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擅長詩文,尤精書法,明代中期著名書法家。論名氣,他和文徵明、唐伯虎、徐禎卿合稱「吳中四才子」。單論書法,他又和文徵明、王寵等人齊名,為明中期的書家傑出代表。
明代朱謀垔曾評價祝允明說:「書學自《急就章》以至羲、獻、懷素,無不淹貫,而草書本朝第一。」
清代的王澍也曾誇讚祝允明說:「有明書家林立,莫不千紙一同,惟祝京兆變化百出,不可端倪,餘見京兆書百數,莫有同者,信有明第一手也。」
祝允明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不用質疑,更多的誇讚之詞咱們也不多列舉了。
說了這麼多,祝允明的書法到底好在哪呢?下面,咱們就用幾幅具體的作品來好好欣賞一下屬於他的獨特之處。
首先,咱們來看看祝允明的楷書。下面這個片段,取自祝允明在53歲的時候寫的小字楷書《東坡遊記》。從整體風格上看,用筆沉穩輕健,結體富有變化且自然和諧,多少帶有一些出自魏晉的氣韻。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祝允明的這篇楷書《東坡遊記》,就個人來說,我是非常喜歡這種沉穩且不油膩的筆風的。再加上那些斑駁的墨色變化,真的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祝允明的楷書風格,大多數人應該都能接受並且欣賞。到了草書這裡,祝允明可能要讓一部分人看不太懂了。在草書這裡,祝允明也的確展現了他不同於別人的一面,可以算是明代草書風格的典範,對後來的徐渭和王鐸等人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祝允明的草書作品有很多。今天呢,咱們欣賞一下祝允明寫的草書《將進酒》,大家也評價一下,這種草書繞來繞去的,你是不是喜歡呢?或者說,你說好在哪?
在草書方面,祝允明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的,並且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他的影響力,主要在於重新提倡北宋的尚意書風。具體到風格上面,他將黃庭堅的草書和唐代的張旭、懷素等人進行了屬於自己的整合融匯,成為一種比較新穎的草書風格。
比如說今天給大家展現的這篇《將進酒》,通過那些開張的點畫,你能明顯地看到屬於黃庭堅的那種處理方式。除了黃庭堅之外,大家能在其中看到張旭或者懷素的影子嗎?說實話,草書的表達以「意」為先,處理起來比較隨性,要說具體哪些是借鑑前人,還真不好具體表達。當然了,這也和個人的欣賞能力有關,還請高手指正。
說了這麼多,祝允明的草書到底好不好呢?關於這個,咱們沒有能力評判。如果非要說點什麼的話,咱們也只能從個人的審美角度去簡單評價。也就是說,咱們只能說喜歡或者不喜歡,並不能說好與不好。
我先表個態,祝允明的這種草書啊,繞來繞去的,個人看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甚至有點接受不了,不知道大家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