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禱告:「坐在天上的父,我們滿心感謝你!你今天把你的兒女們召集在一起,我們帶著敬拜的心來到你的面前,是你的恩典吸引我們,把我們從這世界當中分別出來,叫我們人在這裡,心也在這裡。因為你在經上對我們說:你們敬拜上帝,當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上帝。所以我們就懇求你,叫我們有一顆全然敬拜你的心,把我們今天的敬拜仰望在主的手中,求主借著你的聖道和你的聖靈與我們同在,能夠開我們的心竅,叫我們在敬拜當中,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看到你的榮耀,也求你在我們的敬拜中得你自己當得的榮耀。主啊,求你施恩給你的兒女們,叫我們從你的話中重新得力,為的是更好的來侍奉你、榮耀你、為你而活。我們眾弟兄姊妹以及在新的一周的生活都仰望在主的手中,求主叫我們在這世上能為你作美好的見證。這樣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我們分享詩篇第二篇,剛才我們也唱了詩篇第二篇。詩篇第二篇總共十二節,我們簡單看一下分段,十二節經文總共分為四段,每三節一個小點,是比較清楚的。1-3節,基本上可以看到是說世上的人怎麼樣,在幹什麼,是論到世上的人。4-6節,第4節開頭說:「那坐在天上的。」那一位在幹什麼?然後7-9節,第7節:「受膏者說…」就論到了受膏者。接下來第10節:」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這樣,我們就把它看作是4-6節是論到聖父的工作,7-9節是論到聖子的工作。10-12節是聖靈的工作。那麼1-3節就比較清楚,世界是全然敗壞的、犯罪的。就在這樣一個光景當中,我們看到了三一神開始了祂自己的工作。經文本身的思路是很清晰的,有四個重點。在詩篇的第二篇一開始,和合本是說:「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看原文「為什麼」是放在前面,重點強調說「為什麼呢」,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詩篇第二篇一開始就先問說:「為什麼會這樣呢?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呢?」重點是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做?開頭詢問給人感覺似乎不像是一個講道的開始,好像是前面還有事情發生。因此就有人說詩篇第一篇和第二篇原本就是一篇,在內容中相當於分了上集下集,那這樣來看詩篇的話也是蠻有意思的。如果第一篇與第二篇當作一篇來看的話,那【詩2:1】問:「為什麼呢?」顯然是問的很自然,因為【詩1:4-6】說:「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這已經宣告了上帝最終有一個大審判。世上所有沒有悔改的罪人,在上帝的列怒中要受大審判。
既然已經宣告大審判即將來到,可是世人竟然不理會這事,萬民竟然聚集起來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你想一想,如果法院都已經宣布結果,已經判了你死刑,即將要執行死刑的時候,可是這夥人還在想辦法怎麼收拾他,所以說你說的這種話呢,就只能是表現出你的動機而已,但事實上你什麼也做不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詩2:1】就問:你為什麼還要聚集呢?你為什麼還要謀算虛妄的事呢?你沒有看到上面(詩篇第一篇)的4-6節是怎麼說的嗎?你們這些惡人啊,乃像糠秕被風吹散,在審判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在公義的法官上帝面前能夠站立得住。結果你們還要在一起商議說怎麼樣收拾他,這是不是問這個為什麼呢?這種問法就是在提醒他們,你們這樣做簡直就是愚昧至極,這樣就是比較自然的一個過渡。這是第一個,看到詩篇第一篇與第二篇的關係。
第二個,詩篇的第一篇的開頭是說:蒙福的人,詩篇的第一篇的開頭是福字在先。前面我講的第一篇裡面講過的,就像馬太福音第五章登山寶訓一樣:「虛心的人有福了。」那個「福」是在前面的,就是:有福了,這一群人。哪一群人呢?虛心的人,饑渴慕義的人。有福的人才會饑渴慕義,蒙福的人才會虛心。不是虛心的人變成有福的人。那同樣的,「福」這個字在詩篇第一篇開始的,實際上第二篇最後的結尾是「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那這樣看上去,第一篇跟第二篇也有首尾照應,看上去是一個整體,以福開始,以福結尾,這是第二個理由。
第三個理由,詩篇的第一篇重點是講律法,用律法見證那人是有福的。那人是誰?就是耶穌基督。惟獨主耶穌基督是那一個不從惡人計謀,不站罪人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獨主耶穌基督是那一位晝夜喜愛耶和華律法的人,所以這人是有福的。
這樣就表明詩篇第一篇重點告訴我們耶穌基督做了什麼,因為祂是完完全全照著律法生活的那一位。詩篇第二篇其實就宣告了誰是基督。我們只是在第一篇裡面看到了有一位是基督,祂能夠完完全全地照著律法生活,就是在禁止的方面不從、不站、不坐。在吩咐的方面,晝夜喜愛耶和華在律法當中所吩咐的,看到了這樣一位。好像有一個人物這樣出現了,但是我們不知道這一位是誰,第一篇裡面完全沒有告訴我們說這一位就是上帝的兒子,沒提這句話,不知道是誰,我們就有可能讀完詩篇第一篇之後,會在茫茫人海中,在這個世界中去尋找,看看誰是那一位。就是歷世歷代的人都在找那一位,因為那人是有福的。就去找那一位咱們跟著祂也能沾點光嘛。可你找的時候沒記號,怎麼找呢?上哪兒去找呢?那詩篇第二篇就相當於告訴我們說那一位祂是誰。所以第二篇的核心內容其實是在7-9節,因為7-9節給我們看到第三個段落。我們來一起讀7-9節: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這一段當中的第7節說:「受膏者說…」在和合本聖經的「受膏者」這個詞下面帶著點,就表明原文沒這幾個字。那麼它上面是「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下面「說」,咱們這麼看似乎這個「說」就是坐在天上的那一位說,因為上面是坐在天上的必發笑。到了第7節的「說」,肯定想到的是那一位說。可是你看下面的內容,不是那一位說,因為下面說:「我要傳聖旨。」可見頒布聖旨的那一位是那坐在天上的,那麼傳聖旨的是另外一位。這是首先讓我們看到,這不是同一位了,是另外一位。接下來「耶和華曾對我說」,那就表明了上面「坐在天上的必發笑「的那一位是耶和華。接下來耶和華曾對我說,「我」就是這一位;那這一位是誰呢?「我要傳聖旨」的那個「我」是誰呢?下面已經告訴我們說「你是我的兒子」,原來這一位是坐在天上耶和華的兒子。「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這一句話意義是深奧的,看上去語言簡單,實際上講的時候非常難講。有時候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沒有什麼合適的語言能夠表達。
