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童古宅|窗欞文化 鐫刻在古宅裡不復存在的歷史

2020-12-13 中國網旅遊中國

 

 

 

圖 鄭承東

 

窗欞文化是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往往濃縮了歷史文化的精華。重視它們,研究它們,進而珍愛它們,在發展和建設中應該給予特殊的照顧。

 

 

中國古代建築,從秦漢以來,一直在變化,我們的門窗就隨著建築的變化而變化。我國的古建築多以傳統木構建築的框架結構設計,這使窗成為中國傳統建築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成為建築的審美中心。

 

 

窗的類型在清代明顯加多,而且窗欞格圖案更為繁雜,與明代簡單的井字格、柳條格、枕花格、錦紋格不可同日而語。在清代,許多窗欞格圖案已發展為套疊式,即兩種圖案相疊加,如十字海棠式、八方套六方式、套龜背錦式等。江南地區還喜歡用夔紋式,並由此演化為亂紋式,更進一步變異為粗紋亂紋結合式樣。

 

 

 

明清以來,霍童溪因為水運發達,便成為屏南、周寧、政和、松溪等內路縣木材、毛竹、鹽糧等運輸要道,也因此成就了霍童古鎮的繁榮。古鎮建築風格與布局也獨具特色。古建築群落大多建於清代及民國,少數屬明代建築。霍童村古民居群主要由一座明代文昌閣、一座百年宗祠、六十多幢大宅構成,集中成片,保存完整。在歷史的演變中,古民居又分出了青磚、木質結構及三合土牆三種外觀。青磚外觀的,自然是當年的大戶人家。氣派中透著優雅,精美中展現濃鬱的書卷氣息,文化內涵十分豐富。院內的對聯和雕花的窗欞,有意無意透露各家各戶的淵源脈絡。尤其是嵌在木窗上的窗欞雕花,刻畫了農耕時代的耕讀文化的場景,人物表現惟妙惟肖,是木刻藝術中的上品。

 

 

霍童古宅窗欞均系完整樟木以平面鏤空透雕和多層次鏤空浮雕,一氣琢雕而成。其刀法遒勁,工藝精湛,畫面生動,人物傳神。其雕刻裝飾布局合理。結構嚴謹,且高低錯落有致,依勢分布,以其形態各異的人物故事為主體,並輔以亭臺樓閣、山水景物、樹木花卉、動物禽獸以及瓶、盤、罐、鼎、壺等圖案而相呼應配合,層層迭迭。雕刻手法分為浮雕、透雕,然後有一些攢插,一些插接,它用了很多複雜的工藝。我們有時候一眼望過去,也就無非雕得比較花而已,但實際上他用了很多雕刻的工藝。過去工匠注意很多細節部分,比如男人的肌肉跟女人的肌肉都完全不一樣,而在雕刻時,凡是設計到女人的時候,臉上都非常平滑,而男人這種肌肉的起伏,它就雕得非常清楚。尤其是以中軸圓心為主體的人物故事造像刀刻細膩,微妙微肖,把這一幅幅作品組合一起,便是一幅清時「清明上河圖」的長卷。

 

 

窗子絕不是為了透光和通風。一個好的窗子應當是一個好的畫框。霍童古宅窗子的傳統構造十分考究,窗欞上雕刻有線槽和各種花紋,構成種類繁多的優美圖案。透過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不同景觀,好似鑲在框中掛在牆上的一幅畫。室人在面朝窗子時,首先感受到的應當是一幅優美的詩文圖畫,真讓人難已忘懷。我們很多文化內容它不是完全通過書本去傳達的,它有時候可以通過生活中實用的東西。比如中國古代門窗大量的這種版本小說,它都有圖畫去反映。這個的主體圖案可以反映一些比如三國演義中的經典畫面,如「單刀赴會」,「三英戰呂布」等。在乾隆盛世的時候,收藏風非常熱,這就反映到當時的窗欞上,在上面雕了很多「博古圖」,這也反映了當時的一種收藏生活。

還有古代不是每個人都去上學讀書的,很多人教育孩子的時候,他會抱著孩子在窗戶面前,說你看這就是……,他就把這個文化傳達了。我覺得在這點上,中國古代門窗在傳達文化上,不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可惜的是,住在現代都市裡,古老建築多被拆除,高樓密集,窗外難見藍天綠地,陽光照射也顯得珍貴了。加之窗子的造形千篇一律,窗欞文化已經不復存在了,怎能不讓人感慨不已。(鄭承東)

