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杏壇」陽明書院(多圖)

2021-01-10 中國江西網
陽明書院正門
陽明書院內

  青原山景區內的陽明書院是江西著名的書院之一,是我國著名的理學講壇,有「江西杏壇」之稱,與白鷺洲書院、鵝湖書院、白鹿洞書院齊名。

  陽明書院亦稱九邑會館、青原會館。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紛至沓來,如唐代詩人杜審言、大書法家顏真卿,宋代詩人蘇東坡、黃山谷、楊萬裡,宰相李綱、學士胡銓、丞相周必大,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大學士解縉、楊士奇,理學家王陽明、鄒元標,地理學家羅洪先、徐霞客,以及學者方以智、施閏章等。他們到此,或遊覽名勝,或探奇訪古,或講學授徒,或讀書勵志,使這裡文風大盛,歷時千年。

  陽明書院坐東北朝西南,佔地12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南北兩院,中軸線上為門鬥、傳心堂、五賢祠、魁星閣,前後三進。南院為教工樓、號房、庖湢;北院為核室。

  門鬥是指大門。傳心堂是指先哲講學的地方。五賢祠是指王學後人舉辦重要祭祀的建築,日常供生徒祭弔及春秋兩會主講的地方。五賢是指王陽明、鄒元標、羅洪先、聶豹、歐陽德。號房是指考棚,考試的地方。庖湢是廚房和衛生間。核室,一樓為教室、二樓為藏書的地方。

  陽明書院正面的兩幅字「東南鄒魯」「西江杏壇」,是當時為全國講會中心之一的榮譽。鄒、魯是孔子、孟子家鄉的雅稱,泛指有文化的地方。東南是指陽明書院所在地。杏壇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地方,也是指教書育人的地方。西江,指江西。

  五賢祠二樓的魁星閣,象徵著當地文風昌盛,傳說魁星降臨賜福,讓廬陵文運昌盛。魁星是指北鬥星中的前四星,主管文運功名祿位。「江右王學」,江右是指江西的別稱,等同西江;王學發展有四個區域,即浙江的紹興、江西的吉安、廣州的潮州、江蘇的泰州。最成熟、最核心的地方在江西吉安。講學是指對精英講課,講會是針對普通的民眾。

