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90篇 《神是我們的家》

2021-02-20 迦南地生命培植

林後5:5 為此培植我們的就是神,他又賜給我們聖靈作憑據。 

 背景

詩篇一共有一百五十篇,這一篇—九十篇,是摩西的禱告。很可能九十一篇,也是摩西所寫的。神的僕人摩西,當他帶領以色列百姓,在曠野經過了四十年之久,到了迦南的邊境,大概就在摩押平原,約但河的東邊,或者是就在那個時候,他寫了這一首的詩。這一首詩可以說是摩西回顧已過四十年,神在祂百姓中的帶領。當他回顧這四十年的光景,從他心裡,就有了許多的感觸,故此他就在神面前發表這個禱告。 

  我們今天的光景,很像摩西在約但河東,摩押平原那個時候的光景。從屬靈的眼光看來,這一個世界,不過是一個曠野。神拯救我們並帶領我們經過這一個世界,我們在這世上,不過都是客旅、都是寄居的,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家。從另一面說來:我們今天的路程,恐怕快到終點的時候,這一個世代即將過去,我們深深的感覺,我們的主來的日子非常逼近,正是我們應當回顧的時候。當我們回頭看看過去的歲月,我們在神的面前,會有一些感覺,同時我們也該在主的面前,有一些禱告。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這一首詩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宣告:「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居所」這兩個字,如果我們把它繙譯作「家」的話,這樣在感覺上就比較更清晰一點。摩西在這裡說:「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家。」埃及不是以色列人的家,埃及是他們為法老燒磚造城而受苦的地方,在埃及他們沒有任何的盼望,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沒有。神把以色列的百姓,從埃及帶出來,經過曠野,在曠野四十年之久,而這個曠野,也不是他們的家,實在說來:曠野是他們的墳墓,因為那一代的以色列人,都倒斃在曠野的裡面。神的目的,是要帶領他們進入迦南,迦南是應許之地,是神所賜給他們的地方。 


   但是嚴格說來,迦南也不是他們的家。因為神曾對他們說:你們如果遵守我的命令,不違背我的約,你們就可以長住在這一個地方。但是,你們如果違背我,行那可憎的事,你們就要被分散到天下各處去。歷史告訴我們:他們因著違背神的緣故,就被分散到世界各處的地方去,所以迦南也不是他們的家。然而他們的家究竟在那裡呢? 


   甚麼是他們的家呢?摩西就在這裡宣告說:「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家。」埃及不是家,曠野也不是家,連迦南都不是家,唯有神才是真正的家。摩西說這句話,他不但是指著當時的時候說的,按照原文給我們看見:「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家」,那就是摩西回想到過去,甚至於回想到亞伯拉罕的世代。亞伯拉罕被神呼召,出了迦勒底的吾珥,就在神應許之地作客。聖經告訴我們說:如果他想回到他的本鄉,他還可以回去,但是亞伯拉罕並不尋求他的故鄉,因為他所尋求的,乃是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建造的。  


   換句話說:就著亞伯拉罕來說:迦南應許之地,並不是他的家,吾珥更不是他的家,他一生在地上過著寄居的生活。但是,他確實是有他的家,他的家就是神的自己。不但亞伯拉罕是這樣、以撒是這樣、雅各是這樣,摩西也是這樣。凡是真正認識神的人,都看得非常清楚,在這個地上沒有別的家,只有神才是我們的家。


甚麼是我們的家


   甚麼是「家」呢?家乃是安息的地方,家乃是你可以表現你的自己,你不必在那裡好像裝假,你可以把你自己實在的情形顯出來而不致於被誤會。家乃是愛的所在,在家裡有愛的溫暖。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甚麼是我們的家?我們常在那裡問說:「你的家在那裡?」我們會回答說:「我的家在某某地方、某某路、某號。」但是實在說來:這個並不是我們的家,不過是我們暫時居住的地方,是我們經過的地方,我們這些屬於神的人,我們的家乃是神的自己。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祂離開了祂的天,來到這個地上,聖經說:我們的主沒有枕頭的地方。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主在這個地上,從來沒有離開過祂的家。從外面看,祂好像是一個無家流蕩的人,但是從裡面來看,主耶穌的一生,都是住在家裡,因為神就是祂的家。祂在凡事上討父的喜悅,從來沒有一次從那個家裡出來過,也從來沒有一次違背父親的命令,祂整個的一生,都是在家的裡。所以在祂裡面有安息、在祂裡面有誠實、在祂裡面滿了愛,因為我們的主,乃是在家的裡面。  


   在英文的詩歌裡,有一首詩是非常有名的,不但是在基督教的裡面,就是教外的人,對這首詩也很知道的,那就是—「家、家,甘美家。」這首詩是一個傳道人寫的,這位弟兄他為著主的福音,到各處的地方奔跑,所以他常常不在家裡,常常需要到新的城市去傳福音。有一次當他出去傳福音的時候,正碰到所謂的聖誕節的時候,按著美國一般的風俗習慣,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前夕,那天晚上全家的人都要團聚,無論你在甚麼地方,都要趕回到家裡去,大家團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但是這位弟兄,他為著福音的緣故,不能回到家裡去,他在那陌生的地方,住在旅館裡。   


