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後又回購,三方支付第一股拉卡拉如何自圓其說?

2021-01-21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英才雜誌

說到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們腦海裡浮現出的往往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兩個行動支付巨頭的引領下,二維碼、NFC、人臉識別等創新行動支付技術的出現改變了用戶實現支付的接入方式,人們只需要兩臺智慧型手機就能實現支付。

不可避免,傳統的支付介質正逐漸被新型支付方式所替代。

夾縫生存顯頹勢

公司傳統收單業務與支付寶、微信們領銜的行動支付是明顯的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

拉卡拉(300773.SZ)是第一批獲得央行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但從出生起就在一條強敵環伺的賽道。早期的拉卡拉從事傳統收單業務,在很多小商超推廣POS機,賺手續費和POS機折舊差價。

在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的年代,拉卡拉同美國收單公司Square一樣推出了耳機插孔的銀行卡刷卡硬體。與美國不同,美國是一個信用卡高度普及的社會,至今美國人仍有刷信用卡消費的習慣,中國則因為二維碼等支付解決方案無需外掛硬體,降維打擊一次性淘汰了這種支付手段。

拉卡拉一直把與支付寶、微信之間的關係形容為合作夥伴關係,在行動支付浪潮中公司稱第一時間抓住了市場機遇,在大力推廣智能POS外,還推出了兼容所有二維碼掃碼支付的拉卡拉Q碼、拉卡拉收錢寶盒及超級收款寶服務,掃碼交易量2019年同比增長近50%,呈現高速增長趨勢。

這些話單獨拿出來看都對,放到整體看就「沒內味兒了」。

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支付業務實現收入43.46億元,同比下降16.74%;支付業務覆蓋商戶達2,200萬戶,較2018年覆蓋商戶1,963萬戶進一步增長;全年收單交易金額3.25萬億元,同比下降11.03%;掃碼支付交易金額0.64萬億元,同比增長49.76%;累計交易筆數83.84億筆,同比增長46.8%;掃碼交易筆數79.23億筆,同比增長56.44%。

上述數據表明,公司支付業務內部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傳統收單交易在萎縮,掃碼支付交易滲透率正快速提升。

公司招股書顯示,2018年度,公司掃碼交易的交易規模超過4,000億元,交易筆數超過50億筆,分別佔發行人全部交易的11.76%和88.69%。公司在公開材料中均選擇不直接披露非掃碼交易筆數數據,經計算可以發現2018年,2019年公司非掃碼交易筆數分別為6.45億筆和4.61億筆,下滑28.53%,被掃碼交易擠壓明顯。公司傳統收單業務與支付寶、微信們領銜的行動支付是明顯的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

儘管公司及時對衝,布局智能POS等聚合支付設備,掃碼支付交易金額增長迅猛,但目前僅佔整體收單交易金額的不足20%,2019年很可能是支付業務營收的一個拐點。

新增長點迫在眉睫

除了延伸業務鏈條,公司開始著手將熟悉的老業務裝回上市公司。

針對交易筆數和客戶規模增長與支付業務營收下滑的合理性,深交所也在年報披露當月向公司出具了問詢函,公司解釋稱公司支付業務營收下降主要是因為收單交易金額同比下降11.03%,活躍商戶數同比下降15.71%至1083萬,活躍商戶指當年交易額在1000元以上的商戶。

拉卡拉開始並未在年報披露活躍商戶數據,深交所發布問詢函後,才披露數據。2019年活躍商戶僅佔覆蓋商戶的不到50%,招股書亦顯示2018、2017年活躍用戶數分別為1285萬和830萬戶,佔覆蓋商戶的65.46%和74.04%,活躍商戶在2018年到達峰值,但結構上活躍商戶佔比大幅下滑,對應2017、2018年公司營銷活動力度加大,說明公司營銷觸達(發放POS機)後的激活效果在逐漸減弱。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2019年公司營收下滑,淨利潤卻增長34.72%。淨利潤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公司銷售費用減少了4.41億元。公司對此解釋稱,2019年公司經營側重點發生轉變,將深入經營存量客戶。理由較為牽強,且並未說明轉變經營戰略的原因,如果不是經營遇到阻力,哪家公司會主動降低營收?

