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裡飄書香 成都的哥自創的士圖書館、的士博物館

2020-12-08 四川新聞網

的士圖書館藏書上萬冊,不少計程車師傅業餘時間喜歡泡在這裡

  成都,大街小巷書店眾多,雅士雲集「藏龍臥虎」。在成都機投鎮武青西二路的一個車間裡,就隱匿著一個最具有煙火氣息的草根圖書館,它是成都計程車師傅的精神家園——「的士書館」,每當的哥的姐們回到的士服務站保養車輛時,總愛泡在這裡。

  書館樓上的「的士博物館」,更讓人震驚,收藏的票據包含轎子、馬車、黃包車、雞公車、三輪車、以及當下計程車的。走進那裡,就像看到了一部有趣的成都出租交通史。著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如此評價這個博物館:「眼光獨特,別出蹊徑,原汁原味,它的每一件展品都充滿著籌辦者的開拓精神和辛勞汗水。它的開辦者只是出租公司的普通工作人員,是成都的普通老百姓。」

  袁庭棟認為,與其在媒體上刊幾首詩幾幅畫,遠不如眼前的「的士圖書館」、「的士博物館」更能表明我們成都有文化……

  的士圖書館

  藏書上萬冊

  贈書眾籌 文化大咖紛紛相助

  走進這個排滿計程車的寬敞車間,左邊,忙碌的師傅在修理汽車,機械聲轟鳴;右邊則是一個藏書量近3萬冊的小型圖書館,幾位的哥正在安靜地閱讀,悄然無聲,門口高掛一匾:「一邊保養車輛,一邊呵護心靈」。

  其實,2013年時,這裡還只是一個普通的休息室,計程車師傅回憶,「滿地的垃圾,菸頭,掃都掃不過來。」當時還是蓉城出租公司負責人的張建提議,把駕駛員這個休息室改造出來,搞一個書屋。有人說:「的哥整什麼高雅的文化?」但張建認為,的哥不低賤不卑微,也是默默為城市做貢獻的一群人,他們也需要心靈的關懷。於是,說幹就幹,一群人開始行動起來。

  兩個月後,「的士書館」落成了,有150平方米,6排木質書架,總長度30多米。第二年,這裡成為的哥們最愛來的地方,夏有冷氣,冬有暖氣,泡杯茶,捧本書,巴適!

  小小「的士書館」,收穫了四面八方的喜愛,所有增加的藏書都是眾籌而來,藏書也從最初的一千冊,短短一年就增加到近兩萬冊。「的士書館」還收到一份證書,被「世界紀錄資料庫」認證為「世界上藏書量最多的的士圖書館」。它還得到了成都文化人的鼎力相助,書架旁的展板上,清楚地列舉了給「的士書館」眾籌的人物和單位名單。

  兩屆茅盾文學獎評委任芙康為「的士書館」題詞:世上是非短,書中日月長,並贈送了兩套他籤名的《文學自由談》;已故成都知名出版人吳鴻,也是「的士書館」的籌書大咖,捐書3000冊;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也送來一批書,還特意把自己的新書《紫禁城》籤名贈送「的士書館」……

  成都商報記者看到,「的士書館」的書種類眾多,分為文學、藝術、歷史、經濟、哲學、政治、地理、軍事等。牆上還掛滿了書法和繪畫作品,還訂閱了《人民日報》《工人日報》《中國交通報》等報刊。

  的哥讀書會

  聽講座、開講座

  「最資格的書香成都中的書香」

  第三年,「的士書館」管理員對來讀書和借閱的人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已達上萬人次,其中不乏很多外來客人,比如2015年,「的士書館」迎來好萊塢電影特效總監塞巴斯蒂安·卡裡羅。很多的哥還帶著家屬來看書,還做了一個千名的哥讀書牆。再後來,的士攝影讀書會、的士職業道德講堂也發展起來。幾十名讀書會會員組團不定期參加成都的讀書分享會。

  2014年,成都詩人桑眉帶了一群小學生到訪「的士書館」,請的哥們講一堂城市交通課。後來,的哥們又走進鄉村學校給孩子們講課,開辦學攝影實踐活動,還捐了一個」蓉城的士書館·鄉村學校書櫃」。僅2015年,他們就在成都各區縣、社區、工廠、學校舉辦講座超過20場。

