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海神話解析

2020-12-14 騰訊網

「精衛填海」神話源遠流長,對其內涵的解讀眾說紛紜。

對於「精衛填海」神話的解析,如袁珂認為精衛填海「表現了遭受自然災害的原始人類徵服自然的渴望」。此類解釋與長期影響中國的神話研究的馬克思對於神話的解釋有關。馬克思在《導言》中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徵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人們往往強調其精神價值,認為古人認識水平有限,無法正確認識自然反映自然,以想像、虛構、誇張的手段來描述史事而創造出神話,並且把「精衛填海」用「執著」、「矢志不渝」的主旨關鍵詞解說為先民戰勝自然的信念和理想,歌頌了「精衛」戰天鬥地的豪情壯志,或者闡釋為對精衛悲壯與堅強的神話表達。

此外,倪濃水從敘事學角度將其解讀為「南北方文化鬥爭」的一個寓言和象徵,「認為它是當時南北歷史文化和政治對抗的一種隱喻性神話敘事」。

田兆元通過「東」與「山」要素分析認為「炎帝神農氏的東進失敗是敗在蚩尤氏手下,就相當一次溺水,化為精衛鳥表達炎帝部落失敗後還保持自己的精神理想,填海表達一種復仇對抗的情緒」。

段玉明則認為「精衛填海」或是一個關於太陽的神話,敘述了一段太陽沉沒的故事。女娃是太陽的象徵,也是商的象徵,它的沉沒隱喻了商的覆滅。精衛努力的不過是要恢復一種舊有的太陽秩序,而其蘊涵的則是一種商人的復國願望。

範正生根據「精衛填海」神話暗含的歷史信息,認為「精衛填海」是部族婚姻歷史事實的產物,是炎帝部落集團與少昊部落集團帝俊時代王子婚姻的真實反映,它實際描寫了炎帝公主女娃嫁與帝俊部落王子後思親的傷悲意緒,是對女性婚姻及命運悲劇的形象寫照,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和親」史事的反映。

王紅旗認為在距現代7400年海平面上升達到最高點,「海岸線西進到今日太行山腳的京廣鐵路線一帶,此後海平面逐漸回落,海岸線也隨之東退。精衛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正是對上述滄海桑田變化的古老記憶。」

迄今為止,較為明晰解讀「精衛填海」神話母題的,應推臺灣神話學者杜而未。運用泛月亮神話理論,杜氏認為「精衛填海」是關於月亮盈縮母題的神話。杜氏的解讀多系附會,觀點雖新,卻難服人。

另外有一學派,高朋,李靜,孫蔚青等人則運用人類學、民俗學等學科理論方法對「精衛填海」神話的文化內涵進行解析,分析「精衛填海」神話展示的是遠古母系社會時期的鳥圖騰信仰,詮釋當時氏族制度下女性地位的高低,折射出中華民族的某種民族精神。「精衛填海」神話展現出女性主義的悲劇精神和悲劇意識,是對以往「大團圓結局」神話的一種顛覆。

