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也過端午節?和中國端午節有何異同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在日本,端午節又稱端午之節句、菖蒲之節句。

  一般認為日本的端午節是在飛鳥時代(約始於公元593年,止於710年)由中國唐朝傳入。當地農民在農曆五月有一個被稱為「五月忌」的祭祀活動,後與中國唐代端午習俗的內容結合,開始形成具備日本本土特色的端午節。不過,端午節最早在日本是屬於貴族享受的節日,通常只在皇宮內搞一些活動,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是在江戶時代以後。

  明治維新後日本廢除農曆,改用公曆,於是端午節的法定日期也改為公曆5月5日,但部分地區的端午傳統活動仍照舊曆日期進行。日本政府自1948年起把5月5日定為兒童節,列為公眾假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日本是如何過端午節的。

  原來日本是這樣過端午節的

  必備物品:菖蒲、人偶、鯉魚旗

  菖蒲在日本不單有闢邪的作用,其劍狀的外形令人聯想到斬妖除魔,加上其在日語中的讀音與「尚武」、「勝負」相同,更是勇武的象徵。在端午節時,人們把菖蒲和艾蒿插在屋簷上,稱為「軒菖蒲」,或用來鋪屋頂,稱為「菖蒲葺」,睡覺時把菖蒲墊在枕頭下,稱為「菖蒲枕」。在這一天,日本人還會喝菖蒲酒、用菖蒲水沐浴,據說菖蒲的芳香能驅走惡魔。

  端午節還要擺放很多應節的裝飾,稱為「五月飾」,主要有驅邪和尚武的含義,也包含對家中男孩健康的祝願。

  五月飾可分屋內飾和屋外飾。屋內飾主要有五月人偶,屋外飾主要是鯉魚旗。五月人偶的服飾一般依照歷史上或傳說中的戰鬥服飾製作,並配以武器,造型則是可愛的孩子模樣,故稱為「孩子大將」。也有些人會在家中陳設仿照各武將所使用的鎧甲製作的模型鎧甲。

  鯉魚旗

  鯉魚旗則由七色彩旗和紅黑兩色的「真鯉」「緋鯉」組成,紅色代表母親、黑色代表父親、青藍色代表男孩,青藍旗的個數代表男孩人數。旗子會在蔚藍的天空裡迎風飄動,表示鯉魚跳龍門之意。

  玩什麼?放風箏

  放風箏習俗主要在日本關東以西至中部地方流行,這些地區的男嬰出生後過的第一個端午節,父母都要放風箏祝福兒子健康幸福地成長。一些地區有較大型的端午放風箏活動,例如2014年5月5日,在日本神奈川縣相模川舉行的「大風箏祭」上就放飛了一個約210平方米,重約950公斤的大風箏。

  吃什麼?粽子和槲葉糕

  日本端午節的食品主要有粽子和槲葉糕,關西地區多吃粽子,而槲葉糕則多見於關東地區。粽子在日本古代稱為「茅卷」,最初用茅葉包裹,呈圓錐形,後來又出現以菖蒲葉、竹葉、蘆葦葉等包裹的粽子。

  之所以吃槲葉糕,是因為槲樹葉在長出嫩葉前,老葉子不會凋落,也就蘊含了子孫繁榮的美好寓意。

  至今日本人仍然十分重視端午節,節日氣氛十分熱鬧,到處都會看見色彩鮮豔的鯉魚旗,商家、政府部門、市民團體、公共機構等都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應節活動。同時,端午節也是商家促銷的時機,不少商家都會推出一些節日相關的商品,如戰國武士造型的巧克力、 鯉魚造型的蛋糕等吸引孩子。

  日本的端午節由中國傳入,但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節日。 那麼中日兩國的端午節又有何異同呢?

