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八陣圖失傳成謎團 諸葛村布局暗藏八陣圖?

2020-12-04 央視網

孔明八陣圖失傳成謎團 諸葛村布局暗藏八陣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0日 23:03 來源:

來源:中新網

  八座小山環繞村落,八條巷道把村子分成八個區域———

  史料記載,諸葛亮曾經發明過一種神奇的陣法,叫八陣圖,據說這個八陣圖是變幻莫測,威力無窮,曾經嚇退了東吳大將陸遜的十萬精兵!現在這個八陣圖肯定是已經失傳,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陣法,人們對此也只能是做一種想像和猜測。但是在諸葛亮去世後1700多年的今天,在浙江蘭溪,有一個小村子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個小小的村子,竟然和諸葛亮的八陣圖有著某種關聯,這個小村子就是浙江蘭溪的諸葛村。

  浙江蘭溪諸葛村引起世人關注,專家們在該村考察時,意外得到了失傳的八陣圖的線索

  諸葛村最大的一處祠堂叫大公堂,裡面供奉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公元1439年,諸葛村中一個叫諸葛彥祥的富戶捐谷一萬多石以賑災年,受到當時的明英宗嘉獎,並御賜了一塊「敕旌尚義之門」的金匾。

  一直以來,諸葛村的人都把自己認作是諸葛亮的後代。名為諸葛村,也是因為村中大部分的人都姓諸葛。據諸葛村保存的《諸葛氏宗譜》記載,受到明英宗嘉獎的諸葛彥祥就是諸葛亮的嫡傳第三十六代孫,但是在正史中,諸葛亮的後裔卻只準確記載到他的兩個孫子諸葛尚和諸葛京。

  從歷次修譜作的序中可以看出浙江蘭溪諸葛氏的來龍去脈:諸葛氏為漢初諸縣諸葛嬰之後,諸葛亮孫諸葛京曾在晉朝為官,五代唐時,諸葛亮第十五代孫諸葛利宦遊山陰任壽昌令,成為諸葛後人在浙江的始祖,壽昌就是現在的浙江建德市。後來他的兒子諸葛青遷居到蘭溪。

  至此,諸葛亮後裔之謎揭開,諸葛村居住的確實是諸葛亮的嫡傳後裔。但是,一些專家發現,在諸葛氏宗譜中竟然隱藏著久已失傳的八陣圖的線索。

  家譜中有一段記載,說的是南宋紹興年間,高宗皇帝有一段聖旨:「朕聞爾祖,有八陣圖以原稿在外,可送進來看,如有其他書也送進來,欽此。」

  八陣圖,這個早已失傳的古代軍事陣法再次出現在諸葛氏的家譜中。據諸葛氏宗譜記載,諸葛村創建於宋末元初,創始人為諸葛亮第二十七世孫諸葛大獅。也就是說,在諸葛大獅來到蘭溪定居在這個諸葛村前不久,他的上輩人手中還保存有八陣圖的原稿。那麼在此之後,諸葛亮的後人是否還繼續掌握著八陣圖的秘密呢?

  諸葛村建造於宋末元初,創始人諸葛大獅曾經留下遺訓,以後不能變動

  諸葛村的建造從宋末元初算起,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他們的祖先是如何構築這樣一個離奇的世外桃源的呢?

  查閱諸葛氏宗譜,可以看到700多年前諸葛村的創始人諸葛大獅曾經留下的一段遺訓:「吾一生精力,盡在陰陽二宅,去後或有災咎,慎勿疑。」意思是說,以後有點兇也罷,不解也罷,都不能變動。

  後來事實上他的兩個孫子瑞二公、瑞三公都先後獲罪。一個充軍到南面,一個充軍到北面,於是有些人說這塊地是兇地,但是諸葛大獅的後代還是按照他的意願沒有遷出諸葛村。

  在以後的幾百年中,諸葛村雖然歷經劫難,但都得以倖存,而且後來「資產漸饒,英彥輩出」。宗譜記載,明清時期諸葛村就有高隆八景,有十八座廳堂,十八口井,十八口塘,以及現在依然還是這樣放射狀分布的八條主巷,包括大大小小,縱橫交錯的狹窄小弄,這些全都是祖上留下來的。

