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島由紀夫自殺假寶刀真相

2020-12-05 日美加微觀

至今未解的三島由紀夫自殺假刀事件真相是什麼?

在中國被傳得神乎其神的三島由紀夫自殺事件,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神秘的造假」插曲……

據日本史料記載,三島由紀夫自殺始末是這樣的:

三島由紀夫進入自衛隊與自衛隊總監會談時帶了一把戰刀、一把短刀和警棍,自衛隊總監覺察到一些異樣就問三島;「為什麼攜帶戰刀來這裡」?三島回答說:「這是我收藏的關孫六鍛造的寶刀,特意帶來請您欣賞,我還帶來了寶刀鑑定書」,說畢將戰刀和鑑定書遞給自衛隊總監查看。總監看後連連讚不絕口,「好刀!不愧關孫六寶刀啊」!可是,其後三島由紀夫向總監提出軍事政變要求被總監拒絕以後,三島等人便綁架了總監,再後來就是三島不得不自殺!三島自殺時用了一把短刀刨腹,切腹成一字型刀口,深度四釐米,同夥「介錯人」兩人共計砍下四刀,其中頭一個介錯人砍了三刀未果,便把戰刀交給另一個同夥,說你來吧!後一個介錯人接過戰刀高高舉起一刀下去解決了問題。

當法庭開始審理這次未遂軍事政變時,發現其介錯人使用的戰刀,也就是三島由紀夫帶到自衛隊讓自衛隊總監欣賞的「關孫六寶刀」出現了S型豁口,引起一片譁然,「關孫六寶刀只砍下一個人的頭顱不會刀鋒卷刃啊」?議論紛紛!於是,法院公布:「經鑑定這是一把贗品刀」,然而,三島由紀夫作為「日本當代紅人,文化學者,著名作家」怎麼可能收藏假刀?假鑑定證書又是從哪裡來的?疑點重重,假亦真來,真亦假,成為了至今未解之謎。