  在這一天的晚上,他在馬路上走,那時馬路上幾乎沒有行人,每一個人都聚集在家裡。他走著的時候,經過一個家,他從窗外望進去,看見屋裡面生了炭火,一家大小圍在火爐旁邊,正在家裡過著快樂的生活。當他看見這樣情形,裡面就有極大的感觸,他回到旅館,就寫了這一首的詩—「家、家,甘美家。」實在的說:沒有一個地方比家更美、比家更好,在家裡面,我們可以安息,在家裡面,我們可以誠實,在家裡面,我們實在是可以得著愛的溫暖。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我們裡面的感覺,我們需要一個家。究竟我們的家在那裡呢?請我們記得:無論我們住在甚麼地方,或在中國、或在美國,實在說來:這些都不是我們的家。感謝讚美主!凡是屬於神的人,我們都有一個家。無論我們到甚麼地方、無論我們在甚麼時候,無論我們在甚麼環境裡,感謝讚美主!我們有一個家。我們不但有一個家,並且我們可以常常住在家裡面,不斷的享受安息,且在神的面前,作一個誠實的人,不斷的得到愛的溫暖,因為我們的神就是我們的家。   


  可惜的是我們雖有家,神已經把祂自己賜給我們作我們的家。但是許多的時候,我們不在家裡,我們竟從家裡出去,我們像浪子一樣,以為在外面有更大的享受、有更大的吸引。但是我們都知道,當我們離開了家,往遠方去的時候,我們的經歷也實在像那個浪子一樣,我們耗盡了一切所有的,連餵豬的豆莢也沒得吃,這是實在的光景。巴不得我們在神的面前,常常能住在家裡面。如果離開了家,我們就要趕快回家,我們應當常常住在主的裡面。這個不但是一個宣告,也實在是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應當有的經歷。   


  神在基督耶穌裡,已經賜給我們這一個家,神已以自己作了我們的家。今天的問題是說:我們是不是常常住在家裡?約翰福音第十五章五節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我們的主,祂是真葡萄樹,我們是祂的枝子,這個是屬靈的事實,是主救贖的結果。我們既然有了這個事實,我們就應當有像枝子住在樹裡面的那個經歷,也就是說:我們要常常住在主的裡面。「常住」的原文,就是「住家」的意思,我們要住家在主的裡面。我們要以主為我們的家,我們要常常與主交通,若是這樣,我們就能多結果子,父就因著我們得著榮耀,我們也就是主的門徒了。所以摩西寫這一首詩的時候,開始就有這一個偉大的宣告:「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神是永遠的人是短暫的    


  從第二節開始到第七節,摩西他就回頭看以色列人四十年在曠野裡的光景。一面他想到我們的神,是超時間的神,從永遠到永遠祂是神。並且我們的神是全能的神,乃是創造萬有的神。但是,當摩西看到人的時候,就是看到以色列人在曠野光景的時候,就發現人的光景與神的光景是完全相反的。神是永遠的神,而人的生命是何等的短促。神是大能的神,而人又是何等的脆弱。神是用塵土來造了人,但是神並沒有意思要人再歸回塵土,反而神是要把永生賜給人。然而為甚麼今天我們人出於土又要歸入於土呢?當世上埋葬死人的時候,人們常說:由土而出,又要歸於土了,好像這是還原的意思。   


  弟兄姊妹!我們要記得:雖然神是用塵土造人,但是人又歸回塵土,是因為人犯罪的緣故,並不是神當初的意念。當人犯罪以後,神責罰人說: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並且到了最終,你要歸回塵土。所以嚴格的說來,人又歸回塵土,並不是神當初創造人的意思。雖然傳道書告訴我們:神造萬物是各按其時,成為美好,但是神卻把永生放在人的裡面。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有它的時間性,如果今天在這裡有朵美麗的花,你用了很長的時間來培養,當花開了不久就凋謝了,我們覺得非常可惜,但就著花來說:一點也不可惜,因為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它就是為了這一點點的時候而被創造的,它已經盡了它的功用。 


   而人卻不然,神把永生放在人的裡面,那就是說神雖然是用塵土造了人,但並不是要人歸入塵土,反而是要人享受永生的。但是人何等可憐,因著犯罪的緣故,由塵土造的,還要歸回到塵土裡去。人生在世界上,實在是短促。所以這裡告訴我們說:神看千年如一日。我們的神,是永遠的神,就著祂來說:千年好像一日一樣,因為時間在祂的面前算不得甚麼。但是我們人呢?卻是如水衝去,很快就過去了。在多年以前,我在廣西的時候,有一次到一個地方去,在晚上的時候,我們要過一條河到對面去,預備第二天早晨再回來。但是在一夜之間,忽然大水來了,就把橋衝掉了,第二天早晨起來,我們看見一片大水,只能坐船過去。有人告訴我們說:當河水上漲的時候,它的速度非常之快,若是有人在橋上行走,水一來了連跑都跑不掉。我們人就好像水一樣,一衝就去了。我們真不知道在沒有想到的時候,水一來我們就去了。人生又像睡一覺一樣的快,又像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晚上收割枯乾了,人生實在是非常的短暫。 


   不但這樣,並且還是非常的脆弱。這是人生在這世界上的實在情形,與神的光景是何等的相反。創造我們的神是永遠的,而被造的人,卻是那麼的短暫。創造我們的神是大能的,而我們這個被造的人,卻是那麼的軟弱,與神的性格是多麼的不合。其實說來:神造我們,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的,祂的目的就是要我們與祂的性格—聖潔—有分。但是我們看見今天在地上的光景,恰好是相反的。


