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雖然能精通多國語言,但卻對自己家鄉的方言了解少之又少,有的甚至連自己家鄉話都已經不會說了。為此,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訊飛輸入法攜手蘇州博物館開展了一項「用姑蘇軟語傳承千年文化」的活動,旨在通過人工智慧(A.i.)技術結合優秀傳統文化,吸引廣大蘇州方言母語和愛好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參與到方言的保護傳承中來,共同建設蘇州方言庫,推動蘇州話的A.I.語言複製。
據悉,訊飛輸入法與蘇州博物館的聯合活動參與方式相當簡單。廣大用戶只需打開「我AI說方言」微信小程序,就能聆聽蘇州話講述的文物歷史,也可以用蘇州話跟讀,通過保存分享自己的聲音,切實參與到」蘇州方言保護計劃「中。可以說,這樣的方言保護,既豐富了方言的內容厚度,也增強了方言傳承的趣味性,又傳承漢語方言和民族語言,有效保護語言文化的多樣性,讓蘇州話煥發新的光彩,確實相當具有創意和新意。
作為該活動的特邀專家,蘇州大學說蘇哉協會副會長徐來老師表示:「能有機會用鄉音訴說文物的故事感到非常榮幸,希望通過全新的形式為方言傳承注入新的活力。」而對於此次跨界合作,科大訊飛消費者輸入法業務部總經理程坤則表示:「訊飛輸入法跨界聯動蘇州博物館,藉助方言講述文物歷史的形式,就是希望能激發大眾參與方言傳承和保護的熱情,增強蘇州市民對蘇州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知名輸入法,早在2017年,訊飛輸入法發起A.I.+公益的「方言保護計劃」,在教育、文旅、媒體等行業尋找可切實落地的應用場景,上線三年時間已累計800萬人參與其中,藉助方言語料實現了23種方言語音識別和11種方言語音合成。而科大訊飛(蘇州)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落戶蘇州以來,一直致力於蘇州方言的識別、合成等技術攻關。目前,蘇州話識別已於2018年在訊飛輸入法中上線,所有用戶均可使用方言保護成果,切實推進蘇州話的保護和傳承。
相信在未來,訊飛蘇州也將會繼續聯合蘇州本地方言專家學者,不斷更新、構建更大、更具代表性的語料庫,藉助訊飛領先的A.I.技術、徵集方言發音人等手段,創造更多貼近時代發展的傳播內容,讓更多人了解、喜愛上這獨具特色的「姑蘇軟語」,更好守護住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