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追溯漢字的前世今生,帶孩子領略漢字之美

2020-12-07 鄭好說說

教孩子學漢字,一直是父母和老師們比較頭疼的事。那些複雜的筆劃,讓我們不知從何說起。

由於最近比較閒,為了幫孩子早日走進文學的殿堂,我打開了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打算從文字開始。

「胡說」到底是誰在說?

「小蠻腰」到底是誰的腰?

「君子一言」為什麼是「駟馬」難追,不是五馬、六馬呢?

……

隨便一翻,我倒來了興趣。然後我在尋找答案時,讀的小故事,孩子居然能安靜地聽完了。

於是,我認真地端詳了這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這本書以許慎的《說文解字》為藍本,挑選了152個現代潮流中常見的流字,以淺顯易懂、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 ,帶領我們認識中國漢字的形體由來,演變原因以及現在用法,而且還能用裡面的小故事來培養孩子的漢字思維。

01 趣味性十足

每個漢字由形體演變開始,從蝌蚪一樣的甲骨文、金文到有點樣子的戰國文字、篆文,再現在常見到的隸書、楷書,讓我們了解了每個漢字的「前世今生」。

每張右半頁上方都是一幅和文字相關的生動插圖。這可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小一點兒的寶寶可以鍛鍊孩子認識人、物,顏色和圖案的刺激會讓孩子愛不釋手;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鍛鍊孩子看圖說話的能力,再大一點的兒童可以從圖中內容來聯想文字的拓展故事,這可是打開孩子對漢字思維和想像力的最好窗口。

每張右半頁下方同樣的小朋友們最喜歡的部分。這部分的「你知道嗎」都是和漢字相關的故事、成語、引用典故或者現在用法,都會讓孩子對文字有更深刻的認識,而故事性思維也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漢字的意義。

這些遊戲性的圖文故事,既能抓住孩子的眼球,引起興趣,還能讓孩子拓展思維,重新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02 知識量驚人

本書不但趣味性十足,知識量也很驚人。

全書共四章,從天上地下、世代交替、衣食住行到喜怒哀樂的代表文字一一解讀。

比如天上地下中的,代表「老大」的漢字,「元」、「霸」、「主」、「雄」這四個字的由來以及如何用,有時候這些意思差不多的字,連我們大人都無法說清楚的,而書裡卻有專業且易懂的解讀和相關知識。

書左側部分是文字演變過程的文字圖案,從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篆文、隸書到一直到現代普遍在用的楷書,都生動地躍然紙上。

而下面詳細的拆解,直接讓我們看到這些文字的「祖祖輩輩」一代代是如何添置、精簡、改良變成今天我們所用的中國漢字。

再說一下本書知識的專業性吧。本書作者陳嘉凌是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研究專長就是文字學、簡帛學、出土文獻學、詞典學、神話學。所以本書中的析文解字,都言多有據,絕不是信口開河、胡亂拆解。所以孩子能在書中領略到文字真正的前世今生。

03 一字一故事

接下來我們就來解答一下「小蠻腰」到底是誰的腰?

據《本事詩》記載,唐代詩人白居易家裡有兩位歌姬,一位叫樊素,除善歌外,她的小嘴長得豔若櫻桃;另一位叫小蠻,不僅善舞,還擁有纖纖細腰,白居易還作詩讚美她們:「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於是「小蠻腰」便成了所有女孩們夢寐以求的身材。

而歷史上還有一位楚靈王也特別喜歡纖細的瘦腰,但卻不是美女的,而是士人的腰,於是朝中的大臣們每天只吃一頓飯來節制腰圍,還要用腰帶束緊腰,因此滿朝文武百官都臉色黑青,所以說「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當我讀完這一段,回頭發現,我兒子正在往姐姐身上綁絲巾!

