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亡的出海之王陳奮健,曾操盤港珠澳大橋、瓜達爾港等超級工程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華商韜略

文 | 華商韜略 巴圖海

在《厲害了!我的國》的影片裡,36項超級工程有近半數由中國鐵建參與建設。

港珠澳大橋、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讓最高領導人公開點讚的非洲亞吉鐵路……

8月16日,這些項目的重要操盤手之一,中鐵建掌門人陳奮健墜亡。

據公開資料顯示,陳奮健1962年10月生,廣東梅縣人。

1983年8月由體制內開啟職業生涯,之後陳奮健在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四航局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曾有任職。

2018年6月起任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奮健墜亡之時,距離其任職中鐵建,不過才2年。

此前,他最後一次公開活動,是去被稱為千年大計的雄安。

中國鐵建,全名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隸屬於國資委。中鐵集團脫胎於軍隊,前身是鐵工程兵。

1984年集體轉業併入鐵道部,1990年成立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2007年整體重組改制設立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現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特大型建築企業集團。2008年中國鐵建分別在上海、香港上市,目前中國鐵建A股市值超千億元,僅次於中國建築和中國中鐵。

在《厲害了!我的國》的影片裡,36項超級工程有近半數由中國鐵建參與建設。

作為一系列重要海外項目的操盤手,陳奮健調往中鐵建是被寄予厚望的。

陳奮健在中交長期任職,正是在這一時期內,中交成為中國央企出海模範生。

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斯裡蘭卡科倫坡港、漢班託塔港、肯亞蒙內鐵路、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

這一系列出海超級工程,都是中交的手筆,而且都是在陳奮健在的13年間完成的。

而在另一邊,中鐵建出海則屢屢入坑,項目一度只涉獵不發達地區,且份額十分小,不到國內項目的10%。

最典型的,非沙特麥加薩法至穆戈達莎輕軌項目莫屬。由於文化、天氣和地理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實際工程量、造價遠超預期,成為最著名的賠本賺吆喝項目——預計巨虧41.53億元。

事情轉機,還是因為陳奮健的到任。

在其任期內,中鐵建拿下幾內亞、加納、奈及利亞、泰國、印尼的大單,截至2019年,中鐵建海外項目突破900個,境外經營網絡和業務覆蓋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在陳奮健任內,還出色的完工了兩個重要的出海超級工程項目——巴基斯坦最長高速公路拉合爾至木爾坦高速公路通車以及亞吉鐵路。

當初,西方專家實地考察後認為,從零海拔的吉布地到平均海拔超過2500米的埃塞高原,建設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比登天還難。但中國公司工程人員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用時僅13個月全線鋪通,創造了鐵路建設的奇蹟。

不僅如此,靠著這條非洲天路建成,實現了中國鐵路全產業鏈走出去,包括投融資、施工、運營維護、設計為一體的運營。一條條路促成了中國產業鏈的走出,也讓埃塞能夠形成一條特色產業帶。

這被稱為「亞吉模式」。

此外,陳奮健在任的近兩年,中國鐵建的營收從2017年的6810億元上漲到2019年的8305億元,扣非淨利潤由2017年的148億元上漲到183億元。而在今年上半年,中國鐵建2020年目標新籤合同額為21400億元。

更為重要的是,陳奮健帶領中鐵建完成對自己逆襲。此前出海比不過中交的中鐵建,在2019年成為海外單王。

據公開數據,中國鐵建拿下了2019年中國八大建築央企海外新籤合同額的冠軍。而在此前,「海外王」多數時候是中國交建。中國鐵建在「海外優先」戰略推動下,2019年境外新籤合同額2692.429億元,實現了106.76%的增長,一度成為了海外新籤合同額第一名。

除了鐵路建設這個老本行,中鐵建在房地產領域業績也十分出色。目前中國鐵建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工程承包,房地產項目為第二大收入和利潤來源。