  專家認為,諸葛村作為一個村落,不是一戶人家一間房子兩間房子慢慢地建造起來的,而是一次性墾平,建成一個村落的。諸葛村核心部分就是鍾池周圍的一些建築,包括大公堂始建的都是元代,以後這個大的布局再也沒有改變。

  此後,諸葛村雖有拆建、添建房屋的現象,但是對原來的布局都不敢改動。諸葛大獅在臨終前為什麼叮囑他的子孫要對祖上的東西不得改動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

  專家在諸葛村考察後發現,諸葛村的布局非常奇特,村中心竟是一個太極陰陽魚的形狀

  專家對幾條弄堂進行仔細的考察,發現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那就是感覺整個村落跟諸葛亮八陣圖可能有某種相象。

  諸葛村的布局,房屋連成片,都是窄弄相連,而且看起來都差不多。諸葛村的布局有什麼奇特呢?這還要歸功於一些古建築學家的考察,因為正是從古建築學研究的角度,諸葛村的布局奇特之謎才被揭開。

  諸葛村的民居和祠堂大部分都是明清時期的建築,「青磚,灰瓦,馬頭牆,肥梁,胖柱,小閨房」說的就是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這些建築雕梁畫棟,古樸典雅,結構精良,但是更神奇的是諸葛村落的整體布局,專家發現,這種布局和中國傳統的村落布局截然不同。

  建築專家徐國平認為,按照傳統的建築風格,一般村落都以中軸線為主,但諸葛村卻沒有按照中軸線的布局,而是以村中心的鐘池為中心,沿著鍾池分布八條弄堂。

  諸葛村是不是按照八陣圖來布局的呢?為了揭開諸葛村的村落布局之迷,徐國平等人用了三天時間專門對諸葛村進行了一番詳細的考察,並最終畫出了一張平面示意圖。從圖中明顯可以看出,村中共有八條主要的巷道,把村子恰好分成八個不規則的區域。村中央的地段叫鍾池,一半陸地,一半水塘,奇妙的是,這個鐘池從高處看竟然是一個太極陰陽魚的形狀!而且更奇妙的是在魚眼的位置還分別留有兩眼古井!進一步的考察發現,諸葛村的地理位置也很奇特,整個地形就像一個鍋,四周高,中間低,諸葛村就坐落在鍋底的位置,而村落四周環繞著八座小山,恰巧形成了外八卦!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相關連結

  諸葛村得以保存要歸功於諸葛大獅的設計

  聽村上的老人們說,諸葛村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破壞是在鹹豐年間,當時諸葛村的民團竟然和太平軍發生了一次慘烈的戰爭。根據蘭溪縣誌上記載和諸葛後代的家譜上記載,當時男丁只剩下三分之一不到,大部分男丁都戰死了。

