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三島由紀夫自殺假寶刀真相
至今未解的三島由紀夫自殺假刀事件真相是什麼?在中國被傳得神乎其神的三島由紀夫自殺事件,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神秘的造假」插曲……據日本史料記載,三島由紀夫自殺始末是這樣的:三島由紀夫進入自衛隊與自衛隊總監會談時帶了一把戰刀、一把短刀和警棍,自衛隊總監覺察到一些異樣就問三島;「為什麼攜帶戰刀來這裡」?
-
「二流藝術家」三島由紀夫
時至今日,少數日本評論家會表示同意,而另一部分人則會強烈反對,除了那些被三島的政論觀點摒棄在外的評論家們——事實上,他們之間的爭論是非文學性的,還有便是一些擁有敏銳眼光的文學家。東京文學界的輿論導向是:谷崎潤一郎是真正的文學大家,三島由紀夫和其他作家一樣,只能退居二流藝術家的席位。在西方評論界,戈爾·維達爾(美國劇作家、藝術評論家、散文作家和小說作家。
-
「二流藝術家」三島由紀夫
時至今日,少數日本評論家會表示同意,而另一部分人則會強烈反對,除了那些被三島的政論觀點摒棄在外的評論家們——事實上,他們之間的爭論是非文學性的,還有便是一些擁有敏銳眼光的文學家。東京文學界的輿論導向是:谷崎潤一郎是真正的文學大家,三島由紀夫和其他作家一樣,只能退居二流藝術家的席位。在西方評論界,戈爾·維達爾(美國劇作家、藝術評論家、散文作家和小說作家。
-
林少華:三島由紀夫為什麼自殺
三島由紀夫為什麼自殺 文/林少華三島是我較為熟悉的日本作家。十幾年前譯過他的代表作《金閣寺》和《潮騷》,也譯了他的絕筆之作《天人五衰》。而破解了這個謎,就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三島這個人,破解了三島山重水複的文學世界,破解了日本、日本文化和日本社會的一個側面。理所當然,傳記一開篇就詳細描述了三島的自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起了個大早。剃鬚時,動作緩慢而謹慎。這將是他死亡時的臉龐,絕對不能有一點醜陋的瑕疵。他沐浴了全身,系上一條雪白簇新的日本傳統兜檔布,系好腰帶,直接穿上盾會制服。」這是臨出門的情景。
-
《三島由紀夫傳》出版,帶你走近這位謎一樣的天才作家
他死後,每個朋友都不得不承認,他們了解的三島只限於他有意袒露的局部。」值此三島由紀夫辭世五十周年之際,《三島由紀夫傳》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該書作者約翰·內森為美國著名的日本研究學者和文學翻譯家,曾六次與三島由紀夫遺孀長談。該書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有關三島由紀夫的傳記。
-
文化史昭和時代戰後代表日本文學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三島由紀夫是什麼樣的人?易懂地解說年表和代表作品!文化史昭和時代戰後代表日本文學的作家三島由紀夫。雖然沒讀過作品,但聽說過名字的人應該很多吧。在迄今為止的日本文學界中,被稱為擁有卓越日語能力的三島由紀夫。我想一邊介紹他到底是怎樣的人,簡單的年表和代表作品,一邊接近那個人物像。
-
三島由紀夫筆下的作家們
所以三島以為他絕不會這樣死亡,因為不想令死亡的靈魂看到老態,這是他對生死的詮釋。當你到了京都,一定要去那個金碧輝煌的金閣寺參觀,因為那兒上載著一個傳奇。許多時候總是人潮洶湧,那坐立在水中不得入的黃金寺廟,已經和小說家三島由紀夫的同名小說相疊相映。作家借小說裡的小僧來毀滅的,並不是美麗的事物如金閣寺,而是主角自己的厭棄與背離。那堂皇美麗的建築將會永遠存在,無感地存在。
-
三島由紀夫:奇怪的信念推動著作家瘋狂而天才的一生
50年前的今天,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剖腹自殺。 三島由紀夫一生著有21部長篇小說,80餘篇短篇小說,33個劇本,以及大量的散文。其中有10部曾被改編成電影,36部被搬上舞臺,7部得過各種文學獎。
-
細江英公×三島由紀夫:《薔薇刑》
這是一本優秀、華麗的紀念冊,把作家三島由紀夫的形象,以細江式的風格,一幀一幀猶如化石般刻印在紙面上。從緣起到終幕,我全程參與了這本影集的製作,收穫了作為細江先生的助手生涯中無比珍貴的一段經歷。關於《薔薇刑》的故事,寫多少頁紙都說不完。
-
【BBC精讀】三島由紀夫:一位日本作家的奇聞
三島由紀夫之死轟動了日本。當時,他是日本文壇明星,他男性氣概十足,敢於挑戰但同時也有點荒謬,就像美國作家諾曼·梅勒和當代法國作家米歇爾 維勒貝那樣。但那些看起來很是荒誕的一切突然成為了現實。那天早上,日本第64屆國會正在召開,天皇本人也出席了會議。他的自殺使得人們無暇關注日本首相關於明年政府議程的講話。自二戰結束之後,還沒有人以切腹的形式自殺。
-
川端康成與三島由紀夫
川端康成的提攜 初識三島由紀夫那年,川端康成46歲。在太平洋戰爭階段,日本文壇不少文人都受軍國主義影響,像川端康成這樣未受其染指、且名譽絲毫不受損害的著名作家屈指可數。 1946年的新年假期裡,身為法律系大學生的無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帶著手稿前去拜會川端先生,川端康成認為創作之佳,足以推薦給文學雜誌。就這樣,這篇名為《香菸》的短篇小說發表於當年夏天的《人間》雜誌上。三島由紀夫憑藉此文正式登上戰後文壇的舞臺。 1947年秋,三島通過了文官考試,正式在大藏省任公務員。儘管如此,三島對仕途並無野心。他潛心致力於下班後的短篇小說寫作。
-
三島由紀夫和正田美智子「相親」
