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文化研討會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本報開封8月5日電(記者王勝昔、崔志堅、丁豔)8月5日,由光明日報社、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河南大學承辦的「扛穩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歷史責任 推動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理論研討會」在坐落於黃河之畔的河南省開封市舉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
將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發揚光大!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
將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發揚光大!他說,焦作作為太極拳的發祥地,將藉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和此次研討會契機,進一步弘揚太極文化、講好黃河故事,進一步深挖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之精髓,將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發揚光大。顧秀蓮在講話中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的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
-
推動夏文化研究與傳播發揚光大黃河文化 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9月28日,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由河南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掛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旨在加強夏文化研究。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推動夏文化研究與傳播、發揚光大黃河文化的重要舉措。
-
推動湖湘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編者按湖南作為一片「文源深、文氣足、文脈廣」的文化沃土,如何在新時代綻放出耀眼的文化之花?在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湖南省社科聯、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日前聯合舉辦的「湖湘文化與新時代歷史使命」論壇上,省會眾多社科理論工作者圍繞主題進行了熱烈研討。
-
為黃河文化如何發揚光大建言獻策 黃河文化傳承成省「兩會」期間的...
為傳承發揚好黃河文化,我省將構建「一核兩極多點」沿黃國家大遺址公園走廊,串聯我省古今黃河流域的15處國家大遺址,展示綿延不斷的華夏文明演進與民族融合發展歷程。黃河文化傳承成為河南省「兩會」期間的熱詞,業內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為黃河文化如何發揚光大而建言獻策。發揚黃河文化,兩會期間有啥建議?
-
黃河文化傳承成省「兩會」期間的熱詞,大家為黃河文化如何發揚光大...
為傳承發揚好黃河文化,我省將構建「一核兩極多點」沿黃國家大遺址公園走廊,串聯我省古今黃河流域的15處國家大遺址,展示綿延不斷的華夏文明演進與民族融合發展歷程。黃河文化傳承成為河南省「兩會」期間的熱詞,業內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為黃河文化如何發揚光大而建言獻策。發揚黃河文化,兩會期間有啥建議?
-
裴彥貴:讓黃河故道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從公元1128年到1855年,黃河在豫魯皖蘇大地上奔流727年,留下了一條橫亙東西、通向大海、長約730公裡的明清黃河故道(以下簡稱故道)。故道兩岸綿延千裡的黃河大堤,歷經黃河改道後160多年風吹雨打,至今在不少地方依然巍然屹立。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全省上下搶抓機遇,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時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當下,加快推動這一國家戰略順利實施,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對堅定人們的文化自信有著重要意義。 打造區域黃河文化傳承「核心區」 「焦作是黃河文明的重要傳承區,這裡留下了諸多與黃河有關的歷史遺存和許多可歌可泣的治黃故事。」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將黃河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傳統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進一步拓展傳統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發展空間,補齊河南文化旅遊產業總量偏小、市場化和集約化程度整體不高的短板,使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成為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和提升生產效益新的動能,使黃河流域傳統旅遊產業煥發新的生機。大力推進黃河文化展示活化。
-
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黃河寧,天下平。」「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這是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和價值哲學的嶄新角度,對推進黃河文化研究的期待和要求。
-
黃河文化高層論壇在鄭舉行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馮芸)9月24日,黃河文化高層論壇在鄭州舉行。來自12個省區社科院、高等院校及文博文化部門的專家180餘人相聚黃河之濱,共論黃河文化傳承與弘揚。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凌出席開幕式並講話。他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
中國夢·黃河情丨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推動黃河流域生態...
水母網9月23日訊 (記者 李波)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在黃河下遊,作為區域中心城市,濟南一直有「北起」的夢想。近年來,濟南擁河發展動作頻頻,正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
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濟南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2日訊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在黃河下遊,作為區域中心城市,濟南一直有「北起」的夢想。近年來,濟南擁河發展動作頻頻,正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
人民日報評論員:讓「楓橋經驗」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11月12日,中央政法委和浙江省委在「楓橋經驗」發源地聯合召開紀念大會,正是要在新時代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55年前,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明確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廣、不斷創新「楓橋經驗」。
-
銀川金鳳: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在這裡響起
本屆黃河合唱節以弘揚黃河文化為主題,以黃河保護和發展為精神內涵,以黃河孕育的中華女兒為主體,吸引了全國各地24支優秀合唱團齊聚銀川,共同開啟一場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藝術盛宴。開場舞《禮讚中華母親河》。內蒙古艾基木童聲合唱團、西安市小寨工人文化宮培藝女子合唱團、寧夏愛國主義學會退役軍人紅星合唱團等同臺切磋交流,唱響魅力金鳳,展現多彩金鳳。現場千人共同唱響《保衛黃河》。
-
「中華源·黃河魂」——2020年河洛文化研討會開幕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政協洛陽市委員會、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主辦,洛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洛陽市社會科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承辦。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二)
堅持在繼續做優五臺山、雲岡石窟、平遙古城「老三篇」的同時,提出加快打造黃河、長城、太行「新三板」,構建起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2019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旅遊者3.9億人次,旅遊總收入增長20%以上。下一步,要堅持以文化人,弘揚革命傳統與精神,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努力建設文化旅遊強省。
-
講好「黃河故事」,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沿黃九省區的相關文旅工作者,看各地如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2017年1月,文化部批准在玉樹設立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積極推進以非遺為重點的整體性保護工作,在保護傳承當地豐富多彩的口頭傳統、民族歌舞、民間技藝、傳統美術、民俗節慶、史詩文化中加深中華民族認同感,進一步激發在新時代奮進的精神力量。
-
講好黃河故事 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中國網1月13日訊 從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圍繞延續黃河文化歷史根脈,弘揚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傳承中華文化基因,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擔當,著力推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取得實效
-
河長史萬鈞:講好「黃河故事」 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史萬鈞表示,黃河流域應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建設力度,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促進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旅遊+文化」打造烏海新名片,先後舉辦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藝術節,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等品牌節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