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雅的五首古典清明詩詞,附獨家原創譯文(意境絕美)

2020-12-02 阿非圖書館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原創譯文:

清明時節啊!紛紛的細雨如網中的前塵,

那些孤獨的過客都像失去了最愛的親人。

我不敢停步,問一聲哪裡有回夢的酒家?

無憂的牧童遙指著杏花開落多年的故村。

每當遇到下雨的清明節,便會自動想到這首詩,頓有魂斷神傷之感,箇中滋味難以言傳。我覺得最妙在下半闕,無愁字卻叫人生出無限愁苦之感,苦中又帶著回味的美妙。真好!

我的現代語譯文只重意不重文,不敢擅比。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原創譯文:

柔風吹起朦朧的月色,在這清明的夜,

澄澈的碧水滲入玉階紅牆的刺史家。

孤獨的身影不時徘徊,迷思在迴廊裡,

只能聽著深處的弦樂坐看幽暗的花。

這是一首很複雜的詩歌,網上流傳的第三句尾字有的變成不成律的「歌」字。白話譯文也說什麼在迴廊裡唱歌。這本是一首傷懷之作,要按詩人當時的官職和所處的政治環境去理解。詩人為什麼夜晚在刺史家?為什麼獨處,而要暗看花?明顯帶著不合群的心情。上闋為明,下闋為暗,實際呈現著強烈的對比色彩。歷代的分析都是表達什麼閒適之情,還有流行的譯文,都不知道是什麼玩意。

閶門即事

唐代: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原創譯文:

荷鋤的農夫們遠上戰爭的樓船,

只剩青青的野草覆蓋萬頃良田。

當我登上宏偉的閶門遙望郊外,

清明已至卻不見一絲嫋嫋炊煙。

不知是哪一年清明,唐朝詩人張繼登上蘇州城西的閶門,看到城外良田荒蕪,沒有一點兒人煙,知道農民都被徵召去服役打仗,想到民不聊生,國土荒涼,不由痛心至極,於是寫下此詩,是唐朝獨樹一幟的現實主義佳作。

蘇堤清明即事

宋代: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原創譯文:

乍起的梨花風吹入簌簌的清明,

西湖的遊子尋著春色追出了城。

直到笙歌笑語都隨著夕陽遠去,

多少楊柳春風讓給了一隻鳴鶯。

這首詩寫得清新自然,明麗動人。很好的描繪了西湖蘇堤的春天景色。首句就點出了大好春光的美,然後由虛入實,時空轉換,卻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巧妙的借物言情,從側面表達了對美景的珍惜,令人回味無窮。

清明

宋代: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原創譯文:

無花可賞的清明也無美酒對飲,

人生清苦的味道像山野的孤僧。

幸好昨天已從鄰家討來了火種,

只等窗外微亮燃起讀書的明燈。

這首詩寫盡寂寞孤寒之感,從一開始就渲染到極致。詩中大量應用孤僻料峭的詞語,比如無、蕭然、野、乞等等,使得全詩呈現獨特的寂寥美。然而寂寥中帶有一絲平和與希望,全在最後一句點題上。