相關焦點

  • 周末到蓮都逛古宅 感受當年大戶人家的「江湖」……
    又逢周末,不如去麗水蓮都,來一次感知歷史厚重的古宅之旅!市區醬園弄——譚宅舊時,處州府城流傳這樣一句話:「譚家的屋,潘家的谷。」說的是府城裡醬園弄的譚宅,首屈一指,最氣派。譚宅建於清道光丙申、丁酉年間,是最完整的清代古宅院。
  • 道不盡的千年古韻 山水清幽霍童古鎮
    霍童古鎮位於蕉城區西北部,距寧德市區47公裡,全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霍童溪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這裡自古就是屏南、周寧兩縣木材、毛竹運輸要道。霍童古鎮先後被列為福建省農業科教示範鎮、福建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鄉鎮等。 「霍童溪畔古村落,山環水繞映碧波。
  • 泰州· 古宅時光
    調古宅倚日光,南窗寄幽夢。如今,這座古建築文化遺產已打造成泰州的一張特殊文化名片,與「泰和堂」傳統中醫文化共生共榮。泰州現有200多處文物保護單位,大部分是古民居。緣由泰州歷史上自明朝後,進入了長達數百年遠離戰火侵擾的相對安寧時期,百姓在這裡安居樂業,泰式民居群落逐漸在稻河、草河兩岸及其他區域形成。
  • 鄭州任家古宅,是一部精美絕倫的厚重史詩,是穿越歷史的堅守傳承
    在鄭州,任家古宅真的是一種史詩般的存在,又是一種隱匿型的存在。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用到這裡很合適,因為任家古宅位置有些偏僻,它坐落於高新區拆遷後的東史馬村一個僻靜的角落裡,周圍是高樓林立,人來車往,絡繹不絕,平常人卻很難注意到附近有這麼一處久經滄桑的歷史存在,如果不是報導,這座古宅可能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熟悉到刻骨的在乎。
  • 霍童古鎮:天下第一洞天
    不久前在微信上看到福建最美鄉村的帖子,其中霍童古鎮和廉村都在寧德郊區,年末回阿玲老家過年,正好順道遊覽。霍童古鎮位於寧德市西北區,距離市區約47公裡。上午9點左右出發,出了寧德市區,沿國道直行,正閩東臘月,天氣晴和,一路山明水秀,處處風光。
  • 丹陽這一百年古宅,荒廢了...
    丹陽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繁榮的城市,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但是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一些古宅卻有了不同的命運。有的被列為歷史保護區,防止人為的破壞;有的則被冷落,被遺棄,直到頹敗。,歷史的見證者。然而一部分古宅正在被遺忘...· 曉星羅氏宅 ·位於丹陽市開發區曉星村,有一座百年老宅,它的名字叫——曉星羅氏宅!
  • 夢裡霍童,線獅躍舞
    霍童,古地名。初聽這古鎮名,一股仙氣逼人,從未見就覺得這地方一定不簡單。查了歷史沿革,果然,傳說周朝時有霍童真人,亦名霍桐,居霍林洞,此地由此得名。夢裡霍童據霍童溪沿岸蘆坪崗遺址考古發掘證實,至少在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晚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痕跡;蘆坪崗
  • 古宅收藏投資:看上去很美
    這場資本裹挾文化的「洪流」,將一座座粉牆黛瓦的古宅變成瘋狂的金融產品。在浙江義烏,不少投資者深入浙江、安徽、江西的鄉間,在那些面臨拆遷的古村中搜尋民國以前有價值的古民居進行投資。  據溫州市收藏協會秘書長徐亮介紹,目前對古宅有興趣的大致有兩類人:愛好型和生意型,其中生意型佔多數。
  • 霍童古鎮景區
    霍童洞天仙境 霍童古鎮古建築群---明清古街 霍童古鎮景區《留守村裡娃》陳怡建 攝影   霍童鎮位於蕉城區西北部,距寧德城關47公裡,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3A級景區、中國十佳生態養生旅遊名鎮,2014年霍童古鎮入選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名鎮及中國最美村鎮,2015年獲得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霍童線獅」、「霍童鐵枝」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美成在久——王安石家鄉古樹古宅的前世今生
    但還有三十多座需搶救的古村落中,不少古宅早已無人居住,到處殘垣斷壁、破敗不堪,即將被水庫淹沒。  參與古宅保護的陳玉龍聽說有一處近五百年古宅,當他們滿懷期待地趕到時,卻發現已失火燒毀了。原因是古宅長期沒人住,堆放稻草,過年時小孩子放煙花不慎燒掉了。  古宅的現狀更加堅定了馬達東搶救水庫淹沒區古民居的決心。他出資購買古宅,請來古建築專家當拆遷顧問。
  • 寧德記憶的源點|霍童古鎮