我們今天讀了箴言書第八章,再看一看箴言書第八章,那裡用了幾句話大概就描述了「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意思是什麼?我們再看【箴8:22】:「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就是這個「我」,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那我們是不是就想到了【創1:1】——起初,神創造天地,就是在那個「起頭」。和合本聖經說:「起初」,這個地方在耶和華創造的造化的起頭,就是【創1:1】那個詞「起初」,起初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
在這之先就是永恆,因為沒有時間超、越時間,那就是永恆。【箴8:23】:「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這裡強調的是祂就存在,祂就生出。詩篇第二篇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想一想那個「生」是在什麼時候生的?因為那個生就沒辦法用時候;因為聖父生聖子,你說是在什麼時候生的呢?你這麼問的時候就出現錯誤了,因為祂不在時候的範圍內,因為你說到時候,它就是一種時間概念,因為祂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祂就已經存在了。這個萬物還沒有被造,祂就已經生出了。那個叫做什麼呢?用一個時間概念去表達就沒辦法說上帝在什麼時候生的祂,就沒辦法用這句話表達。因此我們就在描述說這句話,連你問的時候都沒辦法問。可詩篇第二篇給了我們一個語言,那個語言是合適的,但卻是難理解的。
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今日」到底該怎麼理解呢?中文的「今日」就有多個意思,今天我們都在這兒禮拜,這個今天就是今天禮拜天;但是我們說今日的中國,那就不是今天了,好像說的是這個時代了。因此這個「今日」「現今」這個詞用的時候,它用在不同的語境當中,它的意思就發生了變化。如果我們把這個「今日」用在詩篇第二篇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就知道那個「今日」原來是另有所指,超越了我們今天所說今天是指禮拜天;超越這個禮拜天的今天有另外一個意思是指著這個時代;超越了這個時代還有一種意思超越了人類整個歷史的「今日」。那麼超越了這個所有時代的,超越了一切被造的那一個「今日」,我們應該就按照這個「今日」。從一天一個時代一直往上想,那麼你能不能想到頭呢?如果你能夠想到頭的話,想到那個源頭不能再想的那個「今日」。那是什麼呢?就是永恆。所以,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也能說:你是我的兒子,我生了你。但是你說在什麼時候生呢?原來是在永恆中生的,所以說這個「今日」表達了一種永恆概念。這句話在新約聖經當中被引用得最清楚的是【來1:5】,我們參考【來1:5】的時候,相信你一定能夠理解我剛才講的那個意思。我們來看一看【來1:5】所有的天使,神從來對哪一個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又指著哪一個說,「我要做他的父,他要做我的子」?可是在整本舊約聖經當中,上帝只在詩篇第二篇講過一次,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然後希伯來書的作者就引用了詩篇第二篇的這一句話,就說今日生你的那一位超越了天使,上帝沒有對哪一個天使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為什麼?因為天使都是上帝造的,不是上帝生的,所有的天使都是由開始被造,是在時間內的,它不會超越時間之外,在永恆中,它是有限的,是有開始的。可是這個今日生你的這個「今日」呢,雖然有「今日」,卻沒有開始的「今日」,是一個永恆的「今日」。這樣看到這句話應用在那一位身上,祂就超越了天使,並且用這個「生」字確定了一個關係,就是父和子的關係。因為【來1:5】說:神從來又指著哪一個說,我要做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呢?這就表明唯獨神是他的父,唯獨他是神的子,如果唯獨是子的話,那也就是獨生子。可見永恆中所生的只有一位,就是聖子。整本聖經沒有描述聖靈是由父所生的,而是告訴我們聖靈乃是聖父與聖子共發的,發出的、呼出的,那麼也可以用我今日呼出,因為也是在永恆中,所以說三一神,聖父、聖子、聖靈乃是永存的上帝。雖然父和子的關係是生和被生的關係,告訴我們祂本質相同,因為父是神,子也是神。因為子是由父所生的,強調了本質相同,這個意思被強調出來。同時確確實實告訴我們聖父跟聖子是兩個不同的位格,因為我們看詩篇第二篇就看到了,那一位對我說,我要去傳聖旨。所以【來1:5】引用這個經文的時候,他就是在強調說那一位生了這一位,那一位是這一位的父親,讀【來1:5】這個意思是明顯的,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在強調父子關係,生和被生的關係。在【來5:5】也引用了這句,我們來一起讀: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榮耀做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乃是在乎那一位,向他說這話的那一位,是不是又回到詩篇第二篇了?因此就知道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受膏者說那一位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可見那個「我」是誰啊?根據【來5:5】我要傳聖旨的那個「我」是不是基督啊?【來5:5】說,基督也不是自取尊榮做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那麼【來5:5】就印證了詩篇第二篇剛才我們所讀的那個7-9節的那個「我」是誰?