  相同之處:

  中國這一天有插艾蒿闢邪的風俗,日本也有插菖蒲闢邪之說。

  中國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日本就有掛鯉魚旗的風俗。

  不同之處:

  時間不一樣:在中國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而日本是陽曆五月五號。

  習俗不一樣:

  中國端午節主要是紀念屈原,吃粽,系香包,划龍舟,插菖蒲及艾草當門飾並拿來洗泡,飲雄黃酒,立雞蛋,並有白蛇傳(許仙和白素貞)等民話傳說,使得端午避邪色彩很重。

  日本的端午節主要成了兒童節,吃粽子及柏餅,插鯉魚旗,有些富裕人家還會插武家之刀和旗,擺兜或五月人形(桃太郎或金太郎造形的娃娃),洗泡菖蒲避邪強身,所以在日本「端午之節句」又名「菖蒲之節句」。

  粽子形狀和口感不一樣:

  中國的粽子有南北之別,北方的粽子粽子皮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形狀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餡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味道以甜味為主。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複雜,尤其是餡變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粽子皮是竹葉來包。

  日本的粽子和中國的有很大差別。在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中國的不同,他們的粽子皮多用箬葉或菰葉,成長圓柱形。

相關焦點

  • 日本也過端午節?帶你走進日本端午節
    端午節傳入日本後,漸漸與當地的民俗「五月祭」相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端午節文化。一開始,日本端午節是屬於貴族階層和武士階層的,與平民百姓無關,由此衍生出很多風雅的貴族文化。那時在皇宮中,人們以菖蒲為髮飾,聚集在武德殿。天皇會賞賜藥球(薬玉、くすだま。即將藥草香料等做成的錦囊,寓意長壽無病無災)。
  • 日本人過端午節嗎?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到了端午節,相比許多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安排,有的回老家陪家人吃吃粽子,亦或者是出去旅遊。端午節的旅遊,也是很有意思的,說不定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有趣的龍舟,看到人們使勁地划龍舟,心裡也會鬥志昂揚起來吧,這是其他時候見不到的場景,這是國人過端午節的方式。
  • 中國端午節賽龍舟,日本端午節掛鯉魚旗,韓國端午節一直被誤解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至古以來就有,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的詩人屈原,根據地區的不同,也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的。中國古代非常強大,端午節也隨著中國文化的傳播,傳向世界上的每個地方。
  • 變成男兒節的端午:聊聊日本端午節的演變
    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行有當地特色的慶祝活動來歡度節日。有時候,你可能會好奇,除了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和我們一樣過端午嗎?他們歡度端午的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 【網絡中國節 · 端午】端午節裡話端午!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
  • 充滿童趣的日本端午節
    大約在奈良時代(710—794年),中國端午節傳到日本。  隨著日本的節假日普遍採用公曆,日本端午節也改在了公曆的5月5日,只有極少的地方還在6月5日這一天過端午節,在時空上與中國的端午節保持著最短的距離。
  • 島國「端午」發展史:日本人如何把端午過成兒童節?
    到底要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粽子應該吃甜的還是鹹的?在我們為這些學術問題爭得熱火朝天時,隔壁島國也過端午節。但不同的是:1.日本「端午節」是公曆五月五日(也就是說今天日本不過節),2.它今天已經完全跑偏成了兒童節。但仔細八一八這個過程,會發現這是一個百轉千回的反轉劇。我們將提到的關鍵詞有:菖蒲、打架、鯉魚旗。洛中洛外図屏風 菖蒲合戦Step 1.
  • 看完大開眼界,原來日本人是這麼過端午節的
    到了明治維新時,廢除農曆改用新曆,將端午節定在新曆5月5日,從此開始與中國端午節分道揚鑣。到了1948年,日本政府將5月5日定為兒童節(男孩節),從此端午節就跟兒童節一起過,增添了許多趣味。鯉魚旗隨風飄揚那麼日本人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呢?端午節到來,每家都要準備艾草、菖蒲、日式粽子、柏餅、鯉魚旗等。
  • 日本的端午節竟然是兒童節!
    國內的端午節年年都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將原來中國的一些節日放在了新曆,這樣農曆的五月初五就被固定在每年的新曆五月五號,這一天也是日本的兒童節?!也就是男孩節,日語叫「子供之日」。所以5月5日既是日本國民的端午節,又是孩子們喜愛的「兒童節」(こどもの日)。