人壽命的縮短是因為犯罪的緣故   


   第十節說:人一生不過是七十歲,如果強壯,可以到八十歲。創世記第五章記載,從亞當開始,我們的先祖都是活到八九百歲,活得最長的是瑪土撒拉,他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其實神是要我們活到永永遠遠。但是因為人犯罪的緣故,壽命就減少了。然而在我們的列祖時候,他們能活到九百多歲。到創世記第十一章的時候,就看見從閃的後裔開始,人活到四五百歲便過去了,人的壽命在地上就減少了一半。到了亞伯拉罕的時候,你看見又折了一半,亞伯拉罕活到一百七十五歲,年記老邁,日子滿足而死,一百七十五年就已經滿足了。  


   可是到了摩西的時候,又折了一半,摩西寫詩告訴我們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這是甚麼原因呢?因為在地上的罪孽,越過越加增,可以說這個世界,滿了汙濁的東西,人因著罪的緣故,在地上的日子,就是這樣逐漸的縮短了。


落到神的震怒之下  


   摩西在這裡說:為甚麼人生變成這樣的短暫,並且這樣的脆弱呢?從第八節至十二節告訴我們這樣的原因:「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人生所以變成這種的光景,因為我們人是在神的震怒之下。我們的神為甚麼發怒呢?因為我們的罪惡。不錯,我們的神是慈愛的神,但是我們的神也是聖潔,又是公義的神。祂雖然愛我們,但是祂恨惡我們的罪孽。今天人對於神的慈愛不明白,對於神的公義也不明白。  


   有的人認為說:我們的神既然是慈愛的,那麼,祂也不應當作這個,祂也不應當作那個,所有的人都應當得救,都應當上天堂,因為經上豈不是說神就是愛嗎?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神也是公義的神。因著以色列百姓犯罪的緣故,神的怒氣在他們身上,所以那一代的人,都倒斃在曠野裡。在那四十年的中間,尤其是後面的三十八年,可以說是天天埋葬,幾乎在他們所經過的路程裡,留下的盡都是墳墓。所以當摩西看到這樣的光景時,難怪他裡面的感觸是非常的深。他說人生既然是這樣的短促,而人一生所能誇口的又是甚麼呢?不過是勞苦愁煩,最後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這裡好像傳道書所說的一樣,人生的的確確是這樣。  


   但是最可憐的,就是人在神怒氣之下,而人還不曉得他是在神震怒之下。所以第十一節說:「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這是更可憐的事。在神的震怒之下而不曉得。還不懂得怎樣存著一個敬畏的心來認識神的忿怒,這一個是更悲慘的事。在摩西的時候,他所率領的以色列的百姓,在神的怒氣之下,他們不曉得,他們執迷不悟,因此他們倒斃在曠野裡。就是我們今天,也有同樣的情形。我們今天看見世上許多的人,在神的震怒之下,但是他們毫無知覺,還在那裡以為說:他們可以作他們要作的事情,不知道以一個敬畏神的心來到神的面前。

 

----求神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今天我們作神兒女的人,應當怎樣呢?摩西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處在這末後的世代,是我們應當數算我們日子的時候。數算日子,並不是說:你算一算,大概你還能活多久,如果今天你是三十歲,摩西說:你可以活七十歲,那你說:還有四十年,若你身體強壯,還可以活五十年,好像說日子還長著呢,可以在世界多兜一個圈子還來得及。但這裡不是這個意思,數算日子的意思,乃是說我們在神面前,要看見我們在地上的日子既是那麼的短促,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每一天都要算得數,我們不能讓一天白白的過去,我們要愛惜光陰,我們要贖回光陰,我們每一天要活在神的面前。這一個才是數算我們的日子。 


   我們讀舊約的時候,在創世記第五章裡,看見某某人活到多少歲,他就生了甚麼人,他又繼續生兒養女,又活了多少歲,最後他去世了。換句話說:他的一生沒有可記載的。他在世界上生了、養了、活了、死了、沒有了。他的日子在神面前,可以說是浪費掉了。  


   弟兄姊妹!今天我們在這短短的一段時間裡,希伯來書告訴我們說:我們的主祂快要回來了,不過是一點點的時候,那要來的就要來,並不遲延,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主說:我就不喜歡他。所以,弟兄姊妹!我們今天處在這最末後一點點的時候,我們應當數算我們的日子,不能再胡裡胡塗過日子,我們應當清楚,應當在神的面前數算。怎樣數算呢?我們要每一天活在神的面前,這樣的日子才算得數。怎樣叫我們的日子在神面前算得數呢?秘訣就是要以神為我們的家。要記得:在家的外面過日子,都是浪費的日子。如果今天我們所過的日子,是在神以外的,無論我們作甚麼,就是在地上作了一些驚天動地的事,如果是在神以外所作的,在神的面前,都要被火焚燒。因此我們應當在神的面前,好好檢點我們自己,叫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家裡面的生活;是住在神的裡面的,每天與神有甜美的交通。不光只是在早晨起來的時候,就是我們到公事房裡去作事,我們在靈的裡面,也常常與主有交通。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安息在主的裡面,而不是活在肉體裡面,也不在肉體裡面掙扎,乃是進入安息,就是進到神的裡面,安息在神的裡面。我們每天所過的日子,乃是在神面前過日子,不是光在人面前過日子。許多的時候,我們是在人面前過日子,似乎我們只要在人面前能過得去就行了。 