就是基督!因此我們和合本聖經翻譯就對了,受膏者說那個帶點的是加上的,那麼這個詞加得是非常的精確。那個受膏者祂既可以用希臘文表達叫基督,那基督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受膏者的意思,就是最尊貴的受膏者,因為在舊約當中被膏油所膏的都是尊貴的,誰被膏油所膏呢?君王加冕的時候被膏油所膏,祭祀被膏油所膏,被膏油所膏的意思就是指著最尊貴的那一位,受膏者是指著這個。因此在所有的祭司當中,那最大的祭司就是基督,在君王當中,最大的君王就是基督,在先知當中最大的先知就是基督。所以說誰是真正的受膏者呢?就是基督!詩篇第二篇直接的就告訴我們說,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傳什麼聖旨呢?聖旨的內容是什麼呢?接旨,那大家就得聽這個內容是什麼呢?內容是:「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宣告說你們知道1-3節,你們這夥人團結起來,聯合起來要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可是人家在這宣告說那是我的兒子,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我已經宣布了,你現在還要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7-9節是個核心,7-9節你弄明白了,很簡單,那上面的4-6節你就知道他說什麼了,再往上面推1-3節,你就知道這夥人是在跟誰作對了,所以7-9節很重要。可是有人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有另外一種解釋,他說不見得這個地方的今日生你是指著永恆中父生子的意思,他們根據新約聖經做解釋可以被看作是另外一個意思,他們引用的是【徒13:33-37】解釋,「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的意思不是指著父在永恆中生子。我們看看還能不能找出另外的意思。【徒13:33-37】,我們來一起讀: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大家想一想,「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覺得是什麼意思呢?這裡說的很清楚,他說:神已經向我們這做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覺得「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是什麼意思啊?是不是指著耶穌復活,說太清楚了還有比這更清楚的嗎?聖經明明的說叫祂復活了,然後說就如詩篇第二篇,原來我們就明白了,詩篇第二篇「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那是指著耶穌的復活說的。可是如果指著耶穌的復活說,那他跟剛才【來1:5】的意思就不一樣了。還是說就有兩個意思呢?這個時候咱們要用以經解經了。這以經解經也很有意思。你是用使徒行傳解希伯來書呢?還是用希伯來書解使徒行傳呢?如果用希伯來書解釋使徒行傳,雖然這個地方說叫他復活了,那也不是指復活,你看用那個解釋這個就得這麼解釋。那如果這個地方解釋是復活解釋希伯來書的話,雖然那個地方強調的是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我是你的父,那也是復活,所以說這個就很麻煩。但是我看這個聖經的時候,是用希伯來書解使徒行傳的,那如果用希伯來書解釋使徒行傳的話,在我看來它是兩個詞、兩個意思。你看神已經向我們這做兒女的應驗,叫誰復活了?叫耶穌復活了。我認為他引用了詩篇第二篇,不是強調復活是強調耶穌,叫耶穌復活了。耶穌是誰呢?詩篇第二篇上說了「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耶穌就是基督,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基督,就是詩篇第二篇上所說的那一位,「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我認為,他在這個地方所說的詩篇第二篇不是指復活,而是指誰復活,強調的是那個誰,不是強調的復活。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路加在這裡引用的聖經,他引用的實際上是保羅的一篇講道。保羅的那篇講道,他要向外邦人傳福音的時候,給他們講道的時候,傳的福音就是你們要信耶穌。他們說為什麼要信耶穌?耶穌就是我們舊約當中天天說的那一位彌賽亞,就是基督!你要相信耶穌就是基督。他們又問了,你怎麼知道耶穌是基督啊?他從死裡復活了還不能證明他是基督嗎?你看這是不是保羅傳福音的思路啊?所以保羅傳福音的時候是講兩個重點,一個是先告訴他們耶穌是基督,他們說證據拿出來——從死裡復活了。死裡復活是耶穌是基督的證據。因此保羅在這裡說,神已經向我們這做兒女的應驗了,叫耶穌復活了,耶穌是誰呢?他說耶穌就正如詩篇第二篇上所記載的那一位,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然後接下來就說那復活呢?他說論到神叫他從死裡復活,不再歸於朽壞,就這樣說;又引用了一個經文,我們往下面讀:『我必將所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又有一篇上說:『你必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這是預言基督復活的,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才叫做預言基督復活。保羅講道當中引用了三處聖經都是詩篇,第一處是詩篇第二篇: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第二個:他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他;第三個:不再歸於朽壞,叫他從死裡復活。保羅所引用的三處詩篇告訴我們什麼?我們看到保羅引用的三處詩篇,第一個:是第二篇「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第二個:神必將那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大家就要問了,把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我們,是什麼恩典?