    世界一直在變唯有被記錄的時光不變微信公眾號:徐先生的時光裡NO.38 - 寧德記憶的源點|霍童古鎮文|蔡佳劍如果就在蕉城周邊走走的話,那我們就一起到寧德的千年古鎮——霍童,去遊走一番吧!霍童古鎮就像是鬧市中的一縷寧靜,高樓中的一片花園,這一方青磚古鎮依偎於風吹羅帶,風情萬種的霍童溪畔,似千年詩經,在水一方。
  • 民間故事:小男孩在古宅裡看見了什麼?為何會成為他一輩子的夢魘
    「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大家好,我是民間文學類原創作者~半杯水。我知道很多人見過古宅,也知道很多80後70後都曾經在古宅住過,甚至在那度過整個童年。但我今天所說的古宅,你們絕對沒見過。很可惜,由於年久失修無人打理,歷經幾百年的古宅早已土崩瓦解,不復存在了。而小文也只在6歲那年有幸住了一夜,可僅僅是那一夜,卻給小文帶來一輩子也無法磨滅的夢魘。據小文家譜記載,此古宅是他祖爺爺手上建的,由於祖爺爺名字就叫深山,而建房子的地方又是深山老林,因此這座古宅得名深山古宅。
  • 廣西深山裡藏著一座古宅,屋主是清朝大官,有三件寶物鎮宅
    歷史遺留下來很多民間古宅,在廣西的深山裡,藏著一座恢弘大氣民間古宅,屋主是清朝的大官。房子依山而建,前面有一個半月形池塘,格局設計十分講究風水,而且還有三件寶物鎮宅。如今,這座民間古宅,依然保持著清朝時期修建的原樣貌。
  • 英國古宅城堡主人的真實生活
    英國境內的古宅、莊園、城堡數不勝數,不過只有約300座由國民託管組織管理,更多的則為從祖宗手裡傳下的私產,保存現狀不容樂觀。據英國歷史建築協會估計,自2009年迄今,亟待修繕的古宅數量增加了一倍,而這些宅第主人卻異口同聲、齊齊喊窮:費用太高,地主家的餘糧都搜刮光了。
  • 朝陽:一磚一瓦編號留存 古宅將異地重建(圖)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特派朝陽記者 崔晉濤 攝  新聞到底:《近300年清代古宅該不該拆?》③  新聞閃回:人字形的屋頂,青磚灰瓦,木製門窗,牆角精美的浮雕……隨著轟然一聲巨響,這處有著300餘年歷史的清代民宅的屋頂被挑落,朝陽凌源市民及業內人士紛紛趕到惋惜,勸阻施工隊暫緩拆遷,希望能夠保留下這處凌源市唯一的清代古民宅。
  • 藏在鬧市中的古宅,開價一個億也不賣,堪稱中國最貴祖宅
    在鄭州市高新區內有一座富麗堂皇的清代古宅,它位於東史馬村的中心地帶,古樸雄壯的古宅在一片現代化的高樓之間顯得極為耀眼。這座古宅現在佔地面積1192平方米,而在鼎盛時期古宅的規模比現在還要大,被當地人視作自己城裡的「大宅門」。這便是東史馬村赫赫有名的任家古宅,最早修築於清朝的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
  • 玉林西街口有一座古宅,是文天祥後裔的住所……
    200年古宅西街裡的寶貝其興古宅約建於清仁宗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至今保存得仍較為完好,它默默見證了西街的百年滄桑。日前,記者走進這座古宅,從它的一磚一瓦、一窗一門中,去傾聽那些隱藏在歲月裡的故事。
  • 百年宅院變身文化酒店 蘇州引進外資"復活"古宅
    如珍珠般散落於各處的老宅,靜靜地見證著蘇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璀璨。近年來,蘇州市不斷加大對包括老宅在內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通過合理利用,進一步提升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與品質、品位。位於平江路鈕家巷33號的方宅,原是一座四路四進的典型江南民居,後長期為"72家房客"所居,損毀嚴重,破敗不堪。
  • 中國十大影響力名鎮,最美村鎮,歷史文化名鎮,福建寧德霍童古鎮
    霍童古鎮,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西北部,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霍童溪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自古是屏南、周寧兩縣木材、毛竹運輸要道。霍童鎮先後被列為福建省農業科教示範鎮、福建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鄉鎮等。
  • 寧德霍童古鎮:一個寫滿故事的千年古鎮
    因為不喜歡在節假日到熱門景區看人山人海,所以這個假期,我選擇了到周邊的小眾景點遊玩,而今天,我就跟大家來聊聊位於福建寧德的霍童古鎮。霍童古鎮位於寧德市蕉城區,因西周霍桐真人修煉於此而得名,古鎮有多個榮譽稱號: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鄉鎮,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也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