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與呼」的來歷及其含義

2020-12-07 雁門文叢

文 / 宋旭

「鼓與呼」,從字面上理解,可解釋為「聲援、助威」,或「奔走呼號使意見上達」。實際上,現在人們也側重於這樣的解釋。如:

「我為人民鼓與呼」。

「近段時間,網民們都在為小崔鼓與呼」。

「鼓與呼」一詞,最早出現在1959年。之前的1958年,彭德懷元帥回湖南農村考察。1959年,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對「大躍進」提出批評意見,並且呈上「萬言書」。在「萬言書」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谷撒地,薯葉枯。

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

來年日子怎麼過?

請為人民鼓嚨胡。

後來報紙發表時,將「鼓嚨胡」改成了「鼓與呼」。其後,為還原歷史真實,又將其改回「鼓嚨胡」。

和當年的《東方紅》改編自陝北民歌《誰也不要賣良心》(又名《芝麻油》)一樣,《萬言書》所引的這首詩也是在原有童謠的基礎上改編的。其原型為後漢桓帝年間的一則童謠。據《後漢書·五行志一》:「桓帝之初,天下童謠曰:小麥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

據說,「鼓嚨胡」,是湖南鄉間流行的土話。有「奮不顧身地呼喊」之意。

但細考,明代沈周有《牧童謠》:「交秋又點徵匈奴,我為大哥鼓龍胡。」清代錢謙益有《戊寅元日偶讀<史記>戲書紙尾》詩之三:「父子將兵俱百萬,敢從獄吏鼓嚨胡。」按時人的解釋則是「不敢公言,私咽語。」

從地域上考量,沈、錢均為今江蘇人。說明該語不止湖南獨有。具體到「嚨胡」二字,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顏師古云:胡謂頷下垂肉也;髯,其毛也。故童謠曰「何當為君鼓龍胡」是也。《漢語詞典》的解釋則為:鼓嚨胡,即鼓嚨喉;「胡」為「喉」的假借字。胡、喉古音相近。形容話梗在喉嚨裡的樣子。即「如鯁在喉」的意思。

從「奮不顧身地呼喊」到「不敢公言,私咽語」再到「如鯁在喉」,三種解釋,究竟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在沈周《牧童謠》中的「鼓嚨胡」,似乎可解為「如鯁在喉」。但在漢代童謠與彭德懷《萬言書》所引短詩中,「如鯁在喉」實難解通,似應解為「奮不顧身地呼喊」。而錢氏所謂「敢從獄吏鼓嚨胡」又當何解?

實際上,「鼓嚨胡」本來就不是漢語詞彙。從其寫無定式(「嚨胡」又作「龍胡」,也有寫為「嚕胡」的)的情況,可以看出其記音特徵。其源實出於「北語」,即「狄語」。現代蒙語有「guyuhu」一詞,意思是「請求」。而在達斡爾語(保留古蒙語成分最多的語言)中,「請求」一詞的拼寫為「guruhuybe」。歷代文人從漢語語境中強解其義,並將其用於詩文之中,造成了一詞多解,甚至不同解釋釋義相左的現象。

上古匈奴語有「甌脫」一詞。歷代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一說是「古代少數民族屯戍或守望的土室」;二說是「屯戍之人」;三說是「邊地、邊境的荒地」;四說是「兩國分界的緩衝地帶」。到底哪一種解釋正確,至今沒有定論。

與「甌脫」一樣,「鼓嚨胡」一詞,是漢語中較早(漢代)引入的北語詞彙。因其不像「匈奴」、「單于」、「可汗」等使用頻繁,其詞雖存在於個別方言之中,但其原始詞義湮滅,故而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解釋。若從語源上考察,應與蒙語的「guyuhu」、達斡爾語的「guruhuybe」出於同源——原始狄語。其義應該是「請求」。

現在我們回頭再看彭老總的那首詩及其原型:

◇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麼過?請為人民鼓嚨胡。

◇小麥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

不論是「請為人民鼓嚨胡」還是「請為諸君鼓嚨胡」,均為「為……請求(上命)」之義。可延伸為「為民請命」。

至於「鼓與呼」,則是因對《萬言書》的人為修改而衍生出的一個新詞。將其詞義界定為「奔走呼號使意見上達」、「為民請命」,還是大致符合「鼓嚨胡」的本義的。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鈞瓷鼓釘洗的來歷嗎?
    有一次,徽宗演樂賞舞,宮裡新選進來幾個漂亮的舞女,所以身心很投人,自己親自去鼓。妙齡少女長袖翻飛,玉足輕勾,舞姿美麗極了。徽宗不知不覺飲酒飲醉了,最後被內待扶到寢宮。睡下不久,他突然起身,大呼展紙備硯。內待聽到傳召,忙備齊一切。徽宗衣衫不整,龍飛鳳舞一般寫起字來,並且筆在紙上運走,有鼓聲隱隱作響,節奏感很強。寫罷,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徽宗倒床又睡。內待很累,也不在意,就找地方打盹去了。
  • 為中國實業振興鼓與呼
    這個問題我想用三個「鼓與呼」來回答。第一個鼓與呼,是為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鼓與呼。大家知道,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了「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的任務要求。12月12日,在央視財經頻道每年一度的央視財經論壇上,我們圍繞這一主題專門錄製了一場對話,也引發了經濟領域的一場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爭論。
  • 陳佐輝司鼓《關公過五關》,國樂線上「為你鼓與呼」
    廣東民族樂團的「國樂為你鼓與呼——系列線上音樂會」昨日推出第七期。這次推出的是《潮州大鑼鼓:關公過五關》,由廣東民族樂團團長陳佐輝司鼓。 在這次舉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中,中華兒女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湧現出無數感天動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 為營造新型親商清商環境鼓與呼
    市工商聯常委、南區商會會長、廣東理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鄺偉雄等工商聯界別的11名中山市政協委員暢所欲言,為營造新型「親商」「清商」環境鼓與呼,為重振中山經濟建言獻策。當天下午,市政協、市工商聯相關領導與11名工商聯界別政協委員一起,走訪了廣東理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各生產車間現場,聽取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產品和訂單情況。
  • 如果空靈鼓賦予別的含義
    的確是從昨天晚上開始的,而它對大地的滋潤,也的確是沒有聲音的,既然我們的公眾號「空靈鼓批發李老師」是關於空靈鼓的,那既然我會把一切都歸於空靈鼓上,這是無可厚非的。
  • 郭鋒:講好全面小康清遠故事 全力為「創文」衝刺鼓與呼
    郭鋒:講好全面小康清遠故事 全力為「創文」衝刺鼓與呼 2020-06-20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談談晉劇著名鼓師陳晉元及其司鼓藝術
    陳晉元及其司鼓藝術郭士星戲曲是一門綜合性藝術。他既擅長司鼓,也善拉呼胡(山西中路梆子主弦樂器),文武場面都很精通,因此能與文武場演奏員緊密合作,充分發揮鼓板的指揮作用,將樂隊組織成為和諧統一的整體,演奏出有聲有色的樂曲。他堅持伴奏要為塑造人物、表現主題服務的原則,演奏時特別注重從劇情、人物出發,死戲活打,靈活運用鑼鼓經和演奏技巧,著力配合演員準確地刻畫人物的性格,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
  • 高佔祥:為儒商藝術造詣鼓與呼
    我閱讀了中華文化藝術學會2016年1月22日在大公網發表《天爵奇觀煥發魅力——梁仕爵詩畫拓當代文人畫藝術新高度》,根據大公報2017年3月10日文化特刊欄目報導,該文不到一個月即被人民網等731家中文網站和微軟網等508家外文網站轉載,總有效IP流量達6.8億次,我要為其鼓與呼的有下面三點:
  • 宋江為什麼叫山東「呼保義」
    這些綽號背後的含義是什麼?這些綽號有什麼樣的文化內涵?這些綽號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內涵?在新作《水滸人物譜》中,盛巽昌以水滸人物的綽號為切入點,史實典故、民間故事、宋元雜劇、暗語切口、社會風情等娓娓道來,說盡水滸人物風流往昔。認識、研究中華文化,可以借讀本書人物的綽號,探尋它們的由來、發展和影響,以及它們所蘊涵的社會眾生相和時代風尚。
  • 中山裝的來歷及深刻含義
    這種服裝及其衍生的變化服裝,成為1980年代以前中國民眾的主要服裝樣式。今天中國和朝鮮的領導人在一些重要場合也會穿中山裝。一、思想和含義 中山裝是因孫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在民國十八年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曾規定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以表示 遵奉先生之法。