因為他藉著大衛的口說,必不將他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他的聖者見朽壞,因為這個話是當時對大衛說的。可是彼得也好、保羅也好,他們講道的時候首先是證明這一點,這話雖然看上去是指著大衛說的,弟兄們,大衛死了,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這個話沒應驗,因為他的骨頭已經化成灰了,怎麼能說這話應驗他身上呢?如果不是應驗他身上的話,那大衛說這話不是指自己,那就另有所指,是指誰呢?一定是指他後裔中的另外一位。因此基督來了之後,一定是大衛的後裔。因為大衛指著自己說,也就等於是指著他的後裔說的話就應驗了。指著大衛應許了什麼呢?應許他要從死裡復活的話,就應驗了。你要是把剛才這三個詩篇放在一起,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思路,保羅在裡面挑聖經的時候不是亂挑的,挑了這三節經文就給我們講了一句話,就叫做耶穌復活了。
大家仔細想一想,在使徒行傳十三章,保羅引用詩篇第二篇,請問「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是指復活說的嗎?稍微動動腦筋就應該知道不是指復活說的。因此我們這樣來看你就會發現,使徒行傳十三章的解釋,跟【來1:5】的解釋意思一樣不一樣呢?實際上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如果使徒行傳十三章,你要不多讀幾節經文,不仔細思想的話,簡單的就看三十三節,很容易得出說:神已經向我們這做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說的,然後就引用了這個聖經就停下來的話,詩篇第二篇「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他真的就是指復活。但是你要一直讀下去,人家話還沒講完呢還再繼續引用聖經,那你會看到後來才是講到他應驗了詩篇上的話復活了,所以說耶穌復活了,就為了說耶穌復活這兩個詞,引用了這三處聖經。所以詩篇第二篇就是告訴我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現在我們應該知道拿撒勒人耶穌是誰啊?基督!他跟上帝是什麼關係?他是神的兒子。你怎麼知道他神的兒子?詩篇第二遍說的。神已經宣告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這樣看起來,聖父為聖子作見證,是從舊約到新約都是為祂做見證的。你看在新約當中多次出現,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是不是在為他做見證?那麼在對祂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那跟詩篇第二篇的表達的意思是不是一樣的?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那麼現在我們回到詩篇第二篇,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我要傳聖旨。那請問那個傳聖旨的話,你得拿著聖旨去宣讀,讀什麼呢?讀的內容是「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得去讀這個聖旨。可是我們看到耶穌讀這個聖旨了嗎?你有沒有見過在哪兒宣讀這個聖旨啊?沒有,可是你會發現耶穌一生講道,尤其是約翰福音裡面這樣的話多不多?我是從父那裡差來的,還要回到父那裡去。人子倘若再回到他原來所在之處又怎麼樣呢?我從天上降下來……,約翰福音裡面用的這種話是最多的,是不是就再三強調了,他就是在父懷裡的獨生子,要把祂表明出來。這就是說耶穌基督就反覆在論證一個道理,祂就是神的兒子,那麼耶穌基督傳講聖旨的時候,他不是拿著像咱們電視裡面看到大臣拿皇帝的聖旨展開讀一樣。那麼耶穌基督讀的這個聖旨,基督這個王就超越了世上的列王,如果耶穌也拿一個聖旨去讀的話,就把自己貶低到跟世上的太監差不多了。但是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這個萬王之王是來傳那至高者的旨意,傳講聖旨的,所以祂用什麼傳講,用祂的生命傳講,用祂一生的生活傳講,用祂的言行教訓傳講,直到最後從死裡復活,藉著復活的事件在宣讀聖旨。所以【羅1:3】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說:因祂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祂是神的兒子,就表明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使這個聖旨讀到最後畫上了句號,這就是那個聖旨,因此把兩頭連起來那就是上帝的兒子從死裡復活的。咱們現在再看【詩2:8】「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我們知道那受膏者就是基督。既然天父已經宣告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但是現在天父還對他說,你求我我就將什麼賜給你。這個話對我們提醒也很大,如果天父連祂自己獨生的愛子都對祂說,你求我,我就將地極賜給你為田產,將列國賜給你為基業。你想想咱們這些人到上帝面前想要東西,你能不求嗎?連主耶穌都要求的——你求我。第二個是求是人家打算給你求才行,沒打算給也不會吩咐你,你跟人要一個東西,人家沒打算給,一定是攆你走的,別為什麼呢?因為連門都沒有,我告訴你死了這條心吧,原因是什麼?在我的觀念當中,連想都沒想過給你的東西,你還要,連門都沒有,死了這個心吧。可是現在是這樣說的,你跟我要啊,這樣你就知道人家是已經打算給了。他讓子向父所求的所要的乃是父計劃要給的。因此我們知道,一是上帝也吩咐我們向他求;第二方面,我們也得從聖經中去摸索、尋找,看看人家計劃給的是什麼?如果你只管要,不管祂給不給,就按照自己的意思要的話,那就是雅各書4:3所說: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的中。因此我們既然要跪下來向祂求,向祂要,那一定要確定祂給沒給。因此就得好好讀聖經,看看上帝在祂的聖經當中啟示給我們的,祂樂意把什麼賜給我們?如果祂樂意賜給我們的,我們跪下來向祂求,那一定一求就得到,對不對?現在我們看到主耶穌也不例外,祂是上帝的獨生子,天父都對祂說,你求我,求我什麼呢?你不能亂求啊,別的不一定給你。要什麼呢?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從這個字面的意思,我們想到的那就是整個世界宇宙萬物,你跟上帝要祂把整個宇宙就給了你,有這個意思嗎?