  • 為何端午節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其中有何講究,那應該怎麼說?
    中國作為文明大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澱,古人用他們的勤勞智慧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經典不衰的節日,像辭舊迎新的元宵節、歡聚一堂的中秋節、舉國同慶的國慶節等等,在過這些節日時,大家都會彼此賀喜「節日快樂」,但並不是所有節日都適用於節日快樂,比如端午節,如果說「端午節快樂」,將會被人恥笑無知,為何端午節不能說快樂?有何寓意?
  • [特別篇]日本的端午節
    兒童節剛過,端午節將至。可是誰能想到,在日本端午節和兒童節是同一天呢?
  • 端午已到為何農村會有大端午和小端午的說法?端午節有何習俗?
    端午已到為何農村會有大端午和小端午的說法?端午節有何習俗?時間:2020-06-25 17: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已到為何農村會有大端午和小端午的說法?端午節有何習俗? 雖然今年有兩個閏四月,但是端午節還是說著說著就到了,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
  • 外國人也過端午節:日本人豎起鯉魚旗,歐美人划龍舟
    外國人也過端午節:日本人豎起鯉魚旗,歐美人划龍舟 哈羅各位,端午節到啦,你是在家吃粽子呢還是吃粽子呢還是吃粽子呢……?
  • 外國人過端午節:日本人豎鯉魚旗 歐美人划龍舟
    (原標題:外國人也過端午節:日本人豎起鯉魚旗,歐美人划龍舟)哈羅各位,端午節到啦,你是在家吃粽子呢還是吃粽子呢還是吃粽子呢……?但是,現在「歪果仁」們在端午節玩得不亦樂乎呢…韓國人端午忙洗頭「小的時候,媽媽會讓我們用菖蒲水洗頭,然後再洗澡,據說這樣一年可以非常健康。韓國到現在很多人到了端午節這一天,還保持著用菖蒲水來洗澡、洗頭的風俗習慣。」一位旅居中國的韓國女士這樣回憶。在韓國,全國性的端午習俗已日漸淡化,只有江陵地區的「江陵端午祭」保留下來。
  • 中國的端午節,被日本人過成了兒童節,看看日本端午節幹什麼
    就連起源於印度的佛教,都是通過中國才傳到了日本。唐朝時期,日本經常派留學僧到大唐進行學習,「端午節」也是那個時候開始傳入日本。不過日本有「五月祭」的民俗,久而久之,他們的端午節就與中華大地上「正統」的端午節大相逕庭。日本的「端午節」叫什麼?
  •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過端午節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過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眾所周知,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它還有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等冷僻名稱。事實上,這種人物紀念的說法只是因為其浪漫色彩和人民的美好情感寄託才得以推廣推崇。因為經歷史考證,早在屈原以前,端午節早就已經存在。除了中國,還有兩個國家也有過端午的習俗日本在日本,端午節又稱男孩節。每當五月五日,日本有放鯉魚風箏的習俗。
  • 泰國人也過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我們的鄰國泰國也是要過端午節的,他們把端午節叫做「拜芭掌節」,節日的主角依然是我們熟悉的「粽子」。在泰國,端午節是當地華人保留至今的中國傳統習俗裡應該算是比較重要的節日了。泰國的華人華僑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慶祝端午節的到來,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在泰國唐人街上那些比較大的超市裡,臨近端午節都有粽子出售。
  • 吃粽子賽龍舟,各地端午習俗有何不同,韓國竟然也過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中國民間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和春節、中秋節一樣深受民間的喜愛。熟不知,韓國人已經將端午成功申遺。為什麼中國端午節民間文化,牆裡開花牆外紅,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在我國,最初形成端午習俗的地方,可能要數吳越之地了,發展到現在,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過端午的風俗。最早的端午活動,主要以驅除瘟疫疾病為目的,屬於部落圖騰崇拜和祭祀活動。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楚國大夫屈原憂國憂民,抱石投入汨羅江殉國,端午節增加了紀念屈原的內容。端午節標誌性的習俗是飲雄黃酒、吃粽子、北方插楊柳,南方插菖蒲、賽龍舟。
  • 這些國家竟然也過端午節?!
    這些國家竟然也過端午節?!端午將至,舉國過節,但是你知道其它國家的人們怎麼過端午節嗎?他們的風俗習慣又是怎樣的呢?跟著本期專題一起來解密吧~越南農曆五月初五越南和中國一樣,也要吃粽子。日本屬於男孩子的節日和中國吃粽子喝雄黃酒不同,日本人在端午習慣吃「柏葉餅」、喝菖蒲酒。同時,為了讓男孩們茁壯、健康成長,將來事業有成,人們在家門口豎起鯉魚旗,擺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戰帽,有望子成龍的意思。韓國無粽無舟多祭祀韓國端午並不吃粽子,更沒有龍舟比賽。過節期間,韓國家庭會吃艾葉糕等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