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阿里郎花》:中國朝鮮族舞蹈藝術光榮綻放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舞劇《阿里郎花》在吉林長春東方大劇院公演(8月16日攝)。

    春天的長白山腳下,金達萊花香四溢,美麗活潑的朝鮮族少女順姬被歡快的「農樂舞」吸引,從此走上了舞蹈藝術之路……代表吉林省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舞劇《阿里郎花》,把觀眾帶入了一幅中國朝鮮族舞蹈藝術的畫卷。

  吉林省是中國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有朝鮮族人口104萬人,約佔全國朝鮮族人口總數的56.8%。朝鮮族能歌善舞,不斷創造、傳承,留下大量藝術瑰寶。舞劇《阿里郎花》是近年來吉林省朝鮮族舞蹈藝術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新華社記者 劉碩 攝

舞劇《阿里郎花》在吉林長春東方大劇院公演(8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碩 攝

舞劇《阿里郎花》在吉林長春東方大劇院公演(8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碩 攝

舞劇《阿里郎花》在吉林長春東方大劇院公演(8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碩 攝

舞劇《阿里郎花》在吉林長春東方大劇院公演(8月16日攝)。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原創舞劇《阿里郎花》展現朝鮮族文化特色-光明日報-光明網
    【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進行時】     本報北京8月30日電(記者殷泓)由延邊歌舞團歷時近3年打造的朝鮮族原創民族舞劇《阿里郎花》30日晚在民族劇院精彩綻放。長鼓舞、扇子舞、假面舞、甩袖舞等舞蹈元素的集中展現,朝鮮族民樂與現代管弦樂的完美融合,給首都觀眾帶來一場視聽藝術盛宴。     《阿里郎花》匯集了中國朝鮮族最具實力的原創班底,國家一級編導金姬擔任總導演,中國朝鮮族詩人、詞作家金榮健擔任文學編劇,國家一級作曲家樸瑞星為藝術總監。
  • 試論:朝鮮族藝術舞蹈的發展脈絡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中國特定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中,舞蹈除了民族意識、主體意識、鄉土意識等之外,還具有了煽動性和表現性,這為後期朝鮮族藝術舞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是民俗舞蹈「農樂舞」。當時的農樂就是安圖縣長興鄉的「新村農樂」。據記載,新村農樂在舞臺上演出後,大受歡迎,引起眾人的驚嘆。由此可以推斷這一舞蹈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也證明了當時中國朝鮮族民間舞蹈已經發展到表演性的藝術境地。
  • 《光榮綻放——十大舞蹈家舞蹈晚會》播出
    7月2日18:30,《光榮綻放——十大舞蹈家舞蹈晚會》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播出。新中國十位優秀舞蹈藝術家在此匯聚,回顧歷史永恆畫面,講述精彩藝術人生,宣傳經典藝術作品,弘揚傳統舞蹈文化。他們當中年齡最大者已有百歲,最小的也已進入古稀之年,他們是舞蹈界最值得尊重的楷模。在此次晚會中,十位舞蹈家的經典作品採取視頻影像資料與現場表演相結合的方式再次呈現,如陳翹的《草笠舞》、崔善玉的《朝鮮族傳統舞蹈》、莫德格瑪的《盅碗舞》、刀美蘭的《金色的孔雀》等。這些經典熟悉的畫面,美妙絕倫的舞步,激發了一代又一代舞者的藝術精神,喚起人們對舞蹈的藝術情懷,引起時代共鳴。
  • 朝鮮族舞蹈的風格與舞蹈創作
    朝鮮民族很久以來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濡染,儒家思想浸透於其思想、行為以至深層的性格中。自古以來喜相聚,喜飲酒歌舞。正是受這些歷史文化的影響,朝鮮族舞蹈具有農耕文化特色,諸多形態與巫俗水乳交融。探索朝鮮族舞蹈呼吸的藝術運用規律和方法,對於我們的舞蹈創作和教學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朝鮮族在歷史上創造和發展了豐富多彩的歌舞文化,切且在深受中國樂舞文化的影響過程中,形成了宮廷舞蹈、民間舞蹈、伎房舞蹈、宗教儀式舞蹈等存在空間有異、社會功能有別的傳統舞蹈形態。當朝鮮族從半島遷入中國時,只帶來了其中的一部分。
  • 「首爾·中國日」:湖南《瀏陽河》遇上韓國《阿里郎》
