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隻收錄了這詩人的一首詩,卻道出我們人生失意的原因

2020-12-13 老張侃詩詞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忙碌,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美好的生活,擁有可以看得見的未來。但是很遺憾,我們大多數的人,大多數的時間都必須要面對自己人生失意的現實。雖然說今天的這個社會給了我們很多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但是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絕大多數的我們還是會默默無聞。

這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真實的社會現實。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一個是人寫出了一句古詩,可以用來解釋我們今天為什麼要面對人生失意。這句古詩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我們並非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並非不夠努力,我們也並非沒有夢想,但是機緣巧合對於我們卻是遙不可及的機遇,更多的時候我們的努力被剝奪了,我們的努力,成為了別人成功的墊腳石。

我們來看一下句古詩的出處。且看全詩: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貧女》,作者乃是唐代詩人秦韜玉。這是秦韜玉流傳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首古詩,也是其入選唐詩300首的唯一一首古詩。這句古詩的最後兩句「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歷來為我們所熟知,因為他確實寫出了我們很多人的心聲。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這是一個貧家女孩兒的自白。她生長於貧寒之家,周日和粗茶淡飯粗布衣服打交道,從來不知道身著綢緞是什麼味道。雖然已經是待嫁之年,但是因為家裡貧窮,甚至不見得又沒人願意來為她說親。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這是女子的哀嘆,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每個人都被華麗的服裝和容貌所吸引,而我所具有如此高的品格情操卻無人賞識。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這兩句寫的是女子自身的才華和優勢。我有一雙靈巧的手,能夠做各種針線活,手藝能把所有人比下去。我卻唯獨不喜歡濃妝豔抹,決不迎合流俗。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可憐像我這樣的女子,雖然手藝精湛,卻無人願娶。我這麼好的手藝,卻都在為他人做嫁衣,我什麼時候能夠穿上我自己做的嫁衣呢?

這首古詩的主題內涵,其實就是表達了作者出身寒微、舉薦無人的苦悶哀怨。作者自己滿腹才華,卻無人肯用。而自己這種才華所成就的一切,很容易就被別人拿走,如此怎能不讓人傷心?

在今天,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生活的壓力,每個人也都是為了生計而忙碌,但是所收穫的,不過是勉強餬口而已。我們相信如果有更好的機會,我們能夠做出更大的功績,我們能夠實現更多的夢想,但是在今天的現實生活當中,不見得是金子就一定能夠發光。

