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章丘牛推官南遺址追蹤:是"古譚國"可能性低
章丘牛推官南遺址新發現的「人牲」 3月16日,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區文物局在章丘區相公莊街道辦事處牛推官南遺址舉行公眾考古活動,這處東周遺址不斷有新發現,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市考古研究所牛推官南遺址考古隊隊長何利告訴記者,牛推官南遺址此前出土了動物和人類的遺骨,不少人認為這處遺址是墓葬,也在網絡上引發了關於遺址埋葬重要歷史人物的誤解,市考古研究所的專家特別澄清這裡是生活場所。此次發現的「人牲」是以「活人」作為祭品的祭祀行為,普遍存在於人類原始社會和奴隸制社會時期,主要用來祭祀祖先、神靈或自然界萬物。
-
海內外譚氏宗親章丘城子崖祭祖他們都是「古譚國」的後人
據了解,他們可都是屬於「古譚國」的後人!世界譚姓人齊聚城子崖 採訪需要找「翻譯」 5月25日上午9:30,在城子崖遺址博物館,一陣陣鼓聲和禮炮聲歡迎著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譚氏族人,他們分別來自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及中國內地各省份。 在開幕式上,譚氏宗親會主席譚福添先生親致祭文,激動地收下了龍山故裡饋贈的《龍山村志》。
-
章丘相公牛推官南遺址竟與周朝貴族有關!
3月16日,為了滿足公眾多元文化需求,讓文物活起來,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區文物局在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舉行了一次公眾考古活動。
-
譚國故城——城子崖
越過龍山,順著濟青公路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高出地面三到五米的臺地,其外觀狀如城坦,原來這就是2600多年前的古譚國故城——城子崖。 據《姓纂》和《姓譜》記載:「譚子國在濟州平陵縣西南二裡。」這是指譚國都城所在。古譚國位今山東省中部,南倚泰山山地北緣,北臨黃河(古濟水)南岸,隔河與濟陽相望,西至長清縣西黃河右岸的廣裡,東至長白山與鄒平,臨淄為界。
-
繼「南鳳凰 北平遙」後,崛起的文旅名城將是濟南章丘?
說到古城,國內歷來比較推崇湖南鳳凰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形成了「南鳳凰 北平遙」的地理格局。如今,濟南章丘的明水古城、繡惠古城正在規劃建設中。有分析人士認為,繼「南鳳凰 北平遙」後 ,崛起的文旅名城將是章丘。那麼,章丘到底蘊藏著什麼潛能,它的價值一直以來都被低估了?
-
濟南章丘有個普集,它的名字是這麼來的,你知道嗎
圖文/於夫普集位於章丘東部,與淄博市毗鄰接壤。膠濟鐵路、濟青公路自鎮南、鎮中平行穿過,連接著大海之濱與省府濟南。在地理環境上,普集鎮南面是逶迤起伏的泰沂山脈,北面是高聳入雲的長白山脈。周道經過古譚國(今龍山鎮城子崖)東進,穿過今天的明水、普集,通向青州、膠州和渤海、黃海之濱。這是貫穿山東省最早的一條交通運輸幹線。也完全可以這樣說,現在的膠濟鐵路、濟青公路是古老周道的歷史沿革。當時,一位譚國大夫出於對周朝統治東方的不滿與義憤,寫下了一首叫《大東》的詩篇,被收錄在了《詩經·小雅》中,成為了目前濟南地區最早的史詩性篇章。
-
距今約9000年的章丘遠古先民:以鳥為圖騰的東夷人
西河遺址出土文物西河遺址翟伯成歷史悠久的章丘,坐落在泰沂山脈西段北側,古濟水之南岸。其南部為山麓丘陵,北部為衝積黃土平原;居於中緯度地帶。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章丘成為湧泉處處、流水淙淙的「泉域」之地。加之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依山臨水、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因而章丘又有「金章丘」之譽。所有這些為章丘地區古文化的創造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作為華夏文明序幕的龍山文化,就是首次在章丘發現並命名的,而龍山文化的淵源—西河文化、大汶口文化,在章丘地區的分布也是相當密集的。
-
繼「南鳳凰 北平遙」後崛起的又一文旅名城竟然是章丘!
說到古城,國內歷來比較推崇湖南鳳凰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形成了「南鳳凰 北平遙」的地理格局。如今,濟南章丘的明水古城、繡惠古城正在規劃建設中。有分析人士認為,繼「南鳳凰 北平遙」後 ,崛起的文旅名城將是 章丘。
-
繼「南鳳凰 北平遙」後崛起的又一文旅名城竟然是章丘
說到古城,國內歷來比較推崇湖南鳳凰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形成了「南鳳凰 北平遙」的地理格局。如今,濟南章丘的明水古城、繡惠古城正在規劃建設中。有分析人士認為,繼「南鳳凰 北平遙」後 ,崛起的文旅名城將是 章丘。
-
風華齊魯|章丘焦家遺址,幫龍山文化找到了源頭
原標題:風華齊魯|章丘焦家遺址,幫龍山文化找到了源頭「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山東大學、山東省文物局、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於2018年7月1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9展廳正式開幕,展期兩個月。
-
廣東古椰貝丘遺址考古發現 意義不亞於河姆渡遺址
廣東佛山古椰貝丘遺址出土的動植物遺存,保存完好,不僅在嶺南,在中國乃至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見的,其意義不亞於河姆渡遺址。日前,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廣州博物館、廣東省文物考古所、廣東省文物局等機構考古專家聯名宣布:古椰貝丘考古發現為廣東史前考古重大發現,填補了多項史前人類考古空白。
-
世界譚氏宗親章丘尋根 舉行祭祖典禮
世界譚氏宗親章丘尋根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5月5日訊 世界譚氏宗親尋根祭祖典禮今天在章丘龍山城子崖博物館舉行,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內地各省的譚氏宗親共
-
"粵語講古"走進廣東波羅誕"章丘詩會"
彭嘉志在表演粵語講古。記者莊小龍 實習生李嘉樂 攝 粵語講古走進波羅誕「章丘詩會」 昨日是波羅誕第二天,在傳統文人雅士相聚「章丘詩會」上,不僅有現場詩歌創作、朗誦,還有「南海神如何娶到老婆」的粵語講古。 講古大師顏志圖的弟子彭嘉志先生用粵語講述了「南海神巧娶順德妹」的「古仔」。
-
電商扶貧大有可為|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直播帶貨讓章丘鐵鍋...
