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農村農民說「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今年春節會下大雪嗎

2020-12-21 膠東鄉村

今天是冬至,查看天氣預報是個晴好天。這幾年,下雪竟然成了稀罕事,使得冬天越來越沒有從前的樣子。想我們這些70後的小時候,哪年冬天不銀裝素裹,積雪沒過了膝蓋,河床結了厚厚的冰,成了孩子們嬉戲的樂園。如今,冬天不僅不落雪,每次下雪還是薄薄一層,堆雪人估計只能堆個巴掌大的娃娃,至於河中滑冰,您想都甭想。

冬雪的意義太大了,尤其對農業而言,關係著一年的收成呢。今年的氣溫受到拉尼娜影響,似乎冷的程度足夠了,但不下雪卻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遺憾。而農村老農民似乎樂觀了一點,昨天下鄉,遇見他們在一起討論「幹冬溼年」,說大雪會在後面,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一:幹冬溼年是什麼意思?

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日天氣晴朗,過年的時候很可能就會雨雪綿綿。作為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俗語,雖然只是預測,但畢竟經受了時代驗證。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實事求是地講,在北方地區,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如果冬季降水少,來年春季的雨水會相對偏多,這是一個節氣規律,尤其在立春時節,氣溫由冷變暖之際,潮汐與天氣的變化會更劇烈,常常會產生雨雪。因為立春節一般在春節前後,因此也就有了「幹冬溼年」的說法。

二:今年的春節會降雪嗎?

我們都知道,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節日,不僅僅為晝短夜長的表象,更是冷暖、陰陽轉化的特殊時期,「大如年」的冬至也因此產生了豐富多彩的農村俗語。其中,冬至當日的天氣狀況,成為判斷未來天氣及收成的主要依據。比如,冬至晴,連年雨水多;冬至雪,九九有雪,夏至水滿江。對於農民而言,冬至當天或晴或雪都是非常不錯,最怕的就是呼啦啦刮著西北風,代表著寒冷乾燥的西北高氣壓強大,阻止了溫暖溼潤的東南季風進入,會引發來年的旱情,而這是農民所不願意見到的。

當然,農村俗語畢竟只是經驗的總結,屬於概率之預測。隨著全球天氣異常,複雜難猜使得農村俗語預測時失去準星,短期天氣還不如看天氣預報更準確。

剛才我查看了一下煙臺地區的天氣預報,在15天之內,晴朗的天氣一直會持續到12月末,直到元旦前後才會迎來降雪。想想作為雪窩的煙臺如今也要承受著思雪念雪的痛苦,就知道如今的降雪是多麼稀缺。

雖然藉助著拉尼娜的影響,讓今年的暖冬現象並不明顯,但冷的程度足夠了,降雪卻遠遠不夠,這讓我們對春節前後的降雪多了一份期待。元旦前後,煙臺的氣溫會跌破-12℃,此時正是今年的三九之前,符合「三九四九,凍死老狗」的說法。而今年的立春節在臘月二十二,期待能有瑞雪降臨,作為辭舊迎新的禮物,迎接2021的豐年。至於春節期間,已到了六九末,估計降大雪的機率並不大。

