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0年8月9日,故宮學院院長、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蒞臨天津格調藝術館,以《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為主題,向聽眾介紹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的經驗與研究成果。
在講座中,單霽翔提出,「讓文物活起來,是今天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的方向。」他認為,不能再把99%的文物藏在庫房裡。「人民群眾有強烈的文化需求,我們必須開放更多區域,舉辦更多展覽」。
在他看來,一座好的博物館不是等著觀眾來,而是主動地傳播文化,使它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休閒的時候就愛到博物館來,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博物館,才是一個好的博物館。
「讓文化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正是格調藝術館建立的初衷。文化傳播不僅有賴於博物館,也需要更多的城市公共藝術空間。在這裡,藝術融入生活而不是不食人間煙火;是與公眾熱烈互動,而不是拒人千裡之外;是鮮活的生活本身,是市民唾手可得的文化福利。
天津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西式建築姿態萬千,讓人領略百年前的人文風貌,但只可旁觀,不能互動;位於文化中心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承擔著為公眾提供知識與教育的使命,但更偏重於學術梳理,親近起來需要門檻;還有越來越多的網紅書店和圖書館,雖是打卡拍照、妝點朋友圈的好去處,但過於熱鬧喧囂,並不適合真正想靜下心來閱讀的人。
格調藝術館從誕生之初,便攜帶著這樣的願景:作為一座城市的公共藝術空間,成為一處標誌性景觀的同時,為公眾提供免費的、無門檻的、觸手可及的文化藝術資源,讓藝術變得可參與、可體驗、可交互,為人們搭建交流聚會的場所和平臺,助力催生更多樣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在這裡,有「一圓加一線」的建築景觀:一個圓廳,被406根立柱包裹。立柱是原漿紙色,其間有玻璃幕牆,隱約透出室內的燈光。圓廳前,青松和白砂構築出枯山水的凝練之美,讓人心情平靜。以圓廳為起點,一條長約300米、呈曲線造型的畫廊向東延伸,蜿蜒起伏,宛若綢帶隨風飄擺。它們一動一靜,唱和出美妙的旋律,共同構成了格調藝術館這處公共藝術空間。
作為格調藝術館主體建築的圓廳,是一間24小時書房。書房有6000餘冊偏重藝術、生活、設計和時尚主題的圖書,其中包括2000餘冊購買和維護成本都很高的珍貴外版圖書,1000餘冊藝術類書籍。還有500餘種、4000餘冊雜誌,包含超過160種時尚類和110多種生活類雜誌。其中,有75%以上是國內難以訂閱的外版雜誌。這些裝幀精美的圖書和雜誌,全部由專業團隊全球採買而來。更可貴的是,書房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借閱不收押金,讀者憑信譽進行圖書的借閱與歸還。
在這間24小時書房,能找到德國權威藝術出版社TASCHEN出版的全套30多本的「藝術大師」系列,從米開朗琪羅到雅克•塔蒂,從達利到諾曼•洛克威爾,大師們畢生作品的原圖和解說盡在其列。就連波普鬼才安迪·沃霍爾創作的七本手工藝術家的書,24小時書房也有收藏———TASCHEN出版社把其中從未再版過的五本也收錄成合集,並儘可能複製了沃霍爾原作的格式、尺寸和紙張。
書房還私藏著全球發行量僅2500冊,迪士尼不為人知的動畫圖片和20年代的影片膠片收藏,保存著《星球大戰》包括腳本頁面和現場攝影資料在內的絕密檔案。很難想像,在2020年的天津,翻開書頁,時空另一端的大師可以見到對他心懷好奇的你。
當你工作了一整天,非常疲憊,可以來格調藝術館的書房,翻一翻馬蒂斯的畫冊,畫中色彩呈現出的協調、純粹和寧靜,就像一把舒適的安樂椅,撫慰你的心靈,讓疲憊的身體得到休憩。如果你遭遇生活的困境,不妨看看倫勃朗,他在一貧如洗的艱難逆境下,仍然飽含對生活的溫柔,以及對愛的信仰。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它能夠治癒心靈,讓我們對生命產生深刻的感動。
這裡還會定期舉辦高水平藝術類活動和沙龍。所有的活動都不收門票,只為了踐行「藝術是大眾的」這一理念——幾百年來,「大眾」雖然獲得了名義上的身份平等,卻被傳統而需要積澱的審美藝術隔離在外。格調藝術館要做的,就是打破固有的藝術壁壘,通過資源的免費共享,通過各種不設門檻的文化活動,讓藝術不再居高臨下、陽春白雪,而真正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4小時書房東側,鋪展於津塘路沿線的300米露天藝術畫廊,將嘗試「把看展變為一種日常」。藝術畫廊的首次展覽以「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名畫」為主題,從臺北故宮博物院五千餘件藏畫中,選取四十七幅進行精心的微噴複製,完整呈現原畫每一個精妙的細節。這其中,有被稱作臺北故宮「鎮院三寶」的宋代山水神作——《溪山行旅圖》、《早春圖》、《萬壑松風圖》,花鳥畫鼻祖「黃家富貴」代表黃居寀的《山鷓棘雀圖》,北宋畫壇革新者崔白的《雙喜圖》,「最會畫童孩」的蘇漢臣的《秋庭戲嬰圖》,元四大家之一黃公望的《九峰珠翠圖》……行走於藝術長廊,不必跋山涉水,便可飽覽中華文明藝術星河中最璀璨的星辰。沒有知識背景的觀眾也不用擔心,只需拿起手機掃描每幅畫作前的二維碼,便可聆聽名畫解讀。
除了這次「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名畫」為主題的首展,藝術畫廊將不定期更換展覽主題。從羅浮宮到冬宮,從大英博物館到大都會博物館,從泰特到古根海姆,從達文西到齊白石,從梵谷到畢卡索,各種主題、名家、名畫的微噴作品展,都有出現在這裡的可能。甚至,大眾還可以參與到「策展」的行為之中,想看哪位藝術家,想要什麼樣的藝術展,都可以告訴格調藝術館的策展人,說不定下一次,你的心願就會在此呈現。
藝術與生活不應在遙遠的兩極,應當是並生的花朵,藝術在生活中汲取養分,生活同時被藝術點亮。真正的藝術陶冶,也不僅僅是看幾場價格不菲的展覽,它需要在在時間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格調藝術館所做的,正是為人們提供這樣一方所在,在這裡,時光緩慢,心緒安寧,美與理解自然發生,藝術就在你的身邊,成為你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