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2020-10-08 林火詩詞

歡樂的日子過得還是蠻快,今天就已經到了10月6號了,我們的假期已所剩無幾。最近幾天也確實是比較煩悶,重慶在這個國慶假期就沒有晴過,陰沉的天氣很讓人感到壓抑,但所幸還有詩歌與我相伴。今天也是為大家帶來一首很有名的寫愛情詩詞,原詩如下:

離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當然了在生活中用到這句多半是為了寫一個人的閱歷豐富而眼界較高,但在這首名為《離思》的詩中就顯然不是這個意思了。

本詩的創作緣由大致來說有兩種,一種是說此詩是詩人為悼念亡妻所作,另一種說是為了懷念少年時的戀人所作。當然,由於年代久遠,這些東西已經無法考察,但能夠確認的一點是此詩主寫愛情。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滄海」、「巫山」世間之雄境也,說曾經看到過滄海的人就再難看的起其它地方的水了,看過巫山雲雨的人其它地方的雲雨對之也就再算不上什麼景色了。

這裡的「滄海」、「巫山」我們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比喻,暗示他妻子(個人更傾向於此詩為悼念亡妻而作)的美麗和無與倫比的好。自從有了他的妻子後這世間其它的女子對他就再也稱不上誘惑了,其夫妻情感之好可見一斑。


最後寫道即便是百花叢中過我也懶得回頭留戀,其中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另一半就是因為曾經擁有過你。實話實說這首詩讀來可謂極致浪漫了,難道這就是愛嗎?

突然想起之前看到有人說現代人都已經不大會寫情書,其實蠻簡單、多讀讀書,這樣起碼情書都會比別人有水平。當然了,這都是外話了。


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拉拉關注,本身也是不願如此,但無奈每天的閱讀量確實是少的可憐。所以覺得林火寫的還行的朋友們幫忙點個關注,林火在此不勝感激。

相關焦點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難為:這裡指「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除卻:除了,離開。意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取次:草草,倉促隨意。
  •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除卻巫山不是雲。難為:這裡指「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除卻:除了,離開。這句意思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此句與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段戀情。取次:草草,倉促,隨意。這裡是「匆匆經過」「倉促經過」或「漫不經心地路過」的樣子。不應解釋為「按次序走過」。例:宋陸遊《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 每日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詩詞文化值得我們傳承、學習。對於經典詩詞,我們要努力背誦、學會賞析,安久文化每天更新詩詞作品。每天和你一起學習詩詞文化知識,快動起來吧!《離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01.秋,已是深秋,風更涼了,雨更寒了。街道兩旁,滿樹金黃,飄落的葉子像一封封不知寄往何處的信箋,茫然而寂寥,落寞而憂傷。無數次感嘆,這匆匆流逝的時光,將從前的從前拉得更遠,將曾經的曾經埋得更深,再也尋不到一點痕跡。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看了讓人羞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看了讓人羞愧!對於詩歌,大家從小到大都學過不少詩歌,今天就說一說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這首《離思五首》的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講一講這背後的故事。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詩詞起源與先秦,在唐代到達鼎盛。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於民間,是一種草根文學,即便是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則深受普通大眾的青睞。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該怎樣理解
    文/自新更多了解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直譯為:曾經看到過滄海(古人稱渤海為滄海),再看別處的水就不能稱作為水了;見過巫山上的雲彩,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了。倉促地從花叢中走過,都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於誰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詩《離思》,這兩句詩語言幻美,意境朦朧,十分膾炙人口,是千古傳誦的愛情名句。元稹簡介: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文學家。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形成"元和體",詩詞成就巨大,言淺意哀,扣人心扉,動人肺腑。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長慶集》。《離思》原文如下:《離思》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草書作品欣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書法蒼勁瀟灑
    作品釋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作品釋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裝框效果圖)作品釋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原作)作品釋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經歷過大海的波瀾壯闊,就不會再被別處的水所吸引。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
  •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分析一位詩人的詩句,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是非常片面的。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這首詩是用來寫愛情的,用情至真,感情細膩,充分體現了詩人對亡妻的懷念之情。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圖片來自網絡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讀起來很有感覺,但是是什麼意思大多不得而知 這首詩是詩人元稹為了紀念逝去的妻子寫的: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看到了的巫山雲雨之壯觀,別處的雲雨都黯然失色,比喻的是世間的女人象滄海的水一樣的多,多不能成為我心目中的那個你,見識到了你的美貌後其他的多不能入我的眼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是真的深情嗎?
    情詩千萬篇,而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句在愛情詩中永遠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一生詩詞創作巨大,其中數《菊花》、《遣悲懷三首·其二》、《離思五首·其四》廣為流傳,而《離思五首·其四》最負盛名。《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首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見過無比深廣的滄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見過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於是還是花自飄零水自流。我不是不渴望簡約的愛情,我也想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但是,可悲的是我更加相信的是多情自古傷離別,縱然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也抵不過時光的匆匆而逝。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本是無情客
    詩中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百年更是被人爭相傳唱。也因為這句詩,讓大家誤以為元稹是一個痴情的人,然而事實呢,元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渣男。他:本是無情風流客,詩中卻言痴情人。在詩中元稹深情的寫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惜,詩是痴情詩,人卻不是痴情人。雖然元稹在詩中寫自己對妻子如何如何的痴情,但是在妻子去世的時候,元稹卻沒有回來送葬;在妻子重病期間,元稹也未回來探望過。韋叢病重之時,元稹正和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濤打得火熱,哪裡還記得在家身染重病還記掛著自己的妻子。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 偏摘梨花與白人。
  • 元稹悼念妻子的兩句詩流傳甚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在我國的古典詩詞文學傳統中,悼亡主題的詩詞份量很重。從《詩經》開始,就有相應的悼亡詩詞,發展到了唐宋文學作品中,更是蔚為大觀。我們驚嘆於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的那份刻骨銘心,更對於唐代詩人元稹悼念妻子的這兩句唐詩印象深刻。
  • 如何理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的詩《離思五首.其四》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兩處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觀於海」比喻「遊於聖人之門」,喻意顯明;而這兩句則是暗喻,喻意並不明顯。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
  • 六甲番人讀唐詩|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離思》是元稹為亡妻韋叢寫的悼亡詩,共五首,其中的第四首最為出名: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離思》其四的首兩句尤值回味,「曾經滄海難為水」一句取典《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意思是見過了深闊無邊的滄海眼裡就再沒有水了,「除卻巫山不是雲」則用典宋玉的《高唐賦》,意為除了巫山神女化的,別的地方都不算是雲,這兩句詩都是暗喻,詩人眼裡只有深愛的原配韋叢,韋叢在他心裡的美好就像巫山神女,他和韋叢之間的感情就如同滄海一般,再無人可以替代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古名句的背後,是另一番場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說起這兩句詩,恐怕是沒有不知道的,不過,如果你被詩人感動,那就錯了,因為,詩句雖美,但詩人卻很「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它出自唐代詩人元稹《離思五首》中的其中一首,該詩是一首七言絕句,全文是這麼寫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