大概也有,字面意思上是這樣的。但是這個地方的基業和田產,更多的是指著另外一個意思,比方說【加3:6-7】誰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那我們按照字面的意思講,毫無疑問,他肉身所生的就是他的後裔啊。可是【加3:6-7】說:那以信為本的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你看他已經超越了字面意思。以信為本的跟亞伯拉罕沒有任何血緣的關係,卻能夠真真正正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如果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不是我們就能得著亞伯拉罕的產業,因為是他的後裔就可以有繼承權。當然是,如果憑著肉體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那能得到什麼?在聖經當中找亞伯拉罕物質的產業,就是那個麥比拉洞,一塊墳地而已。如果你說我是亞伯拉罕肉體的後裔,我要繼承我祖父的祖業,那就繼承一塊墳地。那墳墓就是你的,沒別的。可是聖經給我們啟示的是,我要把迦南地賜給你為業,可是最後沒得到迦南地。所以說希伯來書第十二章就已經告訴了我們說,亞伯拉罕知道上帝是指著迦南地對他說的另外一件事情,乃是天上的城屬天的城,所以說這個基業肯定不是指著物質的。因此【加3:14】清楚地告訴我們說:「這便叫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上帝應許亞伯拉罕得福,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那就證明了,因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真正的後裔,就要因著亞伯拉罕得福,是不是就繼承他的產業了?【加3:14】說: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原來這是我們的基業——聖靈。這個聖靈跟基業有了關係了嗎?聖經說了,聖靈跟基業有關,因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基業就是得著聖靈。【加3:6-7】和【加3:14】放在一起對比得出這個結論。那麼這個結論顯得很生硬,聖靈跟基業怎麼能綁在一起?在【弗1:13-14】我們來一起讀:「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原文作「質」),直等到 神之民(「民」原文作「產業」)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是不是告訴我們說你們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聖靈不是基業,但是聖靈是基業的憑據。如果說你繼承你父親的家產,是那個別墅,房產證就是那別墅的憑據。你爸爸不可能把別墅拿起來說:我把這個別墅送給你,不會這樣,因為它不能動的,但是他可以拿房產證給你說:我把這個別墅給你了,你拿到房產證就拿到憑據了。你拿到憑據之後,那我得到了這個別墅,那麼房產證等於別墅嗎?不等,房產證可以揣在兜裡,那個別墅裝不到兜裡。但是有一點,你得到這個的時候就等於得到了那一個。在我們心裡有一種東西叫做什麼呢?確信!拿到了房產證比你住在那個房子裡面的確信還要大。如果你租了個房子,你住進去沒房產證,你住是住著沒確信,這時候你會看到什麼更重要?房產證比房子還要重要,是不是?如果我們在南京擁有一百套房子,有一百個房產證,哪怕我一個都不住呢,晚上睡覺都是甜的。如果你租了一百套房子,你住著你沒有房產證,你會覺得很辛苦、很累,就整天打掃,給誰打掃呢?所以說什麼東西更重要?憑據更重要。上帝不是先把一個房子給我們,祂先把什麼給我們?先把憑據給我們,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啊,難怪重生的時候聖靈先住在我們心裡。這比房產還重要,就是把憑據給了我們,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第二個,你再往下看,他直等到神之民被贖,神之民被贖括弧裡面有個字,神之民原文做「產業」,什麼產業?聖靈是憑據,產業是什麼?產業就是上帝的子民。你一輩子辛辛苦苦,你幹了個啥?掙了個啥?就就買了這個房子。你問耶穌,你一輩子辛辛苦苦付上生命的代價,你賺了點啥?他說我就買了這一群人。對耶穌來講,什麼是祂的產業?他所救贖的百姓就是祂的產業。耶穌可不是說你看我房子多大。如果說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由祂做買贖的人,怎麼描述這個子民?用什麼詞來描述這夥子民?可以不可以說地極?要用這個詞吧?列國要不要這個詞啊?描述這些人都在哪兒?你的子民都在哪兒呢?我的子民是散居在地極,散居在列國,你把這兩個詞跟子民聯繫起來,跟被贖之人聯繫起來。詩篇第二篇的那句話,好懂不好懂?你求我,我就將什麼賜給你?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那你就知道這個基業是什麼,田產是什麼?乃是指著真正重生、得救、有聖靈內住的人,就是上帝真正的產業。真正重生得救的人,是不是有聖靈內住的人啊?如果是真正重生,有聖靈內住的,聖靈和基業關係就很密切了。
第二個,基業和耶穌基督有沒有關係?關係很密切!原來詩篇第二篇所說的,你求我我就把地極賜給你,把列國賜給你,他不是指這個環境、這個地域講的,而是指著散居在歷世歷代的各民、各族、各國、各方神的子民,而那個神的子民是不是屬靈意義上的亞伯拉罕的子孫呀?亞伯拉罕是不是歷時歷代的所有有信心之人的父?他是我們的信心之父,他是不是亞伯的信心之父啊?他是不是亞當的信心之父啊?如果從信心的角度上來講,他也是亞當的信心之父,對不對?如果亞當沒得救的話,那不是,亞當肯定得救了,對吧?那如果說他不管是亞伯拉罕之前的,還是亞伯拉罕之後的,凡是以信為本的,都可以被看作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屬靈的子孫,就這個意思;那我們現在知道不知道這個基業的意思了?另外我們整天唱詩篇,【詩127:3】怎麼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以說真真正正的產業是什麼?兒女。如果你房子很大,有幾個別墅沒有兒女,就你老兩口,是不是年齡越大越愁啊?愁啥呢?你說你過日子過得多好,你這麼多房子。房子有用嗎?那個時候他就知道了,房子也沒用,我要死了,我要房子幹嘛呢?