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來源:古玩市場觀察報 侵權聯繫刪除
今年,古玩直播帶貨迅猛發展,為激活古玩藝術品消費市場、助力經濟增長發揮了一定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虛假鑑定、虛高價格、虛假交易、假流量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古玩藝術品管理局關於加強網絡古玩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向藏家們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9月2日。旨在保護藏家們合法權益,促進古玩直播營銷新業態健康發展。
古玩藝術品市場專家張德華指出,《古玩藝術品徵求意見稿》對有關主體法律責任、嚴格規範網絡古玩直播營銷行為、依法查處網絡古玩直播營銷違法行為等都做了詳細說明。這意味著,古玩直播帶貨即將結束野蠻生長,進入監管時代。
「古玩直播帶貨刷單」等問題受關注
古玩直播間點讚、古玩直播間評論、古玩直播間彈幕、古玩直播間轉發……這些古玩直播平臺衡量古玩直播間熱度的數據指標都可以「刷」出來,而且可以「明碼標價」甚至可以打包成「套餐」對外出售。為了匹配目前火熱且蓬勃的古玩直播帶貨需求,一些廣告公司、媒介代理公司、MCN機構、古玩直播平臺甚至合力製造「虛假繁榮」。
一位古玩主播告訴記者,買粉絲是公開的秘密,古玩圈裡都知道,沒有人不買粉絲的,不買古玩更賣不出去了。現在買粉絲比以前貴,以前「殭屍粉」「機刷粉」便宜,現在得買些「真人粉」,要不然古玩直播間會有封號限流的風險,我們也是沒辦法。
嚴格來講,古玩直播間刷單等行為嚴重扭曲了古玩電子商務市場秩序,不僅侵害藏家們權益,也讓一些請古玩界名人的藏家們遭受損失,影響古玩電商行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監管。
此次公布的《徵求意見稿》指出,重點查處古玩電商虛構交易、擅自刪除或編造用戶評價、對古玩平臺內經營者侵害藏家們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未盡到資質資格審核義務、對藏家們未盡到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義務等違法行為。
明確古玩帶貨主播的法律責任
古玩藝術品市場觀察員劉梅認為,網絡古玩主播作為一個新職業,很多不同角色的扮演者先後進入古玩直播帶貨圈,他們扮演著很多角色,不單純是廣告發布者,也有可能是廣告經營者和廣告代言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從業半年的古玩直播帶貨主播劉女士指出,目前的古玩直播帶貨業態較為複雜多變,僅就古玩直播帶貨頭部主播為例,翟建民(中國香港籍)、馬未都、李鑑宸(新加坡國籍)3個人就佔了古玩直播帶貨超8成市場份額,他們有完整的古玩銷售團隊。古玩腰部主播主要是一大波電視鑑寶專家,比如鄧丁三、楊寶傑、崔凱、古方、李彥軍等,還有些拍賣行的老闆,其實古玩直播帶貨市場從一開始格局就已經確定下來,腰部和腿部主播沒有社會資源,如果說不靠刷粉絲,古玩主播怎麼生存。
為此,劉女士建議,應探討更為可行、有效且能同時實現保障藏家們權益、促進古玩行業健康發展的監管之道,結束古玩直播行業壟斷式經營。
對此,中國古玩研究會負責人張漱震表示,藏家們在古玩直播間購買古玩,不只是圖便宜,而是更看重古玩主播推薦的好的古玩。希望古玩市場新規的出臺能夠遏制當前的古玩行業亂象,讓古玩直播帶貨健康發展,讓藏家們放心購買。
轉載來源:古玩市場觀察報 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