「沒想到的是,持續一天的直播,最終吸引了超33萬網友的關注,庫存的2700多口手工鍛造的章丘鐵鍋最終銷售一空。」牛祺聖興奮地說。 山東省濟南市的章丘區,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擁有2700多年冶鐵和鍛造的歷史。直到上個世紀,打鐵在章丘依舊非常流行。資料顯示,上個世紀50年代,章丘73萬人口中,約有38萬人從事打鐵相關的行業。
-
濟南章丘有個千年古村道流村,村子歷史演變竟然可追溯到商周年代
圖文/鄭中運章丘大地長白山脈,綿延起伏伸向遠方,巴漏河水靜靜地流淌,在這山河懷抱中,有著美麗神奇傳說的鳴羊山下,有個秀麗的村莊,這就是千年歷史文化名村道流村。在省歷史文化古村—博平村西500多米處,巴漏河畔北岸,明水街道官道店路口西,有塊章丘市政府於1998年立的道流村遺址石碑。上寫道流村遺址,章丘市人民政府立。據濟南市縣(市)區級文化保護單位名錄(章丘市共151處)中記載,道流村遺址起源於商周時期,為商周時期文化遺存,具體位置在章丘相公莊街道道流村西南四百米處,北至大溝,南、西至巴漏河岸,東至道(流)—官(道店)路。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與章丘的情緣
或因居官交往,或為流連風物, 為我們留下了數則傳世佳話。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 年)春正月,蘇軾卸任密州,轉徙徐州,路經濟南,盤桓一月。與其友齊州知州李常(字公擇,為北宋 著名詩人黃庭堅的舅父)遍遊濟南山水,詩酒往返,留下佳作多篇,其中以上面所載的這一篇最為著名,傳唱千餘載,是東坡先生鍾情 章丘的一則佳話。
-
「章丘」之意與女郎山(組圖)
女郎山大觀圖古章丘縣治圖與女郎山舊時女郎山廟會上賣糖葫蘆的小販。 翟伯成 章丘「章女之墓丘也」 女郎山地處章丘中心地帶,總面積2.7平方公裡,分前山後山。前山西高東低像一頭牛,傳說明朝朱洪武小時在此放牛,後來他把牛殺死後,將頭埋在西山頭,牛尾埋在東山頭,當拉牛尾巴時,發出「哞哞」的叫聲,又稱為「金牛山」。 據明清縣誌《三齊記》文,西漢太守章亥有三女,溺死後葬於此山,而得「女郎山」之名。在東山峰下有一丘為章亥女墓,並有女郎祠,章丘「章女之墓丘也」。清嘉慶四年(1799年)山上有松千餘株,又稱萬松山。女郎山不大而清秀,峰不高而壯觀。
-
章丘鐵鍋爆紅後的喜與憂:洛陽紙貴 章丘無鍋
中新網濟南3月1日電 (趙曉 李欣)「歷經十二道工序,再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錘鍊,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山東章丘鐵鍋因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爆紅,成為農曆新年備受追捧的「高級貨」,「搶鍋」蔚然成風,一時間「洛陽紙貴章丘無鍋」。 記者3月1日實地探訪章丘鐵鍋製作廠,未入廠區先聞「叮叮鐺鐺」捶打的「廠音」。
-
章丘景點有哪些
章丘著名景點有危山風景區、章丘百脈泉公園、章丘市繡源河水利風景區 、章丘七星颱風景區 、章丘錦屏山旅遊度假風景區 、章丘市三王峪山水風景園 等,而「高聳危山聖井澄,繡江春漲流水聲。百脈寒泉珍珠滾,黌堂夜雪粉妝城。錦川煙雨時時潤,龍洞薰風日日清。臥看東嶺曉月明,白雲棹罷歸來晚」形容的就是章丘的各大景點。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將建遺址博物館
濟南有兩個考古項目分別入選——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章丘牛推官南遺址入選「優秀田野考古工地」。、曲阜西陳遺址、臨淄齊故城小城西門西側夯土遺址、滕州大韓東周墓地和濟陽三官廟漢墓。2018—2019年山東省優秀田野考古工地分別是:滕州西孟莊龍山文化聚落、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滕州大韓東周墓地、青島市黃島區王家樓墓群和墾利海北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