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段獨處的時光,吃茶去

2020-10-18 布衣粗食68

一個人奮鬥太久,總是會活得很累,最累是心累。

一個座城市待得太久,就會湧現出莫名的煩惱和焦慮。

世界很鬧騰,人心很不安,總讓人嚮往一段獨處的時光。獨處不是寂寞,獨來獨往也不是孤獨;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形單影隻是一個人的愜意生活。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越來越喜歡獨處,就像有酒癮一樣,如果很久不喝酒,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好像生命中缺少了一點什麼,具體缺什麼,又說不出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和月亮對飲,可以是酒,也可以是茶。

酒可以醉人,茶也可以醉人。酒是烈性的,讓人酣醉,茶是柔和的,讓人似醉非醉,或者說,「眾人皆醉我獨醒」。有醉意的茶,是人生陶醉在茶味裡,正所謂「茶禪一味」,只能自己領悟到,卻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

生活本是禪意的,生命本是無欲無求的,只是我們後來,被金錢蒙住了眼睛,掩蓋了心靈,不知道要何去何從。賺錢越多,反而活得更加不自在,也沒有了快樂。

每天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孤獨。躋身在人群裡,卻看不到一張熟悉的臉,也沒有發現一張自然微笑的臉,真的很失望。有人衝你笑一笑,那是一種職業的微笑,是有利可圖的微笑。偶爾有天真的孩子,對你笑一笑,那一刻真的很溫暖,但是孩子的父母馬上就把孩子拉到一旁去了,父母說:「不要對陌生人笑,知道嗎?」

越是走進大城市,越懷念家鄉的小院。「人老了,還能落葉歸根嗎?還能夠回到家鄉嗎?」這樣的問題,在心頭繚繞。好多年以前,有月亮的夜晚,左鄰右舍在一起,喝茶聊天,感悟一年的收成,說一說今年的計劃,感嘆歲月不饒人。

年紀越大,越懷念小時候的茶,但一切都回不去了,只能一個人獨坐,卸下一生的疲憊,在月光裡,慢慢吃茶,任由記憶湧上心頭,也任由記憶慢慢消散,讓心靈得到解脫。

「吃茶去」,就讓月亮陪伴你,就讓一抹茶香沁人心脾。獨處的時光,越來越沉默,到底是禪意,還是逃避社會現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千秋,隨它去。

人生就是一杯茶,自有用處,爭來爭去,爭個什麼?熱了可以暖手,溫的時候可以暖心,涼了可以解渴,過夜的茶,還可以澆花。

做人,不解釋,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個人承擔就好了。有人誤解自己,有人巴結自己,也有人故意誹謗自己,這一切,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就像一杯茶,從來不說自己的味道如何,愛它的人,自然喜歡,不愛喝茶的人,就是一杯上好的茶,也不會去搭理。

遇事,不爭辯,越爭辯,煩惱越多。人這一輩子,錢多錢少,夠用就好,你都可以不在乎金錢了,又何必在乎地位。古人說:「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你的心中有了美好,那麼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是流落街頭,也是一種生活,並不需要任何人去評判。做人,一定要取悅自己,努力展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活給別人看。

學會不生氣,因為生氣沒有意義。當你想要生氣的時候,就努力控制情緒,讓自己冷靜三分鐘。很多事情,就是在「氣頭上」,氣不打一處來,就讓自己犯錯了,把生命的美好,都打破了。

不解釋、不爭辯、不生氣,一切都順其自然。就像你面前的一杯茶,冷暖自知,端茶的時候,你會發現茶杯裡也有漣漪,聞一聞茶香,你會發現吃茶有一種洗心洗肺的妙用。煩惱不見了,茶就有了各自滋味,變成了「人生百味」,最後「一飲而盡」。

一道茶、二道茶、三道茶......濃是一種精神,淡是一種優雅,無滋無味是一種乾淨的美。

下雨了,小樓獨坐,聽雨吃茶。小雨滴滴答答,從瓦楞上,匯聚起來,變成了一顆很大的水滴,「啪」的一聲,落在堅硬的地面上。一個人閉目養神,感悟到空氣中有茶香,也有一股溼潤的味道,空氣是甜的。

天冷了,烹雪煮茶,優雅從容。採一些乾淨的雪,放在爐火上煒一煒,雪化了,就可以溫茶了。一個人在爐火邊打盹,聽著茶壺「咕咕嚕嚕」的聲音,夢裡也有茶的熱氣冒上來。等你醒來的時候,茶已經恰好了,或者你打盹太久了,茶已經很濃了,帶著一點點苦澀的味道。濃也好,淡也好,都沒有關係,「吃茶去」就是一種心情,不太在乎吃什麼茶。

想一個人的時候,慢慢喝茶。思念就像茶杯裡的茶水,從嘴唇,到喉嚨裡,到胃裡,過程很忙,但很滋潤。愛情,是滋潤人生的「秘方」。因為愛一個人,人世間才變得美好,才有了更多的春暖花開。讓思念湧上心頭,思念有一點苦澀,茶也是如此,不分伯仲。

作家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幾十年的光陰,匆匆忙忙就過去了。走著走著就迷路了,就很累了。既然是這樣,那就放下所有的工作,不要想未來會如何,不要糾纏過去的爛人爛事,也不要擔心現在好不好,走出生命的「鬧市」,讓心靈回歸到大自然,讓人生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慢慢升華。

走,放下所有,「吃茶去」,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光裡,讓心如湖面一樣安靜,讓生命如茶一樣禪意。

「古來聖賢皆寂寞」,手裡有茶,心中有暖,人生有希望,如此,是否寂寞?

