蘭克林自傳述。 富蘭克林,美國的開創人之一,影響了幾代美國人非常厲害,雖然和我們沒有多大關係,但是確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他的思想行為,和精神,我們就是要通過學習他人厲害的地方補全我們不完善的地方。 富蘭克林《18世紀美利堅聯合國(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一,做出了最大貢獻,說他的影響力到底有大多,當時不管什麼大事都要通過他,而且當時多個國家領導人都是其朋友和聯絡人,當時修建公路,路燈,學校 ,完善教育,很多都是他領導的,他的思想和作品影響了美國幾代人,為當時的美國做出來最大的發展和推進了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