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叛了項羽又反了劉邦,氣得劉邦唱了一首「大風歌」!

2020-12-17 書生閒談

漢高祖劉邦有一首很著名的歌叫《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意思很簡單,漢高祖劉邦想起了自己打敗了項羽平定了天下,可是像韓信、彭越、英布這些諸侯王都反叛了自己,雖然自己幹掉了他們,可是邊境上經常有麻煩,我上哪兒去找勇士守衛呢,在故鄉沛縣漢高祖劉邦情不自禁的唱起了這首《大風歌》。

當然漢高祖劉邦說是這麼說,像韓信和彭越到底是不是真的反叛了自己,他自己心裡有數,不過英布這傢伙是真的反叛了劉邦,而且這不是他第一次背叛了。

英布又稱黥布,原先是項梁的部下將領,後來繼續跟隨項羽,是項羽帳下五大將領之一,項羽封他為「九江王」,公元205楚漢戰爭開始後,齊王田榮首先背叛了項羽,後來趙國也背叛了自己,西邊劉邦又在那攻城掠地,項羽四處徵戰疲於奔命,每次詔命英布帶兵前來,英布都推託有病不來,也不派兵相助,在彭城之戰後,項羽派使者去見英布希望英布出兵,可此時英布早已接待了漢王劉邦的使者,而且英布知道項羽氣量狹小,很害怕項羽會秋後算帳,於是殺了楚使,決定跟隨劉邦,項羽大怒派兵攻打英布,把英布給打敗了,英布逃到劉邦那,劉邦真不虧是個牛人,沒看輕英布,反而盛情款待了他,於是英布就死心塌地的跟隨劉邦了。

到劉邦打敗項羽,成為皇帝後,先是韓信涉嫌謀反被罷免了兵權又從齊王降爵為淮陰侯,沒過多久梁王彭越又被手下人告發要謀反,被劉邦派人抓到了洛陽,後來查明沒有這回事,可是劉邦還是把彭越貶為了平民,發配巴蜀。

當時韓信、彭越、英布被稱為漢初三大名將,英布一看韓信和彭越都玩完了,估計很快就輪到自己,何況他們兩個都不在了,劉邦也老了不可能親自領兵來攻打自己,於是乾脆起兵造反,還真是沒有對手了,英布很快就佔領了荊楚一帶的地盤,劉邦沒辦法只能御駕親徵,劉邦在兩軍陣前大罵英布說:「我已經封你為王,你何苦造反」英布直言不諱的說:「想做皇帝嘍」,劉邦指揮大軍進攻英布,英布命手下兵卒萬箭齊發,劉邦當胸就中了一箭,但是傷的不重,命令大軍繼續進攻,英布大敗而逃,半路上被部下殺了。

漢高祖劉邦滅了英布後,路過自己的故鄉沛縣,邀請了故鄉的父老子弟和以前的朋友,舉行了一次宴會,過了幾天無拘無束快樂的日子,可是在快樂之中,又想起了自己過去是怎麼打敗項羽,成為皇帝後,要怎麼治理國家,感覺很不容易,英布的叛亂讓自己很煩心 ,因為除了諸侯叛亂,邊境也常常發生動亂,自己老了,看看自己身邊的那些謀士猛將都已經不在了,我上哪兒去找勇士幫自己守衛邊疆呢。