通過神話文本的研究,挖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需要多元的視角。「精衛填海」神話是遠古人類留下的史事記錄,由於距今太遠,對其解說見仁見智。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精衛填海》逐句解析,我們從這裡出發學習文言文
    要注意,《山海經》是中國第一部神話傳說的大彙編,就可以了。保留了很多上古神話故事的《山海經》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由於東海,溺而不返」其實是交代了「精衛填海」的原因。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銜」是「用嘴含、叼」的意思,「以」是「用來」的意思,「堙」是「填塞」的意思,連起來就是「(精衛)常常用嘴叼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塊,來填塞東海。」這其實就是「精衛填海」的經過。
  • 一個古老的神話——精衛填海
    有一個古老的神話精衛:古代神話中的鳥名。《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總體而言,上古神話的悲劇意蘊著重彰顯的是一種倫理道德品質,不是顧影自憐,不是自怨自艾,而是一種敢於反抗、敢於鬥爭、敢於犧牲的精神。
  • 中國古代神話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後世加以註解,給了更多的意義。有研究者認為:讓今人看到了先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弱小和無能為力,同時也透出了生命的脆弱,同樣現代人在大自然面前一樣是弱小的。也有對徵服自然的一種精神的渴望的,袁珂認為精衛填海「表現了遭受自然災害的原始人類徵服自然的渴望」。
  • 遠古神話:《精衛填海》賞析
    遠古神話精衛填海又北①二百裡,曰發鳩因為這是神話,所以我們就不能像討論「愚公移山」那樣分析移山好還是搬家好。我們不能去議論精衛填海的現實可能性,而要像陶淵明那樣,懂得堅韌頑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毅力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們幹好任何事業必不可少的條件。
  • 當金山農民畫遭遇高科技,舞劇《精衛填海》演繹創世神話
    當金山農民畫遭遇高科技,舞劇《精衛填海》演繹創世神話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2018-09-29 11:32 來源:澎湃新聞
  • 在《山海經》的神話精衛填海中,大海真的被填滿了嗎?
    《山海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一個關於神話傳說的書籍,由於其寫作年代比較久遠,沒有人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誰,但不少人認為這本書的寫作年代比較長,應該是有不少的作者。山海經裡面內容豐富多彩,除了一些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還保存了許多上古時期的神話故事和寓言故事。比如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 山海經是神話還是歷史?精衛填海隱喻一段沉痛往事
    關注葉之秋頭條號,了解別樣上古神話中國古代有不少神話都源自《山海經》,昨天我們聊了一下「夸父追日」,今天且來說說精衛填海。一般我們在說到「精衛填海」的故事時,都會慨嘆說精衛這種鳥,象徵了一種不肯服輸的大無畏精神。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據專家考證,《山海經》最終定稿,大約是在西漢年間,然而,一些文字很明顯源自戰國時期,甚至更早。
  • 非人哉:神話傳說「精衛填海」,沒想到後續是這樣的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小羨對於神話傳說,想必大家印象中還是有很多的,畢竟有不少都拍成動畫或者連續劇,即便沒有完整的閱讀過,對講述的故事也應該有所了解。今天要說的是《山海經北山經》中的上古神話傳說「精衛填海」,講述了炎帝神農之女——女娃溺死於東海,死後化為精衛鳥,日夜銜石填海的故事。隱約還記得「精衛填海」在小時候的課本中有讀到過,因為其中刻畫了英勇頑強的精衛形象,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徵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強烈願望和不畏艱苦的奮鬥精神,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學習,嚮往的。
  • 《山海經》記載神話精衛填海:炎帝小女兒死後化為鳥,填平東海
    《山海經》記載神話精衛填海:炎帝小女兒死後化為鳥,填平東海《山海經·北山經》記載了一種悲壯而引人注目的鳥精靈: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 《山海經》記錄的夸父逐日、精衛填海不是虛構神話?都是真實故事
    因為描寫的內容太離奇,現代人把它當作神話經典。但這真的像你認為的一個簡單的神話嗎?如果這本書真的像人們說的那樣,那只是一個虛構的神話。它可以從內容上加以明確界定,這樣就不會出現後人千百年來批評而不能得出結論的局面。相反,其他的文章,如《子午》、《聊齋志異》等,都有著鮮明的怪誕經典標籤。這本書的作者一直無法核實,有前輩曾說,這本書可能出自大禹和博夷之手,經過幾代後人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山海經"。
  •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說精衛填海的神話,可以反映出人類的宇宙觀?
    精衛填海的故事,大多數人都不會感到陌生,而精衛最終是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大海是不可能被填平的,就算是神話,也要有基本的事實,所以后羿射日雖然誇張,但卻是基於天上只有一個太陽的事實講述出來的,所以才能夠成功,但精衛填海如果成功的話,那就是不尊重大海浩瀚無際,難以徵服的事實了。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除了精衛填海,你還知道幾個?
    在上古神話故事中,有著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叫做精衛填海:炎帝有一個乖巧美麗的女兒叫做女娃,被炎帝視為掌上明珠,女娃一直想讓父親帶自己去東海玩耍,因為東海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極其美麗。精衛填海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直到今天,後世人也常常用「精衛填海」來比喻從事艱巨卓越事情的仁人志士。《山海經》一書是一部富於神話故事最古老的地理書,記載了中國古代眾多的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洛神宓妃、日神羲和、夸父逐日等,更囊括了地理、植物、宗教、醫學、巫術、動物等方面的內容,可謂可謂汪洋閎肆,有如海日。
  • 中國經典神話故事英語版:精衛填海
    古代神話《精衛填海》中說,炎帝的小女兒女娃遊東海溺死後,為了報仇,便化做精衛鳥,「常銜西山之山石,以堙於東海」。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 神話傳說,精衛填海,女娃之死是意外,還是另有原因?
    神話傳說,精衛填海,女娃之死是意外,還是另有原因?《山海經·五藏山經·北山經》記載:「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也許,不管是報復還是冤死,神話需要給眾人一個合適的理由。我們總是無法接受重大的意外或者變故。一個理由並不能改變事物的本身,只會更讓我們感覺到自身的渺小和脆弱。
  • 書畫苑|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后羿射日,趙延沛刀子刻出神話來
    趙延沛篆刻《古代神話》篇▓(鎮江)祝誠|推薦古代神話 趙延沛篆刻▼精衛填海精衛填海1精衛填海2>精衛填海3▼女媧補天
  • 《山海經》記錄的夸父逐日、精衛填海不是虛構神話?都是真實上古
    《山海經》有一個稱號是「神話之淵府」,這也是袁珂在《袁珂學術》給它取的名字。「它是在進化論的歷史演進理論以及由此奠基的文學史發展模式的支持下登上文學史之首的寶座。」《山海經》是我國歷史上保存神話最多的文學資料,也是最具有文學價值的神話著作。
  • 精衛填海、夸父逐日……這些神話故事好精彩!廣少圖開展「神話遊園...
    精衛填海、夸父逐日……這些神話故事好精彩!廣少圖開展「神話遊園會」漢字嘉年華活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8-24 8月24日,「神話遊園會」漢字嘉年華活動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以下簡稱「廣少圖」)舉行。
  • 四年級上《精衛填海》:懂得精衛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精神
    四年級上《精衛填海》:懂得精衛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學習目標通過藉助注釋和聯繫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正確做到詞句間的停頓,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藉助注釋和聯繫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能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話說說精衛填海的故事。懂得精衛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精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徵服大自然的意志和願望。
  • 《精衛填海》與《愚公移山》
    《精衛填海》與《愚公移山》——聽周曉霞《精衛填海》有感《精衛填海》是小學四年級的小文言文,只有兩句話。
  • 精衛填海,並非自不量力的抗爭悲劇
    精衛之父 為何是東夷首領蚩尤 學者們多以為精衛填海神話中的「炎帝」,就是與黃帝並稱的炎帝。這些原始信仰構成精衛填海神話的思維基礎。 精衛化身為鳥,是人死後以圖騰形象顯現的一種變形體現。同時,神話中令人哀婉動容的是精衛鳥自喚其名的叫聲。這個情節當源於古老的招魂儀式。在原始信仰中,人的生命由魄和魂兩部分所組成。人的死亡是因為「魂魄離散」,魂和魄分離後,便到處遊竄。如果能將魂靈招引回來,死者就可復生。《禮記》曰:「骨肉歸復於土,若魂氣則無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