   但是弟兄姊妹!我們必需活在神的面前,我們需要活在愛的裡面,我們需要天天來愛主,用起初的愛來愛我們的主。有一件事是我們應當常常檢點的,就是在神面前檢點說:今天我對主的愛,究竟有沒有改變?因為神所注意的,就是這一件事,我們要活在愛的裡面。主耶穌說:你們如果遵守我的命令,就住在我的愛裡面,你們如果住在我的愛裡面,無論求甚麼,我都要為你們成就。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今天處在最末後的世代,是我們特別應當儆醒檢點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乃是要住在主的裡面,要以神為我們的家,並且全心的愛祂。  


   實在說來:外面一切的東西,算不得甚麼。我們今天作基督徒,不能再裝著外面,也不能光在外面作基督徒,因為主來的日子太近了!我們今天必須在裡面作,必須要學習常常與主交通,活在主的裡面。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日子在神的面前才能算得數,這就是智慧的心。這是摩西他在詩篇九十篇前一半告訴我們的。這一半可以說是回憶,因著回憶在神面前而有的一些感觸。巴不得我們今天能有同樣的回憶,並且有同樣的感觸。


摩西的祈禱


   從第十三節一直到末了,乃是摩西的祈禱。他的禱告,當然是根據他的回憶和他的感觸。我盼望弟兄姊妹要注意一件事,他在這裡禱告時對神所用的名稱改變了。在第一段裡他說:「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這是他的宣告。到第二節他就說:「從亙古到永遠是神。」換句話說:他在那裡是以神為神。神這個名字,乃是指著祂是創造萬有的神、是大能的神、是永遠的神。而人與神的關係,乃是被造者與創造者的關係。所以在第一段的裡面,人與神的關係,乃是根據神是神,而我們是人。祂是創造者,我們是被造者。  


  創造者在我們的身上,有祂美好的旨意。若要那個旨意得成就,我們在祂面前就當有一個責任。好像亞當在伊甸園裡,他需要吃生命樹上的果子,不應當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唯有這樣,才能達到神造人的目的。因著我們未盡我們的責任,我們犯了罪,結果就形成了今天的光景,這也是我們人應受的報應。就著這一方面來說:是無可挽回。因為我們失責了,我們已經虧缺了神的榮耀。


求你迴轉為神的僕人後悔  


   摩西在那裡禱告,是根據甚麼來禱告呢?如果根據創造的神來禱告,他不能禱告。如果根據律法,他也不能夠祈求,因為律法說:罪的工價乃是死。所以摩西在那裡禱告的時候,他就以另外一個名稱來稱呼我們這一位的神。他說:「耶和華阿!耶和華阿!」不錯,神就是耶和華,耶和華就是神,因為我們只有一位神。但是我們這一位神,祂有不同的名稱,表明與我們有不同的關係。就著創造和被造的關係,那可以說:人已經自暴自棄到了絕路了。  


   但是感謝讚美神!在這裡摩西說:這一位神也是耶和華,耶和華就是神賜給以色列百姓的立約可記念的名字。神與以色列人立了一個約,神說:「我是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是有豐盛慈愛的一位神。」所以摩西來到神的面前,不是根據創造,乃是根據救贖,乃是根據那個約。他到神的面前說:「耶和華阿!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親愛的弟兄姊妹!不是我們的後悔,乃是神的後悔。不是我們尋找祂,乃是祂來尋找我們。救恩的開始,並不是出於我們,乃是出於神的自己。所以摩西在那裡說:我們要等到甚麼時候呢?如果要我們自己來迴轉,我們轉不回來。但是你若能迴轉,你若能後悔,我們就有了盼望。弟兄姊妹!一面來說:我們的神從來不後悔,祂也不需要後悔。神非人,祂說是就是,祂從來沒有作一件需要後悔的事。所以就著神的旨意來說:祂不需要後悔。但就著神的手段和神的方法來說:祂常常後悔。  


   換句話說:祂常常改變祂的手段、改變祂的方法,但祂的旨意是不改變的,因為祂對我們的旨意是美好的。當我們人軟弱、墮落、離開神的時候,神不能用原來的方法來對待我們,神就換一個方法對待我們。神不用律法對待我們,神就開始用恩典對待我們,這個就是祂的後悔。感謝讚美神!實在說來我們的神,祂已經後悔了,不是因著祂做錯了事,而是祂顧念我們的軟弱。所以祂說:我要另外用一個辦法來挽回他們。感謝讚美主!我們的神已經向我們迴轉了。祂差遺祂的兒子來到這一個世界,就是神向我們迴轉了。因為神向我們迴轉,祂來拯救我們,所以我們今天才有盼望,叫我們也能悔改,因為悔改乃是聖靈工作的結果。


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神的慈愛 


   第十四節說:「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如果神向我們迴轉,我們也應當迴轉。如果神後悔,我們也應當悔改。意思就是要我們回到神面前去,回到神的裡面去,我們要重新以神為我們的家,這一個就是我們的迴轉。當我們迴轉,以神為我們的家的時候,我們就早早飽得祂的慈愛。 