  袁庭棟就是在一次分享會見到這些的哥的。2016年5月,袁庭棟在成都舉辦一場有關成都文化的講座。當天到場的聽眾不少,臺下靠後的一些位置上整齊坐著一排穿工裝的聽眾,讓他印象極深。講座結束後,袁庭棟才知道,這10位聽眾是成都「的士讀書會」的會員們。從他們口中,袁庭棟得知,成都的哥的姐不僅有自己的讀書會、攝影協會,還有自己的「的士圖書館」。

  袁庭棟當時驚呆了,他說:「我激動,我佩服,我感慨。實話實說,我多次參加類似活動,諸如全民閱讀、全民讀書日等,這些活動都是自上而下組織的。而企業自己辦起來的的士文化團體,來自基層生於草根,是最資格的群眾文化生活平臺,最資格的書香成都中的書香。」

  的士博物館

  記錄成都出租交通史

  最原汁原味的計程車博物館

  袁庭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一切的主持者,就是蓉城出租公司的前負責人張建。「的士書館」的知名度不斷提升,的士文化藏品也越來越多。於是,在他的帶動下,建立了全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的「的士博物館」,就建在「的士書館」的樓上,取名叫「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長、書法家魏學峰親自題寫了館名。

  來到「的士博物館」,一進門就可看見一輛紅色計程車,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成都計程車。轉角處,放著一臺雞公車,這是民國時期的客運交通工具……這些都是張建收集,的哥們貢獻的珍貴資料,被精心陳列在櫥窗中。一路參觀下來,還可以看到歷年來成都地圖和交通工具的變更。張建說:「的哥就是活地圖,不僅是地理地圖,還是人文地圖。」

  目前,「的士博物館」藏品百餘件,張建介紹,現已收藏了成都自清嘉慶以來出租交通業的一些實物、票據、憑證與照片,涉及營運轎子、出租馬車、營運雞公車、黃包車、城鎮渡船、人力三輪車、機動三輪車、出租汽車等。

  收集整理館藏的過程中,張建釐清了成都出租交通傳承的基本脈絡,也讓他有了一個大膽的實踐,寫作了一本關於成都的士史話的書稿,詩人張新泉為書賜名《從晚晴開來的『的士』——成都出租交通史話》。

  成都商報記者 陳謀

  專家點讚

  它們更能表明

  我們成都有文化

  著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參觀過不少中外博物館。他說,成都的「的士博物館」規模不大,展品不多,陳設不豪華,手段不時尚,但它眼光獨特,別出蹊徑,原汁原味,每一件展品都充滿了籌辦者的開拓精神和辛勞汗水。「我特別感動的是,它完完全全是張建個人帶動幾位朋友多年間默默努力的結果,是百分之百的業餘勞動成果,百分之百的民辦博物館。它的開辦者不是所謂的成功人士,只是出租公司的普通工作人員,是成都的普通老百姓。我認為,與其在媒體上刊幾首詩幾幅畫,遠不如眼前的『的士讀書會』、『的士圖書館』、『的士博物館』更能表明我們成都有文化。 」