注:譯文和點評皆是原創,勉力為之,以搏一贊。喜歡的別忘記關注和收藏,日後必會用更多產出回饋各位。

相關焦點

  • 最美不過古典詩詞裡的花,五種花,五種意境(附原創譯文)
    原創譯文:在蜀地的家鄉,曾聽過子規鳥悽楚的鳴叫;如今遠在宣城,卻只見到血紅色的杜鵑花。這首詩是李白的思鄉之作。當時他流落安徽宣城,境況不佳。時值三月,當地的杜鵑花盛開,詩人見物生情,鄉愁頓起,遂傳下此篇不拘一格的佳作。前兩句時空倒置,意境不凡;後兩句排比起興,一唱三嘆,無盡的悲愁縈迴人心,誰個讀起來不感到動容?
  • 來自古典意境的巔峰!獨家原創譯文(非賞析)
    原創譯文:春天的大江潮水滾滾,匯入滄海奔騰,海上驟現一輪明月,從無邊潮頭躍升。這首詩不用多做介紹,可謂唐詩桂冠上的明珠,古典意境的巔峰。就算有人因為愛好與感受不同,不服它是全唐第一,卻也不能不承認它是能夠排在前幾位的傑作。
  • 被杜牧點讚的「趙倚樓」曾名滿天下,五首佳作賞析(附原創譯文)
    原創譯文:宮裡鐘聲響盡看見棲樹的飛禽,遙遠邊關滿載故國的思念之心。原創譯文:池水邊看著倒影生出多少憂愁,經年來去又見到了滿塘的清秋。即景抒情詩是詩人最擅長的題材。這一首見微知著,將尋常景物寫得生動有加。先言明對影犯愁,再點出時節,秋天最易生出愁緒,便加重了情懷的鬱重感。下面寄景喻情,表達了漂泊無定的憂鬱感思,有著獨特的意境。
  • 絕美的畫面,空靈的意境,恬淡寧靜,韻味悠長的五首冬天詩詞欣賞
    關於冬天的詩詞很多,拋開詩詞背後的寓意,下面這五首經典詩詞給我們展現了冬天裡那絕美的畫面,詩人那空靈的意境,靜動相宜,令人恬淡寧靜,韻味悠長。《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幽靜寒冷的冬天,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孤舟,一位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 古典詩詞花最美,不賞桃花不知春。附原創譯文(六首桃花詩)
    原創譯文:人間四月天的百花已凋敝殆盡,深山古寺的桃花卻才剛剛盛開。原創譯文:燦爛的桃花盛開得錯落有致,好似佳人塗抹過的淡淡雅妝。原創譯文:春光回暖的時候桃花爭先盛開,那種明麗嫵媚有誰不願看過來。原創譯文:我尋找到傳說的桃源避世歸隱,流年不知又見桃花盛開的新春。
  • 春城無處不飛花丨關於清明主題的詩歌,意境絕美!
    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今天給大家分享幾首古詩詞中的傳世經典之作,一起感受一下我們古人面對清明節時的心境。第一首當之無愧的應該是唐代詩人杜牧的那首《清明》。唐·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接受理論觀照下,李商隱詩詞意境在譯文有何美觀?
    與此同時,譯者應考慮另一審美主體——譯文 讀者的審美心理、審美需求和接受水平,選擇適當的 處理方法,以使譯文讀者與譯文甚至原文「視野融 合」。在接受理論觀照下,翻譯即為解釋,而譯者是 翻譯活動的主體。 接受理論觀照下詩詞意境在譯文中的再現 鑑於以上分析,要在詩詞譯文中重現原文的意 境,就要在翻譯過程中顧及意境的各個構成要素。
  • 「清明」詩組合,不同角度,意境各異!這5首,耐人尋味!
    正因為舉足輕重的位置,千百年來也成就了數以千計的美好詩詞。清明節約始於商周,距今有2500多年歷史。關於它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並且在不同的朝代,還被賦予了其他層次的含義。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大主題:1、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所以,說到清明的詩詞,基本上也是以此為主題來進行創作和延伸的。
  • 「拆解」古典詩詞 《清明》作者恐怕非杜牧
    可以將古典詩詞拆解成詞彙的零部件,並對其做「定量分析」嗎?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研究無視「創造力」,破壞「藝術美」。但是,古典詩詞是有固定意象的,藝術創造是有程式的,定量分析可以讓我們早已習慣的某些結論變得格外可疑——比如,「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著作權,恐怕不屬於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古典詩詞 歌以詠之
    本報訊 (記者高麗)昨天下午,男高音歌唱家趙振嶺古典詩詞歌曲音樂會在天津音樂廳上演,趙振嶺攜手他的學生們
  • 意境很美的冷門詩詞五首,你最愛哪一首?
    古詩詞,意境是非常優美的,每每讀來都是令人口齒生香,神思飄搖,也令人久久沉醉其中。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五首意境優美但是很冷門的古詩詞,下面一起來欣賞下!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是一首極富情韻的抒情詩。
  • 【詩詞賞析】《清明》杜牧