三島由紀夫政變軍部演講圖

日本戰刀

日本寶刀

相關焦點

  • 林少華:三島由紀夫為什麼自殺
    三島由紀夫為什麼自殺 文/林少華三島是我較為熟悉的日本作家而破解了這個謎,就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三島這個人,破解了三島山重水複的文學世界,破解了日本、日本文化和日本社會的一個側面。理所當然,傳記一開篇就詳細描述了三島的自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起了個大早。剃鬚時,動作緩慢而謹慎。這將是他死亡時的臉龐,絕對不能有一點醜陋的瑕疵。他沐浴了全身,系上一條雪白簇新的日本傳統兜檔布,系好腰帶,直接穿上盾會制服。」這是臨出門的情景。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據了解,日本最後一個用「切腹」作為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人,叫三島由紀夫,死於1970年11月25日。有「日本的海明威」之稱,並三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三島由紀夫自幼便在文學上顯露出了極高的天賦。1941年,16歲的三島由紀夫就當上了《輔仁會雜誌》的主編。1944年10月,三島由紀夫的短篇小說《百花怒放的森林》由七丈書院印刷出版,成為他的出道作品,從此以後他從一個業餘的文學創作者正式進入了專業作家的領域。
  • 20個你不知道的關於三島由紀夫的真相
    這就是三島由紀夫。《知日》第45本特集《這就是三島由紀夫》暴烈、矛盾、唯美、極端...一個無法被定義的日本大文豪全網現貨發售中!關於三島由紀夫,人們總是有著太多不解與遐想,他的文筆如此幻美瑰麗,人生與個性卻如此矛盾複雜。有人說他的作品中有著無比純粹的細膩溫柔,有人厭惡唾棄;有人說他是怪異鬼才,有人說他只是寫寫男女情愛罷了;有人揣摩他的出生、他的情人、他的自殺...三島由紀夫終究是個謎?知日君為你呈現關於他的20個真相,帶你了解一個更接近真實的三島由紀夫。
  • 日戰後史上最大謎團:三島由紀夫剖腹自殺(圖)
    三島在自殺前不久的圖書發布會上    34年前的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東京自衛隊東部方面軍總監部剖腹自殺。此事被稱為「日本戰後史上最大的謎團」。    三島去世後,關於他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三島在去世之前曾經去找過精神科專家,他的自殺是精神失常所致,正如日本的心理學教授福島章教授在《三島由紀夫的對抗同一性》一文中所寫道的:「三島本人也說,他感覺到了精神的衰弱和疲憊,並因此而感到困惑,預感到不久之後註定要到來的『魂靈之死』、『支離破碎的狀態』和『世界沒落體驗』。
  • 三島由紀夫為什麼挑選11月25日自殺?
    日本著名川端康成曾給予三島極高的讚譽,他說:「三島由紀夫擁有非同尋常的天賦,並不是在日本範圍內這麼說,而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難找到這樣的天才。像他這樣的天才恐怕三百年都難遇一個。」本書的作者亨利·斯各特·斯託克斯是駐日記者,曾任英國《金融時報》《泰晤士報》、美國《紐約時報》東京分社社長,他是三島由紀夫的生前好友,也是與三島私交最好的外國記者。他第一次見到三島,是在1966年東京外國記者俱樂部的一次宴會上,三島作為貴賓在餐後發表演說。三島給他的初印象,是一個古怪卻讓人頗為好奇的男人。
  • 三島由紀夫:昭和狂漢的倒下
    2.肉體崇拜與殉道之學日本攝影大師細江英公曾為三島由紀夫掌鏡,於1961年拍攝了一組名為《薔薇刑》的藝術寫真。如果說少年時期的三島由紀夫是一株幽冥中開出的纖弱嬌花,那麼壯年時期的三島,則更像是荊棘中綻放的薔薇,豔麗而帶刺,擁有濃烈而鮮明的生命形態。這一時期的三島,充滿了對力量和肉體的崇拜,他開始投身於健身事業,同時還苦練空手道與劍道。
  • 憎惡文學的三島由紀夫,為何成為了大作家?
    小時候目睹三島由紀夫之死對日本社會帶來的震撼,之後專注於三島由紀夫文學研究的佐藤秀明,是研究三島由紀夫的專家,也是三島由紀夫文學館現任館長。在他的講述中,我們逐漸了解三島由紀夫的人生中那極度熾熱的一面。
  • 愛三島由紀夫,恨三島由紀夫
    儘管這種擁有千年歷史的傳統樂器的演奏,讓全場頗為寧靜,這一晚的「三島由紀夫之夜」卻是至今「文學之夜」沙龍中最為活躍的一次,這要歸功於兩位觀點不一的嘉賓:日本文學翻譯家林少華,以及日本研究獨立學者劉檸。在對談環節,甫一開口,林少華就坦陳,儘管翻譯了 3 本三島由紀夫作品,包括他的絕筆之作,《豐饒之海》第四部《天人五衰》,但是無論作為譯者和讀者,他都不太喜歡三島由紀夫,除去軍國主義傾向不談,更不喜歡的是三島的人生姿態和美學訴求:「毫無疑問他是天才,但有的天才如皎潔的月光,照亮夜行者的路,有的天才像炙烈的日光,劈頭蓋臉打在人身上。三島無疑是後一種,讓我這個凡人望而生畏。」
  • 「二流藝術家」三島由紀夫
    但是,三島傳達給我的感覺是既合乎世界已有的危機感,又迫切地與之相襯,這便是其他日本作家所無力企及,因而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地方。也許唯一可稱作例外的便是芥川龍之介,即七十年前的《羅生門》的作者,芥川最終也是自殺身亡。這倒不是說當時日本文壇會大爭特爭某人在文壇的老大地位。書店經營者會告訴你,二十年前,最暢銷的書便是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的小說。如今的日本書店裡則是漫畫和電子遊戲大行其道。
  • 「二流藝術家」三島由紀夫
    但是,三島傳達給我的感覺是既合乎世界已有的危機感,又迫切地與之相襯,這便是其他日本作家所無力企及,因而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地方。也許唯一可稱作例外的便是芥川龍之介,即七十年前的《羅生門》的作者,芥川最終也是自殺身亡。這倒不是說當時日本文壇會大爭特爭某人在文壇的老大地位。書店經營者會告訴你,二十年前,最暢銷的書便是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的小說。如今的日本書店裡則是漫畫和電子遊戲大行其道。