相關焦點

  • 作為街頭混混長大的劉邦,是怎樣寫出大風歌這樣的千古名詩的
    劉邦從小就沒有讀過任何書。他是為街頭的混混。然而,他能夠寫下古往今來著名的詩《大風歌》,這真的讓後人驚嘆,甚至讓那些寫了一輩子詩的人臉紅。那麼,為什麼從來都不好好學習的劉邦,寫了一首千古名詩呢?讓我們談談為什麼這是一首好詩。首先,氣場很強。
  • 「大風起兮雲飛揚」——劉邦《大風歌》賞析
    我們上一篇講了項羽的《垓下歌》,今天我們來看打敗項羽,建立漢朝的劉邦的作品:《大風歌》。這是很短的一首詩,但是在詩歌史、文學史、歷史上都是很有影響的一首詩。劉邦擊敗了項羽之後,就用自己的王號「漢」建立漢朝,成為開國皇帝,史稱漢高祖。
  • 「楚漢爭霸成語故事知多少」劉邦篇之大風歌
    ——摘自《史記·高祖本紀》【譯文】大風勁吹啊浮雲飛揚,我統一了天下啊衣錦還鄉,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守四方!【解讀】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由於其英勇善戰,軍勢甚盛,劉邦不得不親自出徵。他很快擊敗了英布,最後並由其部將把英布殺死。
  • 「大風起兮雲飛揚」,世人皆知《大風歌》,卻不知劉邦的另一首詩
    一、 大風起兮雲飛揚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大風歌》 說起這首《大風歌》,真的是耳熟能詳,世人皆知。
  • 從文學角度看,劉邦的《大風歌》水平如何?
    從文學角度看,劉邦的《大風歌》水平如何?結合當時的時代,怎麼看?文學是一門語言藝術,是在文字編織中透露出寫作者的審美意識。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詩是韻文,詩以言志。
  • "大風起兮雲飛揚",世人皆知《大風歌》,卻不知劉邦的另一首詩
    因為劉邦本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寫的詩歌大多率真豪邁,頗有一番風味,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劉邦現存於世的兩首詩歌。&34;——劉邦《大風歌》說起這首《大風歌》,真的是耳熟能詳,世人皆知。《大風歌》作為劉邦最傳世的一首詩(雖然一共只有兩首流傳下來),頗為豪邁。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三個字,但是卻氣勢磅礴。得以流傳百世。要說這劉邦能奪得天下,當上皇帝,還真的是不容易,他既不是名臣之後(項羽乃楚國名將項燕之後),也沒有貴族血統。自己僅僅是個秦朝泗水亭亭長。秦制十裡為一亭,因此所謂亭長只不過是一個比裡長高一級的角色,手底下不過五六個人,雖說吃的是官家飯,但往往入不敷出。
  • 劉邦能寫大風歌?拉倒吧,作弊跡象太明顯了
    看過讓子彈飛的人大概都還記得葛優所飾演的縣長在火車上吃著火鍋喝著酒,然後口中唱著「大風起兮雲飛揚」然後就被劫持了的畫面。當然,今天我們不討論這部電影,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大風歌」。據說大風歌是漢高祖劉邦所著,這首歌寫的那是相當好,從歌聲中聽到了一股豪邁之情,也聽到了一股王八之氣。
  • 劉邦為何能寫出優秀詩作《大風歌》,不都說他是沒文化的無賴嗎?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被後人命名為《大風歌》的詩好不好?當然好,好得很。首先起筆就很大氣,從不知從何處來的風寫起,繼而寫到天上的雲,風來了,雲也跟著飛了起來。呂后口中有「頭上有雲氣」的劉邦便是那風中的雲,借著狂風,一飛沖天,而今攜著天威回到故鄉來了。回到故鄉的劉邦想起了往昔的自己,他很害怕,他怕天底下再出一個劉邦來,他怕還有不知從何處起的風會突然地吹起來,吹遍他所建立的邦國。
  • 千古第一帝詞王:劉邦,"大風歌"了解下豪放的情懷
    《大風歌》是漢朝皇帝劉邦寫的一首詩,他向稼布進貢,去沛縣請他的老朋友喝酒。當酒很濃的時候,劉邦擊中了大樓,同時唱起了這首歌。這首詩的前兩句很簡單。整首詩充滿了王霸精神,但最後一句也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動蕩國家的深切憂慮和憂鬱。
  • 趙飛燕這首詩慷慨悲涼,竟然還有點劉邦《大風歌》的感覺!
    如果告訴你,趙飛燕寫了一首詩,寫得慷慨悲涼,甚至還有劉邦《大風歌》的感覺,你一定會很驚訝!這首詩很少有人提及,我們看看趙飛燕的這首《歸風送遠操》:秋風起兮天隕霜, 懷君子兮渺難忘, 感予意兮多慨慷!天隕霜兮狂飈揚, 欲仙去兮飛雲鄉, 威予以兮留玉掌。
  • 漢高祖劉邦一生的寫照——「大風歌」
    假如說《垓下歌》是項羽作為失敗者的悲歌,那麼《大風歌》就是漢高祖劉邦作為勝利者的別樣哀歌,雖然僅有三句,卻道盡了漢高祖劉邦一生。漢高祖劉邦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最後戰勝項羽,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這一切使他興奮、歡樂、躊躇滿志,但他的一生也都活在深刻的恐懼和悲哀中。天下初定時,劉邦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叛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反叛實力伺機而動,整個國家搖搖欲墜。
