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杜甫律詩的師承與李白詩歌的絕句藝術

2020-12-13 松風閣書法日講

杜甫律詩的代表是《秋興八首》,是作者憶長安之作,以表現家國興衰為主要線索,八首主題一致,其中第一首「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是全組詩歌的中心。詩歌以時空轉換的視角表現作者在夔州時期四年長安的心情,悲愴動人,感人至深。形式上迴環往復採用多種手法借古喻今、直抒胸臆,迴環往復使得詩歌情感韻味悠長。

杜甫在他著名的《戲為六絕句》中寫道: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杜甫詩歌集大成的特點。所謂親風雅,指的是重注興寄,即寫時事的傳統。杜甫的詩歌開創了從詩歌注重個人抒懷向注重注重書法民間疾苦、表達現實內容方面轉變,達到了現實主義詩歌的巔峰。

所謂轉益多師是指杜甫善於總結以往名家的創作經驗,從他們那裡吸取長處,從內容形式和表達風格上都繼承了前人的長處,因此是中國詩歌的集大成者。

具體表現為:

不薄今人愛古人。杜甫注重學習前人創作經驗的同時,還注意到今人書法的長出,取長補短。

風格類型多樣化,駕馭純熟自然。

功力深厚、融會貫通、自鑄偉辭。

杜甫詩中國詩歌史上承前啟後的偉大詩人,其成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杜甫廣泛的吸收了《詩經》和漢樂府的傳統,達到了現實主義寫作的新高度。

第二、 杜甫廣泛吸收和學習了漢樂府六朝等詩歌傳統。在用律和遣詞造句上吸收了他們的長處,創作了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歌。

第三、 杜甫新樂府詩歌的創作對於後來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運動有深遠影響。將議論引入詩歌對於後來韓愈等人的「以文為詩」和宋代以才學為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詩歌散文化。

李白是詩盛唐時期偉大的詩人。李白一生詩歌主要內容可以分為三類:一、以諷刺權貴為主要內容的詩歌;二、以描寫自然山川等景物讚頌大自然的詩歌,這類詩歌可以分為借風景抒懷壯志的詩歌和表達自己追去光明的詩歌兩種。三、表達自己昂揚向上積極進取姿態的詩歌。

李白詩歌文體的創作可以分為絕句和歌行體這兩個方面。

在絕句上,李白的絕句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 清新明快,自然俊逸,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語句自然清新而又灑脫自如。