相關焦點

  • 成都的哥自創的士圖書館博物館 藏書上萬冊
    袁庭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一切的主持者,就是蓉城出租公司的前負責人張建。「的士書館」的知名度不斷提升,的士文化藏品也越來越多。於是,在他的帶動下,建立了全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的「的士博物館」,就建在「的士書館」的樓上,取名叫「蓉城的士文化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長、書法家魏學峰親自題寫了館名。
  • 走近燎原街道的士黨員志願服務隊「的士語音e支部」 冰城好的哥
    堅持最美逆行抗「疫」路上吃喝全在車裡晚尖峰時段,松雷商場門前打車困難,薛守平帶領志願服務隊隊員提前交接班,放棄休息時間,主動到松雷場站維持秩序,受到廣大乘客和計程車駕駛員的歡迎。危機關頭,支部黨員臨危授命,不到半個小時,40多名志願者迅速集結,站在齊膝深的水中協助交警指揮交通……2014年8月26日凌晨,的哥陳如今正在從松北往道裡方向的引橋上行駛,路遇肇事車輛。老陳冒著生命危險,從車中救出一男一女,隨後汽車爆炸。陳如今後被評為「全國十大見義勇為英雄司機」。
  • 兩的哥被禁在廈開的士 去年以來60多名的哥被除名
    兩的哥被禁在廈開的士 去年以來60多名的哥被除名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王紹亮)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8月26日至9月22日期間,一共查處違規駕駛員55名,其中兩名情節惡劣的已被列入「不誠信名單」,禁止在廈開的士;查處非法營運11起,依法處予3萬元罰款。
  • 的士群星合奏一曲「武漢歡迎你」
    圖為:的哥吳保國展示自己準備的應急醫藥箱圖為:戴著愛心臂章牌的邢劉寶擦洗車身圖為:的哥陳遠凱出車前檢查車況楚天都市報記者滿達 通訊員呂作武龔越華陳祖運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善,是的哥妙語連珠的一句句快板唱詞
  • 「的士互助群」顯「神通」 一天之內找到兩位走失老人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王紹亮、朱俊博、實習生蘇子鵬)昨天,曙光救援隊發布兩條尋人信息,走失者均是85歲的老人,均被廈門的士互助群的熱心的哥們找到。  「接觸了曙光救援隊,才知道常有老人或孩子走失。」廈門的士互助群管理員、夜班的哥郭曉東感慨,「真希望沒有信息發布,這樣就不會有人走失了。」
  • 常德54歲「的哥 」開22年「的士」記下300多首詩詞
    短短五六分鐘的車程裡,的士師傅和他聊了詩詞,談起朱自清,還一字不差地背誦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下車後,李先生在微信朋友圈感嘆「的士師傅都這麼優秀」,引得點讚一片,有人說「可以推薦他去參加中國詩詞大會」。
  • 海鮮大排檔勾結的哥宰客 餐館帳本記數千元「的士回扣」
    暑假以來,「海鮮大排檔勾結的哥宰客」成為我市消費投訴的一大焦點。昨日,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中華市場監督管理所聯合對環島路黃厝海濱一帶海鮮酒樓展開專項檢查。  據了解,從8月11日開始,思明區市場監管局對環島路、思明南路和南華路一帶的餐廳酒樓集中開展了消費維權專項檢查。截至目前,已有3家涉嫌違法的商家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 海鮮大排檔勾結的哥宰客 餐館帳本記數千元"的士回扣"
    監管部門在一家大排檔櫃檯裡查出的疑似回扣帳本。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陳泥 通訊員曾慶光)暑假以來,「海鮮大排檔勾結的哥宰客」成為廈門消費投訴的一大焦點。昨日,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中華市場監督管理所聯合對環島路黃厝海濱一帶海鮮酒樓展開專項檢查。
  • 福州火車站的士停靠點難找 路邊拉客仔漫天叫價
    乘客從火車站出來後走到的士停靠點,得繞道海峽都市報(微博)訊 今年以來,福州交通部門將84名司機列入「不適崗名單」,三個月內不得上崗,將一名司機列入「黑名單昨日,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春運返程高峰期,火車站打車太難了,很難找到的士停靠點。黃金大酒店附近拉客仔漫天叫價昨日下午5點左右,記者來到福州火車站計程車停靠點,現場有5名執法人員在引導乘客上車。而記者從火車站南廣場向左往的士停靠點走,在黃金大酒店附近,有兩撥拉客仔向記者搭訕。「打的嗎?」拉客仔問。「去五四北泰禾廣場多少錢?」
  • 張新發公益行:百名湘潭的哥參觀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
