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水太深美的真諦不是千人一面

2021-01-08 三湘都市報

    「整容的代價絕不僅僅是錢。它需要你接受手術帶來的痛苦、疤痕,以及各種可能的遠期併發症。」更何況,醫療美容在中國急速發展過程中,還滋生出「黑醫美」這個惡之花。「現在『黑醫美』不是很多,而是非常多!」中國美容整形協會美容與再生醫學分會副會長王冀耕說這句話時將重音落在了「非常」二字上。

    從奧美定到微整形

    根據更美APP發布的《2017年醫美黑皮書》,全國正規醫美診所只有9500多家,而黑醫美診所是前者的6倍,約有60000家,它們往往規模小、隱蔽性強,常隱身於生活美容店、住宅區與酒店中。黑診所的手術量是正規機構的2.5倍,非法執業者是合規執業者的9倍,有15萬人之多。

    黑醫美現象是醫療美容這個朝陽產業在中國急速發展過程中滋生的惡之花。中國人僅有1%的整形率,但從規模上看仍為全球第二大的整形美容市場,業內外無不為之振奮和垂涎。「醫美江湖的水很深,『黑醫美』只是其中一個問題」,王冀耕意味深長地說。

    醫療美容針對的是健康人群,滿足的是人們審美的心理需求,利潤空間大,再加上醫保不覆蓋,使得公立醫院對此並不重視,市場的手反而能輕易觸及這一領域。

    很快有掘金者發現這是一個富礦。2000年左右,一個名叫吳建偉的福建莆田人在成都一家醫院裡開設了整形美容科,很快又開了一家華美整形美容門診部。吳建偉的醫美第一桶金是通過奧美定注射隆胸掙到的。以吳建偉為首的一批莆田系醫美機構大肆推銷奧美定注射,賺得盤滿缽滿。

    但很快,醫美產業遭遇了一次嚴重打擊,問題正出在了奧美定身上。該產品的副作用在注射後兩三年內大規模爆發,引起乳房發炎、感染、胸部變形,給眾多注射隆胸的女性帶來一生的痛苦。此後一段時間,很多人都產生了整形手術風險高這一印象,監管部門也加大了對手術的規範管理。

    在此背景下,隨著技術的進步,危險係數相對較低的微整形開始流行。從打下巴、打臉頰再到打額頭,隨著「線提拉」技術的成熟,女性很多時候不用開刀就能擁有「蛇精臉」。王冀耕表示,近20年間,肉毒毒素的使用與光電技術的發展,是醫學美容領域最重要的兩項技術進步。

    眼睛和鼻子的「返修率」最高

    理論上,由於醫療美容屬於醫療範疇,所有的醫療行為都有風險。王冀耕說,比如,打玻尿酸最常見的事故打進血管裡,造成血管堵塞、組織壞死甚至失明。割雙眼皮的一個副作用是乾眼症,有的沒割好,還會導致閉不上眼。抽脂手術聽起來毫無風險,但如果術前檢查不嚴格,遇到身體有基礎疾病的求美者,會導致手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由於抽脂量大,會造成皮膚與身體組織的分離,實際上就是大面積的創傷,造成體液在短時間內的大量喪失,搞不好會休克甚至當場死亡。

    八大處醫院頜面整形外科中心的主治醫生靳琦每次上門診時,遇到的求美者有三分之一都屬於整形修復,業界將其形象地稱之為「返修」。「返修分兩種,一種是因為整形沒做好,產生了功能上的問題,比如雙眼皮割壞了,閉不上眼;一種是對整形效果不滿意或者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這兩種情況各佔一半。」

    靳琦表示,在面部整形項目裡,眼睛和鼻子的「返修率」最高。這是因為,眼睛與鼻子是人臉最引人注目的兩個器官,對面部容貌的改變最大,人們對它們的要求也最高。

    但巨大的市場需求也造成了巨大的混亂。一些黑醫美診所以次充好,用一些性質不明的注射材料注射進入人體,引起鼻背變寬、水腫、發紅、透光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皮膚潰爛、失明甚至失去生命。導致整形修復的一大原因就是黑醫美的存在。對於黑醫美來說,往往是一名美發美容師,僅僅經過十天半個月的培訓,在雞翅上練習一下扎針,就開始拉客做生意了。

