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朝鮮族舞蹈的藝術特徵,建議大家都看一看!

2020-11-29 他低昂赴節

一、朝鮮族舞蹈的審美特徵 朝鮮族舞蹈有著獨特的個性與審美特徵,朝鮮族歷來受漢族的儒家「中庸」思想嚴重,「禮」學這潛意識的體現出,朝鮮族舞蹈具有風韻典雅,含蓄等特色。其特殊的氣息、優雅的動作、個性的韻律、細膩的內在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其獨有的審美色彩。

(一)堅忍與自強的民族性格 對於朝鮮族的性格特點,朝鮮族舞蹈中最常用的節奏型——「古格裡」是最能夠說明的: 「古格裡」一詞最初與宗教祭祀有關,「古格裡」的節奏及這一節奏統領下的舞蹈仍有宗教因素的遺存,在朝鮮民族的觀念形態中,天道、地道、人道皆歸為一,自然與社會是合一的。這樣的觀念形態,最終形成了朝鮮傳統文化的內向性特徵。即:將佛教、道教、儒教三種思想融為一爐,形成「天人合一」的原初的哲學思想,並且控掘影響社會存亡、人心向背的社會根源, 在其長期的歷史演變中更多的沉澱了朝鮮民族的性格、氣質、情感及審美觀念。有人認為朝鮮族女性舞蹈之所以上身動作多而下身動作少是裙子的束縛,我認為這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民族的性格與氣質。「古格裡」的動作之根,當然也要從民族的性格氣質中去找。通常認為,「古格裡」舞蹈的情感特點是含蓄,深沉,抒情,壓抑,這顯然是和民族性格對應著的。 (二)崇鶴心理 鶴與朝鮮族民間舞蹈的十分密切,根本原因是與朝鮮先民鳥圖騰崇拜有關,因為長期對鶴的崇拜,所以在朝鮮族心目中善良、純潔、長壽就成為舞蹈所固有的形態。有仙鶴的意境,則是極自然的事。一位朝鮮舞蹈家就曾指出「朝鮮舞基本上是仙鶴式的步調和楊柳式的身條」,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用「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等詩句,來描繪當時所看到的高句麗舞的優美姿態。如此美妙的境界,又怎能用言語來表達!朝鮮族喜歡鶴,以鶴為圖案寓意吉祥、長壽的裝飾性物品比比皆是,民間舞蹈中也不乏鶴的優美形象。朝鮮族民間舞蹈中,有模擬鶴自然形態的物質因素,即「鶴步」、「鶴飛翔」等舞蹈形象;又有藝術升華的心理因素,即仙鶴的觀念和典雅、飄逸、瀟灑的風韻。古代朝鮮對鶴崇拜的民族心理,具有儒家的清高、道家的飄逸,從而形成朝鮮民族舞蹈的動律與優美形象,並且通過特有的節奏與呼吸方法的協調一致。 二、朝族舞蹈的舞種及其動勢特徵的分類 朝鮮族舞蹈是多種多樣的,其風格代表也是各不相同。這也是由於長久的歷史所形成的。接下來,我就概括幾個比較常見的舞種風格及動勢特徵: (一)農樂舞 農樂舞作為表現農耕生活內容歷史最長的舞蹈。經過長久的發展最後演變成為農事勞動中自娛性的舞蹈形式,它源於古代的祭祀和狩獵活動,依其舊俗多在春節、農作季節舉行,旨在驅邪鬼迎福神,折祝五穀豐登、人丁興旺、村宅平安,還用於歡慶、娛樂活動。農樂舞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在朝鮮族民間,農樂舞有多種稱謂,如風物、風作、豐爭、乞粒、乞工、球庭遊戲、庭院遊戲、踩地神等。它分為情節與技巧表演兩種。表演隊伍是由手持小鑼的舞者指揮,一般是由29人組成,先導者持:「令旗」或「農旗」,後面是樂隊及扮演的各種人物(嗩吶、太平釜、上劍、副劍、從劍、首長鼓、無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獵人、執事、農嫗、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種鬥笠,因特點不同而分為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火花象帽等)的表演別具一格。象帽舞作為一種傳統的娛樂形式,歷史悠久。相傳它是由古代朝鮮族人民在耕作時,將大象毛綁在帽尖上左右搖擺用來驅趕野獸的侵擾演變而來。舞者頭戴系有長短兩根飄帶的特別鬥笠,邊擊小鼓邊轉動飄帶起舞,同時將舞蹈的表演引向了高潮,其甩象帽動作花樣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農樂舞的伴奏音樂由幾段曲調組成,音樂歡快而熱烈,舞蹈風趣活潑。這種舞蹈在我的課堂學習裡並沒有涉及過,雖然沒有正確的學習。但是在翻閱質料中認識和了解了,農樂舞獨特的風格及表現特徵。

