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簡牘博物館 | 看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 探索中華文明發祥地的奧秘

2020-12-14 澎湃新聞

長沙簡牘博物館 | 看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 探索中華文明發祥地的奧秘

2020-01-03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為中國書法藝術傳承的載體,碑帖拓片不僅是研究文字演變的可貴資料,更是研習書法的寶庫。2020年1月3日上午,《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美廬展廳盛大啟幕。本次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將持續至2月10日。

本次展覽共展出上自商周、下至明清的甲骨、青銅器、碑碣、墓誌、畫像石和摩崖刻石等種類豐富的金石拓片196件。

其中不僅包括西周《毛公鼎》、秦代《嶧山碑》、漢代《袁安碑》、唐代《升仙太子碑》、《勤禮碑》等拓片精品,更有張廷濟、吳大瀓、羅振玉、容庚、吳湖帆、張伯駒等名家舊藏西周銘文青銅器全形拓。

《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展廳

此外,展覽開幕當天還特設了《魏碑文化賞析》知識講座和「金石拓文」拓片製作技藝教學活動,觀眾在學習碑帖拓片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把原石精拓帶回家作為臨習書法的範本。

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執行館長李寶宗為觀眾進行講解

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表示,「通過此次展覽,我們希望向大家展示中國文字和書法發展的源遠流長,更希望追隨先人足跡,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脈絡。」「長沙簡牘博物館與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分屬國有與非國有性質的博物館,各有其文物資源優勢。《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的交流合作,旨在提升兩館的陳列展覽與科學研究水平,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目標,是一次對當前國有博物館與非國有博物館之間在運作模式、合作機制、共謀發展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開幕式上,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執行館長李寶宗還將館藏「北魏原石精拓50種」捐贈給長沙簡牘博物館。

本次展覽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簡牘博物館和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共同承辦。

【展館簡介】

長沙簡牘博物館是國內首座以簡牘為主題,集簡牘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於一體的專題博物館,長沙市屬唯一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年均接待觀眾70多萬人次。在簡牘、木漆器等有機質文物保護領域享有較高聲譽。