  • 餘華:三島由紀夫的寫作與生活
    作為母親說這樣的話,顯然隱含了一種驕傲,這種驕傲是雙重的,首先是對兒子一生的肯定,她的兒子只是在選擇如何死去時,才第一次步人後塵;其次是對兒子自殺本身的肯定,在這句貌似遺憾,實質上仍然是讚揚的話裡,這位母親暗示了三島由紀夫的自殺是與眾不同的。因為在三島由紀夫這裡,自殺不再是悄悄的,獨自的行為,他將傳統意義上屬於隱秘的行為公開化了。
  • 三島由紀夫:血色的華麗
    《文藝文化》,並且使用「三島由紀夫」的筆名,這也是三島由紀夫這個名字正式豋場的契機。之後他陸續在該志上發表多篇各類作品,1942年他選擇了學習院高等科文科乙類的大學預科繼續升學,主修德語,並且持續與《文藝文化》的友人交流,而因此受到日本浪漫派文學的薰陶。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最後階段,日本的處境開始急轉直下,三島由紀夫也收到徵兵檢查通知判定是第二乙種體位,需要隨時等待徵召。
  • 日本學者披露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是同性戀者
    中新網香港10月26日消息:專門研究三島由紀夫的學者田中美代子在即將出版的《決定版三島由紀夫全集第1卷》一書中引用三島在一封寫給精神醫生的書信中,承認描寫同性戀主角自覺過程的《假面的告白》一書其實源自於自己的體驗。  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於30年前自殺身亡,生前他並未正式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者身份。
  • 三島由紀夫的生和死
    《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傳》作者:[英]亨利·斯各特·斯託克斯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20年2月定價:58.00元三島由紀夫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年少時過分的保護與管教塑造了他貧弱的體質和孤僻敏感的性情。
  • 三島由紀夫|寫作和生活的邊界
    > 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 - 1970年11月25日),原名平岡公威,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是日本當代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和電影演員。
  • 三島由紀夫-一個差點獲得諾貝獎的日本軍國主義者
    三島由紀夫三島由紀夫(1925-1970),原名平岡公威。是日本當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演員。著有《金閣寺》《鹿鳴館》《假面自白》《豐饒之海》等一系列作品。並在文學同人誌《文藝文化》投稿,並最終使用「三島由紀夫」作為自己的筆名。可以說此時的三島由紀夫註定要成為日本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物。
  • 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一次切腹事件是文學家三島由紀夫作為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深為讚賞,對日本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外國非常不滿。1970年11月25日,被譽為日本海明威的三島由紀夫在煽動政變未遂後,切腹自殺。古賀等三人表示「歸順,不抵抗」,被警員順利逮捕。最後,三人被處以四年徒刑——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三島由紀夫事件」。
  • 餘華:三島由紀夫混淆了全部價值體系
    1970年的今天,三島由紀夫率領私人部隊「盾會」進入總監部,綁架了師團長,並鼓動自衛隊員重拾日本武士道,發揚忠君愛國的精神,為皇國崛起發動兵變。然而他的演說未得到響應,隨後,三島由紀夫返回屋中,按照日本傳統儀式切腹自殺,並由其隨從擔任介錯(斷頭人)砍下頭顱。
  • 一個名叫三島由紀夫的作家決定切腹
    」 三島由紀夫是作品被譯介最多的日本作家之一,曾獲三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川端康成曾稱其為「兩三百年都難遇一個」的文學天才,西方媒體更是將其與海明威、達文西等大師相提並論。 與輝煌的文學履歷相伴的,是三島由紀夫飽受爭議的一生。
  • 《三島由紀夫》發預告片 ARATA表演抓住神韻
    飾演三島由紀夫的ARATA   時光網訊 此前我們曾報導日本傳奇導演若松孝二將再度攜手演員ARATA,將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的事件拍成電影。日前,這部題名為《11·25自決之日 三島由紀夫與年輕人們》的電影預告片終於得以曝光。   預告片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三島由紀夫在自衛隊駐軍住所的陽臺上,連續以強烈的語氣質問自衛隊:「自衛隊到底是什麼?自衛隊到底是什麼?」隨後,視頻片段還涉及三島由紀夫與東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他在「楯之會」的一些活動,並逐漸的吸引到了一批年輕的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