總之,今年氣候還是比較順節氣,至少比去年暖冬好了很多。有農村農民講,這是在為「牛馬年,好種田」奠定基礎呢。朋友,您相信這些農村俗語嗎?您對明年的收成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冬至來到,農民常說:「吃完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交九」和「數九寒天」。所謂的「數九」,就是指從冬至當天算起,9天為一個時間段,如第一個9天為「一九」,總共有九九,合計81天,結束之後稱作「出九」或「完九」。九九過完,冬天也就過渡到了春天。
  • 逢冬數九,農諺「幹冬溼年,溼冬幹年」啥意思?今冬三九是何時?
    逢冬數九,農諺「幹冬溼年,溼冬幹年」啥意思?今冬三九是何時?文/農夫也瘋狂冬至節氣已過,你可有曾吃餃子呢?老話常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可見在古代的時候,吃餃子的習俗是非常受重視的。不過在民間也有著「逢冬數九」的說法,意思是說到了冬至節氣,也就正式進入了「數九寒天」,即一年中最冷的隆冬天要來了。在廣大的北方地區還有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農諺,那今冬的三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農諺「幹冬溼年,溼冬幹年」又是什麼意思呢?(1)「三九」是什麼意思?三九從何時開始?
  • 今年什麼時候冬至?春節期間會很冷嗎?聽農村大爺怎麼說
    導讀:今年什麼時候冬至?春節期間會很冷嗎?聽農村大爺怎麼說還有兩天就要冬至了,在之前農村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冬至節氣,就是和過大年差不多。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冬至也叫做「冬節」或者是「小年」。
  • 冬至俗語「冬在尾,倒春寒」,2020年春節會冷嗎?答案來了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冬至俗語「冬在尾,倒春寒」,2020年春節會冷嗎?答案來了不知不覺之中,時間已經來到了12月21日,再有30來天就又要到春節了。感覺上一個春節才剛剛過去,大年初一農村老家放的鞭炮聲,仿佛還能聽到,現在馬上又要過年了。今天農曆是十一月二十六,明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今年冬天冷不冷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今年冬天冷不冷今天是冬至,也就是中國的十二節氣之一。冬至這一天意味著什麼呢?主要指的就是冬至對於農村生活的影響,如果是冬至開頭,那麼就會非常冷,像牛這樣的牲口都會被凍死,可見冬天的氣候多冷。不過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在一個月的中旬的話,那麼這個冬天就不會太冷,農民也不用擔心這個冬天會非常冷了。如果說一個冬至是在月末的話,那麼這個天氣就非常的好了,基本上可以告別嚴寒了。按照農村的話來說,甚至可以不用棉被了。所以說現在的冬天都不會太冷,因為冬至在月中了。
  • 農村有句俗語:「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是啥意思?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以前的農家人看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因為冬季到春節之間的這段時間的天氣狀況直接關係到莊稼的收成,所以農民對這個節氣也是格外的關注。「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這句關於冬至天氣的俗語很常見,意思也很簡單,所謂的「落雨星不明」指的是陰雨天氣,且天上星辰黯淡無光。
  • 「吃完冬至飯,一天長一線」!說的啥意思?老祖宗真是太智慧了!
    所謂的「數九」,就是指從冬至當天算起,9天為一個時間段,如第一個9天為「一九」,總共有九九,合計81天,結束之後稱作「出九」或「完九」。九九過完,冬天也就過渡到了春天。 農村俗話有「吃完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小時候就常聽長輩們這樣說,意思是說冬至以後,白天就越來越長,夜晚就越來越短。後來上學後學了地理才明白:原來在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對於南半球的人們來說,則下好相反。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已經到了農曆十一月份,距離春節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是啥意思?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已經過完大雪節氣有幾天的時間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距離冬至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大雪到了,農村老人說大雪不寒倒春寒。大雪天氣跟倒春寒有關嗎
    再過四天就是大雪的節氣了,大雪是不是真的會有人們預想中的大雪?這個真是未必。多少年以前,或許是小雪的節氣下小雪,大雪的節氣就會下大雪,而現在天氣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2019年的冬天,從立冬那天開始一直到再立春,基本上就沒有下過雪。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對於農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冬至是晴天好不好呢?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並且從冬至節氣後,白天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夜晚的時間會越來越短,這種狀態會一直持續到夏至節氣。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這句老話說的是在冬至節氣的這一天,如果陽光明媚是一個大晴天,那麼在春節期間很容易發生雨雪天氣,也有說法叫做冬至無雪必是髒年,這裡說的髒年也是指在春節期間容易發生雨雪的天氣,在過去的年代下雪下雨會造成道路泥濘不堪,滿地都是泥水,根本沒有下腳的地方,加上冬季天氣寒冷陽光也不是那麼的炙熱,地上的泥水很難被蒸發,有時候要很久很久,才能變得乾淨,所以這樣的年也被稱之為髒年。
  • 農村俗語「晴冬至,爛大年;乾淨冬,必髒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到這個節氣,農村外出的遊子都要回到家鄉過冬至,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在有的地方更是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是啊,冬至對於每個人來說似乎有著不一樣的意思,就如農村老人常說的「冬至如大年」,每到冬至來臨,必不可少的就是做餃子了,因此每到這個節氣,農民就忙活了起來,家家戶戶露著笑臉,包著餃子,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暢聊著一年的收成和關於冬至的俗語。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時會不會冷呢?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的意思是,如果冬至出現在月初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會比較寒冷,不過最冷的時間段將會在春節前後出現。
  •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今年哪天冬至?暖冬已成定局了嗎?
    摘要: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暖冬成定局了嗎?答案來了!文/農夫也瘋狂大雪節氣已過,冬至也快要到了,在往年早已經進入冬季了,可是今年筆者的家鄉這邊還沒有入冬。村裡會看天氣的老王頭說,如果冬至節氣以後,天氣還這麼暖和就要遭殃了。俗話說「該冷不冷,難有年景」,這樣的話明年就要遭殃了。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啥意思呢?今年是哪天冬至,現在天氣還這麼暖和,難道暖冬已成定局了嗎?冬至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認為冬至是小年,過了冬至節氣,春節也就快到了。
  • 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對於今年冬季是不是很冷,你有什麼看法呢?最近幾天,大家也同樣感受到了冬季大雪紛飛的日子,天寒地凍,人感覺很冷,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是下雪夜快,化雪也快,還沒有出現大面積的凍雪天氣。今年冬季是冷凍已成定局了嗎?
  •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這不,馬上就要冬至了,今天農夫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和冬至相關的一些話題。(1)農村的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嗎?冬至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也是在最早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
  •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什麼意思?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什麼意思?文/農夫也瘋狂「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以前很多的小孩子都會唱的一首二十四節氣歌。如今大雪節氣已經過去了,全國多個地區也進入隆冬了。馬上就要迎來了今冬的底四個節氣冬至了。那今年的冬至是哪一天呢?在民間所流傳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又是什麼意思呢?(1)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也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在古代的時候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今年冬天還會冷嗎?
    其實也不難,勞動人民是最有智慧的,他們會根據天氣變化和自然生長的規律,總結出一套自己的預測系統,也能在指導農民生產生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指導意義嗎?按照這個俗語推算,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
  • 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今年春節冷嗎
    今天是12月15號,這是陽曆時間,我好奇今天早上有人拿著香紙往村裡的祖堂走,這是我們當地一個習俗,農曆初一十五要上香,大概農村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查了一下農曆時間。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一,農曆十一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冬月,今天已經到冬月初一了,到正月初一還有整整兩個月,還有兩個月就要過春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