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紫禁城600年》:活起來,火下去

2020-10-15 科學大觀園雜誌

它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也是當今世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600年,它飽經風雨,屹立不倒。它見證了朝代更迭,也記錄下歷史的風雲變幻。從皇宮到博物院,這座城如何走到今天?我們又該如何細細品讀它的600年?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

佇立紫禁城中凝望,新舊時空仿佛在這裡交錯,藍天、紅牆、金瓦……

600年前,它風華正茂,開啟了中國古代的一場繁榮盛景;600年後,它丹宸永固,記錄下中華文明的一段滄桑巨變。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的第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正在故宮午門區域西雁翅樓、正樓及東雁翅樓展廳展出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用3個單元、18個關鍵年份、450件精品文物,將紫禁城600年曆經的燦爛歷史和傳承的優秀文化娓娓道來。

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的內廷即皇帝居住的乾清門以內的地方,正式對公眾開放。從那天起,昔日皇城裡的斑駁記憶,隨著宮門的一步步打開而漸漸「飛入尋常百姓家」。

擁有9371間房屋、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大類186萬餘件館藏,故宮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第一批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

從皇宮到博物院,故宮已走過95個春秋。

95年間,百萬餘件文物曾播遷10餘省份,顛沛流離20年。倘若沒有一代代故宮人的誓死守護、匠心傳承,今天,世人恐難看到這座「會講故事」的紫禁城。

現在,故宮博物院的開放面積已經從2002年前的大約只有30%,到如今超過80%,每年展出文物近兩萬件,越來越多的文物藏品與觀眾見面。

故宮古建築及其藏品,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積澱與結晶,也體現了中國藝術的最高水平。

如何讓歷史文化遺產,在得到保護傳承的同時,最大限度發揮其在當代的價值,是當下我們需要努力思考並實踐的方向。

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備案博物館達5535家,博物館藏品數量共計4223.98萬件(套)。2019年全年舉辦展覽2.86萬個,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億多人次。

一部分博物館通過提升與觀眾線上線下的互動性,逐漸脫下高冷的外衣,成為大眾眼裡的新晉網紅。

當然,也有一部分博物館仍然囿於傳統框架,展陳形式單一,講解生硬,好文物、好展品依舊沉睡、休眠在館內。

博物館是文明的窗口,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精彩的歷史,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

只有讓靜態的歷史文物「動」起來、「活」起來,中國文化才可以更好地融入百姓精神生活,成為與世界文明交流的紐帶。

《科學大觀園》雜誌編輯部

※ ※ ※

《科學大觀園》2020年10月下

(總第604期)

