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律詩的代表是《秋興八首》,是作者憶長安之作,以表現家國興衰為主要線索,八首主題一致,其中第一首「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是全組詩歌的中心。詩歌以時空轉換的視角表現作者在夔州時期四年長安的心情,悲愴動人,感人至深。形式上迴環往復採用多種手法借古喻今、直抒胸臆,迴環往復使得詩歌情感韻味悠長。
杜甫在他著名的《戲為六絕句》中寫道: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杜甫詩歌集大成的特點。所謂親風雅,指的是重注興寄,即寫時事的傳統。杜甫的詩歌開創了從詩歌注重個人抒懷向注重注重書法民間疾苦、表達現實內容方面轉變,達到了現實主義詩歌的巔峰。
所謂轉益多師是指杜甫善於總結以往名家的創作經驗,從他們那裡吸取長處,從內容形式和表達風格上都繼承了前人的長處,因此是中國詩歌的集大成者。
具體表現為:
不薄今人愛古人。杜甫注重學習前人創作經驗的同時,還注意到今人書法的長出,取長補短。
風格類型多樣化,駕馭純熟自然。
功力深厚、融會貫通、自鑄偉辭。
杜甫詩中國詩歌史上承前啟後的偉大詩人,其成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杜甫廣泛的吸收了《詩經》和漢樂府的傳統,達到了現實主義寫作的新高度。
第二、 杜甫廣泛吸收和學習了漢樂府六朝等詩歌傳統。在用律和遣詞造句上吸收了他們的長處,創作了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歌。
第三、 杜甫新樂府詩歌的創作對於後來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運動有深遠影響。將議論引入詩歌對於後來韓愈等人的「以文為詩」和宋代以才學為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詩歌散文化。
李白是詩盛唐時期偉大的詩人。李白一生詩歌主要內容可以分為三類:一、以諷刺權貴為主要內容的詩歌;二、以描寫自然山川等景物讚頌大自然的詩歌,這類詩歌可以分為借風景抒懷壯志的詩歌和表達自己追去光明的詩歌兩種。三、表達自己昂揚向上積極進取姿態的詩歌。
李白詩歌文體的創作可以分為絕句和歌行體這兩個方面。
在絕句上,李白的絕句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 清新明快,自然俊逸,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語句自然清新而又灑脫自如。
第二、 以故入律,自由發揮。詩句隨意開合。
第三、 帶有很多民歌的色彩。李白詩歌中擬古樂府民歌極多。往往自然天成而富有神韻。
在歌行創作上,李白的歌行熔鑄抒情和敘事相結合。另外一點是情感跌宕和富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