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付潤筆費

2021-02-08 柴火妞話棧




請付「潤筆」費!

整理編緝_《柴火妞畫棧》

配文圖片_淼淼作品【山河故人】

文章來源_網絡

齊白石:病倦交加,故將潤格增加

餘年七十有餘矣,苦思休息而未能,因有惡觸,心病大作,畫刻日不暇給,病倦交加,故將潤格增加。自必叩門人少,人若我棄,得其靜養,庶保天年,是為大幸矣。白求及短減潤金賒欠退換諸君,從此諒之,不必見面,恐能病急。餘不求人介紹,有必欲介紹者,勿望酬謝。

——齊白石

鄭板橋: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也。

——鄭板橋

黃炎培:我今定價一聯一幅一扇米五鬥

淵明不為五鬥折腰去做官,我乃肯為五鬥折腰來作書。做官作書何曾殊,但問意義之有無。做官不以福民乃殃民,此等官僚害子孫。如我作書言言皆已出:讀我詩篇,喜怒哀樂情洋溢;讀我文章,嬉笑怒罵可愈頭風疾;有時寫格言,使人資儆惕。我今定價一聯一幅一扇米五鬥。益人身與心,非徒糊我口。還有一言,諸君諒焉。非我高抬聲價趨人前,無奈紙幣膨脹不值錢。

——黃炎培

張大千:口頭鑑定,每件一百元;題跋與蓋章,每件五百元

口頭鑑定,每件一百元;題跋與蓋章,每件五百元,其跋語不超過一百字,贗品不題。

——張大千


豐子愷:指定題材者加倍

漫畫(一方尺以內)每幅三十二萬元。冊頁(一方尺)每幅三十二萬元。立幅或橫幅,以紙面大小計,每方尺三十二萬元(例如普通小立幅兩方尺,即六十四萬元。餘類推)。扇面與冊頁同。指定題材者加倍,其餘另議。書潤照畫減半。對聯四尺三十二萬元,五尺四十萬元,六尺四十八萬元。指定題材者加倍。其餘另議。屬件先潤後墨,半個月取件,或寄件。漫畫不須送紙,其餘紙請自備,或附款代買亦可,外埠請附回件郵資。廣告、祝壽、賀婚等字畫,除特例外,恕不應屬。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元旦豐子愷謹訂通信地:杭州靜江路八十五號。

——豐子愷

陸儼少:謝絕一切無報酬筆墨勞動以限示

年老體弱、精神衰退,謝絕一切無報酬筆墨勞動以限示。山水畫每平方尺一千五百美元,蘭竹梅花每平方尺五百美元,書法對聯每副四千港幣,立幅每平方尺二千港幣,題字詩堂每件三千港幣,以四字為限,過此面議,匾額每件六千港元,書法手卷每平方尺三千港元,以上價格為作者淨得數,所有調節等稅概由求者承擔。

——陸儼少

黃永玉:以現金交易為準,講價者放惡狗咬之

黃永玉說:畫、書法一律以現金交易為準。鈔票面前,人人平等。當場按件論價,鐵價不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糾纏講價,即時照原價加一倍,再講價者放惡狗咬之,惡臉惡言相向,驅逐出院!

啟功:如果不寫他會派飛機來炸我不?

有個空軍大官派秘書來向啟功索字,啟功小心翼翼問:如果不寫他會派飛機來炸我不?答:哪兒能呢!啟功說:那我就不寫了。


妞妞說:《隋書·鄭譯傳》有一則故事:鄭譯為皇上擬詔書,有人戲稱他「筆幹了」,鄭答:「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以後把稿費、書畫酬金稱為「潤筆」,即出此典。

 

