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太白古風》草書長卷欣賞

2020-12-21 騰訊網

明代,祝允明《太白古風》草書,長卷,尺寸34.5釐米×459.5釐米。

祝允明楷書得益於李應禎的指點,得歐字之骨,顏楷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善小楷,直追魏晉人遺意,從而在年輕時就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楷法既立,流溢為行草則自然可觀,再加上他疏放不羈的個性,更使他對草書情有獨鍾,他的草書主要得徐有貞的指點,由旭素上溯二王,中年以後涉獵漸廣,自魏晉鐘王直至元之趙孟頫,莫不臨寫工絕,故其書至晚年時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一派天真縱逸,從他流傳下來的草書作品來看,面目各異,有形不貫而氣貫的獨草,有如行雲流水的今草,亦有氣勢奔放的狂草,不論何種形式的草書,都寫得開張舒放,跌宕奇逸,筆力遒勁,點畫狼藉,看似亂其實不亂,看似散其實氣脈貫注,並不因率意而潦草,筆筆都能斷而後起,能於使轉中見點畫,故通幅視之,顯得神釆奕奕,氣勢豪放。王世貞《藝苑卮言》評祝允明書謂:『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真縱逸。』

【局部欣賞】

《太白古風》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聲何微茫,

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聖代復元古,垂衣貴

清真。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

麟。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 吹度玉門關。漢下白門關。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 不見有人

還。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 嘆息未應閒。

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

之浦。海水直下萬裡深,誰人不言此離苦?日慘慘兮雲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我縱言之將何補?皇穹竊恐不照餘之忠

雷憑憑兮欲吼怒。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或云:堯幽囚,舜野死。九疑

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帝子泣兮綠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蒼梧山崩湘