    《肩上芭蕾》:西方藝術與中國雜技巧妙結合。 以中國江蘇民歌《茉莉花》為音樂的唯美中國古典舞蹈。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歌《一杯美酒》和《樓蘭姑娘》、中國蒙古族舞蹈《鴻雁》、中國戲曲舞蹈《百花爭妍》,也有湖南特色的民樂合奏《瀏陽河》和《春江花月夜》、湖南苗族舞蹈《麻陽花燈》和土家族舞蹈《畢茲卡》;而木偶舞劇《月光仙子》、川劇《變臉》、雜技《肩上芭蕾》,更是讓當地觀眾驚嘆不已。
  • [吉林新聞聯播]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 中國朝鮮族...
    [吉林新聞聯播]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 中國朝鮮族原創舞劇《阿里郎花》在長春隆重上演 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中國朝鮮族原創舞劇《阿里郎花》在長春隆重上演
  • 中國舞劇《梁祝》綻放光芒
    舞劇《梁祝》舞臺照由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創作排演的舞劇《梁山伯與祝英臺》(以下簡稱《梁祝》)日前亮相國家大劇院第十二屆「春華秋實」展演周。今年8月到9月,該劇剛剛完成了美國四城的交流巡演,獲得熱烈反響。
  • 淺談:中國朝鮮族舞蹈服飾和朝鮮族舞蹈的融合發展
    舞蹈藝術本身的特點就需要適當的服飾來配合,中國傳統朝鮮族人舞蹈服飾的特點就是衣裙的胸部緊束,下擺寬大,上身小,配有寬袖外衣。舞蹈在舞蹈時所體現得精神韻味是舞蹈服飾的生命力,對舞蹈服飾的審美評價,不能局限於服飾本身的功能性,而是從服飾所展現的舞蹈的精神世界來評價。眾所周知,舞蹈藝術是通過人的頭部、軀幹、四肢、手部乃至腳部等的活動來表現的。
  • 《街舞3》出現朝鮮族舞蹈,被韓網友熱議被罵,求你們長長見識吧
    #這就是街舞阿里郎隨想#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一聊現在正在熱播的一檔綜藝節目,是優酷製作的《這就是街舞》,這是十分與眾不同的一檔舞蹈類綜藝節目,採取明星隊長和專業舞者合作的形式,十分的有看點。在最近的一期節目中,為了在街舞中融入其他的元素,進行創新,所以讓選手們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張藝興戰隊的黃瀟和喬治以朝鮮族知名的民歌《阿里郎》為靈感,編排了舞蹈《阿里郎-隨想》。這組舞蹈展現完之後,可以說是讓觀眾們覺得十分的酣暢淋漓,因為這組舞蹈中不僅有街舞的快感力量感,還加入了民族風的飄逸感,融合得十分的完美。
  • 天津金菲舞蹈藝術培訓
    天津金菲舞蹈藝術培訓,從公司成立至今期間培訓出了大量優秀的資深導師。舞蹈《中國古典舞技巧》 表演: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2016級舞蹈表演班;舞蹈《朝鮮族小鼓舞表演性組合》 表演: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2016級舞蹈表演班;舞蹈《草原夜色》 表演:王暢;舞蹈《明日之後》 表演:彭凡睿;舞蹈《太陽總在左邊》 表演:旦珍昂秀 尕藏多傑;舞蹈《勇士的歌舞》 表演: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2016級舞蹈表演班。
  • 《這就是街舞》改編朝鮮族舞蹈,在韓網遭熱議,言論很是可笑
    但是最近這一次討論的重點並不是在四位導師的身上,而是出現在選手編排的舞蹈上。在近日播出的最新一期的節目中,張藝興戰隊的成員黃瀟和喬治以朝鮮族的民歌《阿里郎》作為創作靈感進行街舞的改編,並起名為《阿里郎隨想》。在舞臺上,黃瀟、喬治以及助演嘉賓駱文博,身穿改良的朝鮮服裝進行了表演。
  • 80個舞蹈節目、5部舞劇 中國舞蹈在春城沉思
    短短11天,來自全國各地的80個舞蹈節目、5部舞劇亮相春城,韻味十足、意境深遠的作品集中展現了舞蹈人的自信風採,用青春的汗水為觀眾呈現一場場舞蹈藝術的盛宴。舞劇《天路》作為展演的開幕演出劇目,獲得了觀眾與專家的一致好評,「《天路》不僅是現實題材,而且是現實題材中的重大題材。現實題材作品必須要有真實可感的個性人物和現實生活的細節,《天路》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說。原總政歌舞團團長、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左青表示,《天路》為現實題材舞劇創作鋪下了一段堅實的鐵軌。
  • 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在滬開幕,引領舞劇藝術發展
    兩年一度的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9月16日晚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八部新創舞劇,將於9月16日至28日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和美琪大戲院展演,角逐最終的五個獎項。這是全國新創作優秀舞劇的一次集中檢閱,觀眾將看到中國舞蹈界的高手過招。
