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黃庭堅的《鷓鴣天》,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2020-12-15 RitaZzzzzz

鷓鴣天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

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史應之,名鑄,眉山人,是活動在戎州、瀘州一帶的隱客。黃庭堅另一首詞稱他是「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可知他是不羈於禮法的狂蝟之士。山谷詩集中有《戲贈史應之》、《應之送春花》、《謝應之》等詩。《謝應之》為元符三年(1100)作,蜀本有注云:「史應之,往歲見山谷於我」。

據此可知應之和山谷的交往始於元符二年(1099),地點在戎州。本詞是重陽後的酬贈感懷之什,元符三年重陽,山谷已離戎州,其作於二年無疑。黃庭堅另有一篇同韻的《鷓鴣天》,是「自嘲呈史應之」的,史應之依韻和了一首回贈。本詞是黃庭堅再答之作,故題為「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黃菊枝頭生曉寒」,首句點明季候、節期,也烘託了環境、氣氛。枝頭黃菊開放,已是深秋季節;花上霜露未晞,使人產生「曉寒」之感。這表面是寫自然界的節候,實亦寓人生遲暮的慨嘆。花上朝露,難以長久,人的生命已進入深秋,怎不感到寒意襲來呢?接下來更正面寫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

既然「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而且政治上的打擊、折磨紛至沓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那只能用及時行樂來排解:「人生莫放酒杯乾」。飲酒可以取樂,更可以澆愁。這第二句是對第一句的回應和補足。既然要及時行樂,就不會受禮法拘束,所以下面進而寫人的狂態:「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風前」句是秋風起,雨斜飄,人在風雨裡吹笛,還是迎風吹奏笛子,笛聲象雨點一樣橫飄斜落呢,兩種解釋都可以,重要的是把人的任性任情的精神狀態傳達出來。重陽節插茱萸、簪菊花(包括醉裡簪花)這類事情前人寫得很多,一般都表現文人的痴態狂態,發洩心中的鬱悶,黃庭堅這裡突出地表現了狂態的是「倒著冠」三字。

清人沈謙《東江集鈔》稱:「東坡『破帽多情卻戀頭』,翻龍山(孟嘉帽落於龍山)事,特新。山谷『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尤用得幻。」這兩句裡寫的狂態,既是屬於史應之的,同時也是詩人的自我表現或解脫。

下闕換頭,繼續表現這種解脫,朋友間已無法在事業上互相砥勵,現實政治迫得人無法施展才能,反而埋沒才士,使多才多藝如史應之者成為「隱客」,如黃庭堅者成為逐客,於是只能互相寬慰:「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功名之類不可求,只好追求健康,愛惜所餘不多的景光。

為了身長健,除了「努力加餐飯」之外,那就是悠遊卒歲,在「舞裙歌板」中「盡清歡」。清歡,是清高的超鐵的歡樂,而不是同乎流俗、合乎汙世的玩樂。摧眉折腰,奔走競進,那心靈會被扭曲,只有不屈己、不幹人,任真自得,保持高尚節操,才算享受到了「清歡」。

但是,這只能是自我安慰,而難以自我寬解。因為「舞裙歌板」畢竟是受年齡限制的,把它組接在生命的深秋上,顯得不協調。正如把鮮麗的、嬌嫩的黃菊插在乾枯的白髮上一樣,反差太大,又會加重心靈上的負擔,好象是對自己的嘲弄。

所以山谷在後來的一首重陽詞裡寫道:「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這透露了詞人內心的矛盾。白髮簪花不能「解愁」,本詞裡卻用來解嘲。世俗認為老人簪花可「笑」可「羞」,我輩狂者偏要使「黃花白髮相牽挽」。「牽挽」二字下得有分量,有力度,增強了黃菊與白髮的親密感、膠著感,也突出了狂者傲世抗俗的精神風貌。

結尾補上一句:「付與時人冷眼看」,使全詞神完氣足,戛然而止。讓世人冷眼相看,相譏相嘲吧,我們還是插花倒冠,且歌且舞以「盡清歡」。過著謫居生活,不但善於排解,而且自得其樂,表現出豪興,不能不使讀者敬服其高世之概。

黃庭堅作品不以刻畫場景見長,而以剔抉人的內心稱勝。本詞一入手就寫人的心態,曲折多姿,波瀾起伏,終落腳在抗俗傲世上。我們從詞中主客的傲岸氣度中清楚地感到了鮮明的狂蝟之士的形象的高超,領略了不盡的審美樂趣。

