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姐,寶寶添加輔食後總是便秘該怎麼辦?——網友 Nora
斌姐答疑:
Nora您好!
寶寶添加輔食後排便困難,大便幹硬、顆粒狀,有幾個原因需要考慮:
1、功能性便秘
與寶寶排便習慣還不穩定有關。寶寶添加輔食後,尤其添加穀物後,大便成型變幹,需要更大的排便推動力來排便,這需要緊張腹肌來增加腹壓,而寶寶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腹肌增加腹壓或持續時間不夠,排便推動力不夠。同時大便變幹後容易排便動作不協調,排便時肛門外括約肌沒能及時鬆弛,所以容易出現排便費力、大便不能及時解出或排空不完全(雖然有時一天解幾次大便,但每次僅解出一兩顆大便後就不解),會有宿便停留在腸道,水分吸收,大便更幹,解出更困難,甚至排便疼痛。寶寶就更會害怕解大便而不敢用力排便,從而形成便秘。這是這個年齡段形成便秘的主要原因。
2、腸胃不適應
寶寶的輔食從流質食物換成了固體食物的過程中,有些寶寶的腸胃還沒適應過來,出現便秘是正常的。不僅如此,在腸胃適應過程中可能還會出現腹瀉,排出的便便裡有未經消化完的食物殘渣。這個原因造成的便便異常的情況,通常來說,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行好轉。媽媽們只需要給寶寶飲食搭配合理,並讓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即可。
寶寶便秘了該怎麼辦?
排除病理性所引起的便秘問題,便秘多與飲食相關,所以要改善此問題,需從飲食調理做起。
1、多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小寶寶多吃菜泥和果泥;稍大點的孩子儘量直接吃新鮮蔬果,可切碎,如果喝果汁一定要將果渣一同食用。
2、別吃得太精細
食物製作越精細,食物本身所含的膳食纖維就越少,比如,南瓜蒸熟後可以直接作為手指食物,不需要用網篩反覆過濾,或者給孩子適當吃一些粗細糧搭配的食物。
3、別忽略喝水
按體重來算,如果孩子體重10公斤,每天大概需水量為1000~1500毫升;如果孩子體重超過10公斤,每天至少要攝取2000毫升水才夠。除去從食物中攝取的水,0-6個月寶寶純母乳或者是奶液就可以,不用單獨餵水;7-12個月寶寶除了母乳和輔食外,順其自然,飲水量沒有絕對的要求;1-2歲的寶寶,每天需要額外增加的水量大概是250-750毫升的液體;3歲左右的孩子每天的飲水量為600~1000毫升。
4、來點含有益生菌的發酵乳製品
如酸奶等。6個月以後,這類發酵乳製品可以作為輔食給孩子添加一些。它們比較容易消化,也是鈣含量豐富的食物之一,而且還能給孩子提供一些益生菌,使孩子腸道更健康。
5、日常起居有規律
每天早晨6:00~7:00時大腸蠕動較快,是排便較佳時間,建議可在每天的此時段內,引導孩子飲水或奶後,走動站立玩耍,此時段孩子比較容易有便意,促排便效果比當天其它時段更有效。
6、合理服用乳果糖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緩解,可用輕瀉藥。
對於嬰幼兒來說,乳果糖是較為安全的輕瀉藥。初始劑量為每次5-10毫升,早上一次性口服,期間根據寶寶排便情況上下調整劑量。如果2-3天沒有效果,可每2-3天增加1-2毫升,增加至10-15毫升。或者增加食用頻率,早晚各一次,注意全天不要超過30毫升。服用一段時間,排便規律並穩定2個月後,再逐漸減少乳果糖的劑量,直至停藥。
當然這期間,上面講到的5點也可同步進行。
7、注意過敏
如果是食物過敏引起的便秘,需要戒斷該種食物及含有該種食物的食品3個月或以上。
寶寶便秘食譜推薦
銀耳草莓羹
食材:銀耳、草莓、檸檬、幹大棗
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
製作方法:
1.銀耳清洗乾淨,浸泡兩小時。
2.新鮮草莓清洗乾淨,去蒂,切小塊後放入鍋中熬煮,注意要用勺子不斷攪拌,以免粘鍋。
3.草莓醬熬至粘稠時,擠入檸檬汁,關火,晾涼後裝入消毒過的玻璃瓶中。
4.將泡發好的銀耳去根,葉片撕成拇指大小,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放入洗淨的幹大棗,熬至軟爛成糊狀,關火,盛入碗中。
5.加入適量草莓醬,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南瓜蘆筍湯
食材:蒸熟去皮貝貝南瓜120g 無糖純牛奶(1歲以下換為配方奶液或者水)120ml 蘆筍2根(約120g)
適用年齡:8個月
製作方法:
1. 貝貝南瓜比較難切,整個蒸熟之後去皮取120g。
2. 蘆筍去皮切小段,開水鍋中煮8分鐘。
3. 將蒸熟的南瓜、煮熟的蘆筍和奶液一起加入輔食機中攪打。
4. 打細膩之後倒入鍋中小火煮沸即可,喜歡濃稠一點的可以多煮一會。
斌姐碎碎念:
寶寶便秘時,爸媽切記不要使用這3種錯誤方法:
× 用手摳
× 用肥皂
× 擅自使用藥物
此外,爸媽還要知道,吃香蕉並不能促進排便。
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簡單的腹部按摩及肛門口刺激,幫助寶寶排便。
寶寶便秘時,你是如何處理的?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
作者簡介:兒童營養師王斌,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營養講師。擅於將醫學與現代營養知識相結合,專注於母嬰營養健康領域,手把手教你科學餵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