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作家大副畫家傅澤剛

2020-12-14 騰訊網

出發與回歸

傅澤剛

一個冬日黃昏,法蘭西的灰色天空下,我面對巴黎聖母院廣場上的巴黎原點茫然所失,那是歐羅巴人、甚至是19世紀世界文化的原點,而我的文化原點在哪裡呢?

在異國它鄉,有人問我故鄉在哪裡,我的回答兩個字:中國,在北京有人問我同樣問題時,我同樣兩個字:雲南,而在昆明生活多年,這樣問我的人更多,我的回答仍是兩個字:昭通。同是兩個字,區域不斷縮小,重量卻不斷增大。

昭通,我生命和情感的源頭,我藝術和心靈的原點,這裡高山大川的哺育,構成了我的精神坐標和身體裡的文化基因。我昭通以外的足跡,只能算浪跡和漂泊,是漂泊,就有歸來的時候。今天我回來了,這是我離開23年後,第一次藝歸故裡,是一個普通生命的必然皈依。呈現在大家面前的色彩和圖像,是我情感的零存整取,我用它回拜故鄉。

寫作為我人生打開了一扇門,藝術則為我人生開啟了一面窗。今天我重啟藝術旅程,把故鄉選為第一站,意義不言而喻。藝術之路,何嘗不是人生旅程,峰迴路轉,起承轉合。我年輕時熱衷於先鋒藝術,昭通人甚至將傅澤剛的名字和現代派劃等號,我的波普作品《人》在雲南美術館展出引起軒然大波,而我現在的創作回到油畫最本質的元素,疏於先鋒。藝術品不是身外之物,是生命體徵,是藝術家命運、經歷、性格、品質、天賦、生命磁場和精神氣質等因素的融合,沒有塔希堤島就沒有高更;沒有顛狂的狀態,就沒有梵谷旋轉的天空和燃燒的向日葵;沒有撒哈拉大沙漠,就沒有赤足天涯的三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從故土播撒開去,我的藝術版圖不只是這片叫滇東北的山水,我的藝術土壤沒有疆域,它的名字叫大地。

命中注定,我此生將與文學藝術女神有一場刻骨銘心的曠世情戀,我將它轉化成我生命中的血色浪漫,在高山大川中尋找我的生命圖像和色彩秘碼,構築自己的精神世界。大地是這個世界最樸素最本質最牢靠的物質,也是住在我內心的天堂,它的大氣場和萬千氣象,讓我感到神的存在。風景畫的寫生和創作,開闊了我的視野和胸懷,這種胸懷有益於我處世和排除世俗生活的煩惱。這是我對自然界所指的關注和能指的圖像解讀,是一個人的午夜孤旅和精神漫遊,也是一場生命中的痛苦與狂歡。

於我來說,世界是用來寫和畫的,文學藝術是我常態的生活方式,是我恆久的心靈故鄉,也是我的精神信仰。創造藝術是少數人的事,這是上帝的分工,而每個人都應該走近藝術,我始終認為沒有藝術的人生是殘缺的,不懂得欣賞藝術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我一向主張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

畢卡索和海明威都說過:「如果你在故鄉很孤獨就去巴黎吧,那裡是你靈魂的天堂。」而我想說:「如果你孤獨了,就回到故鄉吧,那裡是你靈魂的土壤。」我由此想到了母親,想到了我四歲的夜空裡,母親為我點亮的桐油燈,那是母性的照耀,而油燈下的塗鴉,便是我人生的第一幅作品。

風景之境

著名作家傅澤剛風景油畫展開展

藝行千裡,情歸故裡。11月30日,昭通籍著名作家、畫家傅澤剛「風景之境」油畫展在昭通市文化館開展,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申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洪乖出席開幕式,分別宣布開展、致辭。

傅澤剛離開故鄉23年,對故鄉情深意濃,他展出的畫作描繪了祖國大好河山,特別是雲南的壯麗景色,作品色彩厚重,情態飽滿,氣勢磅礴,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的赤子之情。傅澤剛先生的風景油畫,受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評論家閻晶明,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著名評論家吳義勤,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所長、著名批評家孟繁華及孫建東、唐志岡等著名畫家的高度評價。