(二)假面舞 假面舞是戴著假的面具來表演的男性舞蹈,朝語為「塔爾寸」,泛指戴假面具和穿假服跳的舞蹈。依據出土文物和歷史文獻,朝鮮族的面具文化歷史相當久遠,假面舞歷史亦如此。其表演綜合了唱誦、對話、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並且具有戲劇性。假面舞多用於表現諷刺性內容,情節較為活潑和幽默。表演分為7幕12場,每一幕都為獨立的內容。現在所表演的形式多為取其中部分情節和動作,在節日及其他娛樂的場合表演。舞蹈節奏為「打令」和「古哥裡」。伴奏樂器有笛、鼓、三弦琴等。雖然我沒有學習過假面舞,因為它是男性舞蹈,但是它的獨特表演風格,還是令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扇舞 扇舞是指持花扇表演的女性道具舞蹈,起源於傳統巫俗,後來發展成為表演性的一種舞蹈形式,十五世紀後期,由流浪藝人組成的以賣藝為生的組織,為謀求生存,常在村落裡進行各種表演,內含「繩上雜技」、「地面技藝」等,稱為「歌舞百戲」,其中常有扇子舞蹈。分為單扇舞、雙扇舞兩種形式。使用扇子主要有三種動作,即打開扇子、收扇子、晃動扇子,主要靠的是手腕動作,扇子是用來擬物的,服裝就是穿一般的朝鮮服。扇舞動作細膩,節奏變化多,它以朝鮮族女性舞蹈活潑、優美的特點表現純樸、善良的民族精神。它和宮廷中伎生(舞姬)表演的扇舞有淵源的關係,節奏有「古格裡」和「打令」等。 (四)拍打舞 拍打舞是表現漁民喜獲豐收的舞蹈。舞者扮為漁夫,作乘船姿態,隨「安旦」節奏用手掌拍打胳膊,雙腿及胸部兩肋,表達喜悅之情。其動作激烈,情緒歡快。在大學學習朝鮮族「安旦」組合的時候,當時並不是十分理解什麼叫做拍打舞,只知道這種舞蹈叫做「安旦」。

相關焦點

  • 試論:朝鮮族藝術舞蹈的發展脈絡
    一、藝術舞蹈的形成  自古以來,朝鮮民族就被稱為能歌善舞的民族,不同地區都流傳各種風格特徵的舞蹈文化遺產。這樣的舞蹈遺產從19世紀末開始,由朝鮮半島的移居民傳入到中國境內,至20世紀初,在大規模的民族遷移中,由才藝出眾的一些民間藝人進行廣泛傳授。
  • 淺談:中國朝鮮族舞蹈服飾和朝鮮族舞蹈的融合發展
    5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延邊人民獲得了美好的生活,他們積極地恢復生產、投入到勞動中,這一時期的舞蹈也體現了嶄新的精神面貌。與那個時代的主題相符和的朝鮮族的舞蹈服飾,也具有簡單、有曲線美的、便於體現勞動人民的特徵。10年動亂期間,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都受到的重創,朝鮮族的舞蹈藝術也處於了停滯的階段。
  • 朝鮮族舞蹈的風格與舞蹈創作
    其舞蹈特點是上肢動作較之下肢動作更加豐富多彩,舞姿多曲線,舞動多繞、劃、抻、提燈,動作既柔和又有韌勁,呈柔中有剛,剛柔相濟,舞動、呼吸、節奏相互配合朝鮮族舞蹈的呼吸遵循人類情緒變化導致呼吸變化的規律,而後加以藝術誇張,創造出不同的呼吸方法,大大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
  • 舞劇《阿里郎花》:中國朝鮮族舞蹈藝術光榮綻放
    春天的長白山腳下,金達萊花香四溢,美麗活潑的朝鮮族少女順姬被歡快的「農樂舞」吸引,從此走上了舞蹈藝術之路……代表吉林省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舞劇《阿里郎花》,把觀眾帶入了一幅中國朝鮮族舞蹈藝術的畫卷。  吉林省是中國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有朝鮮族人口104萬人,約佔全國朝鮮族人口總數的56.8%。
  • [吉林]朝鮮族歌舞的魅力
    編導:劉偉民 攝像:楊柯令  吉林市的朝鮮族人都有這樣的習慣,每逢大小慶祝場合,人們總要翩翩起舞。朝鮮人獨特而含蓄的舞姿形態,結合不同的節拍、速度、節奏和音高,產生出了美妙的舞蹈效果。  朝鮮族能歌善舞,而且其舞蹈源遠流長。根據《三國志》等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關於朝鮮族舞蹈的記錄。
