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解讀江南style的傳播奇蹟

2020-12-19 人民網傳媒

【摘 要】:本文以江南style為研究對象,以跨文化傳播為研究視角,探討了江南style能在全球快速傳播,並引發高度關注、引領世界潮流的原因。具體從其客觀的傳播條件和其本身特點兩大方面進行闡述。並從大眾傳播的角度進行了必要的補充。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 江南style 全球化 意見領袖 編碼策略

韓國原創MV江南style在短短的三個月裡,打破多項金氏世界紀錄,截止到2012年9月24日,在35個國家和地區的歌曲下載排名中排在第一位,在並引起全球範圍內的改編熱潮,還得到國際知名人士的大力追捧和推薦。是什麼力量讓江南style如此勢不可擋?本文中,筆者對其傳播中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討論,以期能對我國的對外傳播有所啟示。

傳播的全球化為跨文化傳播提供了可能性

(一)、以網絡為代表的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江南style的傳播提供了物質基礎。

隨著世界各國政治經濟之間的聯繫日益增強,全球化趨勢愈加明顯,麥克盧漢最早頗有見性地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而全球化出現是以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轉型這兩種主要趨勢為標誌的。 這也就意味著,科技在全球化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技術打破了傳播中的地理、種族、職業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並把傳播權賦予了每一個願意參與傳播的社會個體,使之在傳播中有足夠的主動性。

從這點來看,江南style的傳播物質基礎就是全球化的傳播網絡。通過推特、YouTube等世界性大型網站,江南style有了走向世界的平臺和可能性。此外,網民的積極參與和傳播促進了江南style的傳播,由於網絡為人們的互動性、參與性提供了技術支持,因此,網民在看到江南style的MV時,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轉發、評論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歡,並可以通過微博、QQ、論壇等多元化的媒介方式進行分享、體驗,這樣,就把傳播範圍進一步擴大,如此循環反覆,每一個人接觸到該視頻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這對它的進一步傳播和深入人心奠定了基礎。

(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推動了江南style在全球範圍的跨文化傳播。

需要注意的是,這首歌的MV在發行之初就被傳到了youtube上,但並沒有十分火爆,其轉折是在星際爭霸2聯賽GSL和GSTL中開始的。由於被歐美星際2玩家熟知和傳播,而因此人氣高漲,並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得到美國流行音樂明星的追捧,從而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打破多項金氏世界紀錄。引爆了全球模仿、改編的熱潮。

因此可以分析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東西方文化傳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傳播並不是完全對等的,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國際傳播中具有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有學者指出了其中的理論依據:傳播權力分配的不平等是因為掌握著世界性傳播網絡資源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時間成為傳播當中的世界時間,在某種意義上也就等於取消了其他文化的存在。 此外,根據對愛德華.霍爾劃分的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理解,作為低語境文化的美國文化,由於其大多數的信息都需要清楚地一編碼的方式進行傳達,因此,這種文化在跨文化的傳播中更具優勢。

而在江南style的傳播過程中,美國充當了一個媒介的角色,以二次傳播的方式將該視頻傳向全球,成為江南style傳播過程中的一個助推劑、加速器。

跨文化傳播中有效的編碼策略:國際化敘述方式

由於文化具有譯轉性,即文化實現了空間置換後,在其意義、意義的表述方式以及實際表述出的意義上發生了遷移,其物理性在質發生了變化,產生了轉化和超越。 因此,在跨文化傳播中,為了擺脫文化折扣的宿命,必須在傳播中挖掘東西方文化的共性,找到民族化和國際化的契合點,才能達到傳播目的。

而江南style視頻中,除去韓國本土化的風景人文,其中的國際元素也可圈可點。比如,短片一開頭,墨鏡、陽光、沙灘這些國際化的浪漫元素就映入眼帘,同時還有桑拿室、馬房、旅遊巴士的取景,這些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對於國際上的觀者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使觀眾充滿了嚮往的同時非常容易被吸引。