    整形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在利益面前,醫生很難說出『不』字來。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醫生是應該拒絕求美者的過分要求的,但醫院投資方對醫生有業績要求,醫生因此有壓力。即使這個醫生不做,客戶也會找到另外一名醫生來做。」王冀耕說。

    八大處醫院面頸部整形美容二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戰強認為:「一個人,能下決心走上手術臺,用動手術的辦法來改變自己的容貌,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這些人有一個群體特徵,就是都比較挑剔,對自己要求較高,也很容易對整形效果不滿意。」

    而求美者需要明白,醫美手段帶來的相貌改變是有限的,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李戰強在他的個人公號「整容是件逆天的事」上就寫道:「老天是最公平的,要想得到老天沒有給你的東西,你必須付出代價。而這個代價,絕不僅僅是錢。它需要你接受手術帶來的痛苦、疤痕,以及各種可能的遠期併發症。」

    醫美領域也有過度醫美、過度整形的現象,這還是跟醫美機構的過度營銷行為有關。比如,打玻尿酸,本來你可能只需要打兩針,銷售人員勸你打了10針,或者本來只需要做個雙眼皮就很美了,卻忽悠你再開個眼角。

    行業變化

    新網際網路

    醫美電商平臺出世

    更美APP創始人兼CEO劉迪說,從消費人群來看,這一市場近兩年的快速增長,得益於85後、90後開始進入市場。對於這群年輕人來說,生育、重疾和衰老都還很遙遠,他們關心的是變白、變美、變瘦,所以會去做牙齒、減肥和整形。這批仍在讀書或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畢竟支付能力有限,因而對價格更在意、更敏感。

    當中國的醫美產業正在從一個小眾、昂貴的精準市場走向一個大眾的、薄利多銷的市場時,悅美、更美、新氧、美麗神器等一大批打著社交旗號的醫美電商平臺開始出現了。一方面,它們以比百度低十幾倍的佣金吸引醫美機構進駐,另一方面,它們強調自己的垂直搜索特性,以推介更可靠更便宜的醫美服務來吸引求美者。

    劉迪表示,進入他們平臺的醫美機構,都是他們一家一家親自去調查、核實過資質與實際手術量的。「對於醫美機構,我們做的工作相當於好大夫,對醫生和機構進行評級評分;對於消費者,我們的功能相當於小紅書,引導求美者去哪兒做哪些醫美。」

    醫美平臺在令信息變得更加透明的同時,也給本就炙手可熱的醫美市場再澆了一把油。在醫美平臺上,整形達人們享著自己多次的醫美經歷,展示著自己整形前和整形後的照片,受到眾多求美者的歡迎與追捧。有業界人士指出,不排除他們中有一部分人直接就是醫美平臺僱傭的託兒。

    「這還不算什麼。現在一些直播平臺招聘女主播,第一個要求就是要她們先去整容。還有的公司讓女主播先貸款整容,再分期還貸,甚至還有公司開發出了分期美容的金融產品。」王冀耕表示。這些女主播的整容訴求無一例外都要求高額頭、大眼睛、錐子臉。「那些網紅臉令你看完第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美的真諦是和諧,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相關焦點