我死了房子是誰的我都不知道,所以說你看到沒用吧,那如果有兒女的話就好了,所以說你看兒女才是真正的產業,所以這個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以在上帝的眼中看,兒女比房屋更寶貴。如果兒女多,都要飯也沒用,沒得繼承,繼承什麼呢?對吧?兒女多沒繼承,繼承什麼?什麼也沒有,可是呢?上帝富足不富足?宇宙萬物是不是也是上帝的?但是最讓祂更看重的是重生得救的神的兒女,但是這個萬物也是祂的,因此上帝起初造這個世界的時候,祂不是單單的為基督造了人,祂也為基督造了宇宙萬物,因此宇宙萬物也是屬基督的。既然我們與主聯合了,我們是主耶穌基督所救贖的百姓。既然是神的兒女,就是神的繼承人,我們要繼承什麼呢?是不是也應許我們將來要進入新天新地呀?你看兩個意思的;第一個就是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是屬肉體的,將來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覆活起來,是不是我們這個人呢?仍然還是你這個人。可是雖然是這個人,跟現在這個人一模一樣,可又不一樣。哪不一樣?現在是血肉之體,不吃會餓的,走路多了會累的,但是到了那一天,我們的身體要變成屬靈的身體,不再吃喝了,不再嫁娶了。又是這個身體又和現在這個身體不一樣的身體,是不是很美呀?那個時候的那個身體也沒有年老的,也沒有年少的,也沒有孩子才學走路的事,也沒有人老的直不起腰的事,都是年輕化,成了一個屬靈的身體,那多美的事啊!人是要復活,這個叫做復活,但是復活起來進入哪裡?要到新天新地。
同樣的用復活的這個人做比方,新天新地也不是上帝說,我看這個世界壞了,不好了,本來好好的,都被你們建樓房、建高鐵給搞成這樣了,我這個世界不要了,扔了,重新建個世界,叫新天新地。不是這樣的。而是怎麼呢?彼得講道的時候,在【徒3:21】說:天必留他,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意思是上帝將來要把這個天地更新成為一個新天新地。會不會有這種情況?上帝要更新這個新天新地的時候樓房造的挺好的,留下吧,要不要留下一棟樓房?到那個時候凡這個地球上面人造的東西會不會有一樣留下來?告訴你高鐵沒有了,這有啥用呢?造的什麼呢?毀啦!這個樓房也拆了,你放到天上的那些衛星都得毀了,有用嗎?都沒有用,把人造的一切的東西全部毀掉之後,剩下了什麼?是不是剩下的上帝起初創造那個原造的世界。那就把這一切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消化。首先是要把人造的拆毀,然後把上帝造的這個世界,就像人復活一樣,使他更新成為一個新天新地,否則的話就不叫新天新地了,一定是更新了才叫新天新地。而我們是從死裡復活的,身體不是這個身體,是屬靈的。那個天地呢?那個天地也是屬靈的,所以我們這個屬靈的復活的人才能居住在那個屬靈新天新地裡,那是最後末了成就的事情。
我講這個是要告訴我們:這個基業也有兩方面,一是除了我們是神的兒女,是他的基業,他其實並不等於是單單有兒女,沒有財產,也有!那個是什麼呢?就是新天新地。那麼我們要在新天新地裡面與主耶穌基督在那裡同住,直到永永遠遠。所以啟示錄二十一章、二十二章給我們描述的那個新天新地,是不是到了那一天,我們統統的都要居住在耶路撒冷啊?然後那個城燈是不滅的,地是用精金鋪的,跟我們描述的那麼美,大家有時候會想:如果亞伯拉罕的兒女多如天上的星、地上的沙,到了那一天我們就到耶路撒冷,到那兒多擠呀,你們覺得會擠嗎?如果你想到會擠,是說明了你這個身體沒改變,沒改變的身體是會擠的;全世界都住在南京,那不行,受不了的,擁擠,盛不下的。但是如果都變成屬靈的身體的話,可以這麼講,這一個房間都能容得下,因為大家都屬靈了,他沒有空間的概念了。手機有5.7寸的6.1寸的,看看你口袋的大小能不能裝下?那我問你那手機的程序,你這個包裡能裝多少個?APP的那個程序,你這裡面能拷多少?人家那個內存卡越來越小容量越來越大。電子的這個東西的發展是體積越來越小,容量越來越大,如果連人造的東西都越來越小容量越大,你說上帝復興起來到新天地那耶路撒冷能裝多少人啊?那根本就不是這個概念,所有重生得救的人都在裡面住著,在新天新地就沒有容不下這一說。我們回到本論當中來看,如果我們看到了這一點,就知道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就是指著永恆中為父所生的子講的。然後說不僅僅子還有什麼呢?還有重生得救的神的兒女,而重生得救的神的兒女,從另外一個意義上理解,也可以被看作是耶和華的產業。為什麼?因為重生得救的人,聖靈住在我們心裡,我們的心成了的聖靈的殿,那麼教會在地上,是不是就是神的殿?那你回去住哪兒?住我家,住那個房子裡面。那神住哪兒?住在殿,住在殿是在哪裡?就是住在我們的心裡。如果我們這麼多的人的一個聚集就是神的殿,那是不是就是上帝的宮殿,那上帝的宮殿可以不可以被稱作是基業?因此他都是用了物質的詞在講屬靈的意義,賜你田產。
接下來【詩2:9】,那麼這些人是從哪兒來的呢?第九節告訴我們說,他必用鐵杖打破他們。原來這些人都是壞蛋,都是該摔碎的瓦器。那主耶穌基督首先是把我們打個粉碎,叫我們與主同死,然後第二個再叫我們與主同埋葬,第三個叫我們與主同復活,成為他的子民的。因此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人,都是首先被基督用鐵杖打個粉碎的,與主同死的人。然後我們再成為他贖下的子民,他才用牧人的杖來牧養我們。所以第九節就告訴了我們這一群人是怎麼來的,都是被耶穌基督先用鐵杖擊個粉碎,再叫他們從死裡復活,成為新人,成為耶和華的產業。
我把【詩2:7-9】受膏者的這個意思講完了,耶穌基督是這樣的一位基督,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祂為了救贖祂的百姓,在詩篇第一篇裡面給我們看到的是,祂就道成肉身來到這個地上,要替祂的百姓完完全全的遵行律法,既不犯律法所禁止的不從、不站、不坐,並且完全遵行律法所吩咐的晝夜思想,愛惜耶和華的律法,為愛神而愛人如己。接下來這一位受膏者,為了祂百姓的罪,受死埋葬,從死裡復活,然後把他的救恩要應用在祂所拯救的百姓身上,這是上帝救恩計劃的全部,可是我們看到當這個事情成就之後,他就復活升天,坐在神的右邊,之後就是與父共差聖靈來,那聖靈來幹什麼?聖靈來就是叫世上的人要醒悟,你們趕快認罪悔改,要不然的話耶穌基督再來就沒有得救的機會,現在正是蒙悅納的日子,如果說現在才是拯救的日子,、悅納的日子,這個現在是「今天」還是「昨天」呢?這個「現在」就是指著基督第一次來到基督第二次再來的「現在」。因為保羅在那個時候講道就這麼講的,那我們看一節聖經,在【徒14:16】我們來一起讀:他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再看【徒17:30-31】世人矇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那麼聖經中保羅大概在說什麼?