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草書《將進酒》,繞來繞去的,你說好在哪?

2020-12-14 沐石陪您學書法

祝允明,擅長詩文,尤精書法,明代中期著名書法家。論名氣,他和文徵明、唐伯虎、徐禎卿合稱「吳中四才子」。單論書法,他又和文徵明、王寵等人齊名,為明中期的書家傑出代表。

明代朱謀垔曾評價祝允明說:「書學自《急就章》以至羲、獻、懷素,無不淹貫,而草書本朝第一。」

清代的王澍也曾誇讚祝允明說:「有明書家林立,莫不千紙一同,惟祝京兆變化百出,不可端倪,餘見京兆書百數,莫有同者,信有明第一手也。」

祝允明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不用質疑,更多的誇讚之詞咱們也不多列舉了。

說了這麼多,祝允明的書法到底好在哪呢?下面,咱們就用幾幅具體的作品來好好欣賞一下屬於他的獨特之處。

首先,咱們來看看祝允明的楷書。下面這個片段,取自祝允明在53歲的時候寫的小字楷書《東坡遊記》。從整體風格上看,用筆沉穩輕健,結體富有變化且自然和諧,多少帶有一些出自魏晉的氣韻。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祝允明的這篇楷書《東坡遊記》,就個人來說,我是非常喜歡這種沉穩且不油膩的筆風的。再加上那些斑駁的墨色變化,真的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祝允明的楷書風格,大多數人應該都能接受並且欣賞。到了草書這裡,祝允明可能要讓一部分人看不太懂了。在草書這裡,祝允明也的確展現了他不同於別人的一面,可以算是明代草書風格的典範,對後來的徐渭和王鐸等人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祝允明的草書作品有很多。今天呢,咱們欣賞一下祝允明寫的草書《將進酒》,大家也評價一下,這種草書繞來繞去的,你是不是喜歡呢?或者說,你說好在哪?

在草書方面,祝允明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的,並且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他的影響力,主要在於重新提倡北宋的尚意書風。具體到風格上面,他將黃庭堅的草書和唐代的張旭、懷素等人進行了屬於自己的整合融匯,成為一種比較新穎的草書風格。

比如說今天給大家展現的這篇《將進酒》,通過那些開張的點畫,你能明顯地看到屬於黃庭堅的那種處理方式。除了黃庭堅之外,大家能在其中看到張旭或者懷素的影子嗎?說實話,草書的表達以「意」為先,處理起來比較隨性,要說具體哪些是借鑑前人,還真不好具體表達。當然了,這也和個人的欣賞能力有關,還請高手指正。

說了這麼多,祝允明的草書到底好不好呢?關於這個,咱們沒有能力評判。如果非要說點什麼的話,咱們也只能從個人的審美角度去簡單評價。也就是說,咱們只能說喜歡或者不喜歡,並不能說好與不好。

我先表個態,祝允明的這種草書啊,繞來繞去的,個人看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甚至有點接受不了,不知道大家怎麼想。