    關注本帳號,可進入人氣爆表的詩詞論壇,與眾多社友互動交流,一展詩才!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譯文]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揚揚,路上行人愁苦得失魂落魄。 [出典] 杜牧《清明》 注: 1、《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注釋: (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文學家。杜牧寫景抒情的小詩,文詞清麗生動,意境簡明爽朗。其詩在晚唐成就較高。
  • 柳樹比百花更美,盡在這六首唐詩。附原創譯文(美詩美文)
    原創譯文:輕盈的春風吹動了千萬條柳枝,嫩黃勝過金色而柔軟不遜蠶絲。原創譯文:清澈的江水倒映著千百枝柳條,二十年前共同走過賞柳的板橋。這首詩改編自白居易的《板橋路》,經刪改之後,語言精煉,結構巧妙,意境更為動人。先寫柳,然後憶往昔、念別離,再回到現狀,形成一個閉環。這樣的作詩格局最易得到精品,但要求非常高超的詩藝,非大家不能用得如此熟稔。
  • 意境很美的五首詩詞,越讀越有味道!
    在中國的詩詞寶庫中,有些詩詞的意境是非常美的,讓你我一讀再讀,越有滋味。今天小編就非常五首小編最喜歡的詩詞,意境很美的五首詩詞,下面就一起來欣賞看看!這首詞的意境是非常美的,構思巧妙,寄託著詞人政治失意之後,不願意同流合汙的一種高尚品質。這首詞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所創作的經典作品,這首詞的上片化用成句,寫了一對相親相愛的人被無端拆散;下片則是通過故事來說故事,借用古老的傳說,來透露出了詞人的相思之苦。全首詞的意境唯美悽婉,感情真摯。向我們詮釋了一段純潔但又悲傷的愛情。
  • 中國古典詩詞動態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國古典詩詞的核心。楚辭的意境體現在浪漫和韻味;唐詩:意境美是一種境界;宋詞:意境是一種升華。本文另闢蹊徑,用意境來闡釋古典詩詞發展史、意與境渾的境界!意境是中國古典詩詞的核心,通過押韻、對偶、平仄、音節等藝術手段,創造出來韻律、節奏、意象等,烘託出美好的意境。詩從來不是把語言當作一種現成的材料來接受,相反,是詩本身才使語言成為可能。詩乃是一個歷史性民族的原語言。
  • 清明杜牧古詩的意思 清明這首詩的譯文是什麼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人們便會吟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兩句詩,那麼大家知不知道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了?這兩句詩又出自哪裡呢?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秦觀詩詞五首,首首絕美,驚豔千古
    其實看他的詩詞就知道,風格悽婉,已經說明他是一個柔弱的人。又多寫男女,這樣的人首先就難得開闊。被貶郴州對他打擊很大,不僅寫了千古聞名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抒發那種悽絕慘澹的心境,還寫了詩詞名篇《點絳唇·桃源》,表現那種迷惘,想要逃避的心理。
  • 意境新中式設計 端莊優雅 簡約靈動
    端莊優雅的新中式風格以意境定乾坤,它簡約靈動、優雅含蓄。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新中式風格更重新調整了傳統結構形式,利用後現代的手法。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又巧妙地融合了時代特性,其靈魂意境展現著中華民族歷代流傳的工匠之心。
  • 5位少女的背影,配上意境絕美的詩詞,哪一句能夠打動你的心?
    5位少女的背影,配上意境絕美的詩詞,哪一句能夠打動你的心?哈妹/文哈嘍大家好,我是最愛你們的哈妹,在古風圈中,總有那麼幾句很有意境的詩詞,可以打動你的心。那麼如果這些詩詞在少女們的口中說出,又會是什麼意境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NO.1「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間無我這般人」這句詩詞的含義很是「猖狂」,但是卻有自己的含義。這位女子的背影有點淡淡的哀傷,但是從髮型上來看,卻是非常簡練的一個女子。那麼她的這句話,打動你了嗎?
  • 絕美詩詞之《南柯子·憶舊》
    譯文遠處青山重重疊疊連成一片,泥沙被湧起的潮水推到路邊。啼鳥鳴叫,仿佛在埋怨年華易逝,在這悽涼時節我又獨自漂泊在天涯。白露冷冷,殘月漸收,微微趁風吹開了天邊的朝霞。在綠楊堤畔,忽然看見滿塘盛開的荷花,於是問荷花:「你還記得那年在此買酒的那個人嗎?」品鑑這首懷遠之作記錄了作者夏日路途中的一段感受,字裡行間透出作者對塵世生活的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