1000多年前,古人寫出「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1000多年後,我們依然在經歷這一切。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全唐詩》只收錄了這個詩人一首詩,卻有千古名句流芳百世
    我們今天看到的《全唐詩》,是後人輯錄所有能找到的唐詩的總集。2000多位唐代詩人的50000多首古詩都在這裡能夠找到。這裡有的詩人留下的作品很多,比如白居易有2000多首作品,有的詩人留下的作品卻很少,比如張若虛等人,只有一兩篇作品。
  • 《全唐詩》裡誤收錄的一首詩,作者是元朝詩人,由於太好了被收錄
    《全唐詩》裡一共收錄了四萬九千多首詩,顧名思義,唐詩那自然是唐朝詩人的作品,不過其中卻是誤收錄了一首元朝詩人唐溫如的作品《題龍陽縣青草湖》。只是由於這首詩寫得太好了,人們一度認為是唐朝的詩人所作,其實現在我們通過一些資料可以知道,唐溫如是元朝的詩人,並非生活在唐朝。
  • 蘇軾人生失意寫的一首詩,句句悲傷,寫盡人生坎坷!
    蘇軾人生失意寫的一首詩,句句悲傷,寫盡人生坎坷!文|君踏桃花歸去說到宋詞唐詩,大家對各位名人創下的佳作印象很深,要是喜歡文學的,顯然對蘇軾,李白這些人的詩風,詩骨了解的很深。印象中的蘇軾是豪放,對待感情生活無拘無束的,失意過,惆悵過,他總能在詩中看到一粒曙光,說到他,大家都認為很樂觀,積極向上,至少在每首詩裡總能感悟到不一樣的情感,下面要說的是,蘇軾的另一面,可能多數人習慣了一名豪放詩人寫出柔情兒郎的詩,看到心事重重的,心情大變。
  • 唐詩三百首僅收錄這位詩人一首詩,卻寫出了讓我們感同身受的滋味
    古典詩詞當中,唐詩宋詞元曲,佔了古典詩詞的絕大部分。尤其是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雖然版本各自有些出入,但是其中確確實實匯聚了這一類別中最精髓的作品。比如唐詩三百首,雖然只收錄了這位詩人一首詩,卻寫出了讓我們感同身受的滋味。
  • 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可是沒有收錄《唐詩三百首》,什麼原因呢
    清朝文人蘅塘退士在晚年編撰一部經典名著《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部啟蒙的讀物,收錄了唐朝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共是有311首,其中杜甫的作品收錄最多,達到了驚人的38首,其次是王維29首入選,李白排在第二位也有27首入選,這些人的作品那都是千古名篇,編撰所選錄其中的作品,每一首都是精挑細選,確保作品的經典性,還有可讀性。
  • 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可是沒有收錄《唐詩三百首》,什麼原因呢
    清朝文人蘅塘退士在晚年編撰一部經典名著《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部啟蒙的讀物,收錄了唐朝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共是有311首,其中杜甫的作品收錄最多,達到了驚人的38首,其次是王維29首入選,李白排在第二位也有27首入選,這些人的作品那都是千古名篇,編撰所選錄其中的作品,每一首都是精挑細選,確保作品的經典性,還有可讀性。
  • 唐詩三百首一共收錄劉禹錫4首詩,只有這一首不是懷古詩
    一般來說,都認為唐詩三百首收錄的都是最出色唐代詩人最精彩唐詩作品。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他們的作品入選的也最多,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問題。不過另外一首卻是一首簡單的酬和詩,內容格調都較為簡單,不過卻有獨特趣味,和這些精彩的懷古詩風格迥異,大相逕庭。且看: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 一首詩被誤收錄在《全唐詩》中是元朝詩人寫的,因為他太好了
    在《全唐詩》、顧名思義、唐詩中,有4.9萬多首詩自然是唐代詩人的作品,但元朝詩人唐溫如的一首詩《題龍陽縣青草湖》被錯誤地包含在《全唐詩》中。只是因為這首詩寫得很好,人們一度認為他是唐代詩人寫的,事實上我們可以從一些資料中知道唐溫如元朝不生活在唐代。
  • 《唐詩三百首》誤收錄的一首詩,由於寫得太好了,一直被人誤會!
    其中一些詩句更是深入人心,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是會頻繁地引用,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部詩集會如此重要的原因。其實讀這樣的詩集,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文學獨特的魅力。閱讀這樣的詩集除了能夠陶冶情操,正如蘇軾所言:」腹有詩書氣自華。「另外我們還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
  • 他只有一首詩流傳於世,但是可以媲美唐詩,還誤收錄進《全唐詩》
    古代有很多的詩人只有一首詩流傳於世,但即使如此也足以令詩人名垂青史,真正的好作品其實並不在多,只在於精一首就足夠了。元朝詩人唐珙就只有一首詩流傳於世,但是他的名氣很大,一度被人誤以為是唐朝的詩人,由於他的詩《題龍陽縣青草湖》被誤收錄進了《全唐詩》,使得後世很多的詩人都誤以為他是唐朝的人。唐珙,字溫如,元末明初詩人,今天浙江省紹興人,由於在後人編撰唐詩時,誤將這首《題龍陽縣青草湖》收錄進了《全唐詩》,從而被後人所熟知。經過近代一些學者的研究,唐珙所生活的時候是元末明初。
  • 這首詩原本是一首歌詞,卻收錄在《全唐詩》,作者至今成謎有爭議
