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舞蹈的風格與舞蹈創作

2020-12-06 森林裡的小木偶

朝鮮民族很久以來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濡染,儒家思想浸透於其思想、行為以至深層的性格中。自古以來喜相聚,喜飲酒歌舞。正是受這些歷史文化的影響,朝鮮族舞蹈具有農耕文化特色,諸多形態與巫俗水乳交融。其舞蹈特點是上肢動作較之下肢動作更加豐富多彩,舞姿多曲線,舞動多繞、劃、抻、提燈,動作既柔和又有韌勁,呈柔中有剛,剛柔相濟,舞動、呼吸、節奏相互配合

朝鮮族舞蹈的呼吸遵循人類情緒變化導致呼吸變化的規律,而後加以藝術誇張,創造出不同的呼吸方法,大大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探索朝鮮族舞蹈呼吸的藝術運用規律和方法,對於我們的舞蹈創作和教學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朝鮮族在歷史上創造和發展了豐富多彩的歌舞文化,切且在深受中國樂舞文化的影響過程中,形成了宮廷舞蹈、民間舞蹈、伎房舞蹈、宗教儀式舞蹈等存在空間有異、社會功能有別的傳統舞蹈形態。當朝鮮族從半島遷入中國時,只帶來了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原本存在空間、社會功能有異的舞蹈形態,被帶入中國後均落根於民間,有的為民眾所傳承,有的則被民間藝人所保存。據調查,迄今尚在朝鮮族地區流傳的傳統舞蹈形態約有四十餘種。在此,介紹其中的幾個主要形態。

一、從朝鮮舞動作的風格看呼吸的藝術運用

朝鮮族舞蹈家金元慶指出:「朝鮮舞基本上是仙鶴式的步調和柳式的線條」。朝鮮舞這種風格特點是與朝鮮族悠久歷史文化密不可分的。長期的種植水稻的家耕勞作與朝鮮舞的腿部的屈伸動作是非常相通的。朝鮮族著名舞蹈家趙得賢說:「朝鮮族舞蹈的屈伸動作,是指頭一腳邁開的時候身體下垂,第二步身體上升,然後又復下垂,邁出像頭一腳一樣的步子。這種屈伸動作,好像人在水田裡幹活時,在稻田中行走一樣。這正是朝鮮族舞蹈起源於水田勞動的痕跡。」

這種屈伸動作是以氣息來貫穿和帶動的,「伸」就要吸氣,「屈」就要呼氣,只有流暢的呼吸帶屈伸的動作才能表現朝鮮族特有的優美含蓄、剛柔相濟的特點。為了表現朝鮮舞的這種風格,我們的金藝華老師曾下大力量訓練我們的呼吸,就是用腹式吸氣把身體提起、伸展,用呼氣把身體落下,同時屈體、含胸,要求氣隨動作沉到腳。並且經常親自摸我們的小腹,查看氣息的流動狀況。金藝華老師經常講,這樣的氣息訓練要進行三年,只有自如地掌握了呼吸方法才能掌握朝鮮舞的體態,才能表現朝鮮舞含蓄、深沉、瀟灑、剛勁、優美的風格特點。可見,呼吸在朝鮮舞蹈中是多麼重要。不會運用呼吸就不能表現朝鮮舞蹈的韻律和風格。

朝鮮族人民十分喜愛鶴,把鶴看成吉祥、純潔的象徵。在朝鮮族的民間舞蹈中,有直接模擬鶴的形象的各種『鶴步』,更具有鶴的形象升華後那種瀟灑、典雅、含蓄、飄逸的特點。朝鮮族舞蹈的韻味美、內在律動美、動靜結合美與鶴有很大的關係。」「鶴步」反映了朝鮮族長期以來對鶴的崇拜心態,是經過藝術加工和藝術升華形成的朝鮮舞最基本的步態,也是表現瀟灑、典雅風格的基本舞步。大鶴步、中鶴步、小鶴步都是以氣息的帶動來完成的,從而創造出不同的意境。比如:朝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道拉吉》中的一段抒情慢板,運用大呼大吸帶動大幅度的鶴步來展現深沉的情感。每當我表演到這段舞蹈時,都隨著深沉的呼吸全身心地投入到含蓄優美的意境之中,感到靈魂淨化,心馳神往,意味無窮。