 Firewood girl 

我們的故事在路上,從兒時到白頭……

相關焦點

  • 5萬元的潤筆費沾染了多少權力底色?
    一則「江蘇官員蔣國星送開發商王某一張他的畫作後,王某以「潤筆費」的名義給他5萬元」的新聞,再次掀起了民眾對官員「雅貪」「雅賄」撩撥的話語權。
  • 「潤筆費」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權錢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5萬元,是愛好書畫的蔣國星送了王某一張他的畫作後,王某以「潤筆費」的名義給他的。(9月11日新華網)    今年1月,中紀委監察部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文章,對倪發科案件進行剖析。而據報導,在倪發科案件中,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玉器和書畫,成為一筆筆受賄的鐵證。
  • 大師們的潤筆費,風雅且夠狠!
    敬請關注:吳國亭美術館 潤筆 不過「潤筆」一詞, 更為人所知的意思是: 請人撰文、寫字、作畫的報酬。 一直以來, 收取潤筆乃文雅之事。
  • 藝術家的潤筆費
    ▲點擊上方語音踏上藝術文化之旅潤筆,就是稿費。潤筆一說,來源於《隋書·鄭譯傳》。皇上令內史李德林立作詔書。李德林說:「筆幹,沒法寫。」皇上說:「何故?」李德林答:「不得一錢,何以潤筆?」皇上聽了,不禁撫掌大笑,說:「原來如此。筆幹了,需用錢潤筆。替我寫完這道詔書,我立刻發放稿費,讓你有錢去潤筆。」潤筆一詞,即由此而來。
  • 唐朝名士皇甫湜潤筆費有多高?三千字的碑文折算成人民幣509萬元
    唐朝名士皇甫湜潤筆費有多高?佛寺修好後,裴度正要寫信請白居易為重建的佛寺寫篇碑文,記載這件事。當時,皇甫湜也在場。他忽然氣惱地指責裴度說:「我皇甫湜就在你身旁,你卻寫信請在遠處的白居易寫碑文。我相信,一定是我違逆了你。我的文章如果跟白居易相比較,一個是陽春白雪,一個是下裡巴人。但是,為什麼在你門下就容不得高貴的人呢?我現在就向你請求辭職回家。」在座的賓客無不感到驚訝。
  • 朋友索要書法作品,該不該收取潤筆費
    寫了該不該收潤筆費?很多朋友人不明白什麼是潤筆費,他們認為既然是朋友,向你求字,是看得起你,還要收什麼費?潤筆費就是稿費。「潤筆」一詞源自《隋書·鄭譯傳》。北周時,鄭譯與楊堅有同學之誼,又幫助楊堅篡周建隋,但因貪贓枉法被彈劾,貶為開府、隆州刺史。後來,他奉詔回京治病,隋文帝楊堅在禮泉宮接見了他,並賜宴與他一起喝酒。
  • 韓愈袁枚潤筆費收入高:拍死人馬屁 掙遺屬稿費
    韓愈袁枚潤筆費收入高:拍死人馬屁 掙遺屬稿費 2015-03-19 11:13:04據考證,那時一匹絹值200文,一鬥大米值13文,韓弘給韓愈的「潤筆」費大致相當於7690鬥米。當時的一鬥米折合現在的重量約為13斤,現在買13斤普通大米大約需要26元。  明代曹臣的《舌華錄·譏語》裡記載了一個故事,大概是說有人借了韓吏部的銀子,卻並不還他,並稱他的這許多錢財為「諛墓中人得耳」。因此,理直氣壯地不僅不還,還認為自己拿了錢財還是應該的。言外之意,還嫌拿少了。
  • 明清官場送禮潛規則很多,張之洞收取潤筆費,慶親王父子開辦會所
    明清官場送禮潛規則很多,張之洞收取潤筆費,慶親王父子開辦會所 文/文涓 在我國古代,官場從來都是一個貪汙腐化之地,尤其是到了明朝和清朝,官場之中更是盛行行賄受賄之風氣。
  • 古代名人潤筆費有多高?
    因為聲名顯赫、地位高貴,韓愈所獲潤筆不菲。這份酬勞,古人稱之為潤筆。潤筆一詞,出於《隋書·鄭譯傳》。隋文帝賜宴鄭譯於醴泉宮,「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幹。』譯答曰:『出為方嶽,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後世便稱「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古代沒有稿費制度,文人即使寫出了字字珠璣的錦繡文章,也未必能變現。所以趙壹說「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李白說「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值一杯水」。
  • 支付潤筆費,是對書者最基本的尊重!
    潤筆,就是稿費。「潤筆」一詞源自《隋書·鄭譯傳》。 皇帝內史李德林立作詔書。李德林說:「筆幹,沒法寫。」皇帝不解,李德林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皇帝不禁大笑說:「原來如此」。便答應寫完詔書,立刻發放稿費,讓其去潤筆。「潤筆」一詞便由此得來。
  • 看看寫字的成本,不要不好意思提潤筆費