大家都知道三島由紀夫是日本著名作家,寫過《金閣寺》、《假面的告白》、《鹿鳴館》等作品,在日本文壇有很高的影響力。也知道正田美智子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后,她與明仁天皇的愛情故事也是廣為流傳。但是,在與明仁結婚前,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曾和正田美智子「相親」,並求婚,但是由於三島高傲的態度遭到了正田家的拒絕……三島由紀夫曾言:「生平兩大憾事,一是未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二是未能和本命之人結婚」……三島的妻子瑤子聽到這話得多傷心……
-
三島由紀夫 | 精緻的沉默,凌駕於一切之上
第一部自傳體小說《假面自白》在他24歲時被發表大獲成功後,他決定成為專職作家。在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裡,三島由紀夫留下了一系列偉大的作品,如《金閣寺》《潮騷》《禁色》《憂國》等,臨死前完成史詩巨著《豐饒之海》四部曲。三島由紀夫的文學活動,大致以60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唯美主義色彩較濃,後期表現出一種可怕的藝術傾斜和顛倒。
-
從三島由紀夫到石原慎太郎
□田中禾 日本對釣魚島的「國有化」引起全世界華人憤怒,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日本著名右翼分子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我注意到他,是因為他是日本二十世紀的先鋒作家。大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讀了他的小說《太陽的季節》,很驚奇日本有這樣的作家,與川端康成這些代表日本文化傳統的作家完全不同,就找了他的其他作品和資料,才知道他還是一個畫家,多才多藝。後來看到他參政了,當了東京都知事,幹得挺得意,不斷連任。看到他那些激烈的反華、辱華言論,對這個人產生了極大的反感和厭惡。一個作家,一個熱愛藝術的人,怎麼可以這樣愚昧、狂妄?
-
三島由紀夫《假面的告白》,自傳性長篇小說
《假面的告白》是日本當代頗具爭議的作家三島由紀夫(一九二五-一九七〇)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創作於一九四九年,時年他才二十四歲。《假面的告白》中譯本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這也是日本私小說的常用方式,著名的如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即是用了這種手法(據說三島由紀夫並不喜歡太宰治)。
-
三島由紀夫:毀滅是終極之美
但是在三島由紀夫所認為的終極之美,是毀滅,將自己犧牲在創作中,犧牲在政治行為中。但是他們和我共同代表了今日日本的新人類。我感到和他們之間也有友情。這種友情就像是隔著鐵絲網。我們朝對方微笑,但不可能接吻。」這段對六十年代末日本左翼學生的評論,想不到是出自極右翼作家三島由紀夫筆下。這是在他死前一年,他前往母校東大(東京大學)與左翼學生進行了一場著名的辯論之後總結的。
-
三島由紀夫的生和死
《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傳》作者:[英]亨利·斯各特·斯託克斯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20年2月定價:58.00元三島由紀夫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年少時過分的保護與管教塑造了他貧弱的體質和孤僻敏感的性情。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據了解,日本最後一個用「切腹」作為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人,叫三島由紀夫,死於1970年11月25日。 三島由紀夫,原名平岡公威。192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是日本當代有名的作家。有「日本的海明威」之稱,並三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
學者唐納德·金:他的一個建議,讓三島由紀夫沒拿到諾貝爾文學獎
這期間結識島中鵬二,給他引薦日本作家。島中當中央公論社的社長五十年,1964年引唐納德·金加入日本文學全集編委會,與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名家同席。三島鄙視松本清張連文體都沒有,堅決反對把他收入這套全集裡,川端主張流行作家也是文學家,卻到底擰不過三島。松本懷恨,卻也認為三島的才氣遠遠凌駕於川端。 唐納德·金拜訪的第一位作家是谷崎潤一郎。
-
三島由紀夫-一個差點獲得諾貝獎的日本軍國主義者
三島由紀夫三島由紀夫(1925-1970),原名平岡公威。是日本當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演員。著有《金閣寺》《鹿鳴館》《假面自白》《豐饒之海》等一系列作品。並在文學同人誌《文藝文化》投稿,並最終使用「三島由紀夫」作為自己的筆名。可以說此時的三島由紀夫註定要成為日本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