二、從朝鮮舞的音樂特點看呼吸的藝術運用

朝鮮舞的音樂曲調流暢,委婉抒情,含蓄內在。這種音樂多為三拍子系統,它除了具有流暢、抒情、深沉的特點外,還像大海的波濤一樣,起伏跌宕。對朝鮮舞的音樂人們常用「長短」來表示節拍和節奏的特點。「朝鮮族的長短雖屬三拍子體系,但其節拍的重音與歐洲音樂體系的強弱在概念上有明顯的區別,……各種長短有它自己的重音位置,如『古格裡長短』的重音在第三拍和第九拍,而『曼長短』的重音在第十一拍,『陽山道長短』的重音在第八拍。」

研究朝鮮族舞音樂的「長短」是掌握其呼吸規律和動作規律的關鍵。只有呼吸與動作同音樂的節奏相結合,才能展現朝鮮舞的風格韻味,才能反映朝鮮舞內韌外柔的風格特點。這種「長短」音樂豐富了舞蹈的表現力。掌握了「長短」的規律,就能掌握變化多端的呼吸規律,就能表現好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作。如朝鮮舞《阿里郎》的表演,舞者的愛與恨、歡樂與痛苦完全靠呼吸帶動的舞姿來展現。時而展現對幸福的嚮往和對愛的渴望;時而展現對美好理想被摧殘的憤慨;時而展現不屈的民族精神。整個舞蹈展示的多層次的情緒靠不同方法的呼吸使舞蹈動作深情地流動,具有震撼心靈的藝術效果。

三、朝鮮舞的呼吸方法對於舞蹈創作和教學的啟示

朝鮮舞的呼吸方法雖然獨具一格,但對於一般的舞蹈和教學都具有借鑑的意義。在舞蹈創作中,要深入探尋舞蹈表現的情感是什麼,然後按照不同情緒引發的不同呼吸頻率來設計動作和舞蹈音樂的節奏,速度。舞蹈創作要探尋特定的情感世界中呼吸的特點和規律。在舞蹈教學上,就要高度重視呼吸方法的訓練,應該把呼吸方法貫穿在不同的舞蹈動作訓練中,這樣不但能夠培養學員的呼吸能力,還有助於學員理解舞蹈的內涵,掌握舞蹈動作的韻律美。

