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山景區內的陽明書院是江西著名的書院之一,是我國著名的理學講壇,有「江西杏壇」之稱,與白鷺洲書院、鵝湖書院、白鹿洞書院齊名。
陽明書院亦稱九邑會館、青原會館。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紛至沓來,如唐代詩人杜審言、大書法家顏真卿,宋代詩人蘇東坡、黃山谷、楊萬裡,宰相李綱、學士胡銓、丞相周必大,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大學士解縉、楊士奇,理學家王陽明、鄒元標,地理學家羅洪先、徐霞客,以及學者方以智、施閏章等。他們到此,或遊覽名勝,或探奇訪古,或講學授徒,或讀書勵志,使這裡文風大盛,歷時千年。
陽明書院坐東北朝西南,佔地12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南北兩院,中軸線上為門鬥、傳心堂、五賢祠、魁星閣,前後三進。南院為教工樓、號房、庖湢;北院為核室。
門鬥是指大門。傳心堂是指先哲講學的地方。五賢祠是指王學後人舉辦重要祭祀的建築,日常供生徒祭弔及春秋兩會主講的地方。五賢是指王陽明、鄒元標、羅洪先、聶豹、歐陽德。號房是指考棚,考試的地方。庖湢是廚房和衛生間。核室,一樓為教室、二樓為藏書的地方。
陽明書院正面的兩幅字「東南鄒魯」「西江杏壇」,是當時為全國講會中心之一的榮譽。鄒、魯是孔子、孟子家鄉的雅稱,泛指有文化的地方。東南是指陽明書院所在地。杏壇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地方,也是指教書育人的地方。西江,指江西。
五賢祠二樓的魁星閣,象徵著當地文風昌盛,傳說魁星降臨賜福,讓廬陵文運昌盛。魁星是指北鬥星中的前四星,主管文運功名祿位。「江右王學」,江右是指江西的別稱,等同西江;王學發展有四個區域,即浙江的紹興、江西的吉安、廣州的潮州、江蘇的泰州。最成熟、最核心的地方在江西吉安。講學是指對精英講課,講會是針對普通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