來源:星辰在線

星辰全媒體記者:唐茜茜

長按二維碼

原標題:《長沙簡牘博物館 | 看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 探索中華文明發祥地的奧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沙簡牘博物館推出「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管震)今日上午,長沙簡牘博物館和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共同承辦的「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美廬展廳拉開帷幕。該展以中原地區巨碑名志拓片為主要展品形式,力圖展現拓片本身蘊含的歷史性、人文性、工藝性,觀眾從中可感受到渾穆深厚的中國書法文脈、體味碑刻書法的精湛技藝。展品中,秦代李斯、唐代武則天,宋代司馬光等名人書法紛紛出現在拓片上,引人關注。
  • 「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
    西周毛公鼎全形拓、秦相李斯撰書所作《嶧山碑》、武則天撰文並書丹的《升仙太子碑》、唐顏真卿撰書之《勤禮碑》……巨碑名志拓片,展中原書道圭臬1月3日,市民在觀賞拓片展覽並用手機拍攝拓片。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郭立亮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通訊員 管震 王雅新西周毛公鼎全形拓、秦相李斯撰書所作《嶧山碑》、武則天撰文並書丹的《升仙太子碑》、唐顏真卿撰書之《勤禮碑》……1月3日,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簡牘博物館和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承辦的「書道圭臬
  • 巨碑名志拓片,展中原書道圭臬
    西周毛公鼎全形拓、秦相李斯撰書所作《嶧山碑》、武則天撰文並書丹的《升仙太子碑》、唐顏真卿撰書之《勤禮碑》……巨碑名志拓片,展中原書道圭臬1月3日,市民在觀賞拓片展覽並用手機拍攝拓片。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郭立亮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管震 王雅新西周毛公鼎全形拓、秦相李斯撰書所作《嶧山碑》、武則天撰文並書丹的《升仙太子碑》、唐顏真卿撰書之《勤禮碑》……1月3日,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簡牘博物館和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承辦的「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
  • 來長沙簡牘博物館看
    1月3日,武則天撰書《升仙太子之碑》拓片亮相長沙簡牘博物館,向長沙市民展現了一代女皇的書法成就。作為「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的重要作品,武則天撰書《升仙太子之碑》拓片與其他100餘件作品一起,為觀眾呈現了中國歷代碑刻書法的精妙。
  • 每日限額600人 五一假期長沙簡牘博物館推出三大展
    (長沙簡牘博物館《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展廳。)(長沙簡牘博物館基本陳列《文明之路》。)星辰全媒體記者了解到,5月1日-5日,長沙簡牘博物館持續對觀眾開放,開放時間為10:00-16:00(15:30停止入館),5月6日閉館。
  • 長沙簡牘博物館「五一」持續開放 線上線下展覽不停
    紅網時刻4月30日訊(記者 袁思蕾)這個「五一」,如果不想去遠方,就去博物館吧!記者今天從長沙簡牘博物館獲悉,5月1日至5日,該館持續對外開放,並為廣大觀眾準備了三大可現場參觀的展覽、兩場直播展覽講解。
  • 「五一」長沙簡牘博物館不打烊,參觀僅開放網絡預約
    今天,長沙簡牘博物館發布公告,5月1日至5日,該館將持續對外開放,並為廣大觀眾準備了三大可現場參觀的展覽、兩場直播展覽講解。據了解,5月1日至5日,長沙簡牘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4時(下午3時30分停止入館),展廳開放的3個展覽分別為:基本陳列《文明之路》、特展《十二花神——醴陵釉下彩繪瓷》(本館展廳)以及特展《書道圭臬——中原巨碑名志拓片展》(簡博美廬展廳)。
  • 未來五年,長沙簡牘博物館將成立「長沙簡牘保護研究中心」
    長沙簡牘博物館正式開館後,該館集眾多文博考古專家智慧精心打造的基本陳列展《文明之路》與觀眾見面,該展覽通過《三國吳簡》《中國簡牘》《世界文字載體》《中國簡牘書法》四個部分,講述了簡牘這一獨特文字載體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這一展覽隨即被評選為「湖南省十年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
  • 長沙簡牘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長沙簡牘博物館正在展出的《文明之路》專題展。 長沙簡牘博物館正在展出的《文明之路》專題展。   長沙簡牘博物館成立於2002年,位於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西倚天心閣,東臨白沙井,佔地30畝,主體建築面積14100平方米,配套的簡牘綠化廣場8000平方米,現為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沙市文明標兵單位。
  • 366件簡牘訪古瀟湘 湖南地區出土簡牘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
    11月16日,「湘水流過——湖南地區出土簡牘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該展共展出文物503件套,其中的簡牘文物366件套,一枚枚穿越歷史的簡牘,以其承載的清晰優美的文字,帶著觀眾一起訪古瀟湘。
  • 長沙簡牘博物館陽光房開張了!
    長沙簡牘博物館陽光房開張了! 為打造休閒、閱讀、社教的文化綜合體,滿足觀眾多樣化、多層次需求的新型博物館
  • 湖南最大規模簡牘展長沙開幕 大部分展品首次展出
    (向一鵬 管震)16日,湖南史上最大規模簡牘展—「湘水流過—湖南地區出土簡牘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簡牘作為中國古代紙張發明之前最重要的書寫材料,從先秦到魏晉,成為中華文明寶庫中重要的瑰寶。二十世紀初葉以來,簡牘文物大量出土。據統計,中國至今共出土簡牘30餘萬枚,其中有近20萬枚出土於湖南。該省出土簡牘不僅種類齊全、序列完整,從戰國,歷秦漢三國至西晉,在時代上沒有缺環。此次展覽的展陳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共展出文物503件套,其中簡牘文物366件套。
  • 「雲春遊」走進長沙簡牘博物館,解讀歷史推廣傳統文化
    「我是接班人·雲春遊」 以「探索千年前的簡裡湖湘」為主題,走近千年前的簡牘世界,探尋簡牘裡的湖湘文化及其背後蘊藏的古人智慧。本期「我是接班人·雲春遊」愛國主義教育課堂來到位於長沙市天心區的長沙簡牘博物館,通過直播一起探索千年以前的文字載體——簡牘,揭示其背後蘊含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和承載的古人智慧。湖湘大地,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從1952年至今,已陸續出土近20萬枚簡牘。古城長沙,已成為中國出土簡牘最多的城市。
  • 長沙簡牘博物館獲評「長沙市文化旅遊示範基地」
    會上,長沙簡牘博物館榮獲長沙市旅遊局、長沙市文廣新局聯合授予的「長沙市文化旅遊示範基地」稱號。紅網時刻12月26日訊(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管震)12月25日,長沙市推進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作會議在長沙舉行。
  • 「老長沙講老故事」社區直播活動走進長沙簡牘博物館
    華聲在線11月27日訊(記者 黃愛民 通訊員 陳鳳 陳麗紅)11月27日上午,第二場「老長沙講老故事」社區直播活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成功舉辦。此次直播活動由長沙簡牘博物館、天心閣社區、華聲在線社區視頻、長沙市社區文化建設促進會聯合主辦,由天心閣社區書記黃升主持,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等主講,通過直播的形式向公眾講述古城長沙的歷史文化。
  • 芒果TV"雲春遊"走進長沙簡牘博物館 解讀歷史推廣傳統文化
    3月20日,由湖南省教育廳指導、芒果TV主辦的"我是接班人·雲春遊"愛國主義教育課堂來到長沙簡牘博物館,並在芒果TV、湖南省IPTV、芒果網際網路電視以及湖南教育電視臺開啟同步直播。"我是接班人·雲春遊" 以"探索千年前的簡裡湖湘"為主題,走近千年前的簡牘世界,探尋簡牘裡的湖湘文化及其背後蘊藏的古人智慧。
  • 長沙簡牘博物館:千年風華留汗青
    長沙簡牘博物館是全球唯一集簡牘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為一體的專題博物館,館藏10萬餘枚三國孫吳紀年簡牘被評為「20世紀百項考古發現」之一。在整理、保護走馬樓吳簡的基礎上,2002年,長沙簡牘博物館成立,2007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這是全球唯一集簡牘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為一體的專題博物館,2017年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長沙簡牘博物館開館十周年 將成立「簡牘保護研究中心」
    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左二):「長沙簡牘博物館已經成為長沙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標。」   紅網時刻11月8日訊(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管震)11月8日,長沙簡牘博物館全體在職及退休員工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該館開館十周年。   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十年發展,長沙簡牘博物館已經成為長沙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標,為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和閃亮的光彩。
  • 長沙簡牘博物館四大活動等你
    時刻新聞 —分享—   紅網長沙
  • 故宮博物院「湘約」長沙簡牘博物館設簡牘研究中心!
    今後,長沙將一如既往地珍惜歷史的饋贈,秉承「讓文物活起來」的理念,深入挖掘簡牘文物的內涵,努力把長沙簡牘博物館建設成簡牘保護、研究、傳播、交流的基地,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全面建設現代化長沙貢獻更多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