他的意思是說在以前的時代,世人矇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那保羅所講的「如今」是指著他當天的那個「如今」呢?還是指著一個時代講的呢?是不是一個時代講的,那這個「如今」是哪個時代?就是整個新約時代。既然「如今」是整個新約時代,那請問保羅所說的世人矇昧無知的時候,或者叫做他在從前的時代,那個時代是指什麼時代?是不是整個舊約時代啊?就是從亞當墮落,直到耶穌基督第一次來到那個舊約時代。如果保羅把這個時代分成兩個時代,一個是從前的時代,亞當到基督降生,第二個如今的時代是基督第一次來到基督第二次再來。如果他把這個時代分成兩個時代,保羅說了,他在從前的時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你們愛咋我不管你們,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後說世人矇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要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那就表明在新約時代跟舊約時代不一樣了。哪兒不一樣?在新約時代,因為耶穌基督已經道成肉身,已經從死裡復活,已經做成了救贖,有這麼大的證據,一個聖旨向全世界宣讀了。既然這個聖旨已經向全世界宣讀了,那麼全世界的人都有責任悔改信福音。所以【約3:16-18】就提到了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們不信神獨生子的名,這不是說他們不信耶穌就滅亡,是說你們這些滅亡的人呀,要不信耶穌,別想得救,是這個意思。而不是說我還不如生在舊約,我生在新約,你說你來了,我不信我就下地獄,那是不是我以前就不用下地獄啊?那不是這意思。所有的人都該下地獄,但是耶穌基督來給我們成就了救恩之後你信就得救,不信你就仍然在地獄中。所以說信耶穌是得救的福音,不是叫人滅亡的福音。耶穌說,我來不是要叫人滅亡的,乃是要叫人因他得救的,叫人因信他而得救的。可是在舊約當中,耶穌基督的這個救贖是在漸進的啟示當中,直到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整個的救贖才達於完全才成就了。既然成就了宣讀了,那麼世界上的罪人,每一個人都有信耶穌的責任,你不信耶穌,連不信耶穌都要受審判。將來的話比方說在這個地方傳福音給他,你給他傳了他不信,將來受審判就那一天我打發人給你傳福音,你為什麼不信?你看都要審判他的。然後這個人就說,我下地獄真是罪有應得,因為福音都送到我家門口,我都不要,這只能怪他自己。因此所有滅亡的人有兩方面怪自己,第一,我該下地獄,這是我的責任,因為亞當墮落我和亞當一同墮落;第二個上帝給了我機會,叫我得救,可是我還不信耶穌,我還放棄這個機會,就怪我自己,如果沒有第二次機會呢,單單看第一次的話還有這種想法,都怪這個老亞當把我弄到這兒,當看到第二次機會的時候,這也不全怪你,要怪我,因為人家拉我也不上,我也願意在這兒,不光你把我弄到這兒了我也願意在這兒。你看他就知道罪有應得,那麼我們這些得救的人就不一樣了,我滅亡是亞當的墮落把我帶到罪中的。可是我今天得救呢,是上帝白白的恩典,借著耶穌基督的救贖,使我從罪中得救,使我罪白白得到赦免,得救的人可不是我自己上來的,是我自己選擇的,哪一個選擇的?人家傳福音的時候是不分彼此傳給每一個人,從不信的人身上你就知道我們信是恩典,為啥呢?我跟他一樣,也是不想接受福音,但是上帝借著某件事折服了我,使我來到了教會,使我選擇了信耶穌,所以說你選擇信耶穌之前,是因為聖靈在我們裡面有一個工作,他重生了我們,他給了我們生命。可能我們平時有時候只強調一點說:得救都是恩典,立馬得出一個結論,那不得救的人就是上帝不給他們恩典,其實這第二句是錯的,不得救的人上帝也給他們恩典,是他們不要。反過來說,上帝給他們恩典他們不要,上帝給我恩典那證明我要,那也錯了,因為第二句話你就說錯了。因為給他們恩典他們不要而我要,這樣也錯了,給我們恩典我們也不要,但是上帝硬塞給我的,那你只能這麼講,所以說你不能用這一邊看那一邊說,我是這樣的,他一定是那樣的,不對的,這就是滅亡的人就是給他恩典他也不要,所以他滅亡了。那麼給我們呢,我們可不是說我們要,是我們不要主塞給我們,我們不想得救,他救了我們的,是他除去了我們的實心,給我們換上肉心的。那請問這個工作是誰做的?聖靈做的,聖靈怎麼樣做的?就是【詩2:11-12】你看看怎麼說,現在是不是保羅所說的,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差不多就表達這個意思。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是不是要審查自己了?該受管教,你們應當存畏懼的心侍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你們要趕快與子和好,用嘴親子。恐怕他發怒,為什麼恐怕他發怒?因為他二次再來的時候,就沒有人能得救了。在【詩32:6】說:為此,凡虔誠人都當趁你可尋找的時候禱告你;大水泛溢的時候,必不能到他那裡。意思就是現在如今新約時代,是蒙悅納的日子,是被拯救的日子。如果基督二次再來之前把福音給你,你不接受福音,耶穌基督二次再來的時候,就關閉福音的大門,沒有一個人還能夠進去。就如同當年上帝把方舟的蓋關閉一樣,總有一天也要關閉福音的大門。所以你看到洪水當中,上帝把方舟的蓋關閉,不是挪亞關閉的,祂能關閉挪亞方舟的門,任憑世人呼叫不得進去。耶穌基督二次再來的時候,祂也照樣關閉福音的大門。因為蒙悅納的日子,你不聽福音,不接受福音,那麼等到門關的時候,你再呼叫就沒有用了。【賽55:6】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如今就是這個日子,如今就是聖靈借著教會在向罪人、向世界發出呼召的時候。所以詩篇10-12節這個語氣是呼召的語氣,現在你們君王應當醒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那可能有的人就說了:不是叫我啊?這是在叫世上的君王啊,人家是在叫世上的審判官啊,我又不是君王?那為什麼這個地方用君王用審判官,沒有用臣民呢?原因是詩篇第二篇首尾對應,因為一開始是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聚集商議,要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所以到了後面說,那你們這些君王應當醒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這是寫詩的一種手法。