  在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我們看見浪子回頭,就是這麼一回事。他離家在外面的時候,非常的痛苦,雖然一時有罪中之樂,可是結果他痛苦到極點。如果他不回家,他就得滅命。但是感謝讚美主!他醒悟過來,於是他就要回到家裡去,當他一回到家裡,發生了甚麼結果呢?他真是飽得他父親的慈愛。他一回到家裡,父親就赦免他一切的罪,給他穿上上好的袍子,戴上戒指,穿上鞋子,並且宰了肥牛犢,大家歡喜快樂,實在是飽嘗了家裡的歡樂和父親的慈愛。弟兄姊妹!今天如果我們要嘗到神的慈愛(不是祂的怒氣,乃是祂的慈愛),我們必須要回到家裡面。如果我們回到家裡,就能叫我們一生一世都可以歡呼而喜樂。


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第十五節:「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感謝主!不但當我們回到家裡的時候,我們能早早的享受家裡父的慈愛,並且神還作一件更美麗的事,祂能照著我們受苦的日子和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那就是約珥書裡所說的:祂要償還我們被蝗蟲、螞子、螞蚱、剪蟲所吃的那些年日。   


  弟兄姊妹!當我們回想的時候,我們很慚愧,我們實在感覺在過去的年日中間,我們浪費了多少的日子,在神面前都不能算數,因為我們是流蕩的人,是在家的外面。有的時候,我們在那裡說:我們荒廢的這些年日,是不是永遠就這樣浪費了呢?   


  感謝神!祂不但當我們回家的時候,叫我們能飽嘗祂的慈愛,並且祂還能償還我們一切被蝗蟲、螞蚱所吞吃了的日子。聖經說:主看千年如一日,但是也能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意思說時間在神的面前很快,根本就算不了甚麼。但是一日如千年,就是說在一日之間,神能作千年的工作。我們知道主耶穌在世上,只活了三十三年多的時光,主出來工作只有三年多,然而約翰說:「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二十一25)不要說是世界圖書館容不下,就是整個的世界,也容納不下這許多的書卷。因為我們的主在地上,一日如千年一樣,祂能一日作千年的工作。   


  感謝讚美主!今天主在我們的身上,也能作同樣的工作。如果今天我們能回到家裡,我們常住在主的裡面,那麼,我們一天的生活,在神的面前可以像千年一樣,神就可以把我們過去所浪費的日子,都給我們補償了,這個是神奇妙的作為。所以這裡告訴我們說:叫我們喜樂,我們實在要歡喜。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雖然處在這個世界,我們不必在那裡終日嘆息。不錯,人生在世上如同一聲嘆息,但是我們今天住在神裡面的人,住在神家裡的人,我們卻有滿足的喜樂,我們歡喜,因為我們享受父的慈愛。我們歡喜,因為我們的神把我們浪費的年日,都給我們補償回來。


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   


  到了這個時候,摩西接著禱告說:「神哪!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這裡的「作為」原文是單數的。每當我們想到神的工作的時候,在我們的印象裡都是多數的,以為神作這件事,神作那件事,或者我們為神作這件事,我們為神作那件事,在我們印象裡都是多數的。但聖經告訴我們:神的作為是單數的,好像神只有一個工作、只有一個作為。摩西是認識神的人,他在那裡說:「神哪!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究竟神的作為是甚麼呢?究竟世世代代神在那裡作甚麼呢?不錯,神作了許多的事,祂作了創造的工作,祂也作了許許多多其他的工作。祂也作了救贖的工作,拯救以色列的百姓出埃及,帶領他們經過曠野,作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但是摩西在那裡說:究竟神作那麼多的事情是為甚麼?在這許許多多神的作為背後只有一個工作。   


  親愛的弟兄姊妹!請我們記得:神只有一個工作。神不像人有許多的工作,神只有一個工作,從祂創造人,也可以說從祂創造世界,一直等到將來永世的裡面,祂在地上只有一個作為,那一個作為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我們需要得著啟示,如果我們沒有這一個啟示,我們就不知道神這一個作為是甚麼。我們在這裡摸這一個,在那裡摸那一個,我們很容易摸神所不摸的事,我們需要知道祂的作為。  


  究竟神的作為是甚麼呢?第十六節下半緊接下去,他又提到神的榮耀:「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換一句話說:神的作為與祂的榮耀有關係。甚麼是神的作為呢?如果我們看羅馬書第八章,明顯的告訴我們說:「神預先所知道的人,祂就預先定下要模成祂兒子的形像,神預先所定下的人神就呼召他們,神所呼召的人,就稱他們為義,神所稱為義的人,就叫他們得榮耀。」(另譯)   


  希伯來書又告訴我們說:「神的兒子要帶領眾子進到榮耀裡去。」這一個就是神的作為。神的作為,就是要把我們這一班用塵土所造的人,叫我們變化,照著主的形像變化,榮上加榮,直等到我們有主自己榮耀的形像,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一樣,這就是神的作為。神的作為,就是要我們這一班的人成為眾兒子,像那位長子一樣。神的作為,是要我們這一班人成為新婦,能配給新郎—就是神自己的獨生子,這一個是神的作為。  