在談笑間讓孩子認識漢字,讓孩子更輕鬆打開中國古文化的大門。這是一本特別好的親子讀物,給孩子帶來新奇,幫我們打開那些嘴裡天天說,卻不知從何由來的文字和成語。

用故事培養孩子的漢字思維,一起走進《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

相關焦點

  • 孩子對漢字不感興趣,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讓他愛不釋手
    身為炎黃子孫,華夏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如何讓古老的漢字文化得以在孩子們身上延續,就必須有一套新穎別致,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漢字故事書做導引,激發孩子們對漢字的興趣,才不至於會對漢字感到枯萎煩躁。而陳嘉凌教授的這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圖文並茂,用故事的形式,把每一個枯燥的漢字生動、活潑的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不光是孩子們喜歡,就連大人也讀來有趣。
  • 漢字很美,認字也可以很有趣
    昨天認識的字,今天就不認得了;教了800遍的字,一提筆就寫不出了;兩個相似的字,跟孩子比對了好久,娃看似學會了,遇到兩個字還是會弄混……同事們總是吐槽連連。4月正巧有節氣穀雨,又是聯合國第11個中文日。於是,我很認真的研究了一下認字路線,準備開啟三歲娃的認字之旅。核心的理念是認知漢字的美和有趣。
  • 《有故事的漢字》出版 跟「漢字姐姐」讀成語學漢字
    本網訊 近日,接力出版社出版了「漢字姐姐給孩子的成語漢字書」系列圖書。,青年時期便為中國漢字之美著迷不已,致力於將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以簡單有趣的方式介紹給小朋友。她受過嚴格有系統的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訓練,再配以磨鍊多年的優美、流暢文筆,希望引領小朋友進入中國漢字的瑰麗殿堂。
  • 追溯漢字印刷體的「前世今生」——「活字生香」文化藝術展在上海...
    新華社上海7月25日電 題:追溯漢字印刷體的「前世今生」——「活字生香」文化藝術展在上海舉行  新華社記者黃揚、許曉青、任垚媞  「漢字的印刷字體要有共性,尤其重心一致特別重要。  上世紀60年代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成立印刷活字字體研究室,徐學成是第一批加入研究室的字體設計人員,這個研究室在當時完成了漢字印刷字體的規範化設計,創作設計出宋體、黑體、仿宋、楷體四款經典字體。至今,研究所的字體研究室還保留著當年設計師手工設計書寫的宋體、黑體、仿宋體、楷體等原稿,總計超過15萬字。
  • 《漢字的前世今生》序
    出土甲骨阿南囑我為他新作《漢字的前世今生》作序,我感到有些惶恐。說起來,文字學算得上是我的專業,但那實在是比較久遠的事情了。不料於此之外,他又專注於漢字源流的探究,足見是心中的興趣使然。前賢有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誠斯之謂也。這也令我這樣的原本道中人,在欽佩之餘,不免略略慚愧。
  • 《字若星辰》:嵊州語文老師「解剖」漢字的故事
    通訊員 張靜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王湛你知道一個漢字的前世今生嗎?你知道每一個漢字都有性格、脾氣和情感嗎?你知道在慢慢識字的過程中,漢字也能沾染你的體溫嗎?嵊州愛德外國語學校語文老師呂群芳用99堂「漢字課」教孩子們重識漢字,展現漢字的古老容顏和背後故事。「我們能叫出漢字的名字,但我們真的知道這些字的性格、脾氣、情感以及前世今生嗎?」
  • 漢字前世今生的轉變,且看今朝,漢字的今生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關於漢字的起源,卻從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直至20世紀初隨著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發現,漢字的來源才顯露出冰山一角。追尋前世,漢字發源於河南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長久以來,一直流傳著倉頡造字的傳說。倉頡,今河南濮陽南樂縣人。
  • 漢字前世今生的轉變,且看今朝,漢字的今生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關於漢字的起源,卻從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直至20世紀初隨著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發現,漢字的來源才顯露出冰山一角。追尋前世,漢字發源於河南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長久以來,一直流傳著倉頡造字的傳說。倉頡,今河南濮陽南樂縣人。
  • 認字≠漢字教育,了解漢字教育2大誤區,才能讓孩子學漢字更簡單
    陽光博客出版的《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就可以滿足家長在家對孩子進行漢字教育的需求。《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由臺灣師範大學博士陳嘉凌編寫,以許慎的《說文解字》為藍本,挑選了152個現代潮流中的常見漢字,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帶領孩子認識漢字的形體由來、演變原因以及現代用法。
  • 超有趣中國漢字故事,幫助6-12歲孩子理解漢字的語文啟蒙讀物
    這是專為6-12歲孩子編寫的中華傳統文化趣味讀本,也是幫助孩子理解漢字、學好語文的啟蒙讀物。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對傳播中華文化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書中選取了五十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文字演變的過程,用生動有趣的筆調講述了文字的起源,針對每個漢字都介紹了一個四字成語和成語背後的歷史故事。配以精美的手繪插圖,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漢字,學好漢字,理解漢字背後的文化內涵。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是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 漢字的故事:關於漢字的有趣故事