茶有回甘之甜,人有苦中作樂,用心活著,處處詩情畫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給生命一段獨處的時光
    久居鬧市,心靈深處總嚮往一段獨處的時光,讓浮躁的身心沉靜地離開繁華,小心翼翼地固守著那份孤獨與迷惘,看流年微風輕吹,觀芳草碧連天,凝花兒默默綻放,靜靜享受那份淡雅的寧靜之美只有獨處,才能把迷失在喧囂塵世裡的自己找回來。時光可以帶走最美的年華,歲月可以刻畫老去的顏容,但那些過往的中的瑩亮,那些歲月浸染的情懷,終是停留在記憶深處,明媚了歲月,芬芳了生命。獨處時,心亦如平靜的湖面;可以從容地領悟生活;可以和「古來聖賢皆寂寞」同流。獨處是寂寞的,但這樣的寂寞,你毋庸害怕,因為獨處的寂寞不是悲劇,而生活中真正的悲劇是我們找不到一段獨處的時光。
  • 在沏一杯茶的時光裡,和自己獨處
    綠水青山的中國味,不用去遠方,去長江。新一季的《中餐廳》如期到來。此次的節目錄製在船上展開,一行幾人順長江水直下,經六站七地,開啟一段美食之旅,綻放長江流域的味道和風採。美食之旅的第一站,是湖北宜昌的一個小鎮。
  • 下午茶,也可以是獨處的安然時光
    一直覺得下午茶是個很奇妙的存在,一日三餐之外,它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卻在日常美食中有著少不了的重要地位。上海,大概是七八年前流行起吃下午茶的。彼時,五星酒店和高檔的社會餐飲都流行起了各種各樣的下午茶,那時,下午茶一下子風靡起來,也許是因為下午茶引導了一種小資情調。
  • 給生命一段獨處的時光,等風、等雨、等你
    作家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一個人,只有獨處的時候,才可以找到當初的自己,才能讓心變得安靜,就像一汪湖水,越安靜,越讓人喜歡,才有了湖光山色的美麗。歲月靜好,時光匆匆。而我們卻總是和時間追逐,幾番拼搏,也累了,累得連話都不想說。多麼渴望有人懂,但懂我的人卻在遠方。
  • 賈平凹《自在獨行》:獨處,是每一位成年人的必修課
    泡一杯茶,捧一本書,就可以度過一個下午。以前喜歡三五好友成群,一起吃飯睡覺玩通宵,以前承受不了的一個人做的事情,比如一個人吃飯,一個逛街逛超市等,現在卻都能夠一個去做得很好了,喜歡一個人吃飯,一個看電影,哪怕是一個人隨便在路上走走,一個在發呆,也是難得的愜意和自在。
  • 賈平凹《自在獨行》:獨處,是每一位成年人的必修課
    泡一杯茶,捧一本書,就可以度過一個下午。以前喜歡三五好友成群,一起吃飯睡覺玩通宵,以前承受不了的一個人做的事情,比如一個人吃飯,一個逛街逛超市等,現在卻都能夠一個去做得很好了,喜歡一個人吃飯,一個看電影,哪怕是一個人隨便在路上走走,一個在發呆,也是難得的愜意和自在。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是最真實的自由,是最好的時光
    其實只有獨處時,才最靠近你自己。當一個人害怕獨處時,是沒有和自己成為親密關係,不能自己取悅自己,只有在別人那裡才能找到慰籍。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孤寂。在繁華落幕時,人群散盡時,你會淹沒在寂寥裡,陪伴沒有讓你感覺到充實,反而內心更空虛。孤獨是每個人必有的經歷,也是人生無法驅逐的命題。
  • 吃茶去|霜降·獨處·日子
    鄧毅富|文·圖做有文化的中國茶【吃茶去·霜降】霜降來了,深秋時分吃茶去,讀讀蔣捷(宋)《少年遊》: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只把平生,閒吟閒詠,譜作棹歌聲。蔣捷最擅長表達光陰的故事,這首詞也不例外,尤其是表現雖然歲月不饒人,但美好追求依然。
  • 許嵩第五專輯:鳥鳴山幽,不如吃茶去,真是好唯美啊!
    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文化是璀璨的中華文化之一,而喝茶也成為很多人的愛好。可與幾個至交,也可一個人,配一壺清茶,靜心,既可與至交暢談,也可全然與自己在一起,靜靜的去享受這幽靜的時光。如此靜謐的時光怎麼可以少得了音樂的陪伴?
  • 真正讓你「發光」的,是那些獨處的時光
    梭羅享受著屬於一個人的寂靜時光,這讓他能夠專心寫作,不被外界幹擾,體驗自然的奧秘,感受生命的偉大。所以,當《瓦爾登湖》一經問世,便引起世界文壇的極大震動,這部經典名著,影響著無數讀者。兩歲時,劉若英就開始單獨睡一間臥室;十六歲時,隻身一人去美國;後來,經常一個人到世界各地旅遊。直到今天,和丈夫結婚後,他們二人也會保有個人空間。二人一同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欣賞不同的電影。進入家門後,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各自前往自己的書房或臥室,只共用客廳和廚房。
