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誰?莫非真的不是杜牧?
多年前,讀到這首詩,就讓我印象深刻。如今再讀,依舊對詩人充滿了崇拜。我想,讀過這句詩的朋友不在少數吧,有誰知道這是哪位詩人寫的嗎?許渾。一個詩名似乎不太響亮的名字。許渾是江蘇人,他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他的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這當然有拔高之嫌,但也足見後人對許渾的認可。許渾的詩,和杜牧的風格有接近的地方。
-
有關清明節的古詩詞句:《清明》唐/杜牧 譯文+注釋+賞析
清明【作者】杜牧 【朝代】唐譯文對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
杜牧《清明》一詩,看似簡單,實則誤區很多,古今清明節並非相同
現而今連杏花都要探出故宮的城牆了,也意味著清明將近。杏花清明,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杜牧《清明》這首詩,縱然時過境遷,卻有更多的人漂泊在他鄉,詩中遊子的情懷千古不變。此詩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所作。詩用詞很簡單,看似人人都能讀懂,卻又有許多的誤區。讓我們一起賞析這首詩,看看古代的清明節與現在的有何不同?正確的理解詩中的美。
-
清華桃子媽:和孩子一起讀古詩,穿越回唐朝,感受杜牧的《清明》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說回這首詩的題目《清明》,清明節正處春季,天氣回暖、大地復甦,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時節。同時,人們也在清明節祭祀祖先,古代在清明前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所以清明節也叫寒食節。古代很多詩人都從不同角度來描寫清明節,今天這首《清明》正是描寫了清明節的景與人。
-
古詩文學習037:三年級下冊,杜牧《清明》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注釋①〔清明〕我國傳統節日,有掃墓、踏青等習俗。②〔斷魂〕神情悽迷,煩悶不樂。譯文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紛紛。趕路的人心裡更加增添了一份愁苦,簡直是失魂落魄。
-
《清明》詩是否由杜牧所寫?詩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
對於這首詩,本來千百年來一直並無爭議,古人皆認為詩中「杏花村」指的是「酒都汾陽」的杏花村無疑,但在20世紀80年代,因為媒體標新立異的炒作,才有了爭議。主要爭議集中在兩點:這首古詩究竟是否由杜牧所作?第二、按照唐朝的作詩標準,「文韻字」和「魂韻字」不能通押,而《清明》中的文韻字「紛」與魂韻字「魂」卻是通押的,故而判定這首詩不一定是唐朝詩人所為。按照這兩個觀點而言,似乎看來這首古詩的確有著其不合理之處,但在我看來,不合理之處又有著諸多的合理因素。
-
清明 · 杜牧
趙俊作品清明
-
杜牧的《清明》憑什麼成了清明代言詩?
那麼多好詩,但大家偏偏最喜歡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要論慎終追遠的哀傷和沉痛,杜牧的清明詩比不上白居易的,要說語言的清簡優美好懂,吳惟信的不比它差,憑什麼杜牧這首詩代言了清明?
-
清明節那天,杜牧這首詩應是最熱門的古詩
若有詩歌熱搜排行榜,依我看,在清明節那天,杜牧這首詩就應當處在榜單的首位,應是最熱門的古詩。那麼,到底是杜牧的那首詩呢?它就是傳誦千古的《清明》,對於這首詩,想必不少讀者能不假思索地吟誦出來吧!下面我們就來品讀這首詩。
-
杜牧《清明》詩的「詩眼」
唐代詩人杜牧的七言絕句《清明》,是中國古代詩歌中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經典名篇。這首詩描述清明時節主人公雨中趕路的愁苦心境和問詢牧童的瞬間情形,抒發異鄉思親的沉痛心情。清明時節,細雨淅瀝,春寒料峭,這既是自然背景的描述,又是全篇感情基調的鋪墊,暗示了詩人悽冷的物理感受和複雜的心理情緒。這與宋代李清照《聲聲慢》開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次句「路上行人慾斷魂」,緊承首句意脈,點明詩中主人公的「行人」身份和正在趕路的狀態,「欲斷魂」三字是此篇的「詩眼」和理解的關鍵,特別突出了極為沉痛悲傷的心境。三、四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
-
杜牧《清明》寒食的由來,介子推是誰?唐朝清明很歡樂,青團蹴鞠
清明 唐 ·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譯文清明時節江南細雨紛紛揚揚,路上的行人個個失魂落魄。向當地人詢問哪裡有賣酒的人家,牧童指向遠處杏花深處的村莊。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的詩、賦、古文都有很大成就,其中詩的成就最高,後人稱他為「小杜」,用來區別於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杜甫。
-
【詩詞賞析】《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譯文]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揚揚,路上行人愁苦得失魂落魄。 [出典] 杜牧《清明》 注: 1、《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注釋: (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文學家。杜牧寫景抒情的小詩,文詞清麗生動,意境簡明爽朗。其詩在晚唐成就較高。
-
清明時節雨紛紛,關於清明的三首古詩欣賞
杜牧的一首《清明》,歷來廣為傳誦。《清明》-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清明夜》- 白居易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
古詩欣賞《清明》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註解:清明欣賞: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
-
古詩冷知識:《清明》不是杜牧所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廣為流傳,傳播度很高。但是,它的作者真的是杜牧嗎?我要說的是不。其一,從詩歌風格來講,這首詩讀來流利和諧又通俗易解,似乎和我們所了解的杜牧詩風不符。
-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下一句是什麼?作者是誰?詩意是什麼?
中考語文天天練之古詩詞學習之《清明》各位學子們,大家好,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借著清明佳節時期,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帶著大家來學一下《清明》這首古詩以及相關的考點。希望學生們能夠牢牢掌握!1 《清明》一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者:杜牧。2 作者詳解杜牧:唐朝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
-
最優雅的五首古典清明詩詞,附獨家原創譯文(意境絕美)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遇到下雨的清明節,便會自動想到這首詩,頓有魂斷神傷之感,箇中滋味難以言傳。我覺得最妙在下半闕,無愁字卻叫人生出無限愁苦之感,苦中又帶著回味的美妙。真好!我的現代語譯文只重意不重文,不敢擅比。
-
杜牧的這首清明,通篇白話,為什麼會被譽為清明詩的千古絕唱?
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唐代大詩人王維有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至宋朝,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逐漸成為清明兩大主要節日習俗,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而清明的詩詞自然也多是圍繞這兩大主題。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就是根據清明節氣候時令而作的,這類詩詞並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晚唐詩人杜牧的《清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讓我們聊一聊這首詩的作者——杜牧
這是文學發展的自然規律然而,在「將星隕落」的晚唐,卻有兩個人重新扛起詩歌大旗,一度再現盛唐時期的輝煌。這便是有小李杜之稱的——李商隱、杜牧。對於杜牧,大家不會陌生,只不過古代詩詞交替更迭,小時候背誦的古詩詞和詩詞人難免混淆。
-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是杜牧寫的?
這些北宋文人編輯的杜牧文集中,由於編輯者甄別不嚴,混入了大量李白、王建等人的詩。但是,《樊川別集》《樊川續別集》《樊川外集》之中,也沒有這首《清明》。這首《清明》在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在南宋。在南宋謝枋得的《重訂千家詩》中,《清明》不僅赫然在列,而且署名杜牧,其依據是什麼尚不清楚。也就是說,杜牧去世至少三百多年後,這首詩才剛剛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