  最後這場戰鬥以太平軍的退出而結束。這次事件在諸葛氏宗譜中有明確的記載,而老人們說到村子得以保存的原因,主要的一條還是要歸功於先祖的智慧。

責編:張健

相關焦點

  • 孔明的八陣圖在哪裡
    諸葛亮八陣圖一說源自《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裡,孔明巧布八陣圖。這種陣法是用石頭堆成石陣,然後再按照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杜甫曾經詩讚孔明:「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意思都是說八陣圖讓諸葛亮的聲明更加顯赫。
  • 《臥龍吟》武侯寫八陣圖,亂石成陣闖副本
    《三國·蜀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臥龍吟》中有一張副本,包含了諸葛亮曾經的心血,那就是八陣圖。禮包>> 下載>> IOS下載>> 安卓下載>>
  • 春秋 | 識真「八陣圖」
    八陣圖原本是諸葛亮的一種陣法。《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八陣圖遺蹟傳世有三處:一在今陝西勉縣,一在今四川新都,還有一處就在今之重慶奉節。奉節的八陣圖又有「水八陣」和「旱八陣」之分,前者在白帝城西約五裡的大江之濱,後者在白帝城東十五裡的石馬河谷,三峽庫區蓄水以後再難見其風貌了。
  • 諸葛亮八陣圖失傳了嗎 他八陣圖真的那麼神奇嗎
    諸葛亮的八陣圖是令很多人覺得神奇的,而諸葛亮的八陣圖失傳了嗎也是現在很多人所關心的,究竟諸葛亮的八陣圖有什麼神奇之處?   諸葛亮的八陣圖多厲害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首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八陣圖》詩,把「三分天下」與「八陣圖」相提並論,可見「八陣圖」是多麼重要!
  • 名人家族譜系:諸葛亮後裔子孫,參照八陣圖規劃建設村莊
    作為在外地的臨沂人,當別人問我,你的家鄉在古代有何名人時,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位讓劉備三顧茅廬,號稱臥龍的諸葛孔明。當然,也有老鄉會首先想到出身琅琊王氏,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可以說,此二人雖相隔一百多年,但他們的名氣難分伯仲。
  • 諸葛亮「名成八陣圖」!為何不多擺幾個呢?有四個原因!
    陸遜派兵追擊,卻於魚腹浦,陷入諸葛亮入川之時所布「八陣圖」中,若非諸葛亮嶽父黃承彥相救,陸遜可能早死在陣中。關於八陣圖,你又了解多少呢?然而《三國志·諸葛亮傳》中也有相關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晉書·列傳第六十八·桓溫傳》記載:「初,諸葛亮造八陣圖於魚復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行相去二丈。溫見之,謂「此常山蛇勢也。」文武皆莫能識之。」
  • 三國諸葛亮八陣圖,此人徵巴蜀時說看明白了
    提起八陣圖《三國演義》中曾講述了 陸遜設計火燒連營,劉備七百裡營寨均被燒著,劉備率殘兵敗將回到白帝城。陸遜追擊至魚腹浦,諸葛亮預先在此地布下石陣,阻攔住陸遜的軍隊,差點困死於陣中。諸葛亮擺八卦陣挫敗司馬懿.雖然是小說情節,但是歷史上八陣由來已久,在三國時期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陣圖則是由諸葛亮推演兵法所成。
  • 1700年前,諸葛亮獨創威力無比,可抵10萬大軍的八陣圖,真的嗎?
    其中,為歷史傳得神乎其神、威力無比,能抵10萬大軍的「八陣圖」正出其手。諸葛亮與「八陣圖」這事,究竟是怎麼回事?話說,古人行軍打仗多習慣使用陣法,歷史上的諸葛孔明先生用兵如神,自然也會是布陣高手,這個所所謂的「八陣圖」,歷史記載確有其事,其玄機暗藏,變幻莫測,可演變出八八六十四陣。當年,東吳大將陸遜就因此不慎誤入其中吃了大虧。
  • 幼兒學唐詩之杜甫:八陣圖
    名成八陣圖。  八陣圖注釋  1、蓋:超過。  2、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3、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4、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5、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 諸葛亮的八陣圖究竟是什麼?
    《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裡,孔明巧布八陣圖」,說東吳大將陸遜大破劉備,追至魚腹浦,誤入孔明在沙灘上用亂石排成的「八陣圖」,急欲回時,無路可出。一堆亂石竟阻擋看幾萬大軍?看得讓人一頭霧水。杜甫晚年離成都草堂南下,由雲安移居夔州,有《八陣圖》詩一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更是讓「八陣圖」名震千古。可是,大多數人對此摸不著頭腦:經常聽到的「八陣圖」到底是什麼?
  • 諸葛亮的八陣圖,退敵十萬,黃帝時期就已經存在?
