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明書院「王陽明與吉安」主題展覽開展
陽明書院「王陽明與吉安」主題展覽開展 日前,青原區陽明書院「王陽明與吉安」主題展覽開展。開展儀式前,舉行了「王陽明與吉安」主題展聖賢銅像揭幕式。
-
陽明書院的前世今生
「致良知」是明代心學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陽明在江西廬陵提出並創立的。而位於青原山的陽明書院前身正是王陽明在任廬陵知縣時,在青原山講授致良知的處所。王陽明在青原山的講授奠定了江右王學的發展基礎,並使廬陵成為「理學之邦」。為紀念王陽明,廬陵名士鄒元標等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青原山建陽明書院,後幾度興廢。
-
陽明書院:心學講會 良知相傳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吉安知府鹿春如建陽明書院,聘狀元劉繹為首任山長,勸捐儲費,建庫儲書,選拔生員,教授經、古、詩、賦四個科目。陽明書院風雨滄桑,幾經廢興,1930年遷來了紅軍學校、紅軍醫院,成為土地革命的教育課堂;1938年至1944年改為國立第十三中學,培養了一批著名科學家,成為抗戰興學救亡的賡續地;2012年,吉安市原貌復建陽明書院,琅琅誦讀與翠峰清溪、晨鐘暮鼓融為一幅書香蓊鬱的山水古卷。陽明心學的重要傳播地王陽明主政廬陵縣僅7個月。吉安民風犟拗,喜好訴訟。
-
陽明書院的前世今生(多圖)
「致良知」是明代心學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陽明在江西廬陵提出並創立的。而位於青原山的陽明書院前身正是王陽明在任廬陵知縣時,在青原山講授致良知的處所。王陽明在青原山的講授奠定了江右王學的發展基礎,並使廬陵成為「理學之邦」。為紀念王陽明,廬陵名士鄒元標等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青原山建陽明書院,後幾度興廢。
-
陽明文化委員會會長王梅林一行到吉安考察交流
2020年9月7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考察團,在王梅林會長的帶領下,參觀了江西吉安市白鷺州書院、陽明先生的講學處——淨居寺,並與來自于吉安市社會各界的陽明文化學者們在白鷺州書院位於江西吉安市內贛江江心的白鷺洲之頭。它和廬山的白鹿洞書院、鉛山的鵝湖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齊名,合稱為江西四大書院。
-
兩岸媒體人訪吉安兩大書院:一口浩然正氣傳古今
先後探訪了有「西江杏壇」之稱的陽明書院、引領廬陵文化千年昌盛的白鷺洲書院。 吉安位於江西省中部,古稱廬陵、吉州,元初改稱吉安,沿用至今。吉安自古人傑地靈,素有「江南望郡」、「金廬陵」的美稱。從唐宋至明清,吉安科舉進士近3000名,狀元、榜眼、探花52位(狀元20位),曾經出現過「隔河兩宰相,五裡三狀元」的歷史盛事。而這一盛世的出現,與吉安書院的盛行是分不開的。
-
領略陽明理學 全國網絡媒體採訪團參觀陽明書院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鄧望報導:17日下午,「聚焦廬陵文化·山水吉安——首屆全國網絡媒體吉安行」記者來到吉安市青原區青原山景區。採訪團一行首先來到了景區內的陽明書院,領略被譽為良知之學,倡導知行合一的陽明理學。
-
「西江杏壇」陽明書院!!!
陽明書院全景 江西青原山景區內的陽明書院是江西著名的書院之一,是我國著名的理學講壇,有「江西杏壇」之稱,與白鷺洲書院、鵝湖書院、白鹿洞書院齊名。 陽明書院亦稱九邑會館、青原會館。陽明書院坐東北朝西南,佔地12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南北兩院,中軸線上為門鬥、傳心堂、五賢祠、魁星閣,前後三進。南院為教工樓、號房、庖湢;北院為核室。陽明書院一角陽明書院正門 門鬥是指大門。傳心堂是指先哲講學的地方。五賢祠是指王學後人舉辦重要祭祀的建築,日常供生徒祭弔及春秋兩會主講的地方。五賢是指王陽明、鄒元標、羅洪先、聶豹、歐陽德。號房是指考棚,考試的地方。
-
吉安的陽明遺蹟
吉安往東十五公裡有一座青原山,山中有一座青原寺, 也被稱作安隱寺或淨居寺。青原寺最早是由六祖慧能的弟子行思禪師創建於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宋代時朱熹等人曾在青原寺兩側的齋房內開設書院,取名「青原書院」。自宋代以來,青原書院和白鷺洲書院逐漸成為江西著名的書院。吉州的歷代名人中,大多有過在這兩所書院讀書或講學的經歷。宋代之後,理學盛行,這兩座書院也作為理學書院而聞名天下。
-
陽明書院 - 吉安市人民政府
陽明書院(紅軍醫院)維修工程是由省文保中心設計文本,國家二級古建資質、江西晟平古建公司承建。該工程自2012年9月開工建設,主體工程2013年4月完工。工程造價近600萬。陽明書院陳列布展工作已經啟動,4月1—7月31日完成設計與施工一體化招標;8月1日—10月31日完成陳列展覽施工;11月對外開放。
-
「西江杏壇」陽明書院(多圖)
陽明書院正門 陽明書院內 青原山景區內的陽明書院是江西著名的書院之一,是我國著名的理學講壇,有「江西杏壇」之稱,與白鷺洲書院、鵝湖書院、白鹿洞書院齊名。 陽明書院亦稱九邑會館、青原會館。 陽明書院坐東北朝西南,佔地12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南北兩院,中軸線上為門鬥、傳心堂、五賢祠、魁星閣,前後三進。南院為教工樓、號房、庖湢;北院為核室。 門鬥是指大門。傳心堂是指先哲講學的地方。五賢祠是指王學後人舉辦重要祭祀的建築,日常供生徒祭弔及春秋兩會主講的地方。五賢是指王陽明、鄒元標、羅洪先、聶豹、歐陽德。號房是指考棚,考試的地方。庖湢是廚房和衛生間。