相關焦點

  • 淺談:中國朝鮮族舞蹈服飾和朝鮮族舞蹈的融合發展
    朝鮮族舞蹈中貫穿於全身的是呼吸,由呼吸帶動身體,但最重要的是要用內心的情感帶動舞蹈動作。朝鮮族舞蹈是手足同時運動。中國朝鮮族舞蹈服飾承載了朝鮮族舞蹈發展的歷史,同樣也符合上述特點。 1朝鮮族舞蹈與舞蹈服飾的歷史相融 朝鮮族舞蹈與朝鮮族舞蹈服飾的發展進程是相通的,它們有著相同的藝術起源。
  • 試論:朝鮮族藝術舞蹈的發展脈絡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作為中國朝鮮族文化的中心,逐漸聚集了藝術人才,構成相應的組織機構,舞蹈藝術創作及演出活動也繁榮起來。  建國後,擺在朝鮮族藝術家面前的工作是,配合「恢復國民經濟」、「抗美援朝運動」等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鼓舞人們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建設。朝鮮族舞蹈家對此做出積極響應,圍繞新生活的喜悅、生產恢復、新政權的保衛、前線支援等主題進行作品創作。
  • 朝鮮族舞蹈家金順福:舞蹈,我停不下來
    7月17日,吟誦著自己創作的「盤索裡」,朝鮮族舞蹈家金順福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辦了她舞蹈生涯中第一個專場晚會。  雖然41歲已經不再是一個舞蹈演員的黃金年齡,雖然已經有將近6年沒有登臺,但這一夜,在只屬於她的舞臺上,金順福似乎要把積攢已久的力量全部釋放。
  • 談朝鮮族舞蹈的藝術特徵,建議大家都看一看!
    一、朝鮮族舞蹈的審美特徵 朝鮮族舞蹈有著獨特的個性與審美特徵,朝鮮族歷來受漢族的儒家「中庸」思想嚴重,「禮」學這潛意識的體現出,朝鮮族舞蹈具有風韻典雅,含蓄等特色。其特殊的氣息、優雅的動作、個性的韻律、細膩的內在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其獨有的審美色彩。
  • 朝鮮族的獨特舞蹈,搖頭晃腦的象帽舞,是怎麼形成的
    朝鮮族的獨特舞蹈,搖頭晃腦的象帽舞,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經常說少數民族同胞能歌善舞,確實我國的五十五歌少數民族其中不少都保留著自己的特色舞蹈,這些舞蹈不但非常有特色,在表演的時候難度也很高,如新疆舞中的賽乃姆舞的「移頸」動作,以及佤族的甩髮舞頻繁地甩動頭部
  • 淺談:蒙古族舞蹈在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
    受草原文化的影響,舞蹈風格彪悍矯健。傳統的舞蹈有:馬刀舞、鄂爾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這些舞蹈節奏歡快、舞步輕捷,表現出了蒙古族勞動人民純樸、熱情的健康氣質。建國後蒙古族舞蹈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作品,舞蹈風格從樸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編創者個性的升華,各有特點。本文選取了不同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三個蒙族舞蹈:《牧馬舞》《奔騰》和《搏回藍天》來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創作風格及形成原因。
  • 金順福跳起非遺朝鮮族舞 關注少數民族個人舞蹈
    晨報訊 昨晚,朝鮮族舞蹈家金順福在世紀劇院舉辦了舞蹈專場晚會,這也是最近20年來中國朝鮮族舞蹈家首場個人專場晚會。金順福為北京觀眾特地跳起了朝鮮族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樂舞」,讓觀眾見識到了原汁原味的朝鮮族舞蹈。
  • 朝鮮族農樂舞:我國唯一舞蹈類世界非遺項目
    原標題:朝鮮族農樂舞:我國唯一舞蹈類世界非遺項目   2006年6月,中國朝鮮族農樂舞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作名錄》,成為我國迄今為止唯一的舞蹈類世界非遺項目。
  • 舞劇《阿里郎花》:中國朝鮮族舞蹈藝術光榮綻放
    春天的長白山腳下,金達萊花香四溢,美麗活潑的朝鮮族少女順姬被歡快的「農樂舞」吸引,從此走上了舞蹈藝術之路……代表吉林省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舞劇《阿里郎花》,把觀眾帶入了一幅中國朝鮮族舞蹈藝術的畫卷。  吉林省是中國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有朝鮮族人口104萬人,約佔全國朝鮮族人口總數的56.8%。
  • 【第二十三期】【理論課程】系列六:金姬 <朝鮮族傳統舞蹈在舞劇中合理運用——以朝鮮族原創舞劇《阿里郎花》為例>
    金姬老師是本次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農樂舞」藝術人才培養》的合約單位導師,她首先介紹道:延邊歌舞團成立於1946年,建團至今已有73年的歷史,並且一直秉承著繼承、發展、繁榮朝鮮族民族文化藝術的宗旨,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並且獲得國家級的最高獎項。
  • 各族各地區民族舞蹈的鮮明風格,看完增長不少見識
    中國的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鬱的地域色彩,各民族各地區都有各自的民間舞蹈,如朝鮮族「農樂舞」是朝鮮族民間舞蹈之一,產生於三國時期。農民自春天準備耕種開始,到秋收為止,根據勞動內容、場合的不同,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它流傳在東北地區(吉林省居多)朝鮮族聚居地,是深受朝鮮族農民喜愛的代表性舞蹈。
  •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風格韻律及感情表達的特點
    要知道,我們要學的已不是停留在民間自娛意義上的舞蹈了,它經過了文藝家的整理加工,已經被美化和規範化,而成為一種表演性藝術。民族民間舞蹈有著自身獨特的藝術特徵和審美價值,有著不同民族特定的風格韻律、感情色彩和精神氣質。要得其神韻,就必須對各自的內外部特徵加以甄別和強化;然而關鍵在於,要準確地體味和掌握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韻律和它豐富的內在感情色彩,而不能僅限於外在動作的模仿。