此外,雖然整個歌曲都是用韓語來唱,但是其中的動感的音樂、鮮明的節奏感、還有不斷突出主題的唱詞的循環重複卻都和國際樂壇的主流風格不相違背,這樣就很好地擴大了觀眾範圍,使其他國家的觀眾都不會因為MV中難以理解的異域文化而產生排斥。

除去MV中的國際化元素,江南style在世界範圍內的改編熱潮也成為其火速傳播的重要的因素。有資料顯示,各種版的江南style相繼出爐,包括美國競選版、美國海軍版、婚禮版,韓國警察版,以中國國內為例,包括周星馳版、客家話版,雪姨版,紅軍版、植物大戰殭屍版、各大高校版等等,不勝枚舉。由此看來,江南style傳播到各國後,再進行本土化的加工改造,使其以一個國家為單位進行內化,並以本土的方式和面貌進行再傳播, 更近一步地開發了各國內部潛在的觀眾,使傳播達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的有效運用

在江南style的MV裡,有大量的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畫面的效果,比如,有男主角在紛飛著白色紙屑的場景中瀟灑地向前走、還有男主角領銜的群體舞蹈、穿炫麗黃色衣服的男配角、顛覆審美傳統的騎馬舞、男主角在浴室、電梯、遊樂園等諸多的滑稽形象,這些視覺符號由於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因此,在「能指」和「所指」之間具有高度的符合性,使觀者容易產生更為直接的解讀,並且能夠不受種族、文字、文化的影響,而能表達出具體的情感,從而實現了表現意義上的跨文化性。又由於人們用眼睛迅速地捕捉到所需要的圖式,再固定下來,形成文化的記憶,接收者以愉悅的方式推動著視覺跨文化傳播的繼續。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江南style能夠迅速地被人們記住,並進行有效傳播了。

對群體意見產生影響的因素:群體暗示、感染和意見領袖

在江南style的傳播過程中,意見領袖是推動其傳播的強大動力。可以發現,很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士都通過自己的傳播平臺表達了對江南style的喜歡和肯定,包括「小甜甜」布蘭妮、安妮.海瑟薇、湯姆.克魯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他們的推薦和肯定直接導致了全球範圍內對該視頻的搜索點擊量的上升,這就是意見領袖的作用。

通過 來源於開心網上的一份對江南style的調查投票可以發現,很喜歡江南style和很不喜歡的人分別佔40%和60%,幾乎勢均力敵,那麼,為什麼這些很不喜歡該MV的人還是「被迫」了解到江南style了呢?這是因為,在江南style傳播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理性並不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是通過群體暗示和群體感染達到傳播效果。因此,很多對江南style並不感興趣的人由於受到周圍人的對該MV的循環重複重複後,在其心理上產生反應,使其受到感染,接受了來自群體的暗示而對這支MV產生了好奇,從而被動地接受了傳播。

對我國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啟示

在我國的對外傳播過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全球化的傳播環境,通過多元化的傳播媒介進行傳播,又要在完善和發展自我的同時,堅持國際化的創作意圖,充分考慮到國際受眾與本國受眾的文化差異,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開發國際受眾。最為重要的是,要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這樣,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話語權,把握傳播的主動性,從而實現跨文化傳播中的良性循環。(作者系山西大學文學院新聞系學生)

參考文獻:

1陳國明. 論全球傳播能力模式. 浙江社會科學, 2006,4, 13.

2百度百科

3陳衛星. 跨文化傳播的全球化背景. 國際新聞界,2001 , 2,11 - 14.

4姜 飛 .大眾傳播媒介介入跨文化傳播過程的路徑.新聞研究導刊,2010,1,61.

5呂萌,王晶晶. 困擾跨文化傳播的幾個問題.新聞愛好者,2011,16

6英明 ,羅憶.視覺符號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當代傳播,2007,6,22-23.

7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鳳凰出版社,2011.

