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真事隱之一|金陵or北京|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開篇就雲「將真事隱去」,每個人對此都有不同理解,個人認為這些都屬於作者「行文」的噱頭。當然《紅樓夢》時代「文字獄」盛行,也確實有很多「牢騷話」不能出口。曹雪芹本質上還是個文人,對事物有契合他們那個時代的觀點和立場。有些不方便說的,就用了「真事隱」的方法描寫,當時可能大多數人都明白,現在卻帶來很多爭議。將用幾個篇幅為您聊聊《紅樓夢》中「真事隱」,都是本人的一點想法,代表不了紅學,千萬別用那個標準評判。
《紅樓夢》「真事隱」第一篇,故事到底發生在金陵還是北京?其實一個線索就能解決。
《紅樓夢》成書於清初,作者為了模糊朝代,做了很多唐朝化的植入。比方紫薇舍人、大明宮、京營節度使、長安節度使……尤其將都中命名為「長安」就是真事隱。
賈家明確有個遷徙的歷史,開始在金陵為官,第二回賈雨村明確說在石頭城(金陵)寧榮街上看到寧國公府和榮國公府老宅只有幾家人(鴛鴦父親)看守,嫡系族人都已經搬遷到京城。
雨村道:「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遊覽六朝遺蹟,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佔了。大門前雖冷落無人…
賈母在第三十三回生氣對賈政說要收拾東西回南(金陵),就是要回南京的榮國府,甚至賈家族人死後都要遷回金陵的祖墳。
賈家在京城為官,京城被稱長安,這肯定是北京的代稱。宋朝開始,中國幾百年都不在長安建都,元明清都以北京為都城,長安隱喻北京錯不了。林黛玉往返京城和揚州都走的水路,也是京杭大運河。
那麼,問題來了,賈家沒什麼會在京城和金陵各有一條寧榮街,一座榮寧國公府?
很多人將賈家混淆成江南織造曹家,將之解釋為曹家抄家後遷入北京,並不能正確解釋。
寧榮二府在金陵是國公府,代表官方建築,不像林黛玉在蘇州的家是賈家祖宅!賈家在京城更進一步,住的是敕造寧榮二府。兩地兩座府邸都是國公府。都合法!這種情況江南織造曹家不存在。
曹家的江寧織造署確實在南京,被抄家後確實被遷進京,但抄家後今非昔比,京城根本沒有另一個江寧織造署曹家,勉強用「甄賈」根本說不通。
能解釋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明初朱元璋建都「應天」(金陵),靖難之役後,朱棣帶領金陵群臣遷都北京。有明一代,都是南北二京。當時隨著朱棣「靖難」的國公們,以及朱元璋時代倖存的國公們,在南京有國公府,在北京同樣也修建了現成的敕造國公府。兩地國公府都是官方的,與賈家的情況一模一樣!
比如:成國公朱能,世襲罔替。當時就是南京一座成國公府,北京一座成國公府。與賈家寧榮二國公府一樣。與主能相同的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曹雪芹為了迴避清初的文字獄,「真事隱」了這個設定,以長安替代北京不說,還絕口不提「遷都」這回事。以至於《紅樓夢》中出現了南北兩條「寧榮街」,和兩座寧國公府,兩座榮國公府。
如果單純用「真假」來解釋,就落入了曹雪芹「真事隱」的套路。作者借鑑朱棣遷都這事,本就為了影射興衰,刻意模糊「遷都」本質,讓所有人明白卻講不出實質證據,是避免「文字獄」,這本就是「真事隱」的意圖。
後人對《紅樓夢》故事到底發生在北京還是南京爭議不斷。胡適等人認為是江南織造曹家事。有人認為是明朝故事,有人認為是清朝故事,其實都對,都不對。蓋因曹雪芹將這一切雜糅到一起,借唐朝的一些典故和事件「真事隱」了原意。比方《長生殿》影射賈元春之死,明確借鑑了「馬嵬驛之變」唐明皇賜死楊貴妃的典,而唐明皇也有《紅樓夢》中太上皇的影子。
綜上,本人一直不同意《紅樓夢》為曹家故事或者明清故事,這本就是一部講述興衰的小說。明清歷史被曹雪芹一條條抽出來雜糅到《紅樓夢》中,不為隱藏歷史,而是講明道理。
可以肯定《紅樓夢》故事發生地就在北京,內容不排除有一些作者的親身經歷。但更多要表達的是作者推崇「木石姻緣」詩書傳家的本質,以及對「金玉良姻」富貴傳家的批判。
曹雪芹通過金陵和北京各有一條寧榮街,各有兩座寧榮國公府,表達了對明朝的追思和反省,以及對清朝的審視。這種態度,體現在寧國府和榮國府名字的設定上,思想卻從鴛鴦大罵中宣揚出來。
《紅樓夢》中「真事隱」當然不止於此。還有以下幾個。
①寧國府為什麼叫「寧」;榮國府為什麼叫「榮」?
②焦大醉罵「爬灰、養小叔子」的真相和意外調侃
③鴛鴦大罵背後的曹雪芹之「罵」!
④「金玉良姻」什麼意思?「木石姻緣」又什麼意思?(刨除神話設定)
⑤「虎兕相逢大夢歸」背後賈家的不歸路!
下一章,我們講一下榮寧二府的設定。
寧國府為什麼叫「寧」?榮國府為什麼叫「榮」?曹雪芹太有想法了
「文/君箋雅侃紅樓」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