相關焦點

  • 「西江杏壇」陽明書院!!!
    陽明書院全景 江西青原山景區內的陽明書院是江西著名的書院之一,是我國著名的理學講壇,有「江西杏壇」之稱,與白鷺洲書院、鵝湖書院、白鹿洞書院齊名。 陽明書院亦稱九邑會館、青原會館。陽明書院坐東北朝西南,佔地12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南北兩院,中軸線上為門鬥、傳心堂、五賢祠、魁星閣,前後三進。南院為教工樓、號房、庖湢;北院為核室。陽明書院一角陽明書院正門 門鬥是指大門。傳心堂是指先哲講學的地方。五賢祠是指王學後人舉辦重要祭祀的建築,日常供生徒祭弔及春秋兩會主講的地方。五賢是指王陽明、鄒元標、羅洪先、聶豹、歐陽德。號房是指考棚,考試的地方。
  • 陽明書院 - 吉安市人民政府
    陽明書院(紅軍醫院)維修工程是由省文保中心設計文本,國家二級古建資質、江西晟平古建公司承建。該工程自2012年9月開工建設,主體工程2013年4月完工。工程造價近600萬。陽明書院陳列布展工作已經啟動,4月1—7月31日完成設計與施工一體化招標;8月1日—10月31日完成陳列展覽施工;11月對外開放。
  • 知行合一 江西吉安陽明書院歷盡滄桑不改初衷
    長城網吉安11月12日訊(記者郭洪傑)11月12日,「生態廬陵 綠色吉安」2015全國網絡媒體吉安行記者們在濛濛細雨中來到了被譽為「東南鄒魯、西江杏壇」的陽明書院。  史料記載,明正德五年(1510),王守仁任廬陵知縣時,在青原山講學,奠定了江右王學的發展基礎,並使廬陵膺理學之邦。
  • 廬陵文化有傳承 全國網媒記者走進陽明書院(組圖)
    網媒記者參觀陽明書院網媒記者在陽明書院合影留念  中國江西網訊 特派記者江拓華報導:11月12日上午,「生態廬陵綠色吉安——2015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吉安行」記者團來到吉安市青原區青原山景區,領略被譽為良知之學的陽明理學。
  • 陽明書院位于吉安市青原山風景區內,其前身為九邑會館、青原會館...
    陽明書院位于吉安市青原山風景區內,其前身為九邑會館、青原會館,是吉州最早的書院之一,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紅網江西吉安11月1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肖懿)11月12日上午,「生態廬陵 綠色吉安——2015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吉安行」記者團來到吉安市青原區青原山景區,領略被譽為良知之學的陽明理學。    陽明書院位于吉安市青原山風景區內,其前身為九邑會館、青原會館,是吉州最早的書院之一,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 解讀 書院的結構和蘊含的文化
    陽明書院座東北朝西南,佔地12畝,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南北兩院,中軸線上為門鬥、傳心堂、五賢祠、魁星閣,前後三進;南院為教工樓、號房、庖湢;北院為核室。門鬥是指大門。傳心堂是指先哲講學的地方。五賢祠是指王學後人舉辦重要祭祀的建築,日常供學生、弟子祭弔及春秋兩會主講的地方,五賢是指王守仁、鄒守益、羅洪先、聶豹、歐陽德。
  • 陽明書院的前世今生(多圖)
    而位於青原山的陽明書院前身正是王陽明在任廬陵知縣時,在青原山講授致良知的處所。王陽明在青原山的講授奠定了江右王學的發展基礎,並使廬陵成為「理學之邦」。為紀念王陽明,廬陵名士鄒元標等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青原山建陽明書院,後幾度興廢。2012年,吉安市按廬陵古建特色在原址上原貌復建陽明書院,成為見證深厚廬陵文化底蘊的標誌性書院建築之一。
  • 陽明書院:心學講會 良知相傳
    坐落於江西省吉安市城東南郊約10公裡的青原山,秀峰疊翠,梵音流香,這裡因佛教禪宗七祖行思開創青原派系祖庭淨居寺而聞名於世,還因陽明書院而蜚聲海內外。青原山陽明書院以傳播和研究陽明心學在全國書院文化中獨樹一幟。
  • 「真三不朽」王陽明 外媒記者領略中國書院文化
    濛濛細雨中,採訪團來到江西吉安陽明書院參觀採風。(時雨/攝)  人民網吉安12月13日電 (記者 秦海峰)12月12日,「2015外媒看江西」採訪團一行來到吉安市青原山陽明書院採訪採風。  相傳1510年,王陽明任廬陵知縣時,在青原山講學,奠定了江右王學的發展基礎,並使廬陵成為「理學之邦」,有「東南鄒魯,西江杏壇」之譽。為紀念王陽明,廬陵人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青原山建陽明書院,後幾度興廢。