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允明

【終】

書法字帖·書法字典

相關焦點

  • 明代誰的草書最好?祝允明草書跳蕩縱逸,堪稱第一
    祝允明草書杜甫秋興詩軸其實,仔細品讀祝允明的這番話,尚另有一些玄機,祝氏在此首先交代其早年不甚慕黃庭堅草書,然此次入廣時為何又只攜帶有黃庭堅草書帖呢祝允明草書卷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由於在嶺南幾年時間的朝夕相對,《甲秀堂帖》中所載之黃庭堅草書對祝氏晚年的草書創作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 祝允明經典草書《曹植詩四首》欣賞
    《箜篌篇》局部 明代祝允明草書《手卷曹植詩四首》又名《箜篌引》,草書曹植詩《箜篌引》、《美女篇》、《白馬篇》、《名都篇》,是祝枝山草書的代表作。
  • 祝允明《草書千字文》,豪縱馳騁、幻化無端
    祝允明《草書千字文》,紙本,縱31.1cm,橫372.9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據卷尾款識:「癸未閏四月望後,過雲莊樓,酒次,出經紙索書千文,餘與雲莊誼厚,勉為書此,誠為貽笑大方也。」可知,是卷書於1523年,為祝允明客雲莊樓,酒後應友人之索請而作,是年祝允明64歲。祝允明一生仕途蹇頓,科場失意後嗜酒、好色,生活頹放,晚年窮困潦倒。祝允明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博古好學,除書法外嫻於吟詠,工於文章,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他的書法,還與沈周的畫和徐禎卿的詩並稱為「國朝三絕」。
  • 祝允明草書作品太多,究竟哪個水平最高?
    01我們的明清10家授課內容,此前已經講到了明代書法家祝允明。他的傳世作品極多,尤其是大量的草書作品讓人眼花繚亂。在這些草書作品中,很多也都能夠購買到相應的字帖。那麼問題來了:在如此多的祝允明草書作品中,究竟哪些或哪一幅作品最能體現其草書的最高水平?
  • 文徵明、祝允明草書長卷亮相,天津博物館展明清書跡
    文徵明、祝允明草書長卷亮相,天津博物館展明清書跡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20-10-01 08:33 來源:澎湃新聞
  • 祝允明《琴賦卷》草書欣賞
    祝允明《琴賦卷》縱25.7釐米、橫738.4釐米,為57歲時所作。 明王世貞對祝允明晚年草書評述:「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熳,天真縱逸,真足上配吳興(趙孟頫),他所不論也。」
  • 樂音嫋嫋,仙樂飄飄——祝允明 草書《春江花月夜》欣賞
    明 祝允明草書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祝允明的書法主張是&34;與&34;,&34;是指人的精神,&34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
  • 樂音嫋嫋,仙樂飄飄——祝允明 草書《春江花月夜》欣賞
    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 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 祝允明的書法主張是"性"與"功",
  • 祝允明書法手卷《明祝枝山草書真跡》書法欣賞
    祝允明書法手卷《祝枝山草書真跡神品》,29.4×510.6cm,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藏。蜀道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 祝允明草書《曹植詩卷》欣賞
    《曹植詩卷》是祝允明草書代表作之一,大約書於明代嘉靖四年(1525)前後。該作品抄錄了曹植《箜篌引》等四首詩,共116行,581字。尺寸為36.1x2154.7釐米。該作品充分展示了祝允明蹤晉、唐的深厚功力和放逸又不羈的豪邁個性,這又著重體現在他對「刷」、「挫」二訣的靈活運用,在迅如奔雷的行筆過程中,手腕翻飛,落筆、出鋒的方位每每出人意表。清代劉熙載曾云:「善書者雖速而法備,不善書者雖遲而法遺。」(《藝概·書概》)觀照此作,其點畫用筆式式分明,痛快而不失沉著,粗曠而實寓精到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他是一位真正的「善書者」。
  • 祝允明草書《將進酒》,繞來繞去的,你說好在哪?
    祝允明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不用質疑,更多的誇讚之詞咱們也不多列舉了。說了這麼多,祝允明的書法到底好在哪呢?下面,咱們就用幾幅具體的作品來好好欣賞一下屬於他的獨特之處。首先,咱們來看看祝允明的楷書。下面這個片段,取自祝允明在53歲的時候寫的小字楷書《東坡遊記》。
  • 祝允明草書,形勢構造技藝高超!
    祝允明的草書我是沒有寫過,但也算聽過,有人評價在第二梯隊,肯定在張、素等之後。今天看到他的一本帖《濟陽登太白酒樓卻寄施湖州》 很是驚訝,這水平絕對算是明朝頂級草書大家了。
  •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欣賞
    祝允明草書《嵇康酒會詩》卷是祝允明為賀友人祖允暉三十誕辰而作。筆致輕鬆自如,有圓潤秀逸的韻致,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開創了明代浪漫主義風格的書法家祝允明
    《濟陽登太白酒樓卻寄施湖州草書》 《濟陽登太白酒樓卻寄施湖州草書》 ,高24.5公分;長84公分,貴州省博物館藏放大草書書法圖片9張。是枝山35歲時作,末署「弘治八年秋日,長洲枝山祝允明書」,並鈐「允明之印」和「希哲」二印。他的草書包括行草、小草和三草三類,此卷屬巔逸狂放的大草一路,以硬毫小筆書就。起首標題字字連屬,三字僅兩筆書就。起首標題字字連屬,三字僅兩筆即告完成,接著便洋洋灑灑,一瀉而下。其用筆多利益於米芾,故極其變化,縱橫揮灑,意到筆隨,剛柔相濟,提按自如,點畫狼藉,煙雲變幻。
  • 一起學書法,草書之長卷、冊頁、中堂怎樣創作為好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昨天講了草書創作的基調和節奏韻律,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了解草書的長卷、冊頁、中堂創作。 一、長卷長卷也稱手卷,是長度比寬度大得多的作品。草書發生的最初時期就是在簡冊中完成的。由於簡冊手卷的功用是中國古代作為書籍放置在案頭閱讀的,因而在視覺上是近處的欣賞。欣賞的過程是隨著手卷的舒展,首先在順序連貫上被人注意。而後隨著順序的推移來體會整體的效果。所以在手卷的創作上,應首先考慮到這一功用特點和欣賞結果。
  • 經典碑帖:祝允明草書《牡丹賦卷》,純粹自然的天人合一
    祝允明草書《牡丹賦卷》, 明代,紙本,縱30.8釐米,橫925.5釐米,現藏於上海博物館。此外祝允明還有一件行書《牡丹賦詩卷》傳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錄草書《牡丹賦卷》局部供書友欣賞。
  • 明代祝允明草書《千字文》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 祝允明行草書法作品欣賞《自作詩四首》高清本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 祝允明草書手卷《嶽陽樓記》
    祝允明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
  • 70幅書法長卷,一次性看過癮!
    明代祝允明《草書手卷曹植詩四首》 明代祝允明行楷《洛神賦》 王鐸《草書贈鄭公度草書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