「昭通,我生命和情感的源頭,我藝術和心靈的原點,這裡高山大川的哺育,構成了我的精神坐標和身體裡的文化基因。我昭通以外的足跡,只能算浪跡和漂泊。今天我回來了,這是我離開故鄉後,第一次藝歸故裡,是一個普通生命的必然皈依。呈現在大家面前的色彩和圖像,是我情感的零存整取,我用它回拜故鄉。」 傅澤剛介紹道。

「傅老師以詩情入畫,畫裡有濃鬱的人文情懷,構圖精妙,看後感覺很震撼。」昭陽區第一中學老師撒波說,傅澤剛老師是他的繪畫恩師,多年來他一直受傅澤剛老師堅持不懈追求藝術的精神影響,今天,他帶自己的學生來參觀自己老師的畫展,希望學生們也一直傳承這種精神。

據悉,此次畫展由民進昭通市委、昭通學院、昭通市文聯、雲南開明畫院主辦,展出時間為11月30日至12月5日。展出期間傅澤剛還將和昭通文學藝術界進行文化交流、開展學術講座,為昭通美術界和昭通學院舉行講座《另闢蹊徑與殊途同歸》及舉辦傅澤剛風景油畫研究會。

記者 鍾懷滴/文 劉靜濤/圖

名家評論

閻晶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評論家):傅澤剛是一位孜孜以求的小說家,沒想到他在繪畫方面有這麼高的造詣,油畫可不是附庸風雅的小點綴,必須有更高的境界和更深厚的藝術功底。他的畫裡,既可以讀出整體的構思,也可以看到精彩的細節。有色彩帶來的美感,有詩意釀成的意境,同時還可以感到有小說家所擅長的故事孕育其中,既寧靜而又充滿動感。衷心祝願傅澤剛對文學和藝術的追求可互相助力、互相添彩,以達到更高的境界,實現更高的目標。

吳義勤(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著名評論家):澤剛以詩情入畫,意境高遠,人文情懷濃鬱,構圖精妙,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

胡平(中國作家協會小說委員會副主任、著名評論家):傅澤剛的畫氣勢磅礴,意境深遠。

孟繁華(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所長、著名文學批評家):傅澤剛的繪畫作品,立意高遠,筆力遒勁。千山萬壑如臨其境,大江大河驚心動魄,田野山鄉詩意盎然,一草一木纖毫畢現。這是一個自然之子用色彩和線條的深情吟唱。

李一鳴(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主任、著名理論家):傅澤剛的畫,雄奇山河,瑰麗風景,壯美之作。

王幹(《小說選刊》副主編、著名評論家):傅澤剛的油畫大氣磅礴,色彩斑斕,山水間充滿了深厚的人文情懷和美學韻律,在細微處呈現出一個作家才有的柔軟和溫婉。

陳眾議(中國外國文學所所長、著名評論家):傅先生的畫讓我想起了印象派,但它們分明又具有中國山水畫的意蘊,可謂既大氣磅礴又鍾靈毓秀,推陳出新且古風猶存。

王春林(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著名評論家):正所謂丹青難寫是精神,澤剛兄的畫作,以凝重而又不無詭異的色彩,既得其形,更獲其神。他筆端的自然風景,令人印象深刻。

唐志岡(雲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油畫學會會長、著名油畫家):傅澤剛的油畫有兩個特點:一是從他風景畫細節的刻畫中看出他是一個內心嚴謹、細緻的人,作品除了對畫面大關係的有效把握,更有引人入勝之處。二是精神性,他的作品不關心日常生活,那些花前月下、地間地頭的情趣不在他的視覺範圍,而個人精神性的宏大敘事卻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文學的詩意表達能讓他的作品走入大多數觀眾的內心。

孫建東(雲南省政協常委、原省美協副主席、著名畫家):傅澤剛是很優秀的作家,他在美術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油畫,令我刮目相看,他30多年前的寫生就非常成熟了,他的油畫色彩豐富,構圖嚴謹,氣勢恢宏,意境博大,他善用明亮飽滿的色彩,豔而不俗,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楊衛民(雲南省美協國畫藝委會主任、著名畫家):很喜歡澤剛先生的畫, 這是一批有情懷的作品,能從高山大嶺中感受到一種遼遠壯闊之美,又有對故鄉小橋流水的眷戀,這批作品,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叫人讀之動容。