    漢字的故事:關於漢字的有趣故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漢字好好玩》簡體版上市 |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
    漢字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演變至今唯一一種始終沒有間斷過使用的文字,那麼漢字是如何產生的呢?關於漢字的起源,一般都會提到倉頡造字。傳說中,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
  • 探究漢字的前世今生——讀張傳玖著《字言字語》
    原標題:探究漢字的前世今生——讀張傳玖著《字言字語》 讀過一些書,常常於不同的人物、全書精選78個漢字,以「倫常·思辯」、「文化·生活」、「歲時·節令」為綱,以傳統文化為根,以最常見的漢字為載體,從每個漢字的誕生之初,到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神意不斷演變著手,穿插古籍、楹聯、典故、詩賦、見聞、傳說等情節,雅俗並舉,以小見大,細細探究漢字的前世今生,剖析字中意蘊,尋覓人文情懷,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既生動清楚,又發人深醒,更修身養性,使人向善。
  • 跟文學大家識漢字┃發掘漢字背後的故事,不再被孩子問得啞口無言
    漢字好像一條時空隧道,讓我們窺伺古人的生活場景,漢字又好像是一把萬能鑰匙,帶領我們解鎖古人的心靈密碼。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五本文學大家的書,一起來領略漢字的美吧!師從瑞典漢學大師高本漢的作家/攝影家/漢學家林西莉,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選取了200多個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逐個解釋它們的演變,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每個漢字後邊都附上一個相關的小故事,或風俗習慣,或個人體驗,或親身經歷,生動有趣不枯燥。旁觀者清,因帶有異國文化背景,使作者在看待中國文化時也帶上了獨特的視角,自由靈活,新鮮敏銳。
  •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漢字真的好好玩!
    漢字是一種獨特且美麗的符號,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它貫穿了中國古今,蘊藏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保留了象形文字的靈魂與原始圖象藝術的精神,每個漢字都有著豐富的意涵。漢字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經過數千年的演變,有些漢字已跟原來的形象相去甚遠,但仍還保留著象形文字的靈魂,文字形象與事物本身之間也還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要想了解漢字的終極之美,不去看一下甲骨文顯然是不行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得懂甲骨文。怎麼辦呢?
  •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 ——漢字真的好好玩!
    漢字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演變至今唯一一種始終沒有間斷過使用的文字,那麼漢字是如何產生的呢?關於漢字的起源,一般都會提到倉頡造字。傳說中,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這也是文字發展的重要標誌。
  • 「漢字大叔」理察·希爾斯:漢字就是我的孩子
    在朋友們的眼中,他是一個「瘋子」,竟然為了一個漢字字源網站賣掉了自己的房子;而在很多中國人眼裡,他是可愛的「漢字大叔」,認識的漢字比一些中國人都要多。文/黨建軍大學時對漢字源充滿熱情在希爾斯創辦的漢字字源網站上,隨意輸入一個漢字,它的前世今生,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一直到今天的模樣,就會一目了然地呈現在眼前。
  • 漢字的故事_有趣的漢字故事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從語段文字發展到語詞文字;發源期有八千多年前的賈湖刻符、及雙墩刻符、半坡陶符、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骨刻文、堯舜時代陶寺遺址朱文、夏代水書;成熟期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籀文、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漢字是使用最廣泛的文字也是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6億人【5000萬外國人(日本韓國除外)】使用漢字並作為常用文字,並是諸多國家的官方文字。
  • 浩瀚如海——漢字的前世今生
    在熠熠生輝的文化歷史長河中,漢字,人人都寫人人都用,那麼漢字的性質,結構與演變都了解嗎?漢字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讓人忍不住鑽進浩瀚如海的文明歷史中,探索漢字的前世今生。漢字的結構漢字是因義構形的表意體系的文字。分析漢字的構形,必須掌握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所具體界定的「六書」。六書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