  • 陽明書院的前世今生
    傳心堂□本報記者李夏署整理/圖隨著人們對「國學」的不斷重視和熱愛,今年以來,「致良知」讀書會也在我市各地廣泛興起。而位於青原山的陽明書院前身正是王陽明在任廬陵知縣時,在青原山講授致良知的處所。王陽明在青原山的講授奠定了江右王學的發展基礎,並使廬陵成為「理學之邦」。為紀念王陽明,廬陵名士鄒元標等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青原山建陽明書院,後幾度興廢。2012年,我市按廬陵古建特色在原址上原貌復建陽明書院,成為見證深厚廬陵文化底蘊的標誌性書院建築之一。
  • 青原陽明書院抗災自救和災後復工齊頭並進(多圖)
    衝洗地面  青原山陽明書院受災後,積極行動,做到抗災自救和災後復工齊頭並進。  受強降雨影響,陽明書院各區域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和淤泥。陽明書院嚴格按照全區災後重建工作緊急會議要求,堅持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至上原則,紮實抓細做好抗災救災工作,頑強拼搏、自力更生、紮實苦幹,做到抗災自救和災後復工「兩手抓,雙勝利」。  險情穩定後,陽明書院迅速開展險情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召開抗災自救部署會,儘快恢復正常秩序、對外開放,並積極對接《井岡兒女》拍攝組,就陽明書院現場拍攝工作進行溝通,為不耽誤拍攝進程商量抗災自救的工作方案。
  • 兩岸媒體人訪吉安兩大書院:一口浩然正氣傳古今
    先後探訪了有「西江杏壇」之稱的陽明書院、引領廬陵文化千年昌盛的白鷺洲書院。而這一盛世的出現,與吉安書院的盛行是分不開的。    陽明書院    與臺灣還有些淵源?兩岸媒體人到訪陽明書院    兩岸媒體人第一站來到了陽明書院。陽明書院座落在青原山館、青原會館。
  • 贛州陽明書院建成開放
    8月13日,仿古復建的贛州陽明書院正式落成並對外開放。該書院是一座研究、挖掘、傳揚王陽明心學的專業書院,集藏書售書、學術研討、國學傳授、王陽明生平介紹、古琴教育、古玩鑑賞、書畫作品和文房用品展示推介等為一體,目前已被列入贛州市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旅遊景點。
  • 「西江堤岸生態再造片區」下周一在順德杏壇馬東村啟動
    佛山日報訊 記者郭東霓報導:打好村級工業園改造攻堅戰,助力順德高質量發展,2月25日,順德區杏壇鎮將在馬東村舉辦「西江堤岸生態再造片區的啟動儀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是鄉村發展的基礎底色。
  • 杏壇書院:聆聽歷史故事 見證百年滄桑
    暖日暄晴,白雲浮蕩,一抹淡淡的陽光柔和地灑在櫸溪杏壇書院,四四方方的院落刻滿風蝕殘痕,古樸卻又生生不息地沿著中軸線延展開去,如香奩寶匣散發著馥鬱的歷史氣息。  杏壇書院又稱玉書堂,俗稱上院。村裡老人介紹,書院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書院是民國至解放初期改建的。關於杏壇書院的由來,村中有一個歷史典故。
  • 陽明書院「王陽明與吉安」主題展覽開展
    陽明書院「王陽明與吉安」主題展覽開展 日前,青原區陽明書院「王陽明與吉安」主題展覽開展。開展儀式前,舉行了「王陽明與吉安」主題展聖賢銅像揭幕式。
  • 貴州又添文化地標 中國陽明文化園龍岡書院揭牌
    原標題:貴州又添文化地標 中國陽明文化園龍岡書院揭牌 10月25日,中國陽明文化園龍岡書院在2018中國·貴陽(修文)第六屆國際陽明文化節上揭牌成立,並作為此次陽明文化節的主會場。
  • 陽明書院恢復對外開放的通知
    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陽明書院於2020年3月24日恢復對外開放, 即日起正常接待遊客。 為了給廣大遊客朋友們提供更安全的參觀遊覽環境,陽明書院對館內各區域採取了全方位消毒防疫措施,對全體員工進行了專業的防疫安全服務培訓,以確保廣大遊客的健康和安全。
  • 贛州陽明書院正式開放 這裡有書有畫有故事
    贛州陽明書院正式開放 這裡有書有畫有故事 發布日期:2017-08-14 03:08  來源:null;  發布部門:  字體:[大 中 小]
  • 貴州旅遊新晉人文旅遊線路:「陽明·問道十二境」-經典遊學線路!
    王陽明創龍岡書院,開貴州書院講學之風;傳道貴陽文明書院,始論『知行合一』,貴州因此被稱為「王學聖地」。王陽明此外王陽明一生留下的600多首詩,有六分之一作於貴州,他有3篇文章入選《古文觀止》,其中2篇作於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