    看看寫字的成本,不要不好意思提潤筆費潤筆,就是稿費。「潤筆」一詞源自《隋書·鄭譯傳》。皇帝內史李德林立作詔書。李德林說:「筆幹,沒法寫。」皇帝不解,李德林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皇帝不禁大笑說:「原來如此」。便答應寫完詔書,立刻發放稿費,讓其去潤筆。「潤筆」一詞便由此得來。潤例,就是稿費的標準。
  • 書法人的潤筆費應該改為勞務費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下,用金錢價值衡量藝術品,為什麼還要沿用前輩的潤筆費的稱呼,筆者認為,稱為勞務費更貼核實際。只要正確傳承,不把古老的藝術扔到一邊,不走偏門,不只為迎合利益,收勞務費是必須的、應該的。
  • 啟功的潤筆費收據上的字跡,也是如此精妙,字字灑脫,率真自然
    眾所周知,書法家為人書寫書法作品,都有收取一定的費用,而這種費用,我們通常稱之為」潤筆費「,這種」潤筆費「古而有之,在當代也非常盛行,作為當今書法大咖的啟功先生亦是如此,有人索字也要收取一定的費用,但是啟功先生卻與別的書法家有所不同,他收到費用後,都會書寫一收據,這種收據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種憑證,可是從啟功先生留下的一些憑證上看
  • 古人的潤筆·半島都市報電子版·半島網
    古人說的潤筆,即現在說的稿費,語出《隋書》:隋文帝令內史令李德林起草詔書,高穎在旁邊開玩笑說:「筆幹。」鄭譯也趁機打趣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後來,人們就把寫作詩文書畫所得的錢物,稱為「潤筆」。
  • 1987年啟功的潤筆費達2000元,貴嗎?收據上的字跡更加率真自由
    對於以書畫養家的書畫家來說,收取潤筆費是一種合理的收入,在當今亦是如此,而作為書壇巨匠的啟功先生也收取潤筆費,而他在1987年的潤筆費達2000元,2000元是什麼概念,在當時來說可以買100平米的房子,這樣的潤筆費對於普通人來說,肯定是接受不了的,可是他的收據上就是2000元,看來對方也是感覺是物有所值吧,否則不會出如此之高的價格
  • 潤筆費不是空穴來風,看看寫字的成本!
    潤筆,就是稿費。「潤筆」一詞源自《隋書·鄭譯傳》。皇帝內史李德林立作詔書。李德林說:「筆幹,沒法寫。」皇帝不解,李德林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皇帝不禁大笑說:「原來如此」。便答應寫完詔書,立刻發放稿費,讓其去潤筆。「潤筆」一詞便由此得來。潤例,就是稿費的標準。
  • 「書法問集」52、潤筆是什麼,怎樣潤筆比較好
    潤筆這個詞有兩種意思,現在用的最多的是潤筆之資。最開始的意思,提筆準備潤筆最初開始的意思,寫字,畫畫,寫文章之前的準備,把毛筆的毛溼潤,方便蘸墨書寫的一個步驟。用毛筆寫字和畫畫前,需不需要用水把毛溼潤一下。當然是要的。
  • 唐代書法家中潤筆費最高的一位,一篇萬錢也供不應求
    根據《唐書》中的記載,李邕依仗潤筆費而收取的錢財竟可達數萬之巨,可以說是當時依靠潤筆費收入成為富豪的人除李邕之外無人能出其右。但他卻將此錢財用來周濟朋友,關心疾苦,真不愧為是一代名師!其書法之精妙,用《宣和書譜》的話來講,「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學右將軍行法,既得其妙,乃復擺脫舊習,筆力一新。」魏晉以來,碑文鼎銘刻石,須用正書撰寫,自邕後,改為行書立碑。
  • 江蘇句容落馬書記給人題字拿潤筆費 一字超萬元
    經市委研究,以土地15萬元/畝、相關建設規劃配套費(簡稱規費)減半的優惠政策向外發布公告。蔣國星主動打電話邀請姚立前來投資。  姚立實地查看地塊後,覺得有點貴,提出規費能否全免。蔣國星表示,規費可以考慮全免。  此後,蔣國星召集相關部門開會研究此事,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可蔣國星拍板敲定。僅規費一項,就為姚立省下了1000多萬元。
  • 盤點貪官"藝術圈":胡長清一幅字潤筆費達9萬 落馬"墨寶"如草
    而更高級的雅賄則是請官員賜「墨寶」,同時奉上一筆可觀的潤筆費。這麼一來,官員達成所好、頗有成就感,行賄者又實現了利益輸送。對於這一套,不少貪腐官員很受用。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上述評論中就指出,「在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熱衷於到藝術家協會謀取一官半職,可以說是『蔚為風尚』。」「某個省份的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竟達幾十人之多,令人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