相關焦點

  • [學子論文]解析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跨文化傳播特徵
    [學子論文]解析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跨文化傳播特徵 在這種文化的展示中,蘊含了一些跨文化傳播現象,從這些現象中總結出一些跨文化傳播的規律和特徵,為以後能夠更好的宣揚中國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奧運會開幕式 跨文化傳播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人為世界奉獻了一場充滿神奇想像和新奇創意的開幕式表演。
  • [學子論文]視覺語法下武俠電影海報的跨文化傳播現狀分析
    傳統的電影海報研究多聚焦在表現技法和藝術特色層面,少部分針對電影海報的意象解讀層面。鑑於此,本文以社會符號學為視角,以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中的視覺語法框架為基礎,從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三方面切入,在跨文化傳播的層面上探討武俠電影國際版海報是如何實現圖像的「本土化」與「國際化」雙重編碼的。
  • 文化與跨文化傳播
    顧名思義,跨文化傳播的研究對象是不同文化體系的社會個體或群體的信息傳播和文化交往活動,跨文化傳播的文化倫理思考的,因而也就是不同文化體系之間信息傳播和文化交往跨的有效實現及其合理性評判。顯然,界定文化的基本內含因而成為思考跨文化傳播必然的理論前提。
  • 關世傑:10年來我國跨文化傳播研究回顧與反思
    2跨文化傳播學在我國大陸傳播學界發展的勢頭可以從前兩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提交的有關論文中看出:2002年10月在南京召開了第七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會議收到有關跨文化傳播學的論文2篇。32004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八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會議收到有關跨文化傳播學的論文9篇,4增加了4.5倍。  在跨文化傳播蓬勃發展的形勢下,我們的研究狀況是什麼?同期國外跨文化傳播發展有哪些新特點?
  • 2020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在雲南民族大學開幕
    2020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開幕。雲南民大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11月21日,2020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在雲南民族大學開幕,來自全國40多所高校與科研機構的60多位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和青年學子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的相關議題,旨在匯聚學術智慧,擴大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在國際文化交往中塑造美麗中國形象、傳遞中國優秀文化信息、促進不同文化「美美與共」。
  • 跨文化傳播研究的歷史「畫卷」
    「文化即傳播,傳播即文化」,這是跨文化傳播學創始人愛德華·霍爾《無聲的語言》中說的。它讓我們開始思考文化和傳播的關係到底是什麼,也使我們意識到,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文化發展離不開跨文化交流,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跨文化傳播。
  • 跨文化傳播是什麼
    許多人都了解什麼是文化傳播,但是對於跨文化傳播知道的不多。
  • [學子論文]大眾文化傳播文本及邏輯
    摘要: 遍觀菲斯克的相關著作,他提出具有淺層化解讀和相關性特徵的「大眾文化文本」,區別法蘭克福學派的完全右傾化對大眾文化及文化工業的批判,本文從文本形成、傳播角度及內在邏輯,探究大眾文化在平民主義背景下的文本研究 關鍵詞:
  • 論中國茶文化在韓國的跨文化傳播
    二、中國茶文化在韓國的跨文化傳播 「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變遷與轉型、差異與衝突、整合與創新、生產與再生產,都與文化傳播緊密關聯。」[2] 中國很早就向東亞各國傳播文化,並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 從跨文化傳播角度淺析《生活大爆炸》和《愛情公寓》
    本文以《生活大爆炸》和《愛情公寓》為例進行分析,淺析中美不同的文化形式和美劇的跨文化傳播策略,最終對可行性較強的跨文化傳播方式進行總結。跨文化傳播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人際交往、信息傳播等活動,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日常生活層面的跨文化傳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行為的碰撞;二是人類文化的交往層面的跨文化傳播,社會文化系統的差異,在不同文化中的交融、對撞,從而實現了文化交融、發展和變遷。