張吉洪(雲南省美協雕塑藝委會主任、著名雕塑家):傅澤剛是一個勤奮的人,看他的畫會想到他的詩,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天空、大地、陽光、森林、湖泊組合成的大自然,深遠、凝重而靜謐,透溢出詩人的浪漫情懷和畫家的睿智大氣,每一筆都是跳動的詩律、激蕩的心靈,讓人嚮往。

傅澤剛:當代作家,昭通鹽津普洱鎮人,雲南開明畫院副院長、開明文學院副院長,因文學性的介入,被稱為油畫詩人,美院畢業,昭通學院美術學院創始人、負責人,1997 年調雲南行政學院。1986年,其波普美術作品《人》在雲南美術館展出引起強烈反響,其油畫作品被省政府海埂會堂等省內外機構和個人收藏。1982年發表文學處女作,先後在《北京文學》《中國作家》《人民文學》《十月》《花城》《上海文學》《鐘山》《作家》《江南》《小說月報》原創《大家》《山花》《長城》等名刊發表大量文學作品,並被《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新華文摘》《作品與爭鳴》等刊轉載,是被《新華文摘》轉載的第一個雲南詩人。曾獲「2010中國文學藝術傑出成就獎」「1990中國詩壇優秀獎」「中華魂全國優秀文學作品一等獎」「首屆金聖邊疆文學大獎」等獎項,併入圍角逐第五屆、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和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入選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入選年度長篇小說排行榜,入選年度中國十佳中篇小說,連續多年受到雲南省作協重點作品的獎勵和表彰,著有《一棵樹或另一棵樹》《雪落高原》《東方血線》《城市之隱》《卡瓦格博》《藝公社》《魂系高原》等,其小說引起關注,被譽為中國西部崛起的小說家。

2009年和2010年,傅澤剛先後赴北京解放軍軍樂大廳、人民大會堂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與頒獎。

點擊播放 GIF 0.5M

來源丨@昭通日報微信(ID:hdwk2158200)