相關焦點

  • 中鐵建董事長陳奮健墜亡前後(更新中)
    但是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官方的確切消息公開關於陳奮健先生墜樓的具體原因,所以目前我們還不能妄下結論。陳奮健先生在建築領域工作多年,也有不少建樹。在他1983年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進入建築領域工作,至今已經37年之久。在2014年他的職業生涯開始發生了轉變,這一年的一月份他開始擔任中交集團的董事,而後也逐漸開始掌管中國交建的相關事務。
  • 邢東畫8米5巨幅油畫《蛟龍出海——港珠澳大橋》亮相
    港珠澳當今世界最長的跨海通道,它被英國《衛報》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國內外媒體譽為超級工程。邢東創作繪畫的巨幅油畫《蛟龍出海——港珠澳大橋》將開始巡迴展出。該油畫長達8.5米,高達2.25米,邢東歷時三個月,用激情澎湃的筆觸完成了這幅史詩級油畫巨作。
  • 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超級工程國企力量(附參建單位名單)
    原標: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盤點超級工程中的國企力量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港珠澳大橋鋼筋_2020年港珠澳大橋鋼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分享]港珠澳大橋合同管理資料下載
    今天,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被譽為「21世紀第八大奇蹟」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用最燦爛的姿態連接起香港、珠海、澳門三地,自此3小時的車程縮短至30分鐘。 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8年時間,港珠澳大橋圓了幾代人的橋梁夢,讓滴水不漏、120年使用壽命的中國標準驚豔了全世界。 籌備6年,建設9年,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5年。
  • 《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是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黨支部組織看電影活動,名字是《港珠澳大橋》的紀錄片,短短的七十分鐘,展現了中國橋梁建造技術的水準之高。中國通過這項工程,也讓世界知道,現在的橋梁建造技術的重心在中國,振奮人心。英國報刊稱這項超級工程是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從策劃到施工完成歷時十四年,施工階段達九年之久,用十四年完成一項壯舉,作為一個人而言,也值了。之前就在新聞上看過港珠澳大橋的施工報導,也是那個可愛的老頭林鳴,是這項超級工程的總工程師,看起來有著睿智的頭腦,還有些幽默,必然有些鬥天鬥地的不屈精神。
  • 從藍圖到現實,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誕生記!
    一起來看看超級工程從藍圖到現實的這些年▼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重大節點回顧2003年標誌著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已順利完成,港珠澳大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2009 年 12 月 15 日,港珠澳大橋開工。2013年首節沉管實現對接「深海之吻」初戰告捷2013年5月6日上午11時30分,經過96個小時的艱苦鏖戰,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節 E1 管節順利完成浮運
  • 港珠澳大橋之後,伶仃洋上再起超級工程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浩瀚的伶仃洋上,距港珠澳大橋正北38公裡,正開啟一個新徵程——又一世界級超大「橋、島、隧、海底互通」四位一體集群工程,全長24公裡,設計八車道、時速100公裡的深圳至中山通道(以下簡稱深中通道)已顯雛形,其中特長海底沉管隧道和一座飄浮在海上的特大懸索橋,將開創世界先例。
  • [分享]港珠澳大橋非通航段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專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實行24小時通車、通關。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之後又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凝聚了廣大國企建設者的智慧與心血。
  • 港珠澳大橋部分材料造假?工程行業警鐘長鳴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號開工建設,2018年11月24號開通運營。作為一個歷經九年才完成的超級工程,工程師們付出了巨大努力。建設過程中也遇到無數技術難題,但最終都被一一攻克。然而在全線貫通前大橋香港段卻被查出混凝土造假問題,瞬間引起軒然大波。
  • 港珠澳大橋數萬噸「鋼筋鐵骨」湘鋼製造
    紅網時刻湘潭10月25日訊(湘潭分站通訊員 王班勇 記者 凌雨晴)10月24日,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在這個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超級工程中,不僅有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是「湘潭伢子」等湘潭元素,主橋使用的2.4萬噸關鍵鋼板也是由湘潭企業——華菱湘鋼製造。
  • 【為誰辛苦為誰忙】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建設超級工程 打造中國名片
    【為誰辛苦為誰忙】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建設超級工程 打造中國名片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為了建造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有超過100家建設單位、5萬多位建設者,已經忙碌了2000多個日日夜夜。
  • ...南水北調、港珠澳大橋等超級工程,與外籍專家用英語「吵架」…
    橋梁和隧道地下工程,哪一個我都滿懷激情地做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參加工作這70年裡,祖國廣袤大地都走了個遍……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港珠澳大橋、青藏公路、洋山深水港、廈門、青島海底隧道,還有長江隧橋、杭州灣大橋、秦嶺終南山隧道、錢塘江隧道等等不一而足。
  • 《大橋》故事背景是什麼 港珠澳大橋資料簡介
    近日,由金牌編劇陸天明操刀,獻禮建國70周年的電視劇《大橋》正式啟動。該劇以港珠澳大橋為創作背景,講述在總工程師賀不違的帶領下,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拋棄名利,背水一戰,打造一座超越世界橋梁的高峰,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心血之橋。
  • 【川網會客廳】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跨海大橋上有眾多家鄉元素
    孟凡超  四川新聞網遂寧10月26日訊(記者 趙權軍 攝影報導)10月24日,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這項巨大工程是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後,是中國向全球展現的又一超級工程。因港珠澳大橋的設計難度、環保要求,以及建設標準都是全球建築史上最高的,大橋的總設計師孟凡超也是多項光環加持,承擔著設計全球超級工程的重大使命。  10月26日,孟凡超回到闊別數年的家鄉遂寧,參加高中老同學的聚會,並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他說,看到家鄉經歷改革開放40年,發生的翻天巨變十分感慨和欣慰。
  • 「湖南製造」撐起「鋼筋鐵骨」 看港珠澳大橋的湖南力量
    「8年光陰,能為港珠澳大橋這座超級工程盡綿薄之力深感榮幸。歷經艱險、攻堅克難,但一直堅守著心中的夢想。大橋浸潤著每一位建設者的文化與情懷,這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從震撼到沉靜,從驚豔到成熟,終將在伶仃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通車之際,難忘過往,期待未來,祝福大橋!」
  • 揭秘港珠澳大橋施工過程:沉管安裝 三戰伶仃洋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揭秘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施工:沉管安裝 三戰伶仃洋  來源:央視新聞   目前港珠澳大橋33節沉管已經成功安裝了28節,這個過程可以說是困難重重。據介紹,在安裝E15節沉管時,就因為回淤的問題,遭遇了三次浮運,兩次返航的困境。
  • 「港珠澳大橋海上遊」13日開通 近距離感受大橋磅礴氣勢
    「港珠澳大橋海上遊」航線開通儀式13日上午在九洲港舉行。藉助高速客輪,遊客可抵達位於香港大嶼山附近的東人工島海域,在船上一覽港珠澳大橋標誌性節點。這是珠海市積極構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挖掘大橋旅遊資源的重要舉措。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