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認識的廈門,是這裡有個鼓浪嶼,島上有個日光巖,小島上的琴聲,可以哼一曲「鼓浪嶼四周海茫茫……」
長大了,走在這裡的老街道也知道了兩側的樓房叫騎樓,教堂的鐘聲從來不遠,沿街能偶遇一壺功夫茶話仙,也能用一杯咖啡浸潤時光……
小時候認識的廈門,是這裡有個鼓浪嶼,島上有個日光巖,小島上的琴聲,可以哼一曲「鼓浪嶼四周海茫茫……」
長大了,走在這裡的老街道也知道了兩側的樓房叫騎樓,教堂的鐘聲從來不遠,沿街能偶遇一壺功夫茶話仙,也能用一杯咖啡浸潤時光……
我們愛親切地喚這裡「老廈門」,其實他一點也不老,像一位留洋歸來的學子,始終懷揣著對生活的敬仰和追求。能西裝革履地品一份西餐,也能用製作奢侈品的較真去烹煮一碗沙茶。
- 六年,這裡濃縮出了一個「老廈門」 -
如果只去一個地方體味廈門的氣質,那好料菌會帶你去這個鷺島的「金色大廳」---地道讚美食手禮體驗中心,一站式為你打包一份廈門的味道。這不,還沒進門,門前噴泉就有一對白海豚在告訴你:這裡,是廈門。
據說這白海豚,是斥巨資邀請夏威夷著名藝術家Wyland前後歷時一年多創造的,海豚一面是恢弘的金色大門,一面則是藍天碧海的廈門圖景。從門外就盡顯貴氣,不禁讓人遐想大門裡的另一番天地。
推開金色大門,沒有想像中直白而洶湧的「金燦燦」,挺括帶自然釉面的紅磚牆,鑲嵌著歐式的木質柱式裝飾。仿古鏡的裝飾牆,繪上了廈門的人文和景致,仿佛在講述著廈門的過去和現在。
西洋的氣質巧妙地滲透進廈門風情裡。比「考究」更講究,地道贊為了重塑鼓浪嶼老別墅風貌,遠赴歐洲尋找紅磚,這裡的每一塊紅磚都是在西班牙巴塞羅納由純手工匠心打造而來。
高高的柱面裝飾和玻璃手扶樓梯很不自主會讓你將目光推向二樓,猶如廈門人的含蓄,二樓餐區的金光熠熠才稍顯張揚。
遠看如金色的紗簾,靠近才發現這金銅色屏簾的堅實沉穩。只有燈光能穿透它,灑下星星點點的金色,半隔斷的簾帳私密而不保守,就像東情西韻的廈門。
當然,就如想像的一樣,「大戶人家」的宅子裡都有一堵能打開的牆,這個金色大廳的「密室」,就是這個紅磚大厝模樣的包廂,私密卻充滿廈門式的熱忱。在這裡款待尊貴的客人,絕對是最滾燙的誠意。
- 細微之處,都是有溫度的工藝品 -
宛如一件奢侈品,這裡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有讓你無可挑剔的精巧。從一磚一瓦,到面前的一碗一碟,每一樣餐具居然都是整齊劃一的八角形,悠悠鼓浪嶼、靈巧的白鷺、憨厚的海豚、盛放的三角梅……都靈動鮮活地呈現在餐具上。這樣的一套出自義大利設計師之手的工藝品級別的餐具已經在一開餐就讓人產生佔有它的物慾。
較真不止一點點,給朋友的手信更是不能含糊,一盒鳳梨酥、牛軋糖、大紅袍,也全都是獨家定製。一壺高粱酒致真情,「怡酩高粱酒」更是請來了蔣家第四代孫---蔣友柏專門設計,這裡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你用心收藏。
如果說6年是個時間跨度,濃縮了廈門的風貌,那麼6年裡的千百次的試驗研發,是想用一道道廈門菜告訴你最真的廈門味。
海蠣煎----48/盤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正如老廈門總會對本港的海鮮多一分習慣和眷戀,但絕不是無理由的偏愛。一道海蠣煎,海蠣的個頭看起來居然並不出眾?但懂行的人一眼看得出是來自大嶝島海域的珠蠣。個頭小卻甜脆,只需蒜葉、六鰲沙地地瓜粉、五香粉幾樣拌糊、油煎,再配上一碟甜辣醬,這樣的廈門味道就能植入你記憶的深處。
春卷----76/份(5-6卷)
一卷春卷,是廈門人對生活裡的儀式感的敬仰。逢年過節,或是貴客光臨,都少不了這看起來平實,卻最有溫度的春卷。
尋著最初「咬春」的來由,這裡的一卷春卷,沒有貴重的珍饈,卻應時循季,只包裹當季最鮮的食材,這份執拗,也是對傳統最好的敬畏。
包菜、碗豆角、香菇、冬筍、五花肉、蝦仁、魚肉、滸苔……一張薄麵皮裡捲起來的是多達十幾種的鮮美,最豐盛的誠意,廈門人最擅長用這樣含蓄的方式來表達。
龍蝦醬油水----368/2隻