審核丨@晶姑娘

運營總監丨@俺是大笨蛋

運營副總監丨羅琴

責任編輯丨@俺是大笨蛋

@昭通日報 微信團隊

相關焦點

  • 昭通籍作家傅澤剛風景油畫展在昭通市文化館開展
    11月30號,昭通籍作家傅澤剛風景油畫展在昭通市文化館開展。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申瓊出席開展儀式並宣布開展。 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申瓊:「現在我宣布,民進雲南省省委會員、著名作家傅澤剛先生的風景油畫展開展。」
  • 中國作協公布新會員名單 首次吸納3名臺灣作家
    中新網6月23日電  中國作家協會23日對外公布了其「2010年第1號」公報,列出了新發展的378名會員名單。此前備受關注的臺灣地區三位作家朱秀娟、陳永善、曾瞬旺均名列其中。另外,兩位此前出現在公示名單中的作家葉恩忠和欒承舟,最終沒能成為作協新會員。  作協公報發出後,中新網聯繫到中國作協發言人陳崎嶸。據他介紹,福建作家葉恩忠在會員公示期間去世,因此未能入選。
  • 第五人格:大副的推演任務有一個BUG?劇情居然沒提到宿傘之魂!
    目前來看,大副的推演任務共有十個,看起來不太難的樣子,只是玩家們從中發現問題所在,導致任務卡住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大副的第五個推演任務存在一個系統漏洞,雖然這個節點五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大副在破譯中的密碼機交給隊友破譯,但是玩家們卻完成不了,這也讓第八個推演任務接手隊友破譯中的密碼機沒辦法做到。等到官方收到反饋之後,必定會及時地將BUG修復!
  • 《星際迷航》大副"史波克"扮演者病逝 享年83歲
    據外國媒體報導,扮演「星際迷航」系列大副史波克的著名演員倫納德·尼莫伊因病去世,享年83歲。 網易娛樂2月28日報導 據外國媒體報導,扮演「星際迷航」系列大副史波克的著名演員倫納德·尼莫伊因病逝。
  • 帕慕克:想當畫家卻成了作家
    所有這些書——不論是紙的、金屬的還是塑料的——擁有一種能力,它讓我這樣的作家產生一種幻覺,不是文本讓書本神聖,而是質地。基弗的書似乎在告訴我們,要超越詞語的表達和象徵,關注書本身的質感。這好比盯著一面牆,要感受它的整體,而非一磚一石。(基弗喜歡研究牆壁,然後單獨地畫每一塊磚,就像他對磚廠很感興趣,但是我們觀察他的作品時,無需看每一塊磚,甚至一面牆——我們注意到的是它的質感。)
  • 第五人格新地圖永無島,船長大副,遺忘男孩以及長襪盲女
    隨著第八賽季的開啟,精華液公布而出,最新監管者大副也即將上線,周四的時候大家早匹配中就可以使用或者看到大副的身影。第八賽季皮膚精華已經公布,主要是三款皮膚,分別是大副的,盲女的以及愛哭鬼的。
  • 北體大副校長陳立人主管中國女足 加強國字號複合型團隊建設
    陳立人在2017年時被任命為北體大副校長兼足球學院院長此前有報導稱,培養出奧運冠軍陳中的跆拳道功勳教練陳立人有望轉入中國足協,負責中國女足管理工作。這一消息昨天得到了中國足協新聞發言人黃詩薇證實。在他的率領下,中國跆拳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期間,由陳中奪得女子67公斤以上級別金牌,這是中國跆拳道隊奪取的首枚奧運金牌。正是從這時起,中國跆拳道隊進入世界強隊之列。陳立人在2017年時被任命為北體大副校長兼足球學院院長,這被視作他將調任足協的信號。此次陳立人被調任足協,與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提出的「跨界、跨項目和跨年齡」全新舉措不謀而合。
  • 他是一位世界級畫家,奧運亞軍,作家和詩人
    ​弗朗西斯·培根被譽為20世紀與畢卡索一樣偉大的畫家,畫風粗曠彪悍,各種扭曲變形。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一提到他就會說:「哎呀,就是那個專門畫特別可怕的畫的人。」且童叟無欺,不論畫誰都一樣的可怕。直到他進入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學院,才華開始顯露出來。等他偶然在英格蘭那幾年,熟悉了印象派畫家們那些光影迷離的作品後,開始徹底浪漫起來,這一浪就一發不可收拾。
  • 前臺大副校長包宗和:兩岸政治解決 比軍事解決好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前臺大副校長包宗和上午出席「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  他說,以前馬英九時代曾考慮走到「深水區」,始終沒有觸及,難度太高也非常敏感,蔡當局把「九二共識」拿掉,等於安全閥不見了,就是赤裸裸鬥爭,關鍵糾結還是「深水區」。兩岸如果要意見交換,就牽扯到政治議題,能用政治解決就不用軍事解決,後者是最後手段,軍事解決是悲劇,最不希望看到。他認為,兩岸最終還是期望和平解決。
  • 前臺大副校長包宗和:兩岸政治解決 比軍事解決好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前臺大副校長包宗和上午出席「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研討會上認為,兩岸政治解決比軍事解決更好。  他說,以前馬英九時代曾考慮走到「深水區」,始終沒有觸及,難度太高也非常敏感,蔡當局把「九二共識」拿掉,等於安全閥不見了,就是赤裸裸鬥爭,關鍵糾結還是「深水區」。兩岸如果要意見交換,就牽扯到政治議題,能用政治解決就不用軍事解決,後者是最後手段,軍事解決是悲劇,最不希望看到。他認為,兩岸最終還是期望和平解決。