  • 《街舞3》出現朝鮮族舞蹈,被韓網友熱議被罵,求你們長長見識吧
    #這就是街舞阿里郎隨想#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一聊現在正在熱播的一檔綜藝節目,是優酷製作的《這就是街舞》,這是十分與眾不同的一檔舞蹈類綜藝節目,採取明星隊長和專業舞者合作的形式,十分的有看點。這檔節目今年也是做出了很多的突破以及挑戰,明星隊長邀請到了全新的陣容,張藝興,王一博,王嘉爾和鍾漢良,看點滿滿,並且這一次的選手實力也都十分的強勁。在最近的一期節目中,為了在街舞中融入其他的元素,進行創新,所以讓選手們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張藝興戰隊的黃瀟和喬治以朝鮮族知名的民歌《阿里郎》為靈感,編排了舞蹈《阿里郎-隨想》。
  • 朝鮮族舞蹈家金順福:舞蹈,我停不下來
    韓國的舞蹈最遵循傳統,他們把古老的宮庭舞蹈直接搬上舞臺,基本不修飾,原汁原味;朝鮮的舞蹈加入了更多的現代元素,更加開放、熱烈,有一種飄逸的感覺;中國朝鮮族的舞蹈,在表演技巧上大量吸收了兄弟民族的舞蹈精華,舞蹈的表現力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形成了『動如柳絲,靜如鶴立』的獨特藝術風格。」金順福在創作演出的同時,對三個地域朝鮮民族舞蹈也有著深入的研究。
  • 幾個國家共同創作的一種舞蹈,看完心裡暖暖的
    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延邊殘疾人藝術團同樣以精湛的表演藝術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自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東北朝鮮族先後成立了東北新興藝術協會、哈爾濱朝鮮藝術館、牡丹江市朝鮮族藝術館等全面負責當地的朝鮮族文化藝術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積極促進了朝鮮族文化事業的發展。  舞蹈理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進展。
  • 朝鮮族的獨特舞蹈,搖頭晃腦的象帽舞,是怎麼形成的
    朝鮮族的獨特舞蹈,搖頭晃腦的象帽舞,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經常說少數民族同胞能歌善舞,確實我國的五十五歌少數民族其中不少都保留著自己的特色舞蹈,這些舞蹈不但非常有特色,在表演的時候難度也很高,如新疆舞中的賽乃姆舞的「移頸」動作,以及佤族的甩髮舞頻繁地甩動頭部
  • 朝鮮族農樂舞:我國唯一舞蹈類世界非遺項目
    原標題:朝鮮族農樂舞:我國唯一舞蹈類世界非遺項目   2006年6月,中國朝鮮族農樂舞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作名錄》,成為我國迄今為止唯一的舞蹈類世界非遺項目。
  • 延邊群眾藝術館舉辦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類)培訓班
    11月17日,延邊群眾藝術館舉辦2020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類)培訓班開班。來自黑龍江省、遼寧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延邊八縣市文化館的50名學員參加培訓。此次培訓由延邊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延邊大學藝術學院主辦,延邊群眾藝術館、延邊舞蹈家協會承辦,旨在使參差不齊的學員在短時間內學會、學好、學精,培養後備人才,以便進行階梯式培訓的推廣與普及,傳承和弘揚中國朝鮮族民族藝術,促進「三省一區」乃至全國各地民族文化融合發展。
  • 藝術鑑賞:淺談舞蹈文化對舞蹈教學的重要性論文,看完長知識了!
