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鮮族舞蹈的審美特徵 朝鮮族舞蹈有著獨特的個性與審美特徵,朝鮮族歷來受漢族的儒家「中庸」思想嚴重,「禮」學這潛意識的體現出,朝鮮族舞蹈具有風韻典雅,含蓄等特色。其特殊的氣息、優雅的動作、個性的韻律、細膩的內在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其獨有的審美色彩。
(一)堅忍與自強的民族性格 對於朝鮮族的性格特點,朝鮮族舞蹈中最常用的節奏型——「古格裡」是最能夠說明的: 「古格裡」一詞最初與宗教祭祀有關,「古格裡」的節奏及這一節奏統領下的舞蹈仍有宗教因素的遺存,在朝鮮民族的觀念形態中,天道、地道、人道皆歸為一,自然與社會是合一的。這樣的觀念形態,最終形成了朝鮮傳統文化的內向性特徵。即:將佛教、道教、儒教三種思想融為一爐,形成「天人合一」的原初的哲學思想,並且控掘影響社會存亡、人心向背的社會根源, 在其長期的歷史演變中更多的沉澱了朝鮮民族的性格、氣質、情感及審美觀念。有人認為朝鮮族女性舞蹈之所以上身動作多而下身動作少是裙子的束縛,我認為這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民族的性格與氣質。「古格裡」的動作之根,當然也要從民族的性格氣質中去找。通常認為,「古格裡」舞蹈的情感特點是含蓄,深沉,抒情,壓抑,這顯然是和民族性格對應著的。 (二)崇鶴心理 鶴與朝鮮族民間舞蹈的十分密切,根本原因是與朝鮮先民鳥圖騰崇拜有關,因為長期對鶴的崇拜,所以在朝鮮族心目中善良、純潔、長壽就成為舞蹈所固有的形態。有仙鶴的意境,則是極自然的事。一位朝鮮舞蹈家就曾指出「朝鮮舞基本上是仙鶴式的步調和楊柳式的身條」,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用「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等詩句,來描繪當時所看到的高句麗舞的優美姿態。如此美妙的境界,又怎能用言語來表達!朝鮮族喜歡鶴,以鶴為圖案寓意吉祥、長壽的裝飾性物品比比皆是,民間舞蹈中也不乏鶴的優美形象。朝鮮族民間舞蹈中,有模擬鶴自然形態的物質因素,即「鶴步」、「鶴飛翔」等舞蹈形象;又有藝術升華的心理因素,即仙鶴的觀念和典雅、飄逸、瀟灑的風韻。古代朝鮮對鶴崇拜的民族心理,具有儒家的清高、道家的飄逸,從而形成朝鮮民族舞蹈的動律與優美形象,並且通過特有的節奏與呼吸方法的協調一致。 二、朝族舞蹈的舞種及其動勢特徵的分類 朝鮮族舞蹈是多種多樣的,其風格代表也是各不相同。這也是由於長久的歷史所形成的。接下來,我就概括幾個比較常見的舞種風格及動勢特徵: (一)農樂舞 農樂舞作為表現農耕生活內容歷史最長的舞蹈。經過長久的發展最後演變成為農事勞動中自娛性的舞蹈形式,它源於古代的祭祀和狩獵活動,依其舊俗多在春節、農作季節舉行,旨在驅邪鬼迎福神,折祝五穀豐登、人丁興旺、村宅平安,還用於歡慶、娛樂活動。農樂舞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在朝鮮族民間,農樂舞有多種稱謂,如風物、風作、豐爭、乞粒、乞工、球庭遊戲、庭院遊戲、踩地神等。它分為情節與技巧表演兩種。表演隊伍是由手持小鑼的舞者指揮,一般是由29人組成,先導者持:「令旗」或「農旗」,後面是樂隊及扮演的各種人物(嗩吶、太平釜、上劍、副劍、從劍、首長鼓、無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獵人、執事、農嫗、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種鬥笠,因特點不同而分為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火花象帽等)的表演別具一格。象帽舞作為一種傳統的娛樂形式,歷史悠久。相傳它是由古代朝鮮族人民在耕作時,將大象毛綁在帽尖上左右搖擺用來驅趕野獸的侵擾演變而來。舞者頭戴系有長短兩根飄帶的特別鬥笠,邊擊小鼓邊轉動飄帶起舞,同時將舞蹈的表演引向了高潮,其甩象帽動作花樣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農樂舞的伴奏音樂由幾段曲調組成,音樂歡快而熱烈,舞蹈風趣活潑。這種舞蹈在我的課堂學習裡並沒有涉及過,雖然沒有正確的學習。但是在翻閱質料中認識和了解了,農樂舞獨特的風格及表現特徵。
(二)假面舞 假面舞是戴著假的面具來表演的男性舞蹈,朝語為「塔爾寸」,泛指戴假面具和穿假服跳的舞蹈。依據出土文物和歷史文獻,朝鮮族的面具文化歷史相當久遠,假面舞歷史亦如此。其表演綜合了唱誦、對話、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並且具有戲劇性。假面舞多用於表現諷刺性內容,情節較為活潑和幽默。表演分為7幕12場,每一幕都為獨立的內容。現在所表演的形式多為取其中部分情節和動作,在節日及其他娛樂的場合表演。舞蹈節奏為「打令」和「古哥裡」。伴奏樂器有笛、鼓、三弦琴等。雖然我沒有學習過假面舞,因為它是男性舞蹈,但是它的獨特表演風格,還是令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扇舞 扇舞是指持花扇表演的女性道具舞蹈,起源於傳統巫俗,後來發展成為表演性的一種舞蹈形式,十五世紀後期,由流浪藝人組成的以賣藝為生的組織,為謀求生存,常在村落裡進行各種表演,內含「繩上雜技」、「地面技藝」等,稱為「歌舞百戲」,其中常有扇子舞蹈。分為單扇舞、雙扇舞兩種形式。使用扇子主要有三種動作,即打開扇子、收扇子、晃動扇子,主要靠的是手腕動作,扇子是用來擬物的,服裝就是穿一般的朝鮮服。扇舞動作細膩,節奏變化多,它以朝鮮族女性舞蹈活潑、優美的特點表現純樸、善良的民族精神。它和宮廷中伎生(舞姬)表演的扇舞有淵源的關係,節奏有「古格裡」和「打令」等。 (四)拍打舞 拍打舞是表現漁民喜獲豐收的舞蹈。舞者扮為漁夫,作乘船姿態,隨「安旦」節奏用手掌拍打胳膊,雙腿及胸部兩肋,表達喜悅之情。其動作激烈,情緒歡快。在大學學習朝鮮族「安旦」組合的時候,當時並不是十分理解什麼叫做拍打舞,只知道這種舞蹈叫做「安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