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臺灣 一華裔入選美國NASA登月計劃18名太空人名單

2020-12-15 銳看臺灣

據臺媒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劃的18名太空人名單,其中一人是出生於臺灣的林其兒(Kjell N. 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劃接受訓練。  「阿提米絲」是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自1972年NASA阿波羅(Apollo)計劃結束後,迄今沒有人類登月。  《紐約時報》報導,NASA 署長布萊登斯坦本周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國家太空委員會 會議中表示:「這是阿提米絲計畫太空人的第一支核心隊伍,我說得很清楚,還會有更多人。」  根據NASA資料,林其兒生於臺灣臺北市,於2009年獲選為太空人,他曾在太空中待了141天,兩度執行太空漫步,即艙外活動。  47歲的林其兒擁有生物學學士學位、心血管生理學碩士學位及醫學博士學位,在成為太空人之前,他曾是支援太空梭及太空站任務的外科醫師。  NASA希望於明年啟動第一次「阿提米絲」任務,但不載人,任務目的是測試名為「太空發射系統」的巨型火箭及太空人未來要搭乘的獵戶座太空船。  「阿提米絲」首次載人任務預定於2023年執行,這次任務將掠過月球,不會降落。   再下一次任務稱為「阿提米絲3號」就會登上月表,地點可能會在月球南極附近,科學家先前發現這一帶的隕石坑有冰凍水,對此深感興趣。