相關焦點

  • 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原標題: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新華社發   王旭東 故宮博物院提供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紫禁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它的建成,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但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建築理念的集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創造的結果。即將推出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展」,是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建、修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紫禁城600年的「不變」與「改變」
    從1420年到2020年,悠悠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亦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五周年。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600歲的紫禁城,金水環繞,蕩人心腸。600年大展無論是「石渠寶笈」大展還是「丹宸永固」紫禁城落成600年大展,無論是《故宮景泰百寶》還是中華復興五福瓶,故宮推出的展覽和藝術品從沒有讓大眾失望。
  • 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訪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故宮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界的大事。在「大慶」之際,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接受了記者採訪。記者:「大慶」之年,故宮博物院將舉辦哪些「慶生」活動?即將推出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展」,是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建、修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還有一個已經開幕的「須彌福壽展」,是西藏扎什倫布寺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寺院,面向公眾展出。
  • 鷹牌2086帶您聽聽紫禁城600年的故事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既是明清故宮(紫禁城)建築群與宮廷史跡的保護管理機構,也是以明清皇室舊藏文物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現有藏品總量已達180餘萬件(套),體系完備、涵蓋古今,品質精良、品類豐富,堪稱藝術寶庫。
  • 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給下一個600年
    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的獻禮之作,書中,單霽翔首次披露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故宮文創等許多「網紅」故宮背後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在故宮「看門」期間如何把一個「活」字寫入故宮的大門,讓故宮文物走近人們生活。雖然單霽翔與故宮朝夕相處了7年,卻沒有7年之癢,始終與故宮難捨難分。在退休後的一年裡,他走南闖北,不知疲倦地給全國各地的年輕人講述故宮的故事,他說自己與故宮的緣分未盡,只有逗號沒有句號。
  • 美輪美奐,紫禁城600年
    穿越600年相約紫禁城萬眾期待的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終於和大家見面了日正式發行在等待項目發行之際先與大家共賞一組精美圖片快來收藏轉發吧北京紫禁城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治朝為紫禁城宮殿重心所在
  • 紫禁城600年
    、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紫禁城,又稱故宮。2020年正好是她落成600周年,每一名華夏兒女都會為她自豪和驕傲。故宮是古代建築藝術集大成者,嚴格採用中軸線對稱布局,建築主體都採用木結構。紫禁城承載了古代工匠傑出的建築設計製作水平,承載了厚重的人文歷史和宮闈秘聞,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去欣賞、探索、品味。
  • 今天,紫禁城建成600年了
    正式宣告紫禁城的落成。600年過去,紫禁城已經從皇家宮殿轉變為人民的博物館;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紀念自然也應由人民共襄盛舉才更有意義。雖然,受疫情影響,故宮博物院許多原定的紀念活動計劃受到了影響,但故宮人一直在積極行動,攻堅克難、守正創新,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 今天,紫禁城建成600年了
    正式宣告紫禁城的落成。600年過去,紫禁城已經從皇家宮殿轉變為人民的博物館;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紀念自然也應由人民共襄盛舉才更有意義。雖然,受疫情影響,故宮博物院許多原定的紀念活動計劃受到了影響,但故宮人一直在積極行動,攻堅克難、守正創新,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 《紫禁城600年慶典宏》記紫禁城600年慶典活動
    《紫禁城600年慶典宏》……記紫禁城600年慶典活動……《紫禁城序》作者楊五計濛濛細雨紫禁城,六百年慶雲雨風。新華誕生新社會,溥儀皇帝成新人,2020-09-09晚22:51分《九九主席祭奠日》……《紫禁城序》
  • 紫禁城600歲!故宮大匠的7000天
    2001年夏,因痴迷傳統營建技藝,偶然間參與施工的張奉兵留了下來。什麼是「故宮的工藝流程」?不在「結果」,而在「每一步」。因為熱愛,張奉兵已在故宮「修修補補」7000餘天,「今後也打算就這麼幹下去了」。芳華不減,感謝守護!
  • 紫禁城600歲!故宮大匠的7000天!
    2001年夏,因痴迷傳統營建技藝,偶然間參與施工的張奉兵留了下來。什麼是「故宮的工藝流程」?不在「結果」,而在「每一步」。因為熱愛,張奉兵已在故宮「修修補補」7000餘天,「今後也打算就這麼幹下去了」。芳華不減,感謝守護!匠心永恆,不負光陰。因為熱愛,默默地用一輩子的光陰去踐行,一輩子很長但是熱愛更長。
  • 紫禁城600年請來「韓熙載」「蘇軾」 舉辦一系列主題展覽
    比如「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將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陶瓷館」專館則將在武英殿重新開放,以中國陶瓷發展史為綱,展現中國陶瓷八千年延綿不斷的發展歷程,改陳後文物數量由原「陶瓷館」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
  • 「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2020年9月21日,「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中國工商銀行高級業務總監宋建華等出席。「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 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工商銀行籤署戰略協議後合作發行的第二套產品。
  • 一座城的600年!「捧起」紫禁城
    3年,打造一座紙上故宮 關於這個「大工程」的故事,還要從3年前的一場講座說起,「50後」的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那場講座中提到,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紫禁城,是北京故宮的舊稱。
  • 18歲的數字故宮讓600歲的紫禁城「燃起來」
    18歲的數字故宮讓600歲的紫禁城「燃起來」 原標題:   今年,數字故宮18歲;明年,紫禁城600歲。  7月16日,數字故宮一次性推出7款數字產品,既是為自己18歲慶生,又是時尚為古老獻上的一份賀禮。
  • 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
    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時間:2020-09-10 10: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這600年間,紫禁城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迭。
  • 紫禁城建成600年,皇宮地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叫「地龍」
    今天電熱匯分享的主題是——紫禁城。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如今已經是600年了。故事一:清朝宮女再現1983年的一個深夜,一個人在珍寶館附近的夾牆走過,突然發現遠處有一群打著宮燈的人,於是就想上前看看,但是怎麼也追不上那隊人,不過遠遠的看去,的確是穿著清朝旗袍的宮女在打著扁紗的宮燈整齊的走著。
  • 18歲的數字故宮 讓600歲的紫禁城「燃起來」
    作者:陶楓今年,數字故宮18歲;明年,紫禁城600歲。7月16日,數字故宮一次性推出7款數字產品,既是為自己18歲慶生,又是時尚為古老獻上的一份賀禮。  四款App玩轉紫禁城記得朋友曾評論我在故宮的一張照片:「這張太棒了,背景裡一個人都沒有。」是啊,在故宮,想要看到沒有人時的景象,太難了。但官網全新改版上線的「全景故宮」可以讓您夢想成真。打開電腦網頁或是手機網頁,空無一人的壯美紫禁城盡收眼底,調整到VR模式,更可以擁有沉浸式體驗。
  • 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LOGO亮相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全社會的一件文化盛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匠心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特種郵票、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