    舞蹈是八大藝術之一,是於三度空間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之人體的運動表達藝術,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淺談舞蹈文化對舞蹈教學的重要性論文 ,歡迎閱讀。【摘 要】舞蹈文化本身就是我們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淺談:舞蹈藝術與戲劇藝術的藝術特徵
    舞蹈藝術與戲劇藝術之間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這兩者又分別屬於不同藝術門類,因此舞蹈與戲劇之間的比較研究是藝術理論研究中的一個基本而又重要的課題。從動作與言語、表情與敘事、象徵與模仿這三個方面對舞蹈與戲劇之間的界限進行劃分,從而剖析舞蹈與戲劇這兩類藝術各自的藝術特徵。
  • 淺談:分析舞蹈藝術審美特徵的
    舞蹈是一門通過形體動作表達情感的藝術,它具有一定的審美特徵,而這種審美特徵是舞蹈交流和舞蹈傳播的重要環節。每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都是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對舞蹈的審美特徵進行探討。
  • 精彩回顧|「天邊雲邊·走進延邊」朝鮮族舞蹈研學——學在延邊
    經過幾天的學習,老師們不僅學習了最傳統、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朝鮮族舞蹈,更是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有助於我們從中找到豐厚給養,獲取靈感。>因為你們會帶著還在餵奶的孩子,並請媽媽來幫忙照顧,也要參加學習;會因為真正的熱愛,從遙遠的貴州、廣州跨越大半個中國飛奔而來;會乘坐二十幾個小時的硬座,趕來學習;會忍著身體的不適,也不放棄學習的機會;你們會帶著學校裡最年輕的老師一起迢迢而來,只為讓她們有機會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一次研學,每位老師身上都有一段為了舞蹈而付出的感人故事……
  • 金順福跳起非遺朝鮮族舞 關注少數民族個人舞蹈
    晨報訊 昨晚,朝鮮族舞蹈家金順福在世紀劇院舉辦了舞蹈專場晚會,這也是最近20年來中國朝鮮族舞蹈家首場個人專場晚會。金順福為北京觀眾特地跳起了朝鮮族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樂舞」,讓觀眾見識到了原汁原味的朝鮮族舞蹈。
  • 舞蹈劇目怎麼選?2020年藝考舞蹈劇目推薦獨舞民族舞!
    舞蹈劇目是藝考上必考的一個考試環節,能不能考高分和挑選劇目有這很大的關係,所以考前考生都會選擇自己的舞蹈劇目!但又不知道舞蹈劇目該怎麼選?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奉上2020年藝考舞蹈劇目推薦獨舞民族舞!其中「孔雀舞」是傣族人最喜愛的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也是傣族人民審美特徵的生動具體地體現。美麗的孔雀,使藝術的舞臺更加絢麗多彩,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創作表演的獨舞《雀之靈》以出神入化的表演獲得眾多專業人士的好評。如果身材勻稱,動作硬朗剛健的同學,可以試試蒙古舞。
  • 敦化市群眾文化館朝鮮族舞蹈《喜悅》再次應邀參加湖南吉首鼓文化節
    延邊敦化鼓隊以其抖擻的精神風貌,青春靚麗的外貌形象深受各界藝術人士的喜愛與歡迎。他們所表演的長鼓舞蹈《喜悅》取材於勤勞善良的朝鮮族日常生活和勞動的場景,其明快的鼓點,優美的舞姿無不體現了朝鮮族民俗舞蹈的外柔內剛之舉。演員們精彩的表演將現場一次次推向高潮,為鼓文化節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充分展示了朝鮮族特色長鼓舞無窮的魅力。
  • 朝鮮族說唱藝術,富有民族特色的唱劇,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
    唱劇在朝鮮族說唱藝術盤索裡基礎上發展而成,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盤索裡說唱藝人將一人多角、長篇獨演的形式,逐漸演變為多人多角演唱。但因各角色分唱不多,仍以旁唱者導唱為主,故仍未完全擺脫說唱形式的局限。
  • 天津金菲舞蹈藝術培訓
    天津金菲舞蹈藝術培訓,從公司成立至今期間培訓出了大量優秀的資深導師。舞蹈《中國古典舞技巧》 表演: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2016級舞蹈表演班;舞蹈《朝鮮族小鼓舞表演性組合》 表演: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2016級舞蹈表演班;舞蹈《草原夜色》 表演:王暢;舞蹈《明日之後》 表演:彭凡睿;舞蹈《太陽總在左邊》 表演:旦珍昂秀 尕藏多傑;舞蹈《勇士的歌舞》 表演: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2016級舞蹈表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