-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陽明心學
9日下午舉行了「知行合一 祖國統一」海峽兩岸陽明心學峰會開幕式與學術研討會。今天我們在福建平和舉辦首屆海峽兩岸陽明心學峰會,提出「知行合一 祖國統一」。將會對研究、弘揚、傳播和踐行兩岸陽明心學,以及祖國統一產生深遠影響。
-
陽明文化信仰之城~江西崇義
陽明先生親自率兵在江西崇義縣平叛亂(崇義縣也是陽明先生命名的),親自考查崇義縣的地理位置及山形地勢,當陽明先生登上崇義縣主山時發現這座山端莊秀麗,面依〈思順〉鄉鎮主山山脈,明言:《思順思順,未來人人朝思歸順》!從此便流傳於民間。
-
陽明蒙正文旅——蒙以養正,心履陽明
千古一聖王陽明王陽明家書(作於贛州)童蒙養正,立正三觀; 陽明心學,強大內心; 陽明國學,修身養徳; 不忘初心,知行合一。五百年間悟道真;山重水複見陽明;重履陽明路 感知聖賢心。不忘初心,也是王陽明說的本心,即為他之心,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亦即良知之道。陽明蒙正文旅帶您走進陽明書院,聆聽知行合一的奧涵。
-
陽明書院位于吉安市青原山風景區內,其前身為九邑會館、青原會館...
陽明書院位于吉安市青原山風景區內,其前身為九邑會館、青原會館,是吉州最早的書院之一,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紅網江西吉安11月1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肖懿)11月12日上午,「生態廬陵 綠色吉安——2015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吉安行」記者團來到吉安市青原區青原山景區,領略被譽為良知之學的陽明理學。 陽明書院位于吉安市青原山風景區內,其前身為九邑會館、青原會館,是吉州最早的書院之一,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
青原區推進陽明書院提升工程
施工現場中國吉安網訊 蔡玫、楊小華、記者胡靜攝影報導:11月,青原區青原山陽明廣場工程開工建設。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工程正在緊張施工過程中。據悉,該工程將打通陽明書院正前方軸線,利用現狀地形高差形成臺地廣場,整個工程預計3個月完成。陽明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而青原山是王陽明開壇講學之地,因此,吉安與陽明心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為此,青原區決定「軟硬兼施」,加速推進陽明書院整體提升改造。
-
青原區陽明書院將於8月25日恢復免費對外開放(圖)
陽明書院(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江西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曾慶揚報導:受強降雨影響,青原區陽明書院遭受嚴重損害,自7月11日開始,陽明書院閉館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後重建工作。 閉館整修期間,陽明書院有序開展災後生產自救,助力完成了電視劇《井岡山兒女》的拍攝工作,引入了電子門禁、測溫門崗機器人,順利開展了各類學習教育和知識禮儀培訓,著力提升講解員的綜合素質。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遊客需自覺接受測溫門崗機器人體溫檢測,有序進場,參觀時請保持一米五的間距,禁止扎堆閒聊。
-
廬陵文化有傳承 全國網媒記者走進陽明書院(組圖)
網媒記者參觀陽明書院網媒記者在陽明書院合影留念 中國江西網訊 特派記者江拓華報導:11月12日上午,「生態廬陵綠色吉安——2015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吉安行」記者團來到吉安市青原區青原山景區,領略被譽為良知之學的陽明理學。
-
知行合一重走心學大師陽明之路
通訊員 李夢芸 攝王守仁,出生於浙江省寧波餘姚市,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被尊稱為陽明先生,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王陽明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提出「知行合一」,自此,這四個字被海內外學者研究至今。寧波,作為陽明先生的家鄉,他出生在此,成長在此。
-
章貢區「虔城家教」百場公益巡講走進贛州陽明書院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馬豔玲報導:為進一步普及家庭教育理念,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1月19日下午,由贛州市章貢區婦聯主辦的「虔城家教」百場公益巡講走進贛州陽明書院,現場吸引了章貢區4所學校50餘名老師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