    是八陣圖還是草船借箭亦或是木牛流馬?諸葛亮,子孔明,號臥龍,漢末三國時期西蜀丞相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三國演義】裡面點七星燈續命的那一幕,可惜的是這只是羅貫中小說中的一幕,正史並無記載。武侯的七星續命雖然是小說,可他的八陣圖是真的,有野史竟然說諸葛亮的八陣圖是由鄧功久傳授的,提醒大家野史不能信,正史之中早有記載八陣圖是由諸葛武侯所作。列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是杜甫評價諸葛亮時寫下的詩句:前一句的意思盡人皆知,然而對於後一句的「八陣圖」,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八陣圖」是怎麼回事?它是如何使用的?它的遺蹟在哪裡?這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簡單說,「八陣圖」是古代軍隊的一種集體戰鬥隊形,也有的說它是古代行軍作戰的一種陣法,實戰中變幻莫測,威力極大,往往變戲法似地就把敵軍置於死地,是千百年來公認的極佳陣法。明代軍事理論家茅元儀修撰過《武備志·葛亮魚復江八陣圖》。據他介紹:「八陣圖」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8種陣形組成,每陣皆以相應名稱的旗幟指揮。
  •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諸葛亮的八陣圖用石頭就能擋住十萬精兵
    《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藥師和黃蓉,好像也會點八陣圖的本事,可讓金庸寫出來仍是無說服力的迷宮,幾個土堆雖有效力,但踢爛了就算破了。八陣圖傳說是由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一種陣法。相傳諸葛亮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擋十萬精兵,算得上是無敵陣法了。
  • 「遺恨失吞吳」 | 北京大學孫玉文教授詳解杜甫《八陣圖》
    《八陣圖》主要圍繞諸葛亮創立的八陣圖來寫。理解此詩,必須緊緊抓住這一中心點。「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前一句是說諸葛亮在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時的功勞把所有的人都蓋下去了。這與《詠懷古蹟》之五的「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正好互相印證、補充。後一句點題,他的聲名因為創立八陣圖這種陣法得到確立。這就高度肯定了創立八陣圖對於確立諸葛亮聲譽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 諸葛亮:名成八陣圖,八陣圖為什麼這麼厲害!
    八陣圖,是由三國時諸葛亮發明的一種奇門陣法。杜甫曾用「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稱讚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亂石堆成石陣,按奇門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千變萬化,陸遜帶領吳國大軍在裡面亂闖亂撞,就是出不去,後來受到諸葛亮的老丈人的指點才出陣,才能留住性命,由此可見,諸葛亮的八陣圖真的可擋十萬精兵!當然這只是小說,如果八陣圖真的這麼厲害,蜀國也就不會被滅了!
  •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諸葛亮創造八陣圖名揚千古
    而八陣圖傳說是由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一種陣法。相傳諸葛亮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擋十萬精兵。太昊伏羲以洛書圖研製出的後天洛書八陣圖。《三國·蜀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 三國史:諸葛亮除了三分天下,還有八陣圖,但這八陣圖是什麼?
    三分國我們都很清楚,這八陣圖就有點模糊了。據一些資料記載,所謂「陣」,就是指古時兩軍交戰時所部署的一種行列形態,是攻擊或野戰時常用的陣式。從變化上而言,諸葛亮的八陣圖是以天、地、風、雲、飛龍、翔鳥、虎翼、蛇蟠為基本陣形,用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八陣圖陣形部署比較複雜,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迷惑敵軍。
  • 名成八陣圖!浙江1區新服【八陣圖】今日開啟
    名成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村中建築格局按照八陣圖的樣式布列,是國內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在地形上,諸葛八卦村以鍾池為核心,形似鍋底,有八條小巷向四面八方展開,從高空看去,其形狀酷似八陣圖。這樣的布局在我國古建築史上尚屬孤例,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諸葛亮的軍事發明——八陣圖
    關於八陣圖的記載 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唐代詩聖杜甫也曾作詩《八陣圖》以贊孔明:「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 據記載,八陣圖遺蹟有三處,一是《水經·沔水注》有記:「鍾士季徵蜀,枉駕設祠塋東,即八陣圖也。」
  • 彌牟有座八陣圖
    八陣圖遺址碑,上書中國歷史未解之謎。   申玉琢/文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雖說唐人杜甫在夔州(今屬重慶)寫過這樣一首詩。但諸葛亮之「八陣圖」,卻不止夔門一處。在成都北郊約30公裡的青白江彌牟鎮,於六七十年前尚能見到一方大約七八十畝的荒地,其間亂墳雜錯,樹蔓叢生。這就是民間傳說的,有別於夔州「水八陣」的「旱八陣」。  我其實不太相信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