另外一部分容易被忽視的「營銷費用」,即渠道分潤被結轉進了營業成本。招股書顯示收單業務毛利率自2016年的65.47%,逐步下降至2018年的42.24%,之後毛利率持平波動不大。造成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就是渠道分潤比例變大了,2016年以前,公司分潤比例為60-85%,2016年起推出核心代理商分潤標準激勵渠道,分潤比例為75%-100%,2018年為了留住渠道該比例升至80%-100%。目前渠道分潤激勵空間已十分有限,繼續靠讓利渠道展業顯然已經行不通。

可能是為了扭轉傳統收單業務下滑給總體營收造成的影響,公司2019年將經營側重點放在商戶經營上。商戶經營收入主要由金融科技業務、電商科技業務、信息科技業務構成,2019年該類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119.59%。除了延伸業務鏈條,公司開始著手將熟悉的老業務裝回上市公司。

頻頻打臉

第三方支付的下半場要怎麼打?一切只能交給時間去驗證。

在拉卡拉4月9日發布2019年年報後,第二日深交所急匆匆發去了關注函。

原因是公司發布年報的同時,發布了一則公告:《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收購資產暨關聯交易的公告》。拉卡拉表示,擬分別以19.09億元、2.07億元自有資金向關聯方聯想控股(03396.HK)、孫陶然、聯投企慧及非關聯方西藏納順收購廣州眾贏、深圳眾贏100%股權。

資本市場是有記憶的,2019年拉卡拉招股書顯示,公司剝離廣州眾贏、深圳眾贏,因為兩個公司主營的小貸業務導致公司運營效率降低、剝離有利於公司專注發展主營業務。

然而,上市還不到一年,上市公司就打算將其回購回來。

在收購公告中,公司稱,併購有利於上市公司提升核心競爭力,會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實現上市公司與標的公司協同發展、共贏。

不到半年前,2019年11月,多家媒體質疑廣州眾贏旗下「易分期」平臺存在暴力催收、高息放貸等情形。事後深交所出具關注函,彼時拉卡拉迅速撇清上市公司與廣州眾贏的關係,稱雙方沒有股權關係,獨立運營。

如果說當初剝離廣州眾贏、深圳眾贏是為了上市更合規,公司金融科技概念更純,估值更高,那麼如今時隔不到一年拉卡拉頂著「打臉」的風險也要將廣州眾贏、深圳眾贏併入上市公司,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為公司希望通過並表增加營收,保持增長,同步完成傳統收單業務和掃碼交易業務的新舊過渡。

拉卡拉由於本身收單業務性質,是一個現金流不錯的公司,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從2016年的2.24億元一路增長至2019年的11.1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70.6%。

但是支付寶們在行動支付時代的「壟斷」,讓公司一直都在巨頭們的夾縫中生存,被動防禦,如果不能做到主動出擊,下一次拉卡拉是否還能自圓其說?

