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
絕
浪
費
倡議
本報聯合行業協會向全省餐飲企業發出倡議,餐廳推出半份菜或小份菜,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舌尖上的浪費讓人觸目驚心。我們看到,每一場酒宴過後,吃不完的飯菜都被一桶桶倒掉,裡面不乏整條魚、整隻雞;企事業單位、學校的食堂裡,吃了一口的饅頭、動了幾筷子的盒飯,都被白白扔掉;自助餐廳裡,吃不完的食物一盤盤剩下,變成了垃圾……吃不了沒人兜著走。但是如果從源頭設計上把大盤變小盤,由吃不了變成吃得了,是不是就少了一些浪費?在本報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邀你曬出「節約錦囊」的網上調查中,推廣「小份菜」呼聲最高。
龍江菜菜碼大由來已久,有些是由於飲食習慣,而有些是由於烹調方式。比如鐵鍋燉或者殺豬菜,一個菜就是一鍋,烹調的方式就決定了菜碼不能小。但是如今的烹飪技術與設備,已經完全能夠破解大菜碼難題,比如有的鐵鍋燉也預備了鴛鴦鍋,便利那些用餐人數少飯量還不大的食客。
網上曾有個段子,在黑龍江,沒有什麼事兒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這也說明了龍江人沒事兒就喜歡聚聚。請與被請,兩種心態。請客的人,酒足飯飽後還要「再加倆菜」,最後滿桌剩下的,不是飯菜,是面子;被請的人也往往用菜量多少來衡量請客人的熱情和誠意。正是這種標準,催生了豪爽背後的奢侈浪費。
盤子變小無疑是厲行節約的一條捷徑。不過餐飲行業屬於完全競爭的市場,是否提供半份菜取決於餐廳自身,這就需要政府管理部門,充分發揮餐飲協會等行業組織的作用,通過協會督促、自我約束等方式,引導餐飲企業提供合理分量的飯菜。此次倡議也提出,推行N-1點餐模式,即10位進餐客人只點9個人的菜。有人認為,就咱東北那菜碼,N-1肯定剩,N-2差不多。所以,雖然暫時沒有強有力的手段推進「光碟行動」,沒有完善的制度來規範,更沒有法律法規進行限制,但是小盤變光碟不僅僅是一種倡導,更是一種責任,需要每個人多一些自覺與自律,多一些耐心與堅持。
吃,既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最基本訴求,也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最基本行為。因此,節約糧食、減少浪費不僅應該成為每位「食者」的通識課,還應該成為貫穿人生各個階段的長期必修課。大盤變小盤,不僅僅是一種形式的變化,更是一種「你要節約」的友好提示。而小盤變光碟,則不僅需要「我要節約」的自覺,更要有拒絕浪費的習慣和修養。
傳統飲食觀念根深蒂固,改變浪費陋習任重道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對食物的尊重,對農民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大盤變小盤,小盤變光碟
應是我們龍江人追求的體面與風尚。
記者:周靜
攝影:張澍
編輯:王雪梅
責編:鄧偉
審核:王巍
統籌:張瑜
監製:劉榮升
【來源:黑龍江日報資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