第二、 以故入律,自由發揮。詩句隨意開合。

第三、 帶有很多民歌的色彩。李白詩歌中擬古樂府民歌極多。往往自然天成而富有神韻。

在歌行創作上,李白的歌行熔鑄抒情和敘事相結合。另外一點是情感跌宕和富有變化。

相關焦點

  • 杜甫在律詩藝術上的創新
    如果長期局限在這樣的水平上,唐代律詩不過造就了一種精工典雅的詩體而已,其成就絕對比不上才氣縱橫的古風,也比不上意興深遠的絕句,而正是杜甫深入挖掘了律詩這種詩體無限的藝術潛力。杜甫全面開闢了律詩的境界,時事政論、身世懷抱、風土人情、文物古蹟,一概熔鑄於精嚴的格律當中,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相對峙的高度。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都說李白詩歌成就頗高,在律詩與絕句方面,明人評價分別是這樣
    總體看來,有明一代對崔、李二詩的評價多推崇《黃鶴樓》,間或亦有為李白鳴不平者,均從李詩結句有憂國之意著眼,貶斥崔詩的個人情懷;但是多數人還是從兩人詩歌的藝術手法及整體的表達效果入手,認為李詩模擬於後,且不如崔詩流麗,故而「嘆服」。同時,崔、李二詩兼古兼律,論古詩者以為崔詩雖不及漢、魏,亦自「天成」;論律詩者,則以崔詩開初唐律詩之先,李詩固不及。
  • 同樣是唐朝詩人,李白和杜甫的詩歌有哪些不同?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今天我們來講講關於李白和杜甫的一些故事,我們知道,李白被世人稱為詩仙,而杜甫也不是一般人,也是被人稱為詩聖的一位偉大的詩人,那麼李白和杜甫的詩都有哪些不同呢?相信很多人都學過他們兩個人的詩,但是李白和杜甫在詩歌的造詣上誰更勝一籌呢?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差別
    前面說過,杜甫猛烈的追慕李白,但李白的反應有些冷淡,也不是說李白無情無義,實在是李白與杜甫的性情差異太大。李白的詩清新飄逸,杜甫的詩厚重沉鬱。李白為詩仙,李白的詩,確產有一股仙氣,而杜甫為詩聖,杜甫的詩能映民間疾苦。李白與杜甫,語言風格就不一樣。人們常拿相似內容題材的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杜甫《旅夜書懷》來比較: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語言風格有明顯差別。後來清朝的洪亮吉評論說,李白寫詩,像不沾紙,就是飄逸了;而杜甫寫詩,像力透紙背,那就是厚重。
  • 詩聖杜甫詩歌的藝術特點
    豐富的思想內容成就了杜詩鮮明卓越的藝術特色。杜甫窮盡一生的才學做到了集古典詩歌之大成,並加以創新和發展。杜甫的語言不同於李白的單純自然,而是蒼勁的,凝練的。所謂蒼勁,就是蒼老遒勁的意思。他曾經稱讚鄭諫議的詩說:「波瀾獨老成。」又說薛華「歌辭自作風格老」。可見杜甫認為詩要老成才好。他自己的語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鐘發出的深沉的聲音。凝練,是說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現最豐富的內容,達到高度的概括。
  • 杜甫最優美的一首絕句,蘇軾:宛如一幅畫!
    唐代大詩人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杜甫詩歌的語言風格基本上就是沉鬱頓挫,這也成了大家的一種共識。因為杜甫歷經安史之亂,深諳民眾疾苦,無可奈何的他將其化為筆端的翰墨,將一腔的家國情懷融入其詩中,深受後世的景仰。
  • 李白杜甫: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接力賽
    唐詩中兩個繞不開的人物——李白與杜甫,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你以為你很熟悉他們嗎?不,你沒有想像中那麼熟悉他們。提起李白,我們會覺得他很活潑、創造力特別強;而想起杜甫,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是一副忠厚的、比較規矩的形象。事實上,從古典詩歌發展來看,李白是一名復古大將,而杜甫卻是一名革新旗手。
  • 為什麼只有杜甫能被稱為唐詩的「集大成者」?李白差在了哪裡?
    除了「詩聖」,杜甫還有一個更牛的稱號——古代詩歌的集大成者。 「古代詩歌的集大成者」,這是專屬於杜甫的美譽,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李白吐血質問:是我不配嗎?
  • 詩詞常識:律詩和絕句分不清?教你分清,除句數不同還有不同處!
    此文是個人學習詩歌的筆記類系列其中一篇,在這分享給大家。會有一些疏漏和理解不夠深之處,敬請指正和諒解。詩歌存世內容最多當屬唐詩,而學詩歌和欣賞詩歌從唐詩入手是最好的捷徑。歸納來說:律詩源自於南北朝時期齊朝的沈約,定型於初唐沈佺期與宋之問,而最終成熟於盛唐。盛唐最能代表律詩成就的是杜甫。
  • 杜甫的兩首傳世絕句,令人心醉,後人更無法超越
    杜甫是盛唐時期偉大的詩人,他的作品不僅藝術水平高超,而且思想性更加突出。和盛唐時期的其他詩人比較,詩聖沒有李白的浪漫,不具孟浩然的恬淡,也比不上王維的豁達,他的絕句更是被後世詬病不如他的律詩。但實際上杜甫的詩歌才華雖然不是平均分配,但他的絕句並非極其薄弱。
  • 什麼是古風、絕句、律詩?三者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繫?格律還要遵嗎
    如果是律詩,還要求中間兩聯對仗。就這些要求,也還是音律已亡的情況下,大大簡化了的東西,嚴格說來,今日之格律,與唐、宋、六朝的格律已經不是一回事了。絕句包括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兩者起源相差至少有100年。五言絕句源自五言詩,大概在開始注意格律的齊、梁時代已經產生,到唐初已經具備相當規模,是為成型。至盛唐則臻於頂峰。李白、王維可謂雙絕。
  • 杜甫及其詩歌的詩史性質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絕句的藝術特點杜甫入蜀後所作的絕句多為描寫當地風景和風俗人情的組詩,如《絕句漫興》九首其一、《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與盛唐時期一般絕句不同的是,杜甫的絕句在聲調上不是那麼悠揚和諧,但章法、句法多變,刻畫細緻,曲折達意,受民歌的影響,雜有當時流行的口語。杜甫的這類詩,既有聯篇的吟唱,又有單篇的短章;既有常調,又有拗體,多一氣呵成的真實之作,其妙處在於含意深婉。但聲調拗峭、筆墨質實,且多議論,改變了盛唐絕句蘊藉含蓄的清麗格調,創立了一種與其沉鬱頓挫風格一致的絕句新風貌。
  • 詩歌繁盛的唐朝,有豪邁的詩仙李白,也有憂鬱的詩聖杜甫
    在那個偉大的時代,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毫無爭議的是詩歌。高興時的時候「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悲傷的時候「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想家的時候「此夜曲中聞折柳,誰人不起故園情」。詩歌不僅是人們託物言志的載體,更是人們日常交流的紐帶。重陽未能和朋友相見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強大的國家實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深厚的文化沉澱,為唐詩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營養,湧現出了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和杜甫,就是裡面傑出的代表。一、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詩仙李白。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
  • 李白:七言律詩,我就玩個票,卻出了大動靜
    詩仙李白,當世出名,後世流芳。那麼李白作為當時一等一的大詩人,在《李太白全集》中收錄的其一半的詩歌都是歌行、樂府,絕句也有差不多160首,五言律詩有小100首,而七言律詩只有8首,這個不到兩位數的存量對李白這樣的大詩人來講,實在是太少了,那麼是不是李白七律偏科,不善為之呢?
  • 簡單說明律詩與絕句的區別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是:律詩是每首有八句的格律詩,絕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詩。1、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律詩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其常見的類型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 杜甫最精彩的絕句,大部分人倒背如流,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
    說起唐朝詩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李白和杜甫,他們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詩歌能在唐朝達到鼎盛,此二人功不可沒,因此後來文壇宗師韓愈毫不吝惜地稱讚說:李杜文章在 光焰萬丈長。李白的詩歌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又具有極強的浪漫主義色彩,讓人回味無窮,因此在他生前生後,都得到了極高的讚譽。然而杜甫則不同,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受到多少重視,但他一如既往地努力,最終在他死後不久開始得到承認,以至於能與自己的偶像李白比肩。後世對於杜甫的讚頌和崇拜,是一點都不亞於李白的。
  • 李白和杜甫,誰才是唐詩第一人?
    中國的文學史上,憑藉詩歌上高深的造詣,成為詩歌金字頂端的只有四個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而李白因為心境的不同,和個人每個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詩風上也有明顯的差異。杜甫出於京兆杜氏的分支,唐朝時京兆杜氏都多自稱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號杜陵。杜甫保存到今天的詩歌總共有1500多首,實際上他創造的詩歌肯定比這個數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