相關焦點

  • 生於臺灣 一華裔入選美國NASA登月計劃18名太空人名單
    據臺媒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劃的18名太空人名單,其中一人是出生於臺灣的林其兒(Kjell N.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劃接受訓練。  「阿提米絲」是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自1972年NASA阿波羅(Apollo)計劃結束後,迄今沒有人類登月。  《紐約時報》報導,NASA 署長布萊登斯坦本周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國家太空委員會 會議中表示:「這是阿提米絲計畫太空人的第一支核心隊伍,我說得很清楚,還會有更多人。」
  • 美國NASA公布登月計劃18人名單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劃的18名太空人名單,其中一人是來自中國臺灣的林其兒(Kjell N. 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劃接受訓練。
  • NASA公布「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 9男9女太空人陣容名單公布
    名太空人被選中參加美國宇航局計劃重返月球表面的任務,包括9名女性和9名男性,他們預計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表面。  太空人傑西卡·沃特金斯  包括首位登月女性  報導稱,NASA公布的18名太空人將根據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前往月球。其中包括已經去過國際空間站的人員,以及從未在太空飛行的新成員。
  • NASA公布「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 9男9女太空人陣容名單公布 將於...
    12月9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宣布,18名太空人被選中參加美國宇航局計劃重返月球表面的任務,包括9名女性和9名男性,他們預計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表面。太空人傑西卡·沃特金斯包括首位登月女性報導稱,NASA公布的18名太空人將根據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前往月球。其中包括已經去過國際空間站的人員,以及從未在太空飛行的新成員。同時,這18名太空人中包括將於2024年在月球表面行走的第一位女性。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Credit:NASA 繼籤署了一系列的重要合同並取得硬體製造組裝的裡程碑之後,NASA公布了阿耳忒彌斯(Artemis)計劃的最新進展,包括最新的第一階段
  • NASA公布「阿提米絲」登月團隊,臺裔太空人林其兒入列!
    臺裔美籍太空人林其兒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畫的18名太空人名單,其中一人是來自臺灣的林其兒(Kjell 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畫接受訓練「阿提米絲」是人類重返月球的計畫,自1972年NASA阿波羅(Apollo)計畫結束後,迄今沒有人類登月。
  • NASA重啟登月計劃,一半太空人來自軍方,美海軍派出首批女潛艇軍官...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戰區」網站12月9日報導,美國海軍中尉凱拉·巴倫是首批在潛艇上服役的女性軍官,她同時也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女性太空人。據悉,NASA已經重啟了登月計劃,目前選定了18名太空人組成了所謂的「阿耳忒彌斯」小組,這批人中有一半正在或曾在美軍中服役,而且有9名太空人是女性。
  • 美國登月的運載火箭有多牛?阿波羅沉寂多年後,NASA公布驚人計劃
    可以說,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登月是美國「阿波羅計劃」多年規劃、實踐、構建和測試的高潮,無數的人為了這一成就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下實現登月,不得不說確實是一個壯舉。要知道,當年用於制導的核心計算機,內存僅僅只有2K,性能還比不上現在你辦公桌上的計算器,更不用說你手裡的智慧型手機。
  • 美國重返月球計劃「阿耳忒彌斯」的18名太空人團隊名單半數為女性
    美國重返月球計劃「阿耳忒彌斯」的18名太空人團隊名單半數為女性 來源:北京青年報時間:2020-12-15 09:36:16 美國副總統彭斯9日公布了美國重返月球計劃「阿耳忒彌斯」的太空人團隊名單,18名太空人中半數為女性。
  • 攝影|太空漫遊60年,NASA出了一本影像檔案
    ▲中秋夜央視直播團隊用80倍長焦鏡頭記錄飛機從月亮划過的一幕對於月亮,人類除了賦予它情感寄託、披上神話外衣,也大膽而真實地靠近它——1969年7月20日(美國東部時間),搭乘阿波羅11號登月飛船的太空人阿姆斯特丹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實現了他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一大步後的推手,正是NASA(美國宇航局)。
  • 美國2024年重返月球板釘釘的事,NASA承諾將一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
    距離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經51年了,美國先後6次共將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人數已經不少,可是有個遺憾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名女太空人登上月球。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阿爾忒彌斯(Artemis)是美國重返月球的載人登月計劃,預計總投資達到280億美元,其中160億美元用於登月艙研製。目前NASA已經與藍色起源、Dynetics及SpaceX公司籤訂研究合同,由這三家公司研製載人登月系統,但最終選擇哪家的登月艙還未確定。
  • 《登月第一人》演繹太空傳奇
    看著達米恩·查澤雷的「登月第一人」,我對其他電影中相對容易的太空旅行看起來很震驚,這些電影記錄了美航局著名的歷史。這並不是說人們不努力工作或沒有戲劇性的賭注,而是有一種控制感。查澤雷給好萊塢主要電影中罕見的太空計劃帶來了危險感。
  • 他將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華裔月球太空人,臺灣省林其兒將登上月球
    美國宇航局公布了Artemis登月計劃的18名太空人,其中一人是來自臺灣省的林其兒,英文名Kjell N.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劃接受訓練。Artemis是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自1972年NASA阿波羅計劃結束後,迄今沒有人類登月。
  • ...他雄心勃勃地宣布了重返月球計劃的太空人名單,18名太空人中...
    【美國公布重返月球計劃太空人陣容】美國副總統彭斯於當地時間12月9日前往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參加第八屆國家航天委員會地會議時,他雄心勃勃地宣布了重返月球計劃的太空人名單,18名太空人中,男女各9人,據說該計劃名為「阿耳忒彌斯」。
  • 川普登月計劃被拜登拋棄?中美太空競賽或迎來關鍵轉機
    這一成就除了讓不遠處觀景臺上的人群歡呼雀躍之外,恐怕還會讓大洋彼岸的一部分美國人感到陣陣地發冷。  不過,他們發冷倒並不全是因為中國的航天成就,更大的原因是,剛剛結束(或者說還沒結束)的總統選舉,出現了一個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好的兆頭:  在漸趨白熱化的太空競賽中,美國似乎有「禍起蕭牆」跡象。
  • 川普登月計劃被拜登拋棄?中美太空競賽或迎來關鍵轉機!
    這一成就除了讓不遠處觀景臺上的人群歡呼雀躍之外,恐怕還會讓大洋彼岸的一部分美國人感到陣陣地發冷。  不過,他們發冷倒並不全是因為中國的航天成就,更大的原因是,剛剛結束(或者說還沒結束)的總統選舉,出現了一個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好的兆頭:  在漸趨白熱化的太空競賽中,美國似乎有「禍起蕭牆」跡象。
  • 嫦娥五號採集月球土壤,美國組隊在2024登月,9名女性太空人
    巧合的是,美國宇航局近期也召開了會議,評估展望美國未來的登月計劃,並指出「美國的登月太空人有一半以上都是現役軍人」。美國在中國宣布採集月壤之後召開這個會議,怎麼解讀都有一些酸溜溜的意味,仿佛是受到了刺激,顯得不甘人後。NASA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訪客綜合體「阿波羅/土星五號中心」舉行了國家航天委員會會議,副總統邁克·彭斯介紹了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
  • 阿爾忒彌斯計劃失敗?NASA無奈承認2024年難以登月,這是為何?
    1969年美國登月刷新了眾人認知,不過正是美國成功登月,才打開了人類探索月球道路,可是這並沒有打消,人類對當年美國登月的質疑,截止到目前為止,仍然有很多人在質疑,當年美國真的登月了嗎?2024年美國載人登月2020年10月12日,NASA公開表示將在2024年送往一名女性和一名男性登月,這一消息曝光後,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他們在期待美國再次登月,畢竟在這麼多年來,美國的登月一直飽受眾人爭議,面對眾人爭議的方法是重新登月。
  • 從NASA的百億登月計劃,反思近幾年我們層出不窮的「智商稅」項目
    NASA為什麼這麼「窮」大部分人對NASA的最深印象,是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時的那一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半個世紀前NASA就能登月,確實厲害,不過大家發現沒有,繼國際空間站和太空梭項目後,NASA的聲音越來越小了,而且國際空間站還是各國合作項目。
  • 美國計劃重返月球,項目主管壓力太大辭職,外界質疑1969年登月
    1969年美國登月事件的真實性,一直受外界的質疑。5月中旬,再次發生一起讓外界質疑美國登月能力的事件。5月18日,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主管洛韋羅,其向美國宇航局遞交辭職申請。洛韋羅的辭職,與美國2024年登月計劃存在直接聯繫,受中國嫦娥4號登月計劃的刺激,美國航天內部掀起了「重返月球」的風潮。按理來說,已經實現登月的美國,其完全有實力重返月球,但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主管洛韋羅,其卻因為需要承擔太大風險,而選擇辭職,不少人因此對美國載人登月事件表示懷疑,並認為1969年登月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