第三方支付的下半場要怎麼打?一切只能交給時間去驗證。

相關焦點

  • 剝離後又回購 三方支付第一股拉卡拉如何自圓其說?
    拉卡拉一直把與支付寶、微信之間的關係形容為合作夥伴關係,在行動支付浪潮中公司稱第一時間抓住了市場機遇,在大力推廣智能POS外,還推出了兼容所有二維碼掃碼支付的拉卡拉Q碼、拉卡拉收錢寶盒及超級收款寶服務,掃碼交易量2019年同比增長近50%,呈現高速增長趨勢。這些話單獨拿出來看都對,放到整體看就「沒內味兒了」。
  • 擬收購上市前剝離公司 拉卡拉回應:不存在監管套利
    關注函提到,公司於2019年4月15日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於2016年四季度將廣州眾贏、深圳眾贏及其他總計10家金融增值業務公司剝離(以下簡稱「剝離公司」),並稱「將剝離公司的業務剝離出去,有利於發行人進一步專注於發展第三方支付業務的主營業務,符合全體股東的利益,具有商業合理性」。
  • 拉卡拉以淨資產價格收購兩家關聯金融科技公司
    拉卡拉在招股書中曾披露了剝離相關公司的原因:一是剝離公司所涉的小額貸款等業務模式與第三方支付業務存在差異,難以形成合力;二是小額貸款業務屬於資金密集型業務,在行業監管、業務管理、風險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與第三方支付業務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公司管理範圍增大、運營效率降低。
  • 拉卡拉擬3億元~6億元回購股份 總金額為創業板近兩年第二
    1月3日,拉卡拉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於後續股權激勵。本次回購資金總額為3億元~6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40元/股,回購期限為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方案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  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創業板發布回購股份計劃的公司共95家,回購總金額平均值為0.59億元~1.13億元。
  • 拉卡拉大手筆收購背後:全面提升綜合企業服務能力
    4月14日,拉卡拉對關注函問題做了逐一回復。拉卡拉表示,「2016年下半年剝離增值金融業務時,公司商戶規模上升,處於發展黃金窗口期,需聚焦第三方支付業務,剝離增值金融這類重資產業務,有利於提高運營效率和降低風險。
  • 拉卡拉回復關注函:淨資產收購關聯資產,未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拉卡拉就關注函提及的6大問題進行了逐一回復。針對公司收購與剝離關聯公司理由。拉卡拉表示,2016年下半年剝離增值金融業務時,公司商戶規模上升,處於發展黃金窗口期,需聚焦第三方支付業務,剝離增值金融這類重資產業務,有利於提高運營效率和降低風險。此後,拉卡拉商戶規模從2016年末的404萬增長到2019突破2200萬,剝離時點的規劃取得實效。
  • 拉卡拉以淨資產價格收購兩家關聯金融科技公司 合計作價約21億元
    而本報記者注意到,成立時,其實廣州眾贏和深圳眾贏均為拉卡拉全資下屬企業,但在2016年,拉卡拉剝離了主營增值金融業務的深圳眾贏、廣州眾贏等10家控股及參股子公司。拉卡拉在招股書中曾披露了剝離相關公司的原因:一是剝離公司所涉的小額貸款等業務模式與第三方支付業務存在差異,難以形成合力;二是小額貸款業務屬於資金密集型業務,在行業監管、業務管理、風險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與第三方支付業務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公司管理範圍增大、運營效率降低等等。
  • 2020年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轉型以及生存圖鑑
    繼「港股支付第一股」匯付天下(01806.HK)和「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300773.SZ)上市後,支付服務提供商「樂刷」母公司深圳移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移卡」)6月1日登陸港交所,正式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自資本上市以來,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啟上市熱潮,業務轉型熱潮。
  • 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首次納入第三方支付機構,未來能否撼動支付市場...
    拉卡拉公關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拉卡拉是首家開通數字人民幣受理服務的支付機構。拉卡拉參與蘇州雙十二活動的商戶門店數近千家。支付方式包括掃一掃、碰一碰(雙離線)等非接觸支付方式,不過,「雙離線」功能不會覆蓋所有紅包中籤者,體驗人員會控制在1000人以內,進行小範圍局部測試。
  • 第三方支付平臺開收手續費
    一向被視為跨行還款省錢「捷徑」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近日對部分客戶開始收取手續費。今後第三方支付的「免費蛋糕」多半是要吃不上了。據了解,目前在拉卡拉支持的23家信用卡還款業務中,只有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不含深圳地區)還款需收取手續費,其餘銀行免費。