    ,但是他由於做了一個夢,有一位神仙,把一本書放在了他的肚子裡,於是他就會寫詩了,相信有一首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就是他的《小兒垂釣》,這首詩寫得生動有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那麼除了上面所舉得例子之外,唐詩裡還有一首非常特別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充滿了傳奇,而且這首詩也是作者成謎,直到現在還存在爭議,那便是《金縷衣》,這也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其實這首詩原本就是一首歌詞,但是由於太過於經典,還收錄在了《全唐詩書》。
  • 為什麼《唐詩三百首》不收錄李賀的詩?
    翻開這本承載過往,昭示未來的詩韻之作,我們會看到王維、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王昌齡、白居易、劉禹錫、韓愈、孟郊、賈島等初盛中晚唐有名氣的詩人,但我們唯獨找不到李賀的任何一首作品,《唐詩三百首》不收錄李賀的詩是巧合還是作者有意為之?
  • 《唐詩三百首》中最獨特的一首詩,沒有一句七言,卻被列入七言卷
    唐詩能成為古代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不僅在其成就之高,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詩歌數量之多。僅僅傳世的就有五萬多首,各種題材、各種體裁、各種風格,應有盡有。後人對唐詩的選編選本也多種多樣,在所有唐詩選本中以《全唐詩》收錄最多,而《唐詩三百首》傳播最廣。 《唐詩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所選編,選錄了七十多家詩人的三百多首詩。
  • 被《唐詩三百首》遺落的一首詩,通篇句句是經典,值得我們一讀!
    《唐詩三百首》那是最經典的傳統讀物,每一個人還在沒有上學之前,也都必須要先讀這部作品,裡面的每一首詩,那都是優中選優,也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但是這部如此著名的詩集,其實也還是有遺憾,一些同樣很經典的作品,可是它同樣沒有收錄,其中最經典代表性的則是高適的《別董大二首.其一》,這首詩無論是寫作手法
  • 元朝詩人一首詩,詩境縹緲奇幻,構思新穎獨特,被收入《全唐詩》
    元末明初詩人唐珙(字溫如)的《題龍陽縣青草湖》一詩,因構思新穎獨特,詩境縹緲奇幻,即使放在輝煌璀璨的大唐詩篇中,也絕對是上乘之作。所以,在清朝康熙年間編寫《全唐詩》時,編寫者竟把它誤作一首唐詩,收錄於《全唐詩》。題龍陽縣青草湖唐溫如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 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卻環環相扣千古流傳!
    我國唐詩一共有四萬多首之多,而且這四萬首隻是流傳下來的,失傳的那些還不在計算之內。在這麼多浩如煙海的唐詩中,想要找出一首千古名句也不是那麼十分容易的。我國選編的《唐詩三百首》,就是從這四萬首詩挑選出三百多首,而這百首詩到入選語文課本的時候,就剩下幾十首了。
  • 原本不是唐詩,卻被誤收錄進《全唐詩》!專家:詩人寫得太好了!
    《全唐詩》裡收錄了四萬九千多首詩,囊括了唐朝全部詩人的作品,我們正確的理解是全部的唐詩,不過裡面卻是出了一件烏龍,居然還收錄了一元朝詩人唐溫如的《題龍陽縣青草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烏龍?其實主要的原因,有這麼兩個;一、作者的生平不詳,《全唐詩》是由清朝的文人修訂,這就使得資料上的缺失,讓人誤以為這是唐詩;二、這首詩無論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人們錯誤地認為是唐詩。正是由於人們的誤判,使得清朝的文人要修訂《全唐詩》時,把這首詩收錄進了裡在面,從而使得人們一直錯誤地以為,那就是一首唐詩。
  • 一次亙古的失眠,寫出最好的愁詩,詩人憑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張繼憑《楓橋夜泊》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民間有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的影響之大。《唐詩三百首》是流行最廣家喻戶曉的唐詩選本,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包括杜甫詩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 《唐詩三百首》收錄哪位詩人的詩最多?
    詩歌作為唐代的主要文學形式,至今流傳下來的詩作有五萬多首。在唐詩的普及和流傳過程中,歷代唐詩選本不計其數,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唐詩三百首》。其作者為蘅塘退士,其選詩標準為「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優要者」及「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即所選擇的唐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時是雅俗共賞的篇章。那麼,標準這麼高,哪位詩人入選的詩作最多呢?第一名,杜甫(詩聖):共收錄了 39 首。
  • 劉禹錫回贈白居易一首詩,雖然沒被唐詩300收錄,卻流傳千古
    唐詩存在的意義並非一定要給人呈現深刻的見解或道理,有的時候它存在即是一種美,唐詩的美是讓人非常享受也很難忘掉的,李商隱就曾經寫過很多首與情愛有關的詩。從他的詩句裡,我們能窺探到他對愛情的觀點,他對感情的見解。也有一些詩善於給人啟迪,他也許沒有優美的詞彙,但是留下的道理一定是深刻的。而有這樣一位詩人能夠做到讓以上兩種風格兼備,他就是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