但是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說,那就是指君王,跟老百姓沒關係,如果連君王都應當醒悟,老百姓豈不更應當醒悟?一個國家你不應該聽君王的嗎?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那每一個人都應該受管教。所以說這個地方是指著代表性意義。當說世上的君王、世上的審判官,那是指代表性的意思是舉國上下全民都應當這樣,不是說只有老百姓。那如果這裡不用君王和審判官就用臣民呢?那當官的說你們要悔改,我一向都不用悔改,法律都是跟你們定的,跟我有什麼關係嗎?我是立法者,對吧?那假如用君王和審判官呢?就是讓這樣想的人知道應該怎樣正確的思想。因為我們老百姓的想法本來就是對的,我們就是守法的,我們就應該是被管教的,本來這個習慣已經養成了,現在上帝給我們講了,當他說道:你們世上的君王應該醒悟,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你應當存畏懼侍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趕快的與他親嘴,以嘴親子,是不是與主和好?借著主耶穌基督,基督他是救主,那麼以嘴親子的這一句話就應當是伏在祂的腳下,做祂的臣民啊,那我們要成為神國的子民,伏在祂的腳下,因為祂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祂的都是有福的,凡相信祂的都是有福的,凡是接受耶穌基督作救主的都是有福。
這樣詩篇從四段當中,我們透過剛才特別是基督的這一段之後,你就知道這四段當中彼此的關係:就在世人一起謀劃商議要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那坐在天上的必嗤笑,因為祂已經設定了救人的計劃,祂已經立耶穌基督做救主,要拯救祂的百姓,祂已經膏立祂做君王、做先知、做祭司,那麼你們這些人抵擋祂就相當於拿雞蛋在碰石頭似的。所以說你最後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就像保羅用腳踢刺是難的,你最後踢不好就把自己氣個半死,這就是世人。上帝已經宣告了,受膏者已經成就了。我們是活在新約時代,主耶穌基督已經成就了這個救恩,我們今天能夠來到教會禮拜、來敬拜祂,就是祂的恩典臨到了我們,那我們能來這禮拜,能夠敬拜上帝,就是因為聖靈借著福音呼召了我們,然後又重生我們給我們信心,借著這個信心叫我們與主聯合。借著這個信心,祂把我們從亞當裡遷到了基督裡,把我們從魔鬼撒旦的國度裡遷到了祂愛子的國度,我們今天成了神國的子民,是一個蒙恩的罪人。
可是現在耶穌基督再來的事一直說:快來了,快來了,為什麼還沒有來呢?趁著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那麼時候還多不多呢?聖經給我們提醒的是,因為剎那間祂說來就來,哪一天都是有可能的。從第一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每一天都讓人活在基督隨時都有可能再來的這個空間。那麼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洪水來到的時候,因為挪亞喊了一百二十年洪水要來,你們要防著點兒,洪水來了之後,你們要上船,喊得多了越喊人越不信,喊到最後再喊的時候,人都笑了,因為你喊了一百次都沒有來,你現在再喊,人家不但不聽,反而譏笑他。所以說當挪亞上方舟的時候,大家都譏笑他,你看這瘋子還真的上方舟,譏笑他。大家有沒有想一想,如果這個時代耶穌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來的時候也這樣,那你們就要注意了,要觀察這個時代,越像挪亞的時代,那你就知道主來的日子怎麼樣?越近了。你們有沒有感覺到如今像呢?至少有一點像,哪兒像?就是你怎麼喊人都不聽了,你現在把福音發到微信群裡面沒人看,把語音發到微信也沒人聽,為啥呢?因為要聽的東西太多了,能看的電影太多了。以前每天放一集,在電視機前等啊等到明天晚上,現在二十四小時你隨時看都有,多少個頻道都不知道,數不清頻道,別說每個頻道有多少內容你都不知道,再不行的話給個硬碟都在那邊拷貝著,你隨便挑吧。所以說現在的人能看的東西太多,能聽的東西太多,所以人已經不去思想這些死後的事了,管他死了以後咋樣呢,只要活著痛快不管死後的事,那麼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人越來越不欣賞福音了,越來越不想聽信耶穌的事了,越來越不關心靈魂的事兒了,那麼這時候就越來越像挪亞的日子了。主耶穌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來的日子也怎樣,到那一天吃喝嫁娶,人都是顧著這樣的事情,吃吃喝喝結果在人不知不覺當中,洪水來到了,人子來到的時候也是如此。這樣我們越是感恩,今天我們來到了基督的逃城,我們就一方面感恩一方面越覺得我們有責任要把福音傳給咱們的親人,還有父母啊、還有兄弟姐妹呀、還有我們的好朋友啊,他們都還不信,現在你給他傳福音,行了,別給我講你們那一套啊,省著點吧。但是你知道到了將來耶穌再來的時候,他會罵你的,你這個東西,關係這麼好,你去禮拜不叫我?你信耶穌不告訴我?到了那天不但上帝要審判,連你的好朋友都會恨你的。所以我們為了不留下這個遺憾,如今是可尋找的時候傳福音,如果過了這個時間,你傳福音的機會都沒有啊,感謝上帝。
那我今天就詩篇第二篇跟大家分享到這兒,我們來一起禱告:「天父,我們再一次感謝你,你是何等的愛我們,給我們預備了這莫大的救恩。差遣你的愛子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救主,為我們成就了這極大的救贖,把我們從罪人當中拯救出來,使我們成為您的百姓,成為你的兒女,成為你草場上的羊,成為你贖下的民,使我們今天來到了你永生神的教會,特別感謝主,你是這樣的厚待我們這一群不配領受你恩典的罪人,主啊!求你的愛能夠常常的激勵我們,也求你借著你的聖靈能夠把你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好使我們能夠被你的愛激勵,使我們不單單活出基督,也是讓我們更加有熱心來傳揚福音。主啊!我們就求你借著你聖靈的大能更新,改變我們、塑造我們,使我們越來越有基督的形象,使我們越來越有愛靈魂的熱心,使我們越來越對主耶穌基督再來有急切的盼望。主啊!在我們身上來成就你的美意。我們這樣在你面前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註:根據語音整理,未經作者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