   所以摩西在那裡禱告說:叫我們知道你的作為。並不是只從埃及出來就算了,也不是只經過曠野就算了,甚至也不是進到迦南就算了,這些都是在神作為裡面的一段一段的步驟。但是神真正的旨意、神真正的工作,乃是叫祂的榮耀,能彰顯在祂兒女的身上。羅馬書也告訴我們說:今天萬物都在那裡嘆息,因它們今天處在虛空敗壞的轄制之下,不是它們願意的,乃是人使得它們變成這種的光景。它們在那裡等候自由的日子,甚麼時候萬有得著自由呢?乃是神的眾子顯現的時候。當神的眾子顯現的時候,就是神的長子率領眾子進入榮耀的時候,那個時候,整個的萬有要大大的復興,要得著自由,這就是神的作為。第十七節說:「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今天在我們身上,神自己的榮美能彰顯多少?摩西看到以色列百姓的光景,我想他心裡非常的悲痛,因為他看見這一班的人,觀看神許多的作為,但不明白神的旨意,在他們身上看不見神的榮美。神給他們許多的恩典,行了許多的神跡、受了許多的恩賜,但是神的榮美、神的美麗,不能從他們身上彰顯出來。榮美是指著性格說的,神的性格在他們身上不能彰顯,他們與神的性格太相反了。神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有神那樣的性格,這個就叫作像神,這個就叫作模成基督的形像。但是他們沒有,所以摩西說:「願你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的榮美能彰顯出來。  


   弟兄姊妹!這是最主要的事,沒有一件事比這個更重要。祂要把基督的性格,作在我們的身上,好叫我們的身上,能彰顯祂的榮美。


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   


  最後他說:「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先是神作工,然後是我們作工,我們所作的工,並不是作另外的工,我們所作的工,不過是與神同工。   


  弟兄姊妹!我們要切切記得:神今天在我們這些日子中,在我們餘生的歲月裡面繼續不斷的在那裡工作,在那裡作祂榮耀的工作。而我們也不是在這裡閒站,我們在這裡需要與神同工,我們要與祂合作。今天並不是說我們要為祂作甚麼,乃是說我們要作祂所作的工。祂如果要在我們身上彰顯祂的榮美,我們要與祂同工,把我們自己放在祂大能的手下,讓聖靈在我們身上有自由,能把我們模成祂兒子的形像。我們不要作一個頑梗的人,抗拒祂的人,我們要作一個聽命的人、順命的人,這個就算是我們的工作。所以腓立比書裡告訴我們說:乃是祂在我們裡面作,祂先作在我們裡面,立志行事,都是祂在我們裡面作,然後從我們裡面作出來,這個就是與主同工。我們若能這樣,神的旨意就能早早的成就。最後,神的工作怎樣完成呢?祂怎樣能完成在我們的身上呢?或者說我們怎樣才能與神同工?我們怎樣才不是作在神以外的工作?那秘訣就在於以神作為我們的家。如果今天我們實在住在主裡面,且是常住在主裡面,我們實在以神為我們的家,而我們也不從家裡面出來。   


  弟兄姊妹!你要看見在神的家裡面,聖靈才能作工,在神的家裡面,我們才能明白神的心意、才能與神同工。總而言之,我們要記得一件事,我們需要活在主的裡面,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要知道我們今天是處在一個震動的時候,希伯來書告訴我們說:有一天神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凡是可以震動的,都要被震去。但是感謝神!我們所承受的,是不能震動的國。我們今天豈不看見全世界都在那裡震動,不但所謂地上的事在震動,就是所謂屬靈的世界,也在那裡震動,甚麼都被震動了。那麼在這樣的時候,我們怎樣才能站立得住?我們怎樣才能行完我們的路程?只有一個秘訣—以神為我們的家。住在神的裡面,沒有一件事比這個更重要。在許多的地方,已經有這樣的見證,過去外面好像很熱心,外面好像很活動、外面好像很屬靈,等到震動來到的時候,一切就都震去了。誰能站立得住呢?只有那一些常常住在主裡面,以神為家的人。雖然人也許看不見他們,不注意他們,但因為他們與神有不斷的交通,安息在主的裡面,真實的活在神的面前,過著愛的生活。結果這些人,都能為主站住。弟兄姊妹!我們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是我們應當起來數算日子的時候、數算日子的方式,就是我們要回到神的面前,時時刻刻住在主的裡面。    


   禱告:我們親愛的主,感謝讚美你,因為你是何等的愛我們,你不但把你的救恩賜給我們,並且把你自己賜給我們,作我們的家。我們的主,我們感謝讚美你!我們無論到甚麼地方,無論在甚麼環境中,你是我們的家。我們可以常住在你裡面,沒有人能把我們從你裡面奪去。我們的主,我們真是感謝讚美你。因為在你的裡面實在有安息;在你的裡面我們可以作一個誠實的人,在你裡面我們實在享受愛的溫暖。在你裡面我們因著你的緣故有力量,能處我們外面一切的環境。在你裡面有你生命的工作,在你裡面我們能認識你的旨意;在你裡面我們能與你同工。哦!我們的主!我們感謝讚美你,因為你給我們看見說一切都在你裡面。  


  主阿!求你叫我們能數算我們的日子?求你叫我們得一個智慧的心。主阿!你叫我們真實能學習怎樣常住在家裡面,不讓我們一直往外流蕩。主阿!求你呼召我們叫我們回家,並且常住在家裡。主阿!不但叫我們喜樂,也叫你也喜樂。不但叫我們能完成你的旨意,叫你的旨意也能完成在我們的身上。所以我們的主,我們真是求你自己用你的話在我們裡面作深切的工作。我們把讚美、榮耀,都歸給你。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彼得的生平