  • 北京臻悅醫美首創醫美頭等艙服務
    臻悅醫美整合醫美理念,將醫美學科各領域最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分別加以有機整合,以求美者全身狀況為根本,進行修整、調整,使之成為更加滿意、更加持久的醫美治療新體系。
  • 減齡大師溫昌穗丨以靈性之美,結束千人一面時代
    醫療美容是一門醫療科學與美學相結合的特殊學科,任何一臺醫美手術,都要從審美、心理、動態平衡、參照物、臉型分類、性別及審美取向、技術及組合、體相及其軌跡、個性和潮流,甚至面相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才能為顧客提供最適合的定製化私人醫美服務。
  • 更美APP:疫情過後醫美行業迎來復甦!行業消費暴漲
    回顧四月,國內疫情防控形式持續向好,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醫美行業也迎來復甦。據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數據顯示,平臺用戶四月總醫美消費金額相對三月穩健提升,醫美市場正在復甦。隨著機構逐步復工、白領的正常上班,醫美消費力較二月、三月明顯加強,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尤為突出。
  • 渠道醫院的背後故事:醫美水太深 賣面膜的都可能是託
    醫療美容水太深,賣面膜的都可能是託 來源:南方周末 ▲香港女星關寶慧在杭州一家民營醫療美容醫院接受微整容。因為暴利,「渠道醫院」正成為威脅行業健康發展的毒瘤。從美容院、美髮店、美甲店、文繡店,到個人網紅、面膜微商……只要能拉人,都可以成為渠道商,向醫美醫院源源不斷地輸送客源。 這些醫院的月營業額多則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卻罕見地低調,在公開渠道幾乎查詢不到任何信息。在業內,它們被稱為「渠道醫院」。 「有些地區約80%的醫療美容機構專做渠道。」醫美從業者江濤向南方周末記者爆料,醫院一般會把收入的50%,有時甚至70%回饋給渠道商。
  • 從臺灣醫美,解讀臺灣ITHACA的生命真諦
    臺灣的醫美機構從硬體上雖然整體沒有大陸好,但是臺灣醫美機構的軟體好,非常注重專業口碑,不忽悠,諮詢師很專業,必須是護理專業出身,給顧客的設計和解答都很務實,比如說一個整形外科的諮詢師,往往是護士專業出身,而且要跟臺(給手術醫生配臺)10年以上才有資格做諮詢師。臺灣的美業受華人追捧,還有個原因是他們熟悉華人的需求、符合我們的審美。
  • 面部美學的真諦——來自醫美大神的建議
    當我問關於醫美和整形的問題時,Dr. Ding仍然秉持了這種態度,只不過這個時候,他的謙卑不是對其他人,而是對於大自然原本的設計,進化的安排,用他自己的話說,「Creator」(造物主)。美是什麼?Dr.
  • 中國醫美行業新代表醫美董事長趙駿琦個人簡介
    他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成功企業,他是多個領域都稀缺的天才,2017年在金融行業混的風生水起的他,在沒有任何資源和社會背景的情況下,靠著個人努力,在短短的x年時間裡,成功打造了x萬人團隊,幫助上百萬中國女性變美,並在xx年創辦了星璨國際醫療投資管理集團,x個月落地醫院x家,作為90後的標杆人物,他的成功故事至今激勵了無數年輕人。
  • 後疫情時代醫美行業如何破局 美唄CEO龔連勝全球醫美大會分享洞見
    2020年12月3日,由醫美行業內參主辦的「醫美迭代風起時·2020全球醫美大會」在深圳舉行,美唄創始人兼CEO龔連勝參會並發表「網際網路醫美下半場,品質成高維度競爭」主題演講。在演講中,龔連勝分享了他基於美唄平臺的數據對後疫情時代醫美行業的洞察。疫情確實給醫美行業帶來了階段性影響,但醫美線上化給醫美網際網路平臺帶來了新機會。
  • 醫美行業水有多深?虛假廣告多見,整容前後照片要PS
    他說,那些求美者整形前後的照片大部分是通過PS技術合成的,大家不要相信。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部分醫健領域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目光聚焦到醫美行業。5月10日,以「推進醫美產業健康發展對話美好生活需要」為主題的座談會在「雲」端舉行。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探討了醫美產業現狀,並建言行業規範發展,正向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健康需要。
  • 被魔鬼附體的醫美,水有多深?
    新氧醫美的廣告總在電梯間強行循環灌輸「整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做女人整好」的概念,各大醫美公眾號都在宣傳「不變美就等於犯罪」的歪曲價值觀。甚至計算著違法成本,直接拉明星來為自己做廣告,反正索賠費用的幾十萬,和打廣告的上百萬來說九牛一毛。
  • 醫美「神教」的罪與罰