相關焦點

  • 黃庭堅《鷓鴣天》:風前橫笛斜吹雨,醉時簪花倒著冠
    今天我們要欣賞的詞就是黃庭堅寫的一首和詞《鷓鴣天》。圖片來源於網絡《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時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史料記載,黃庭堅寫過一首《鷓鴣天 明日獨酌自嘲呈史應之》,之後,史應之依韻回了一首詞。黃庭堅知道後,在宴席上即就史應之的和作再和了一首《鷓鴣天》,就是上面的這首詞。
  • 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黃庭堅《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而《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則很能說明黃庭堅「真名士自風流」的傲世性格。其原文為:《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 黃庭堅的一首詞,語句簡潔,但耐人尋味!
    公元1094年黃庭堅在戎州(今四川宜賓)貶所,此時處於貶謫中整整四年,心情抑鬱。期間多有詩詞唱和,這首《鷓鴣天》是元符二年重陽前後與朋友的唱和之作。《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宋代:黃庭堅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 黃庭堅的《鷓鴣天》淺析
    請看官休嫌《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這闋宋詞的標題太長,它可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江西詩派開山鼻祖——黃庭堅的代表作之一。據文史家考證,《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大約創作於公元1099年重陽節後數日。當時的黃庭堅,被朝廷貶謫在戎州(今四川宜賓)已長達四年,心情十分煩悶抑鬱。
  • 宋詞賞讀|黃庭堅: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細讀原詞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宋代:黃庭堅黃菊枝頭生曉寒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 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賞讀綜述:這首詞大約作於重陽節前後,當時黃庭堅正在四川眉山的貶所。此詞是黃庭堅與眉山隱客史應之的和 詞,詞人以疏狂放浪的形象,抒發自己心中鬱結良久的沉憤。
  • 當代書法名家胡維平草書 黃庭堅《鷓鴣天》
    黃庭堅《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譯文: 深秋的清晨,黃菊枝頭顯露出了陣陣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
  • 黃庭堅最「狂」的詞作之一,讀來酣暢淋漓:人生莫放酒杯乾
    宋哲宗元符二年,即公元1099年,這一年黃庭堅身在戎州,此時距離他被貶到此處,已經過了整整四年時間,他的心情可想而知是抑鬱的。這一年重陽節後,黃庭堅與一位甘居山野、不願求取功名的「眉山隱客」史應之進行往來,相互唱和詩詞。
  • 黃庭堅狂放不羈之作,越不得志越不認輸,最後7字安慰多少失意人
    蘇門四學士中黃庭堅,是繼蘇軾後的又一個集大成者,後世稱二人為「蘇黃」。黃庭堅的文學造詣,書法造詣,都直逼蘇軾。更讓世人讚嘆的是,黃庭堅在精神氣質上,也與蘇東坡十分神合。蘇軾人生起起落落,黃庭堅也曾連年失意落魄。蘇東坡在最落魄時簪花飲酒,黃庭堅亦然。
  • 酒前酒後現實與夢幻,看黃庭堅一首搖筆蕩墨的震撼之詞!
    黃庭堅不但在詩詞上成績斐然,在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他的書法無論在用筆還是結構都有突破性進步,用筆老辣,每字當中必有一筆長畫,猶如長槍大戟威顫顫斜刺生風,又如老者蕩槳悠悠然劃波斬浪前行。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黃庭堅引《瘞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 他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宋黃庭堅黃菊枝頭生曉寒。
  •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書法界的翹楚,文學造詣也很高
    黃庭堅,也不例外。在他貶謫到戎州(今四川宜賓)時,寫過一首詞,《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就表明了他的心跡。「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 王樹山書法 宋·黃庭堅、宋祁、謝疊山詩詞欣賞
    ·黃庭堅《鷓鴣天》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 當代書法名家胡維平草書作品 黃庭堅詞四首
    黃庭堅《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黃庭堅《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 宋詞裡的秋天,是這樣美好
    第一首,宋.黃庭堅《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高雅潔鮮的黃菊,似乎發出一絲絲的涼意。人生苦短,就不要把手中的酒杯放下,而是要把它喝乾。在風吹雨灑的時候,淋著雨,迎著風,吹奏者手中的橫笛。
  •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不一樣的鷓鴣天不一樣的意境美
    1、鷓鴣天 詞/鹿兒別罷芳菲好獨行,懷柔水畔寄餘生。黃花寂寂枝頭抱,曉露泠泠葉底輕。梅開後,雪相迎。爐前往事許歸零。無聊尚有詩和酒,兼與西風倚笛聽。2、鷓鴣天一徑黃花秋已深,柔懷有夢不堪尋。愁濃還並寒霜共,衫薄偏遭冷雨侵。蛩切切,意沉沉。年來已是少詩心。俗身也學柴扉閉,點點青苔染素襟。
  • 詩詞作伴自在生活,聆聽黃庭堅《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山谷先生的這首鷓鴣天,就描繪出了雖人生坎坷卻不諧於俗,懷傲世之心,隨心所欲的人物形象。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世人冷眼看。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
  • 5首鷓鴣天賞析,盡顯詞韻風流
    2、《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晏幾道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3、《鷓鴣天·西都作》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 蘇東坡黃庭堅:如何把無常的日子活成詩?看他們曠達詞就知道了!
    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 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 渾教是醉, 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 憂愁風雨, 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 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 一曲《滿庭芳》。好玩的國學:「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這是一種明顯的宿命意識。但對於他多災多難的人生境遇來說,應是大徹大悟後的自我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