老廈門的餐桌上少不了一盤用來對付海鮮的「醬油水」,這可是廈門人很是得意的料理手法,海鮮都因它煥發出獨有的鮮甜,嘗了你就知道。一道龍蝦醬油水,是地道贊的獨創,也是晚宴頭牌的最好選擇,紅火的龍蝦滿是好寓意,醬油水烹上,滋味浸入蝦肉,每一塊都濃醇令人難忘懷。不止龍蝦醬油水,喜歡沙茶的朋友們都懂的龍蝦沙茶麵,其實最早也是來自地道贊。
沙茶麵----38/碗
沙茶麵一定是鷺島人包容並蓄性格的最好表達。對靈魂沙茶湯頭的喜愛,意會不可言傳。地道贊能烹出「清香、韻香、濃香、超級S版」,四種口味的沙茶,只為滿足你的偏愛。
一碗沙茶麵的濃鬱,老廈門稱這為hóng 味!憑著對一方水土特有的領會,只選七八月的狗蝦炸蝦酥油、熬湯頭,只用來自同安花生仁,配以指定廠家的沙茶和配料……hóng,在這裡就是最嚴格的標準。
不需過多複雜的食材,瘦肉、魷魚、豆腐,蔬菜,足以讓你用最大的滿足就著湯水,嘬完一碗沙茶麵。
芋包----32/個
廈門人的生活裡一定少不了對「芋」的偏愛,同時滿足「香、粉、松、酥、綿」的「五好」檳榔芋才過得了地道贊對「芋」極為挑剔的一關。在廈門人看來最優質的檳榔芋不出灌口仙景和同安褒美,在這裡的一枚芋包裡就能找到。
用純芋泥做「皮」的芋包,芋泥的薄甜和餡料的鹹香,在口中演變出奇妙的化學反應。有人說這芋包就是生活,不能油膩,將生活裡的甜鹹柔軟擁抱最是溫情。
肉骨茶----68/盅
肉骨茶湯裡的溫熱和回口的辛辣,其實一口酣暢裡講述著都是下南洋的滄桑故事。如茶如湯又如藥,滋味不同,一盅肉骨茶其實也分支出不同的派系。為適應廈門人的口味,這裡的肉骨茶多一派更溫潤柔和的鷺島版。
褐色的湯水潤口帶甜,浸上脆口的油條,一盅湯下肚,泛出微汗,全身都是暖意。
炸鯊魚肉----68/盤
有海的環抱,海裡的鮮甜是每天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除了最常見的一盤醬油水,一份炸鯊魚肉那可是是從一上桌就開始撩人。
肉嫩刺少的鯊魚,裹著酥脆,燙口的溫度最能嘗到它的極致細嫩,蘸一碟甜辣,小孩愛把它當作零嘴兒,而家裡的大人們此時就想就上一口小酒了。
炸醋排----58/盤
閩南人喜酸甜,炸醋排算得上每家每戶都會做的家常菜,逢年過節,家裡的炸貨裡肯定也少不了它。而地道贊的醋排則為你深埋了不小的「心機」,這裡的醋排「吃的」都是來自義大利的摩德納葡萄醋,一種由新鮮葡萄經過30-40小時熬製、發酵而成,還得到了歐盟的產地保護的「醋中之王」。
精選的嫩排骨提前一天古法醃製、油炸出的醋排外表樸素無華,入口酥嫩回味無窮。嘴饞的時候看到它,我猜你們也會像小時候一樣,恨不得直接用手拿著吃吧。
韭菜盒----36/盤
和北方的韭菜盒不同,廈門的韭菜盒完全是個手上的精細功夫活兒,比起包子的十八道褶子,層層疊疊的起酥層更珍貴嬌巧得會讓你用一手小心地託掩著它,捨不得半點酥脆的掉落。韭菜和肉糜的鹹香透著酥皮都能嗅到,咬一口,酥香和餡料又能在嘴裡盈出汁來,很是討喜。
由於費事費力,如今也只有少部分老廈門的家庭在節日裡才會拾掇做上幾個,配上一口濃茶,依舊很容易淪陷在它簡單的好味裡。
年糕----32/盤
年糕,是等到了春節,才能盼到的味道。小時候,裹著雞蛋煎的年糕就更是當時的奢侈品了,甜軟香糯,一塊年糕能讓人消磨上好久。帶著同樣的好寓意,就像家中媽媽會炸的年糕一般也裹著雞蛋,甜糯Q潤不沾牙,一塊年糕下肚,幸福感沉甸甸的。
石花----26/碗
這個滿是冰品冷飲的夏天,一口海石花,仿佛鹹濕的海風拂面,嘴角泛起絲絲海水的涼意,這一刻的心情絕對是驚喜。大海的饋贈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又真實,還帶上了海水海風裡的一抹清涼,熬煮出來的一鍋清透,才最適合治癒這個夏天,用山裡的冬蜜點綴一點甜,端起吃一碗,你也能找到阿嬤的味道嗎?
有人說這裡是米其林級別的廈門菜,可老廈門說吃到是熟悉而真切的味道,其實啊,最想用一個「地道」來誇讚它。而味蕾還只是這裡的一個起點,在這裡,沉寂的老洋樓鮮活地出現在你面前,街角的三角梅會開在你的碗碟,老廈門的故事也在這裡被訴說……
Tips:
人均120-150元,會員制運營,2000元起充,包間僅供會員使用,有不定期會員活動,非常適合在廈門本土小吃有獨特見解的人群,以及款待重要客戶或。比餐品出彩的是器皿,比餐食有樂趣的是和藝術的交流,比用餐更具儀式感的是不計成本的豪氣環境,比味蕾尋宗更巧妙的是廈門文化的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