  • 5劇目入選第11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廣東舞劇上榜
    大洋網訊 記者17日獲悉,第11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經過在上海進行的現場終評演出和現場評選,並經過評委會投票及組委會核定,從入圍終評的7部作品中產生5部。廣東唯一入選的參賽劇目舞劇《醒·獅》,與《草原英雄小姐妹》《大禹》《花木蘭》《井岡·井岡》劇目,擬獲得第11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並於12月17日結束為期5天的公示,上報中國文聯審核。據悉,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月上旬舉行。
  • 文化強州:延邊州民族文化之花競相綻放
    2008年,密江鄉先後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朝鮮族洞簫藝術之鄉」兩項國家級榮譽。  在延邊州安圖縣石門鎮榆樹川茶條村的林京淑老人的帶領下,村民們自掏腰包,購買演出服裝和樂器,搞起了「炕頭文化」,不僅自娛自樂,還到村民家中演出。2009年,茶條村文化大院成為省級農村文化大院示範點。  如今,「炕頭文化」在延邊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 絲路綿延傳友誼花雨繽紛舞彩虹——紀念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
    40年前(1979年5月23日),在甘肅省歌舞團(1993年更名為甘肅敦煌藝術劇院,2008年更名為甘肅省歌舞劇院)這一優秀傳統的藝術院團,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驚豔問世。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博採多民族歌舞之長,以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不僅將瑰麗多彩的敦煌壁畫搬上舞臺,同時,也藝術地再現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絲綢之路繁榮昌盛的輝煌景象。
  • 中國舞劇在創新中綻放無窮魅力
    核心閱讀當代舞劇創作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達到了歷史新高度,改變了人們以往對於舞蹈的印象。藝術家們廣泛關注最新的藝術動態,觀察中外藝術的審美突破,敢於拆除某些陳舊藝術觀念的藩籬,打破藝術門類的隔閡,大膽跨界融合,受到廣泛認可。1949年9月底,為慶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勝利召開,慶賀新中國的誕生,華北大學三部文藝演出隊在中南海懷仁堂演出了《人民勝利萬歲》。
  • 朝鮮族農樂舞:跳過歲月的山村廣場舞--中國數字科技館
    神奇秀美的長白山,以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著自然美景,綻放著古樸而典雅的藝術之花。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就是長白山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奇葩。2009年9月,朝鮮族農樂舞成功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成為我國唯一的舞蹈類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光榮綻放]十大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音樂會
    央廣網北京3月2日消息 今晚《中國大舞臺》將邀您一同欣賞的「光榮綻放—十大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音樂會」。  今天帶來的這樣一場光榮綻放十大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音樂會很多人第一個問題就會在想說為什麼要做這麼一場中國優秀交響樂作品音樂會?
  • 天津舞蹈
    舞蹈《仕俑如夢》 表演:天津音樂學院舞蹈系;舞蹈《飛鴻夢》 表演: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舞劇《浮生》片段《浮生趣》 表演:尹昊 周盈希 林壯;舞蹈《藏族弦子表演性組合》 表演: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2016級舞蹈表演英才班;舞蹈《孔雀架子》 表演:俸平;舞蹈《絲路》 表演:廖志;舞蹈《踏雪》 表演:趙浩洋;舞蹈《你和我》 表演:廖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