  • 獨處的時光,決定了你的層次
    與其花費時間與精力在酒桌上觥籌交錯,去結交一些無關痛癢的「朋友」,還不如學會好好與自己相處。 獨處,是一種智慧的沉澱。 能與自己好好相處的人,才是內心足夠強大和豐富的人。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 「不合群」不是孤僻,年歲越大,女人會越來越喜歡獨處
    真的不如一個人靜靜的坐在午後的陽臺,品一杯茶,看一段文字,在陽光正好的時候,尋一處靜謐之地,練一套屬於自己的太極拳。 年輕時,怕被別人說自己不合群,也怕自己被大家孤立,因為怕被忽視,所以假裝著也要委屈自己去合群,尋找所謂的存在感。
  • 日本人的高級自律,都藏在「獨處時光」裡?
    就算是不小心弄丟了隨身攜帶的物品,只需要原地返回,一般沒有人撿,你還能夠找得到。這些生活細節中,隱藏著的不僅是一個人的素質,禮儀,修養,其實更多的也是一個人內在的精神品質,以及對自我的「自律」。曾經去過日本旅行的讀者朋友們會發現,日本人「高級自律」,其實都藏在「獨處時光」裡。
  • 有時一人獨處,其實並不是寂寞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處,唯有獨處的時候,才可以把迷失在塵世的自己,找回來......回鄉下,其實已經回不去了。家在城裡,鄉下的老屋,已經慢慢「腐朽」,村裡也有殘垣斷壁,自己的老屋,興許在漏雨。最擔心的不是人太少,不熱鬧,而是自己已經習慣了城裡,真的年紀大了,可以逛公園,看馬戲,去超市買東西。最好的獨處,其實可以一個人坐在陽臺發呆,找一把搖搖椅,慢慢搖動,誰都別打擾,你就一個人,閉目養神。身邊放一張小凳,上面放一杯茶,聞一聞茶香,喝一口提神。
  • 一壺好茶·廣隆生態青餅一號丨一人飲,獨處好時光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粹在富於心靈的幽深淡然外界越是紛紛擾擾君子就越需要一人獨處觀照內心>在大千世界裡見微知著保有自己的小千世界這也是廣隆「生態青餅一號」制茶之初衷一人飲,獨處好時光自然、寧靜而致遠廣隆生態青餅意味著一種古老的茶農作業方式
  • 喝茶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對於我們愛茶的人而言,那一抹茶香早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茶對於我們而言,是一杯飲料,是一縷芳香;更是一位朋友,一段時光。茶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古人更是以茶作為計時工具,有「茶時候」、「一盞茶的功夫」之說。
  • 獨處,決定了一個人最終的層次
    01 一個人未來如何,看獨處就知道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話: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世界,可是有的人能越來越厲害,有的人卻始終在原地踏步。 後來看到有人說,這是因為出身不同。
  • 獨處,是一種幽靜的美
    獨處,顯得分外重要。獨處,是一種美,一種幽靜的美,在安靜中領悟人生,領悟人生的跌宕起伏,在紛亂之中還心靈一片純潔。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機會,找一些時間獨處,這最易證明你心靈的成熟。01.獨處,能讓心靜下來,讓自己更加清醒當你感覺生活陷入困頓,陷入蒼白與麻木的時候,請給自己留一點品味生活的時間。
  • 欲知「道」,吃茶去
    「茶」的製作有漢「煮」、唐「煎」、宋「點」之說,以後時代屬於「飲」的天下,而「蔎」卻只是吃:開始嚼食,後煮食,西晉洛陽就有「蜀嫗作茶粥」。這片葉子可以泡時光、泡創意。英國人鍾愛茶,不惜兩次戰爭,還讓印度、斯裡蘭卡和肯亞等殖民地種茶,只因能為英國人帶來「下午茶」的美妙時光,泡愛情、泡友情、泡商情,泡政治、泡創意。
  • 年紀越大,越喜歡獨處
    一個人,獨坐小樓,一杯茶,一本書,就可以打發老半天的時間;一個人在小路上慢慢走,東看看西看看,悠閒中聞到了大自然的淡香。獨處是因為心情很煩了,需要一個人靜一靜。人生總有太多的煩惱。煩透了心,那就一個人獨處吧,不看手機,也不和任何人說話,一個人閉上眼睛,讓一切煩惱都煙消雲散。如果煩惱一直在心中,那就回憶一段美好的童年往事,把自己帶入到一種無憂無慮的境界。獨處是看透了人生,放下了曾經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