  • 孫陶然 :拉卡拉的 「少數派」創新報告
    這次,他選擇的領域是第三方支付。  在這之前,作為第三方支付的先行者,2002年,eBay用15億美元收購了線上支付公司PayPal;2004年,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則在國內成立了線上支付公司支付寶。  但看準了方向、秉持「三不做」理念的孫陶然反覆權衡,還是決定走軟硬結合的「刷卡」路線。
  • 拉卡拉IPO加速 以風控和技術雙輪驅動促發展
    拉卡拉作為第三方支付行業第一家A股獨立IPO公司,近來又有了新的進展,將於3月26日上會過審,距離其招股書更新僅過去9個工作日,對於第三方支付行業來講,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趨嚴,監管機構從違規懲罰力度,到備付金上繳等,讓不少中小企業備受壓力,但本質上推動了行業發展的健康有序發展,行業的日益規範,勢必倒逼各個企業和機構優化自身業務結構,增強應對市場變化及抵禦風險的能力,對於廣大的用戶和行業發展來講,均是利好。
  • 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前十排名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通過與網聯對接而促成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 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前十排名: 1、支付寶:作為國內最大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平臺之一,是當之無愧的榜首 2、微信支付:騰訊公司支付業務品牌,國內領先的行動支付品牌
  • 央視「常客」拉卡拉
    這或許是拉卡拉第四次登上央視螢屏。 2020年6月27日,CCTV-13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節目《利用POS機非法套現3000餘萬元》,節目報導了此前中牟縣公安局破獲的8起信用卡惡意刷卡套現、非法支付結算案件。
  • 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數據發布報告
    以下是行業核心概要:1第三方行動支付一、第三方行動支付:疫情對一季度消費板塊影響大,行業規模下降2020年第1季度,第三方行動支付交易規模下降至53.2萬億,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0%,成為首個同比下降的季度。
  • 拉卡拉榮獲金鼎獎「年度優秀金融科技公司」
    近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十一屆金鼎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辦,在本屆金鼎獎評選中,拉卡拉以其在金融科技領域十餘年的持續創新和實踐成果,再次獲評「年度優秀金融科技公司」獎項。  據悉,金鼎獎評選作為《每日經濟新聞》年度大型金融行業評選,已連續舉辦十一屆。
  • 支付行業下半場,發現下一個市場增長點
    而中小企業數位化升級帶來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業態的變化。這是因為交易是中小企業運營必不可少的環節,而支付是交易的手段,通過支付可以連接企業內部交易,包括內部經營管理和上下遊供應等流程。本報告旨在梳理中小企業數位化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業態的變革和邏輯,從垂直行業視角,包括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市場集中度,行業雲滲透率增速,探究第三方支付公司如何把握機會,進行行業布局。
  • 拉卡拉創始人孫陶然深夜連發微博回顧雷軍投資往事
    藍鯨TMT頻道4月29日訊,拉卡拉創始人孫陶然深夜連發三條微博,回顧雷軍投資拉卡拉往事。孫陶然表示,媒體對雷軍在拉卡拉的天使投資有誤讀,並對此作出解釋。拉卡拉是由孫陶然創立於2005年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專注於為實體小微企業提供收單服務和為個人用戶提供個人支付服務,並以第三方支付運營經驗,向客戶提供第三方支付增值服務。公司目前在全國便利店布放了十餘萬臺拉卡拉自助終端,為個人用戶提供信用卡還款、公用事業繳費、轉帳等民生類日常支付服務,是國內最大的線下便民支付服務商之一。
  • 「支付江湖」B端爭奪戰升級 拉卡拉攜手華為推手機POS
    本報記者 李 冰新一輪支付與收單方式之爭正在升級。隨著支付C端市場的逐漸成熟,市場份額也相對穩定,支付機構對B端市場的爭奪戰開始加劇,手機POS機成為新的爭奪利器。近日,拉卡拉方面宣布聯合華為錢包正式推出商家收款產品—華為手機POS,將華為手機變身為商家收款設備。
  • 市場「紅海」疊加監管趨嚴 第三方支付公司盈利堪憂
    每經記者 朱丹丹近一個月以來,央行開了多張罰單,對第三方支付監管力度空前。第三方支付公司很少盈利來自易觀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非金融支付機構綜合支付業務的總體交易規模達185240億元,環比增長5.9%。一邊是總體行業交易規模的增長,一邊則是支付行業的盈利情況似乎較為神秘。8月22日,上述支付機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有收入情況說明,但對於盈利情況,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