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見習記者顧貞全
「天下商機唯快不破」。昆藥集團近日接連「出招」,一招募資開發抗癌新藥和紅斑狼瘡研究項目,另一招出其不意獲得藥品配送資格。
昆藥集團發布公告稱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7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創新藥及高端仿製藥研發平臺(4.67億元)、營銷數位化協同平臺建設(0.2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2.10億元)。
同時,昆藥集團全資子公司昆藥集團醫藥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藥商業」)還通過玉溪昆藥商業福滿堂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滿堂」)股權的「一收一轉」,取得了玉溪市公立醫療機構的藥品配送資格。簡單來說,昆藥集團車間剛一生產出來的藥品可以直接配送到玉溪公立醫療系統,而不再由第三方運輸,保證了藥品的時效、安全、庫存和價格優勢。
募資研發新藥直面新醫改
此次發行可轉債,昆藥集團計劃將一半以上的募資都將用於創新藥及高仿藥研發平臺。根據昆藥集團近年的發展規劃,創新藥及仿製藥是公司在新醫改背景下「破局」的關鍵。
「昆藥集團面對新背景形勢的反應非常迅速」,有業內人士評價道,「自2017年出現淨利潤同比下降18.95%的情況之後,昆藥集團一直在謀求變革,尤其是在產品結構方面,如今已經初見成效。」
據了解,在2017年國家加強了對中藥注射劑的管理,昆藥集團當時毛利率最高的主營產品注射用血塞通(凍幹)被列入限制二級以上醫院使用的範圍,受此影響,該產品在2017年的銷售量下降12.64%。
逢此境況,昆藥集團正是靠迅速改變產品結構「涅槃重生」的。2018年以來,公司逐步強化優勢口服型產品及化藥注射劑品種的推廣,使得上述藥品的銷量均有明顯增長,例如:參苓健脾胃顆粒、香砂平胃顆粒、草烏甲素膠囊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7.99%、42.11%,57.12%。此外,中藥注射劑產品的營收佔比已大幅下降,公司在營收方面對該產品依賴性減弱。由此,2018年昆藥集團的淨利潤不降反升。
昆藥集團的「破局」步伐並未停止,而是將發展重心放在了創新藥和仿製藥板塊,該板塊是公司產品變革的第二步。
據可轉債發行公告顯示,昆藥集團此次募集資金在新藥研發方面主要用於六個項目:中藥1類新藥(KCPXM18)針對心腦血管疾病、抗腫瘤新藥(KY41079)、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療藥物(KY41111)、針對紅斑狼瘡的研究項目(KY41078),治療胃癌的治療用生物製品(KY71113),治療用生物製品2類(KY70091)1個,聚焦於心腦血管疾病、慢性病領域。
昆藥集團高管團隊解釋道:「本次研發平臺建設項目有助於公司優化技術創新團隊建設,完善研發創新體系,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創新藥的成功開發將有助於公司快速佔領市場、賺取高額利潤並提升品牌價值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收一轉」拿下藥品配送資格
除發行可轉債外,昆藥集團還「出其不意」再出一招:收購福滿堂18%的股權,隨即又轉讓福滿堂20%的股權,以獲得玉溪市公立醫療機構配送資格。
公告顯示,昆藥集團全資子公司昆藥商業擬以131.16萬元向福和堂收購其持有的福滿堂18%股權。收購完成後,昆藥商業將擁有福滿堂100%股權。同時,又將其中20%股權以145.73萬元轉讓給勁益藥業。
有醫藥界人士評論認為:「這『一收一轉』看似麻煩,實則為奇招。」昆藥商業進行上述一系列交易只為取得勁益藥業持有的2018年至2020年《玉溪市公立醫療機構配送資格》,勁益藥業已同意將該資格轉至福滿堂。至此,福滿堂及其控股股東昆藥商業將獲得剩餘兩個年度的相關配送資格。
此項配送資格為何如此重要?這就必須提到我國進行醫改實行的「兩票制」,即:生產企業向配送企業開具的發票為第一票,配送企業向醫療機構開具的發票為第二票。福建省作為首個推行該制度的省份,福建省醫保辦處長張煊華對「兩票制」做過介紹:「兩票制的推行,就是明確藥品採購由藥品生產企業直接投標,繞開中間環節,實行統一採購、統一定價、統一配送。減少藥品流通環節,擠掉藥價虛高水分。」
據了解,「兩票制」的推行提升了藥品配送的集中度,但也提升了取得藥品配送資格的困難度,公立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送企業的遴選數量有嚴格的限定。也有醫藥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承載著昆藥集團醫藥流通業務板塊的昆藥商業取得玉溪市公立醫療機構的配送資格,無疑是公司在雲南本地市場『跑馬圈地』的一大助力。」
昆藥集團的股權結構顯示,子公司昆藥商業在曲靖、楚雄、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預習、保山、紅河等雲南省的地級市均有控股的醫藥推廣企業,加大了企業在兩票制推行背景下的競爭力。
(策劃顧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