第1講《西門初遇見主改名叫彼得》講員:陳清榮

第2講《西門初次依從主.生命被轉變》講員:陳清榮

第3講《彼得客觀的認識主耶穌》講員:陳清榮

第4講《彼得主觀的經歷》講員:陳清榮

第5講《彼得的剛強與軟弱》講員:陳清榮

第6講:《從彼得看生命的問題》 講員:陳清榮

第7講:《從彼得看生活的問題》 講員:陳清榮

第9講:《彼得為基督作見證》講員:陳清榮

第10講《從彼得獲救看屬靈生命的釋放》講員:陳清榮

《被主摸與摸著主》講員:陳清榮

江守道拾珍集  3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第一篇 《揀選主作牧人》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第二篇 《草地與水邊》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第三篇 《 行走義路》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第四篇 《死蔭的幽谷》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第五篇 《膏油與福杯》

新約的三個職事

第一篇 《彼得的職事—神的國》

第二篇 《保羅的職事—神的居所》

第三篇 《約翰的職事—神的家庭》

恩召的指望

第一篇 《恩召的指望》

第二篇 《榮耀的基業》

第三篇 《身體的合一和建立》


相關焦點

  • 詩章頌詞 ‖ 神是我們的保護者《詩篇》91篇
    查經資料參考這首詩篇表達了那些全然信靠神的人享受的安穩;它使我們確知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身心靈面臨危難時都當尋求他的保護。這首詩篇將平安的確據賜給了神的兒女,就是那些一心遵行神的旨意、單單仰望全能神的保護並日日追求住在神裡面的人。
  • 書饗 | 詩篇90篇文學闡釋
    90篇為範例所做的文學闡釋。詩篇90篇「論及的是人生的短暫與愁苦」,是基督徒非常熟悉的一首詩歌。加爾文認為這首詩是「為了安慰信徒,舒緩他們的愁苦與驚恐」所作。馬太·亨利提到:「雖然它似乎是在這具體處境寫成,卻非常適用於表明在普遍方面人生命脆弱。我們在歌唱這篇詩篇時,可以很容易把它應用在我們走過今世曠野的年間。」本文從整首詩歌的文學脈絡來闡釋其中蘊含的信息,或許可以讓你從不同的角度重新品味這首熟悉的詩歌。
  • 《詩篇46篇》神與我們同在
    我們的神是萬軍之耶和華,祂仍站在我們一方: 雅各的神,我們的避難所,必永遠與我們同在。~節錄蘇格蘭詩篇歌集這情景只是千千萬萬個例子之一;神的聖徒在危難中,往往得到這詩篇的安慰。沒有人曉得,這莊嚴的詩篇在病房裡,在哀悼者家中,在受逼迫者的牢獄裡,和在痛苦悲傷的鬥室裡誦讀出來的時候,人的心得到怎樣的提升。
  • 在詩篇40篇中,讓我們效法大衛的耐心等候
    我們盼著慢性病的疼痛得以減輕,財務的壓力得以解脫,破裂的關係得以修復,希冀著我們的領袖、職場、學校有些改變,以及我們的心意被更新;而現在,每個人也都盼著疫情早點結束。正如羅馬書8章19節所說,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現出來。 就在最近,當我思想哪首詩篇是我期盼每個基督徒都用心領受時,詩篇第40篇就浮現在我眼前,它的開篇是「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
  • 詩篇90篇:哪裡是你永久安居之所?
    默想詩篇九十篇:神人摩西的祈禱90:1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90:17願主我們 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己螈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紀念。 詩篇九十篇,是神賜給教會的公共崇拜詩篇中,唯一的一首由摩西署名,並且是他祈禱的詩歌,彌足珍貴。
  • 詩篇90篇-《陪你讀聖經》要過好日子,不如先好好過日子!
    (詩篇90:12)【讀經小指南】這是摩西所寫的一首禱告詩,也是摩西在詩篇中唯一留下的作品。在這首最古老的詩歌裡,摩西以優美、富有哲理的詩句,講述了上帝的永恆與偉大。同時這也讓他深刻體會到人的渺小、脆弱與無常... 讓我們一起來讀詩篇第九十篇!
  • 詩篇119篇90~130
    詩篇119篇90~130119:90 你的信實存到萬代;你堅定了地,地就長存。119:91 萬物照你的判語存到今日,因為它們都是你的僕役。119:92 我若不是以你的律法為樂,早就在患難中滅絕了。119:93 我永不忘記你的訓辭,因你用這訓辭將我救活。119:94 我是屬你的;求你救我,因我尋求了你的訓辭。
  • 《詩篇90篇》死亡的鐘聲
    受到喪鐘的打擊,他退到自己的帳棚裡,俯伏在地上,向神傾吐出這個禱告。在這許多無常和死亡當中,他首先在耶和華的永恆裡得到安慰。縱使一切都褪色和消失,神卻是不變的,祂是子民的安樂窩和避難所。從亙古到永遠,祂是神,祂是「無窮無限、永恆而不變的,祂有智慧、能力、聖潔、公義、良善和真實」。跟神的永恆有著強烈對比的,是人生的短暫。好象神正不斷地發出命令說:「歸回塵土去吧。」
  • 詩篇第三十二篇 悔改
    在詩篇第五十一篇中,大衛向神祈求:求你使我重得你救恩的喜樂,重新有樂意的靈支持我。(詩51:12,新譯本)並向神許願: 我就必把你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罪人必迴轉歸向你。(詩51:13,新譯本)大衛通過在詩篇三十二篇裡歡呼罪得赦免的喜悅和講述自己被神管教、引導、饒恕的過程來指教了有過犯的人如何悔改歸向神。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 【每日研經】詩篇90