  • 延邊群眾藝術館舉辦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類)培訓班
    11月17日,延邊群眾藝術館舉辦2020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類)培訓班開班。來自黑龍江省、遼寧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延邊八縣市文化館的50名學員參加培訓。此次培訓由延邊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延邊大學藝術學院主辦,延邊群眾藝術館、延邊舞蹈家協會承辦,旨在使參差不齊的學員在短時間內學會、學好、學精,培養後備人才,以便進行階梯式培訓的推廣與普及,傳承和弘揚中國朝鮮族民族藝術,促進「三省一區」乃至全國各地民族文化融合發展。
  • 幾個國家共同創作的一種舞蹈,看完心裡暖暖的
    朝鮮族是從事水田種植的古老民族,其民間舞蹈具有農耕勞動的特徵,它是在三韓及朝鮮半島的傳統農業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後又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特定環境中,育成具有風韻典雅、含蓄等特色的舞蹈。朝鮮族舞蹈動作多為即興性的。其特點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內在情緒與動作和諧一致,長於表現瀟灑、歡快的情緒。其伴奏音樂旋律優美,節奏多變。 朝鮮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有農樂舞、假面舞、劍舞、長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
  • 舞蹈劇目怎麼選?2020年藝考舞蹈劇目推薦獨舞民族舞!
    如果你是高大個子,你就可以選擇藏族、蒙族、維族、朝鮮族的民族舞。其中「孔雀舞」是傣族人最喜愛的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也是傣族人民審美特徵的生動具體地體現。美麗的孔雀,使藝術的舞臺更加絢麗多彩,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創作表演的獨舞《雀之靈》以出神入化的表演獲得眾多專業人士的好評。如果身材勻稱,動作硬朗剛健的同學,可以試試蒙古舞。
  • 《這就是街舞》改編朝鮮族舞蹈,在韓網遭熱議,言論很是可笑
    但是最近這一次討論的重點並不是在四位導師的身上,而是出現在選手編排的舞蹈上。在近日播出的最新一期的節目中,張藝興戰隊的成員黃瀟和喬治以朝鮮族的民歌《阿里郎》作為創作靈感進行街舞的改編,並起名為《阿里郎隨想》。在舞臺上,黃瀟、喬治以及助演嘉賓駱文博,身穿改良的朝鮮服裝進行了表演。
  • 風格——中國舞蹈藝術創作理論探討命題之一
    風格---中國舞蹈藝術創作理論探討命題之一風格---風格是一種加強舞蹈語言內在典型特色的舞蹈創作的方法。風格是一種個性特色,任何優秀的藝術作品,都必然是有個性特色,有典型風格的作品。而完全用上肢來展現舞蹈語言的「千手觀音」,就是典型的南方熱帶地區的舞。在北回歸線附近的地區,因為兼顧冷熱的天氣,於是創作出了「踏地為節,拉手而舞」的各種舞蹈。由此可見,每一個舞種的風格,都是和發源地的地理和自然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
  • 精彩回顧|「天邊雲邊·走進延邊」朝鮮族舞蹈研學——學在延邊
    經過幾天的學習,老師們不僅學習了最傳統、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朝鮮族舞蹈,更是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有助於我們從中找到豐厚給養,獲取靈感。這次來參加延邊朝鮮族舞蹈研學採風活動的老師,給了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動:因為你們會為了一個動作不斷練習;會因為聽到一支鼓曲而熱淚盈眶;在高強度的課程安排中,即使又累又餓卻依然不停下腳步……因為你們會在每一節課結束時對授課專家致以最大的敬意;會對表演長鼓舞的業餘阿姨們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會對每一場民族舞蹈的學習和交流報以最真摯的情懷……
  • 美倫美奐的中國民間舞蹈
    、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傳統舞蹈形式。民間舞蹈作為專業舞蹈創作的基礎,在我國舞蹈藝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中國民間舞蹈在動作上講求手、眼、身、步的緊密結合,具有全身舞動的韻律感。由於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歷史、文化、風俗及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風格和特色。中國有近千種民間舞蹈,它所表現的內容十分廣泛,使用道具的舞蹈較多,而且載歌載舞,歌舞結合,許多民間舞蹈還帶有武術、雜技性的動作。
  • 北京舞蹈學院舞蹈詩《生命的壯彩》上演
    12月28、29日,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2019年藝術實踐項目——舞蹈詩《生命的壯彩》於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劇場上演。該劇由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師生共同創作表演完成,系主任黃奕華擔任導演和編劇,編舞陣容匯聚了學院張曉梅、袁媛、鄧麗莉、袁佳、池咚咚、朱律、楊浩、高巖等青年教師。舞蹈詩《生命的壯彩》的創作靈感受聞一多先生的詩歌《色彩》的啟發,他曾說:「舞是生命情調,是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