  • 除了慷慨激昂的「大風歌」,劉邦還唱過悲痛欲絕的「鴻鵠歌」
    而未久後,在項羽分割天下時,果然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後來,劉邦稱帝,並且初欲定都洛陽,但在劉敬進諫、在張良贊同之後,果斷改都關中(長安)。而再在漢十二年,劉邦親自掛帥擊敗黥布後,西歸長安,路過沛縣,並在此與沛縣眾父老豪飲了十餘日……真真正正地、實實在在地「衣錦還鄉」了一把!
  • 成年後再讀《大風歌》,發現全詩透著悲涼,劉邦真可憐催人淚下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少年時讀這首《大風歌》時,覺得不愧是漢高祖,儘管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卻充滿霸氣、氣勢恢宏。這首詩是他在平定了英布叛亂後,凱旋而歸在老家與老鄉們一起喝酒慶祝時寫下的。
  • 項羽死前一夜寫下一首詩,僅28個字,卻比劉邦的大風歌流傳還廣
    說到項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楚漢爭霸之中他就是西楚霸王。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人,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早年跟叔父起義反秦,後再巨鹿之戰中大破秦軍主力,更是奠定了他的霸主地位。
  • 「大風歌」為何只有三句?劉邦為何不把第四句寫出來?他是真不敢
    雖然每一句才兩個字,但好歹也湊成了四句,是一首完整的古詩。在項羽劉邦所處的那個時代,詩歌的內容雖然豐富了很多,但通常也是保持在四句左右。例如,項羽就曾寫下一首《垓下歌》,同樣也是四句。因為他曾寫下一首隻有三句的詩歌,也就是《大風歌》。那為什麼劉邦只寫到第三句就不寫了呢?難道是因為才能已經到了極限?圖片來源於網絡:劉邦的《大風歌》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劉邦的這首三句《大風歌》。第一句是「大風起兮雲飛揚」,大意就是形容當時的天下形勢。那時正值秦末之際,天下動蕩不堪。
  • 「大風起兮雲飛揚」,劉邦在尋「安得猛士守四方」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風歌》作者:劉邦。《大風歌》是劉邦僅有的兩首詩歌中的一首。劉邦剛剛打敗了黥布,路上過沛縣,便招故人飲酒慶功又敘舊。酒過幾巡,劉邦高興的擊築,唱出這有名的詩歌。這首詩前兩句直接而來,就有王者之氣勢,而最後一句卻也見劉邦對江山社稷的擔憂。劉邦成了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志得而興奮。
  • 劉邦一個農民皇帝,寫出流傳千古的詩句,這首詩就有名的大風歌
    劉邦一個農民皇帝 ,寫出流傳千古的詩句,這首詩就有名的大風歌提到漢朝,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劉邦,他出生貧寒,沒有什麼學識,卻做了漢朝的開國皇帝,是漢文化的開拓者。更是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他有很多頭銜,對我國漢代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更是對國家對百姓而言,是個很好的皇帝。就是這麼個不太有文化,甚至可以說是文盲的皇帝,成了漢朝的最偉大的開創者。劉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家沒有錢供他讀書,而他自己本人也不是特別喜歡讀書。就是這麼一個沒什麼文化知識的皇帝,在他的一生寫了這麼一首詩,成為了後人傳唱的經典。
  • 劉邦留下兩首詩歌,一首慷慨激昂,一首盡顯帝王的無奈悲涼
    漢高祖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他有一首很有名的詩歌,就是《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建立漢朝12年後,淮南王英布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出徵,擊敗了英布,在得勝途中,劉邦路過家鄉——沛縣,於是,把昔日的好友、家鄉的尊長叫來,喝酒跳舞,玩了十幾天。
  • 江山美人,劉邦《大風歌》& 項羽《垓下歌》
    項羽劉邦和項羽,是兩個性格相異之人,但,他們各自有一首成名詩歌,既同時代,亦同體裁,劉邦,一曲《大風歌》,項羽,一曲《垓下歌》。二人性情,於詩歌中頓現。先來看看劉邦這位漢王寫的《大風歌》:《大風歌》(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漢高祖劉邦一生寫了兩首詩,一首意氣風發,一首卻盡顯其無可奈何
    唐朝詩人章碣寫過這麼一首詩,名曰《焚書坑》,全文如下: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這首詩之所以能夠出名,就是因為最後一句「劉項原來不讀書」,這句話被很多不想讀書,又不想承認自己沒才能,幹不成大事的自欺欺人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