    要知道,新氧這樣公然刷新三觀的操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新氧的洗腦式廣告就引起了公眾輿論的聲討,原因同樣是廣告文案,將「成功女人」與「整容」劃上等號。按常理分析,如果廣告投放引發社會反感,公司高層多少要表達一些歉意。在實操層面,也應該重新推敲廣告邏輯。
  • 歐蜜亞小知識丨一次醫美等於護膚半年?醫美和整容可是兩碼事
    現在人們可是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外貌,對美的追求也是也來越高,單純的護膚已經滿足不了愛美人士的日常需求了,愛漂亮是當代人最標緻的特徵。所以醫美微調整容這些事大家都見怪不怪了,而且醫美和微調越顯年輕化。醫美項目也逐漸開透明化。
  • 驅動醫美線上化,新氧全面解碼醫美VR新生態
    VR技術,開闢線上增長新通路線上化轉型是近年來醫美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之一。憑藉網際網路可打破時空限制且交互性強的特點,醫美行業在線上化轉型的過程中也獲得了快速成長,線上已成為眾多醫美機構獲客的主要渠道。然而,線上化在為醫美行業成長帶來助力的同時,因為缺乏統一、直觀的載體,難以建立用戶信任感,在服務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醫美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在房地產、汽車、電商等領域同樣存在,而不斷發展的VR技術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蔡睿表示,「VR不是萬能的東西,但經過思考之後,我們覺得VR+醫美好像比房產、汽車更靠譜,為什麼?
  • 醫美行業深度:全球醫美市場有望在2020年破萬億,微整佔主導增長
    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為1220億元,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以及醫美接受度和滲透率提升等驅動,預計仍將維持約24.2%的高增長。到2021年,中國有望超越美國,成為醫美第一大市場。其中,微整形市場玻尿酸和肉毒素填充位列最受歡迎醫美項目,引領微整市場快速增長,2018-2023年年複合增速為26.3%。
  • 「醫美風雲榜」河南省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圓滿落幕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河南新聞8月5電 全力傳播醫美功勳事例,大力弘揚醫美正能量。2019年8月3日下午3時,「河南省醫美行業評選暨頒獎盛典」在鄭州市中原福塔一樓新聞發布廳隆重舉行。值得欣慰的是,在這個行業,有一大批正能量的醫美企業家和醫美學術帶頭人在兢兢業業地努力拼搏,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培養了很多執業醫生和職業經理人,贏得了廣大求美者的尊重和信賴;他們用勤奮和努力讓整個醫美行業得到了技術的飛躍;他們用自己的高超技藝奉獻愛心和善心,贏得了口碑,樹立了河南醫美行業的豐碑。
  • 更美APP2020醫美白皮書:中國醫美市場規模1975億元,熱瑪吉近三倍劇增
    後疫情時代醫美線上化態勢明朗,網際網路醫美平臺表現出對行業的重要作用,醫美產業向機構線上化+服務智能化+產業科技化「三化一體」發展。90後、95後人群逐漸成為醫美消費主力,95後「逢播必歡」,90後抗衰激增。
  • 醫美文學 | 美麗無恙|黃高敏|醫美|疫情|-健康界
    鑑於你在行業的影響力、審美素養與技藝,我們集團誠摯邀請您作為首席醫美專家,馳援武漢!懇請得到您的支持!」。 一條邀請微信發到了黃高敏的手機上。  X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醫美連鎖機構之一,提供美容皮膚、美容注射、美容整形外科服務。然而一場新冠疫情讓中國的醫美行業遭受重創,唱衰行業有之,預測報復性消費到來有之。
  • 有關醫美直播的「復盤」?
    新的內容表現形式,新穎的醫美消費方式,著實讓當時那些久居深宅,足不能出戶的求美者們,把積壓已久的消費欲望,一下子爆發到了這個可以報復性消費的埠上。當時醫美直播的先驅者,要數浙江一帶的醫美機構了,因為本身就處在電商的發源地,而且當地的求美者消費習慣也早已就習慣了在線上交易。
  • 醫美的暗黑童話
    據之前韓國媒體報導,韓國第十六屆總統盧武鉉也曾體驗過醫美項目,老大都親自帶過頭,實屬難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是重災區,各行業的失業率不斷上升。然而就在老百姓連吃飯都成問題的窘迫情況下,醫美行業卻一枝獨秀,利潤節節攀升。
  • 醫美亂象:國內的外國整形醫生,九成沒有執業資格
    「現在『黑醫美』不是很多,而是非常多!」王冀耕說這句話時將重音落在了「非常」二字上。「醫美江湖的水很深,『黑醫美』只是其中一個問題」,王冀耕意味深長地說。「30多年前,我做一臺雙眼皮手術的收費是20.50元,如今差不多要1萬塊錢。」醫美這個年輕行業的發展之快,超乎了王冀耕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