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海派文化地圖》叢書贈書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歷經四年,《海派文化地圖》叢書16冊終於集結出齊了。今天(22日)下午,在上海圖書館2樓西賓廳舉行了《海派文化地圖》叢書贈書儀式暨「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意向書籤約儀式。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兼總主編柴俊勇代表叢書編委會向上海圖書館贈送了一套共16本的《海派文化地圖》叢書,上海圖書館黨委書記樓巍回贈以捐贈證書。
海派文化以「開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細作」的文化特徵與品格,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上海人,也向全國和世界展示了上海獨特的人文品格。據柴俊勇介紹,「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具有四個特徵:一是海派文化「珍珠項鍊」,「海派文化地圖」運用新穎的地圖概念,把一個個海派文化地標人物,將打散的珍珠串聯起來。每本書有30多個故事,16本書就有500多個故事,每個故事記載了與上海這座城市發展相關的重大事件和特色地標的故事,敘述了作出不可磨滅貢獻的有關知名人士,共同構築了上海萬花筒般的城市精彩。
圖說:「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意向書籤約儀式 主辦方供圖
二是區域特色較為明顯,上海境內的每個區,或多或少都保留了能體現海派文化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歷史遺存,同時,仍在不斷積累、沉澱和興起文化的新思潮、新創造和新成就。每一卷,都結合了各區的地域特色,闡述了海派文化在各區區境內的發源、流布、傳承、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地理分布。
虹口區,海派源流;寶山區,淞濱漫話;松江區,錦繡雲間;奉賢區,古華賢情;長寧區,西區漫步;普陀區,蘇河競秀;浦東新區,都市傳奇;崇明區,東海瀛洲;徐匯區,海上文脈;黃浦區,申江往事;金山區,山海雅韻;青浦區,崧澤之光;楊浦區,滬東風雲;靜安區,上海藍調;閔行區,春申季風;嘉定區,吳疁風華。
三是每位作者不講報酬,文風紮實,深入一線,有的住在當地,採風訪談,收集資料,有的自掏腰包,晝夜趕稿。
四是黨政領導大力支持,要求再出一本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的精選集中英對照,作為接見外賓、外地來客的伴手禮。澳門大學圖書館還決定收藏這套叢書。
圖說:《海派文化地圖》叢書贈書儀式暨「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意向書籤約儀式 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舉行了「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意向書籤約儀式,叢書執行總主編浦祖康代表「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工作室和主創團隊,與上海圖書館會議展覽中心、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微電影專委會、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上海航海郵局、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悅悅圖書有限公司負責人,圍繞海派文化地圖IP的主題講座策劃與數位化內容開發、海派文化微電影的拍攝製作發行、海派文化動漫作品的策劃設計、海派文化主題文創郵品的創意設計、《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的有聲出版以及線上線下推廣等籤訂了合作意向書,希望通過對海派文化地圖IP的眾創和推廣,更好地弘揚海派文化,打響上海品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