  • 黨曉龍:用道義鐵肩生花妙筆為保定發展鼓與呼 講好保定故事傳播...
    黨曉龍:用道義鐵肩生花妙筆為保定發展鼓與呼 講好保定故事傳播保定聲音展示保定形象 2020-10-26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天幹,12地支的來歷和含義
    十天幹的來歷五行是事物的五個基本運動過程,同時又代表了物質的五個靜止形態,由這五個靜止形態而把宇宙所有物質歸納為五種基本物質,即木、火、土、金、水。這就是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來歷。十天幹也是古代人們用的十進位數。十二地支的來歷十天幹是物質的屬性、現象。物質有其現象就必有其形體、質量,因此《易經》繫辭傳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 顏色還有很多的含義!例如「青春」的來歷,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學問
    顏色還有很多的含義!例如「青春」的來歷,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學問說到顏色,我們想到最豐富的自然之色,要數不多見的彩虹了。其實從先秦開始,人們就已經對顏色有了很多的定位。人們對顏色賦予了很多的含義,例如紅色代表熱情,藍色代表純潔。
  • 清明節氣的含義及來歷 臨沂知道清明名稱的含義嗎
    含義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 企業家精神再弘揚 為勇擔當作貢獻的先行標杆鼓與呼
    今日特推出連版專題報導,啟迪業界發展思路,共同按下經濟發展快進鍵,釋放化「危」為「機」、拼搏奮進的積極信號,為我市企業戰疫情抓生產作貢獻鼓與呼。 企聯服務 及時精準 周到給力 「我們的企業家特別頑強,他們撐起了泉州經濟的脊梁。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一定能打贏『戰疫情』『抓生產』兩場勝仗。」市企聯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莊鴻卿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泉州的企業信心滿滿。
  • 代表委員為廣安發展鼓與呼 中省主流媒體聚焦廣安
    省兩會期間,駐廣安市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圍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脫貧攻堅」等熱議話題,積極建言獻策、履職盡責,為廣安的發展鼓與呼,受到人民網、新華網、《四川日報》、四川廣播電視臺等20餘家中省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共刊(播)發各類稿件142篇(條),充分展示了廣安良好形象和代表委員們的良好風採。
  • 林則徐臨終前對天三呼這三個字,其中的含義令人匪夷所思
    導讀:林則徐臨終前對天三呼這三個字,其中的含義令人匪夷所思林則徐,福建福州人,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歷任總督等職位。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任命為國政大臣,負責監督廣東的禁菸工作。林則徐對外國販鴉片採取強制措施,沒收鴉片237多萬斤。
  • 胡玉霞: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鼓與呼」
    基於此,新華社將充分發揮黨中央耳目喉舌的作用,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鼓與呼」。我們將充分發揮全媒體資源優勢,運用全新的傳播手段,做好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各項傳播工作,在產業政策制定、行業標準推廣、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持。我們將牢牢抓住本次峰會舉辦的契機,認真聽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的各項需求,有針對性地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好服務,為早日實現中國汽車的強國夢貢獻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楊傑:盡力為「兵支書」鼓與呼
    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紫雲自治縣的貓營鎮有一個村叫黃鶴營村,這個村的來歷眾口不一。黃鶴營村有一個洞叫黃鶴營洞,關於這個洞的神秘傳說與故事,紫雲幾乎無人不知。黃恆禮和黃鶴營洞的故事只是我對源於安順「兵支書」的關注之一,當過兵的我,一直都在為「兵支書」這個團隊鼓與呼,搖旗吶喊。
  • 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時間:2020-06-25 0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就是代表夏季的節日。 端字的本義是正,所以我們常說端正,一個人如果品性不正我們會說他品行不端。端午即正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