相關焦點

  • 祝允明的草書有多美?6張細節放大圖,帶您一起飛
    祝允明擅長草書,先學趙子昂,後追「二王」,同時又兼取唐宋名家,風格自出。祝允明的草書有多美?6張細節放大圖,帶您一起飛。1、 精到的點畫。要想寫好草書,第一步需要幹什麼?當然是打磨點畫的用筆細節,並且是越熟越好,越精越好。
  • 祝允明書法手卷《明祝枝山草書真跡》書法欣賞
    祝允明書法手卷《祝枝山草書真跡神品》,29.4×510.6cm,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藏。蜀道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 祝允明草書作品太多,究竟哪個水平最高?
    01我們的明清10家授課內容,此前已經講到了明代書法家祝允明。他的傳世作品極多,尤其是大量的草書作品讓人眼花繚亂。在這些草書作品中,很多也都能夠購買到相應的字帖。那麼問題來了:在如此多的祝允明草書作品中,究竟哪些或哪一幅作品最能體現其草書的最高水平?
  • 祝允明狂草《支山詞翰》
    祝允明草書《支山詞翰》,來源:明清書法四大家名品全集--祝允明。祝允明,蘇州府長洲縣(今蘇州)人,字希哲,因右手多一指,故號枝山、枝指生,又號枝山道人等。祝允明一生的功名仕途不順,也沒有什麼豐功偉業,然而作為一個明代文人的典型,他在文學與藝術上的成就卻是有目共睹的。他汲古創新的書學觀,不僅對於明初以來靡弱的館閣書風當頭棒喝,對於新書風的開創也功不可沒。祝允明眾多書體中,最為人所稱道的莫過於他的草書,尤其是狂草一路的書風。釋文:春日醉臥春風入芳壺,吹出椒蘭香。
  • 識人寶鑑:看事不看人,話無用,繞來繞去必定沒有實際
    李達源文看事不看人,話無用,繞來繞去必定沒有實際。繞來繞去那是針對敵人的,對自己人但凡話語強硬、諂媚繞來繞去半天沒有說明白,那就算是敵人。畢竟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還有心情,所以不要看平常多麼和顏悅色,只要在一些時期會這樣,那就是假的一切關係。
  • 明代誰的草書最好?祝允明草書跳蕩縱逸,堪稱第一
    而祝允明的出場,方真正將明代狂草創作這齣大戲推向高潮,似有與唐之旭、素,宋之黃庭堅等分庭抗禮之意。祝允明晚年時期創作了大量狂草作品,對於其狂草的來源,從時人及後世的評述可知他仍與許多前輩書家一樣,主要得力於唐之張旭或懷素,除了張旭、懷素,祝允明還從黃庭堅的大草中汲取了諸多法乳,此恰巧又是其與明代前期諸多草書家的不同之處。
  • 祝允明經典草書《曹植詩四首》欣賞
    《箜篌篇》局部 明代祝允明草書《手卷曹植詩四首》又名《箜篌引》,草書曹植詩《箜篌引》、《美女篇》、《白馬篇》、《名都篇》,是祝枝山草書的代表作。
  • 明代祝允明草書《千字文》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 娛樂圈果然是個「圈」,他們的關係繞來繞去,比繞口令還繞
    看完這個讓人蒙圈的關係口令,不禁讓人想起一首永不謝幕的歌曲:山不轉來水在轉,水不轉來山在轉。在整個關係網中周迅跟王菲出於食物鏈的中間帶,他們跟周圍的邊邊角角多少都會沾親帶故,這不僅因為兩位不拘一格的灑脫,該因為她們早年先步入娛樂圈,並且一個在音樂界,一個在演技圈,如日中天的存在過,所以才能在諾大的關係網中遊刃有餘。
  • 祝允明草書手卷《嶽陽樓記》
    祝允明 祝允明(1461 祝允明的科舉仕途頗為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才於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後七次參加會試不第。甚至其子祝續也在前一科中進士,於是祝允明絕了科舉念頭,以舉人選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 祝允明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
  • 樂音嫋嫋,仙樂飄飄——祝允明 草書《春江花月夜》欣賞
    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 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 祝允明的書法主張是"性"與"功",
  • 樂音嫋嫋,仙樂飄飄——祝允明 草書《春江花月夜》欣賞
    明 祝允明草書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祝允明的書法主張是&34;與&34;,&34;是指人的精神,&34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明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
  • 祝允明行草書法作品欣賞《自作詩四首》高清本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 祝允明《太白古風》草書長卷欣賞
    明代,祝允明《太白古風》草書,長卷,尺寸34.5釐米×459.5釐米。 祝允明楷書得益於李應禎的指點,得歐字之骨,顏楷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善小楷,直追魏晉人遺意,從而在年輕時就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 祝枝山草書《唐詩將進酒麴》,神品!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 中藝匯品書法:明代書畫奇才祝允明的草書絕品-《草書詩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小編對草書有著相當明顯的偏愛。今天,小編還是想來和大家說一件草書作品,它就是明代大書法家祝允明的《草書詩帖》。這幅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草書絕品是中華十大名帖中的一員。《草書詩帖》縱三六點一釐米,橫一一四七點五釐米,為紙本狂草。其內容為曹植的四首樂府詩,分別為《箜篌引》、《美女篇》、《白馬篇》和《名都篇》。《草書詩帖》不僅是祝允明代表作,同時也代表了明代草書的最高水平,即使在在唐宋一眾草書大家的作品面前也是毫不遜色。
  • 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好詩,好書法!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 祝允明《琴賦卷》草書欣賞
    祝允明《琴賦卷》縱25.7釐米、橫738.4釐米,為57歲時所作。 明王世貞對祝允明晚年草書評述:「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熳,天真縱逸,真足上配吳興(趙孟頫),他所不論也。」
  • 祝允明草書《孟浩然詩卷》手卷,意態汪洋,一氣呵成
    祝允明草書《孟浩然詩卷》手卷,紙本,畫心縱34釐米,橫356釐米,書孟浩然五言律詩七首,一氣呵成,意態汪洋。徐平羽收藏,潘伯鷹題籤、題跋。祝允明早年在長輩指導下所臨習的晉唐帖,讓他可以完全掌握中國書法最核心的筆法。
  • 祝允明《草書千字文》,豪縱馳騁、幻化無端
    祝允明《草書千字文》,紙本,縱31.1cm,橫372.9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據卷尾款識:「癸未閏四月望後,過雲莊樓,酒次,出經紙索書千文,餘與雲莊誼厚,勉為書此,誠為貽笑大方也。」可知,是卷書於1523年,為祝允明客雲莊樓,酒後應友人之索請而作,是年祝允明64歲。祝允明一生仕途蹇頓,科場失意後嗜酒、好色,生活頹放,晚年窮困潦倒。祝允明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博古好學,除書法外嫻於吟詠,工於文章,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他的書法,還與沈周的畫和徐禎卿的詩並稱為「國朝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