    17願主―我們 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你堅立。詩篇90:1-17 和合本詩人在對比人的短暫和神的永恆之際,承認人的日子在神的憤怒中流逝;因此,他求滿有憐憫的神堅立他百姓所做的勞苦之工,並使他們在愁苦中得著喜樂。
  • 【實用詩篇】 詩篇第122篇
    雖然如此,它被收集在卷五裡,說明回歸以後、大衛的詩篇再重新被發現,而編撰者認為這篇詩能代表全民族朝聖的心聲。的確,這篇詩的內容也可以反映出歸回、重建的背景;而且重建之後,遵行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的命令也是自然的、應該的。這篇詩所流露出來的歡愉溢於言外,它被排在詩篇第121篇之後,更可以讓我們領會:從來到錫安山、向山舉目,一路且行且唱,不知不覺已經到耶路撒冷的城門了。
  • 詩篇100篇
    本詩篇自從在日內瓦詩篇歌集(主後1551年)中出現,便開始親切地被稱為「古老的詩篇一百篇」;本詩篇呼籲全地的人來敬拜耶和華。這樣的召集超越狹窄的以色列疆界,達到外邦全地,普天之下。我們也曉得,單是詳述有關神的事,就是敬拜。用詞本身已經充滿神的奇妙。簡單的事實比編造的故事更奇妙。本詩篇的明確模式如下:呼召人來敬拜(1,2節)。人為何要敬拜神(3節)。呼召人來敬拜(4節)。人為何要敬拜神(5節)。文中說出敬拜的七種成分:歡呼(1節)。樂意事奉耶和華(2節上)。
  • 每日與主同行詩篇第九十一篇14-16節 詩篇144篇
    (作者:尤金·畢德生) 7 月10 日|因為他專心愛我 詩篇第九十一篇 省思: 我們所求告和信靠的一切, 都在神的作為中獲得肯定。 神進入我們的生命, 滿足了我們一切的需要。 祝福是藉求告、信靠獲取的。
  • 詩篇56-57篇
    【詩篇42-72篇釋經專輯】 讀經 ▼ 釋經 ▼ 詩篇56-57篇釋經:五味雜陳 人間的最大悲劇就是遭到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待遇。
  • 詩篇83-84篇
    83-84篇 釋經:渴望 詩篇的順序,有時也具有相互承接的關係,詩83篇,或許就可以理解為是對詩82篇第8節的回應。 1至4節,一句又一句重疊:敵人已經不再是個人性的,而是國家性質的了,神的百姓,完全「軟弱」,而敵對的勢力,非常強盛。他們一再叫囂,說「來吧,我們將他們剪除,使他們不再成國,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記念!」 5至8節,讓人看到,這些惡勢力,是一個超級同盟:以東人、以實瑪利人、摩押人……他們匯合起來,一同加盟,都來做羅得子孫的幫手。
  • 牧者靈修丨詩篇:敬拜神是我們的責任!
    詩篇第八篇是非常寶貝的一篇。聖經學者加上去的題目是:神的榮耀和人的尊貴,也就是說這一篇詩篇是說神的榮耀和人的尊貴;而且也提到了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這篇詩篇是以色列人或是大衛時代,要交與伶長,要彈奏,要在耶和華面前唱的。他說:「耶和華我們的主啊。」耶和華是神的名字,就是自有永有的意思。
  • 詩篇62~64篇
    六十二篇詩人對神作他高壘的享受;六十三篇詩人將他在神殿中對神的享受,與他仇敵的受懲相比;六十四篇詩人因仇敵的惡謀而哀嘆,以及神對作惡之人的審判詩篇第六十二篇 大衛的詩,交與歌詠長耶杜頓。〔細拉〕62:5 我的魂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62:6 惟獨祂是我的磐石和我的拯救,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動搖。62:7 我的拯救和我的榮耀,都在於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是在神裡面。62:8 百姓阿,你們當時時信靠祂,在祂面前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 「讀你」詩篇第71篇,寫給老年人的詩篇
    親愛的主內弟兄姐妹,小弟兄借用"讀你"這個歌名,開啟【讀你】——研讀聖經詩篇之旅。「上帝把祂的話語告訴我們,是要我們去研讀、領會和實踐,其中《詩篇》更是可以直接拿來應用的。要領會《詩篇》,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站在它的下面」,讓它像甘霖一樣灑在我們身上,流入我們心裡。
  • 《詩篇》150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詩篇第23篇是舉世公認的偉大文學傑作之一,但它感人至深之處在於以優美簡潔的筆觸把執筆者對耶和華的忠貞信賴表露無遺。我們多麼渴望能夠『一生一世住在偉大牧者耶和華的殿中』!(23:1,6)詩篇第37篇對生活在惡人當中的一切敬畏上帝的人提出健全的忠告,第40篇則鼓勵人要像大衛一樣甘心樂意遵行上帝的旨意。
  • 《詩篇》150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詩篇第23篇是舉世公認的偉大文學傑作之一,但它感人至深之處在於以優美簡潔的筆觸把執筆者對耶和華的忠貞信賴表露無遺。我們多麼渴望能夠『一生一世住在偉大牧者耶和華的殿中』!第四卷(《詩篇》第90篇-《詩篇》第106篇)這卷詩像第三卷一樣包含17首詩。它以摩西的禱告開始,將上帝的永恆與人生的匆促短暫作一鮮明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