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大風雪/走過大草原/我的勒勒車來到你面前……」在內蒙古大草原上,有一支紅色的隊伍,他們迎風雪、冒寒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在草原深處為人民獻歌獻舞。他們就是被譽為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的烏蘭牧騎。9月15日,YY直播追隨著新時代烏蘭牧騎的腳步來到敖倫淖爾嘎查,在沙漠與草原的交界處感受烏蘭牧騎的紅色精神。
烏蘭牧騎於1957年誕生在內蒙古草原,是兼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時代特色的文藝工作隊伍。今年,中央廣播電視臺、北京衛視聯合以「烏蘭牧騎」的歷史變遷和新時期的發展為主題,啟動「尋夢之旅」——重走烏蘭牧騎之路,YY直播受央視網之邀,派遣頭部金牌主播,攜數十萬粉絲一起尋夢大草原。
由創建初期一駕勒勒車、十來個隊員的「文藝輕騎隊」,發展到今天共計75支演出隊伍3000多名隊員,這支活躍在內蒙古大草原深處的基層文藝演出團體更是一片培養優秀演員的沃土。跟隨YY金牌主播凱西,粉絲們領略了本次「重走烏蘭牧騎之路」邀請到眾多重量級嘉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主持人納森;紅遍大江南北的《鴻雁》的演唱者呼愣斯;「草原舞仙」 李德戈景;著名蒙古族歌手、蒙古土爾扈特部第十五代公主哈琳;蒙古族青年歌唱家,蒙古族長調民歌新聲代領軍人物烏英嘎; 《套馬杆》的演唱者烏蘭圖雅以及鄂託克旗烏蘭牧騎隊長娜娜。
歷經60年的風霜雨雪,草原人民對烏蘭牧騎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少。烏蘭牧騎走遍內蒙古草原,不僅把歌舞歡笑獻給牧區人民,新時代下的烏蘭牧騎更是把多種文化服務帶到草原人民身邊,被牧民們親切地稱為「瑪奈烏蘭牧騎」,也就是「我們的烏蘭牧騎」。嘉賓們循著當年老烏蘭牧騎的足跡,深入草原牧場,來到牧民家中獻歌。YY直播更是走近牧民家中,感受當地濃厚的文化特色與生活氣息。
油而不膩的血腸配上香到飛起的奶茶,主播凱西在熱情好客的牧民家裡,體驗了一把地地道道的「舌尖上的草原」。烏蘭縣積極探索「精準扶貧」方式,創新扶貧模式,如今在精準扶貧的政策上走出了「新路子」,讓一部分牧民率先富裕了起來,貧困村脫掉了「貧困帽」,率先開闢了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新途徑,對全縣實施產業扶貧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這次尋夢烏蘭牧騎之旅,也是YY直播對在新時代下傳承與弘揚烏蘭牧騎精神的一種致敬,用年輕化的網絡直播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到這支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心繫人民的服務精神以及內蒙古草原上深厚又多樣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