  • 好書推薦:聽一個作家聊一群畫家的八卦
    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有個不起眼的配角,他叫戴爾克·施特略夫,是一名三流畫家。 這位施特略夫水平不怎麼樣,卻是個熱心的伯樂。心地善良的他,有著異乎常人的藝術品味。正是他,發現了主人公查爾斯的繪畫天才,不遺餘力地舉薦他,關心他的生活起居,甚至在查爾斯生病時負責照顧。 然而,這位查爾斯是個白眼狼。用今天的話說,查爾斯是個有智商,卻沒情商的傢伙。
  • 第五人格:祭司「孔雀舞」加入窺鏡商城,「大副」生日即將來臨!
    02「大副」生日即將來臨 在之前的更新要聞之中網易官方就曾正式的向玩家們透露了求生者大副「巴登」的生日,而算算日子巴登子爵的生日也即將來臨。 預計在九月二十四日迎來之際「第五人格」將開啟「大副」生日慶典環節任務,屆時玩家們可以通過完成任務來獲得一系列獎勵的同時順勢開啟
  • 上海畫家和作家在香港的《耕耘》
    [摘要]抗日戰爭中,上海的一批畫家和作家轉移到香港,創辦了以抗日鬥爭為主要內容的文化藝術綜合性雜誌《耕耘》,影響大江南北乃至延安。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日子裡,想起了抗日戰爭中,上海的一批畫家和作家轉移到香港,創辦了以抗日鬥爭為主要內容的文化藝術綜合性雜誌《耕耘》,影響大江南北乃至延安的情景。
  • 他被稱為臺灣「畢卡索」,畫家、作家、人類學家、探險家,數不清的...
    原標題:他被稱為臺灣「畢卡索」,畫家、作家、人類學家、探險家,數不清的標籤,是他傳奇的一生!你可曾想過當你40、60、80歲時在做什麼?這個人用一生給我們答案劉其偉臺灣最為人熟知的畫家之一直到三年後他回到臺灣時帶回了上百幅畫作並將這些作品展覽《越南戰地風物水彩畫展》讓更多臺灣人認識了這位年過半百的畫家
  • 著名作家學畫,先做了徒孫後做徒弟,網友:一位被作家耽誤的畫家
    本文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著名作家劉墉學畫,與別人不同,他是先做了徒孫,後再做徒弟,如今已到達了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真正達到無人之境的地步。網友:一位被作家耽誤的畫家。公眾對劉墉的印象多半是來自作家的身份,而且是一位暢銷書作家。
  • 這位日裔英籍作家的小說《浮世畫家》被翻拍成日劇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英國作家石黑一雄(1954——),從名字上看是個日本人,但他早在5歲時就移居英國,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而且他的所有作品包括小說和劇本都是用英文寫作。石黑一雄不是盛產型作家,但每部作品分量都很重,他有多部作品提名布克獎(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1989年他的長篇小說《長日將盡》獲得該獎。石黑一雄主要的8部小說(長篇7部,短篇1部)在我國都有譯本,其中《別讓我走》(又譯「莫失莫忘」)和《浮世畫家》,被他的祖國日本拍成了電視劇。
  • 諾獎得主莫言、軍旅作家李佔恆與鄉土畫家陳淑江
    最近,我的老戰友軍旅一級作家李佔恆,陪同莫言先生黑土地之行,踏訪東北抗戰舊地,參加哈市為抗日英雄趙尚志、趙一曼舉辦的紀念活動,續寫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新篇章,這也是莫言先生對社會多有微詞的無言回應。莫言關懷這位地地道道的農民畫家,為之畫作《雀兒不高興》欣然命筆,題詞留念,是對鄉土畫家的激勵和支持,自然也是沒有忘卻對鄉土文學主題的眷戀,突顯文學大家的鄉土情懷。
  • 荊楚美女作家筆端泌陽畫家……
    人物名片畫家李進長李進長,河南泌陽人,號山裡人,著名書畫家,詩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雪梨中國書畫院特邀藝術家,香港書協美協雙會員,文化部藝術中心人才庫入選人,深圳中網書畫院籤約畫家,河南銅山書畫院專職畫家,河南詩詞學會會員,李進長寫意花鳥畫培訓基地導師。
  • 他是畫壇弗洛伊德、莫扎特,作家海明威和畫家畢卡索買過他的畫!
    農場他曾說:「農場是我在鄉下的整個人生的經歷。」源於早期加泰隆尼亞農莊生活情愫,在他旅居巴黎期間創作了《農場》,這是畫家早期超現實主義風格的代表作,亦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渡作品,畫中所呈現的是加泰隆尼亞的鄉村景色:農舍、馬廄、角豆樹、田地、農具、蝸牛等等,用筆質樸而平和,結構散淡而莊重,深得盧梭畫風之精髓;在畫家旅法最困難時期,他的作家朋友海明威,曾湊錢高價買下了此畫,現藏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 作家李煒:為什麼歷史上沒有傑出的女畫家
    作家李煒:為什麼歷史上沒有傑出的女畫家 澎湃新聞記者 瀋河西 2017-04-24 16:12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