  • 中國翻譯研究院舉辦「敦煌——絲綢之路重鎮的跨文化傳播」國際...
    本次研討會圍繞「敦煌跨文化傳播」展開多國對話交流,共有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位專家和學者參與了這場國際學術盛會。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剛毅,香港漢學發展慈善基金會主席李吳伊莉代表主辦雙方發表致辭。
  • 中國傳統文化的跨文化傳播
    原標題:中國傳統文化的跨文化傳播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積澱,文化是中國語言系統中早已有的詞彙。「文」與「化」的並用,最早出現在戰國末年儒生編輯的《易·賁掛·彖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學子論文]「神曲」在社交媒體中的傳播路徑分析
    摘要:繼《江南style》風靡全球,「洗腦神曲」《小蘋果》成為廣為熱議的社會話題。在社交媒體的傳播環境下,受眾不再簡單滿足對信息的被動接受,更願意通過分享信息獲取一種認同和參與的快樂——以此釋放情緒、表達自我。《小蘋果》的傳播方式緊扣受眾的參與式生產,通過關係鏈形成多級傳播,全面滲透的效應。
  • 《一剪梅》國外意外走紅,為跨文化傳播帶來何思考?
    一句「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的歌詞轉化為拼音被重新解讀,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網絡流行語。由此,經典文化遇上新媒體後,藉助創新和解構的力量,跨文化傳播從傳播者到傳播模式均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新媒體環境下跨文化傳播是時候走出一條新路來。
  • [學子論文]視覺語法下武俠電影海報的跨文化傳播現狀分析【2】
    而在《太極1:從零開始》的國際版海報二中,「鐵怪物」佔據了海報絕大一部分面積,而楊露禪僅佔據了海報下方一小部分面積,海報設計者從尺寸角度突出了「鐵怪物」的顯著性。但是「鐵怪物」與灰暗的背景色調融為一體,而楊露禪身穿紅衣,在整體的灰暗色調中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在色調值顯著性的對比上,楊露禪更勝一籌。
  • 提高跨文化傳播能力
    在與這些地區人民交往和講述中國故事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認真對待跨文化傳播問題。第一,理解跨文化傳播的價值意義。跨文化傳播是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個體、群體或組織之間進行的交流活動,是各種文化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流動、共享和互動的過程,主要涉及人類文化要素的擴散、滲透和遷移的現象。
  • 跨文化傳播下「文化」的兩種概念化路徑
    ,在多年的學科發展中,跨文化傳播學科也在理論推進中對「文化」等學科基礎概念進行反思,發展出更為多元的研究路徑。溫迪·利茲-赫爾維茨在進行跨文化傳播研究的思想史寫作時認為,跨文化傳播研究者在從事專業知識生產時,其研究前提、研究方法以及問題意識與國民性研究、文化和人格研究以及遠方文化研究等人類學研究息息相關。
  • 研究報告 | 中國跨文化傳播創新實踐研究
    視頻沒有採用宏大的敘事,而是用日常生活的細節小事來講述其對中國的理解,並且採用短視頻的形式滿足受眾碎片化閱讀的傳播需求,契合社交媒體用戶的興趣點,達到了良好的跨文化傳播效果。2.該書將語言作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介質,以中外文對照的關鍵詞形式準確解讀各個新概念,尋找「一帶一路」倡議話語的可溝通性,掃除跨文化交流中的語言障礙,為西方了解「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全新的窗口。
  • 「一帶一路」視域下的跨文化傳播策略
    二、「一帶一路」戰略下跨文化傳播和對外傳播:問題與障礙 文化本身的複雜性與人類認識文化不可避免的簡約性是跨文傳播過程中最難突破的制約。文化本身是複雜的,因而影響跨文化傳播的要素以及相關障礙也是多重而複雜的。除了文化思想本身的差異外,傳播過程中的語言和非語言符號所表達的差異性文化內涵,也造成了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困難。
  • 廣告跨文化傳播與文化安全
    一、廣告跨文化傳播所帶來的問題  當前品牌競爭已成為經濟競爭的決定因素,而決定品牌價值的背後是文化支撐,以品牌支出為代表的全方位輸出已成為國際資本大流通的亮點。同時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帝國主義的珠聯璧合,呼應進軍,正在造成弱勢民族文化的「斷裂」,附加於商品之上的西方文化正在成為世界性的文化,弱勢民族文化也正在面臨生存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