    計程車司機們在講解員的陪同下參觀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的士師傅們首先參觀了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據介紹,檳榔的歷史源遠流長,已有近3000年歷史,而我們湘潭人嚼食檳榔歷史也有
  • 武漢中心城區的士換"新妝" 黃白寓意白雲黃鶴
    全新投裝的中心城區的士。通訊員李鈞 攝  武漢晚報訊(記者胡蝶)武漢的士的「新妝」在街上亮相了。昨天,武漢晚報記者在路上看到一輛印有「葛洲壩」公司名稱的計程車,車身圖案與眾不同。經過公開投票,並組織計程車企業、的哥的姐等代表討論,確定了最終方案。  今後,中心城區計程車的車身顏色圖案將逐步規範為兩種,普通車型為一種,「黃+白」,純電動車車型為一種,「藍+白」。各新城區統一為一種,「湖藍+天藍」。約租車為一種,黑色。「黃+白」寓意白雲黃鶴,圖案式樣由楚國青銅器上的鳳紋提煉而來(見右圖)。
  • 水上的士,紹興烏篷船
    水上的士,紹興烏篷船位於江南魚米之鄉的紹興,船隻是水鄉紹興最普遍最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水鄉紹興,湖泊星羅棋布,河流中橫交叉,出門便見水,運輸要靠船。大小船隻就成了紹興人出門必備的交通工具之一。尤其是在汽車還不常見的年代裡。
  • 紹興何時開出「烏篷的士」以此映襯城市之美
    有識之士認為,紹興要搞全城旅遊,就應該及早開出「烏篷的士」,讓紹興古城的神韻飄起來。  「烏篷的士」映襯城市之美  紹興城市的主色調是黑、灰、白,這種樸素的色彩,在青山綠水相映下,呈現出一種美感。「紹興烏乾菜、烏氈帽、烏篷船這『三烏』文化很有特色。為何是『烏』色?這主要是與越國有關,烏是黑色,代表著強悍,是越人性格的象徵。」
  • 移動的「三原色」——香港的士司機的苦與樂
    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殷曉媛)香港的的士(計程車),因運營範圍不同而分成紅、綠、藍三種顏色。不同顏色的的士日夜穿行在香港街頭,平均每天為近百萬人次乘客服務,同時也承載著7萬餘士司機的苦與樂。  每天下午5時,大多數人已進入下班倒計時,而夜班的士司機阿華才剛剛踏上工作的路。
  • 移動的"三原色"——香港的士司機的苦與樂
    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殷曉媛)香港的的士(計程車),因運營範圍不同而分成紅、綠、藍三種顏色。不同顏色的的士日夜穿行在香港街頭,平均每天為近百萬人次乘客服務,同時也承載著7萬餘士司機的苦與樂。   每天下午5時,大多數人已進入下班倒計時,而夜班的士司機阿華才剛剛踏上工作的路。
  • 重慶「雷鋒的士」這樣成為城市風景線
    (本報資料圖片) 記者 龍帆 攝  11月26日,重慶市「雷鋒的士」志願服務總隊「郭明義支隊」成立,記者對這支穿梭於山城大街小巷、名聲在外的「雷鋒的士」服務隊進行了探訪。  中心城區有近1500餘輛「雷鋒的士」  記者了解到,「雷鋒的士」志願服務總隊已成立8年。
  • 的哥午夜上路聽鬼故事 女乘客被嚇花容失色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單身女士半夜打的,卻聽見從收音機裡不時傳出陰風陣陣的音效。女乘客嚇得花容失色,的士司機聽得津津有味。昨(30)日,記者調查得知,午夜聽鬼故事廣播在成都計程車司機中比較風靡,一個名為《午夜末班車》的鬼故事的節目聽眾則多數為計程車駕駛員。
  • 不同的的哥同樣的愛心 在成都有只不斷壯大的雷鋒車隊
    3月5日下午,舜和家園門口,高濤打量著駛過的計程車,右下肢殘的他,正在等待雷鋒車隊的「的哥」來接他。開了十幾年計程車的曾成明,最近加入了雷鋒車隊,給他派的「第一單」,就是去接高濤到安順橋。說起雷鋒車隊,成都人都會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時,一群成都計程車司機自發馳援災區,那個令人動容的故事。成都「雷鋒車隊」組建於2005年,原名「愛心的士」車隊,2008年更名為「雷鋒車組」,2014年擴建為「雷鋒車隊」。10多年過去,雖然原來的車隊已經早已解散,但一個新的雷鋒車隊正越來越龐大。
  • 小人也是士,唯利是圖的士
    士也分境界,有通達事理的士,有公正無私的士,有耿直爽快的士,有拘謹老實的士,還有小人。 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物至而應,事起而辨,若是則可謂通士矣。 上能尊重君主,下能愛撫民眾,事情來了能應付,事件發生了能處理,像這樣的人可以稱為通士。
  • 國際盲人節,京城的哥送上的最貼心禮物,李小璐閃現到場助威
    2020年10月15日是第37個國際盲人節,京城的哥以學習助殘知識,提升助殘技能服務的培訓,開啟了為視障朋友送上最暖心的人文關懷之旅。上午10點在心目影院舉辦了「疫情中『京城的哥』愛心接力表彰大會暨的士助殘培訓項目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