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一生的寫照——「大風歌」

2020-12-12 阿布君的日常

假如說《垓下歌》是項羽作為失敗者的悲歌,那麼《大風歌》就是漢高祖劉邦作為勝利者的別樣哀歌,雖然僅有三句,卻道盡了漢高祖劉邦一生。

漢高祖劉邦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最後戰勝項羽,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這一切使他興奮、歡樂、躊躇滿志,但他的一生也都活在深刻的恐懼和悲哀中。天下初定時,劉邦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叛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反叛實力伺機而動,整個國家搖搖欲墜。

這首詩是他在擊敗英布,得勝路過自己的家鄉,召來昔日的好友,師長,一起飲酒作樂,酒酣時,想起了前半生的坎坷換來了如今的榮華,而各方勢力又正欲把這個他親手打造的帝國推向深淵,想必劉邦在吟唱這首詩歌時必是懷著一股被悲涼掩蓋的豪氣。

首句:大風起兮雲飛揚

大風為時勢,云為這個時代的英雄,最出彩的那朵雲當然是高皇帝自己。

第二句: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60多歲又回到故鄉,我給了這天下太平,但已不再是當年沒錢付帳的劉老三,可當初願意賒酒給我的老闆娘也不在了,我也老了啊。

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異姓王叛亂我來平,匈奴騎兵來犯我不敵,但我可以和親求安,可我死後怎麼辦呢?這天下還會再次大亂嗎?黎民百姓要再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嗎?如果有賢臣良將能替我守住這大漢江山,能替我驅逐匈奴,我死了也心安了。

漢高祖戰勝項羽,最後得到天下,不是偶然的,他有著識人之聰,用人之明,身邊有張良,蕭何,韓信助他,最後依賴他們戰勝了項羽 ,得到了天下。

相關焦點

  • 他背叛了項羽又反了劉邦,氣得劉邦唱了一首「大風歌」!
    漢高祖劉邦有一首很著名的歌叫《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很簡單,漢高祖劉邦想起了自己打敗了項羽平定了天下,可是像韓信、彭越、英布這些諸侯王都反叛了自己,雖然自己幹掉了他們,可是邊境上經常有麻煩,我上哪兒去找勇士守衛呢,在故鄉沛縣漢高祖劉邦情不自禁的唱起了這首《大風歌》。當然漢高祖劉邦說是這麼說,像韓信和彭越到底是不是真的反叛了自己,他自己心裡有數,不過英布這傢伙是真的反叛了劉邦,而且這不是他第一次背叛了。
  • 漢高祖劉邦的老家
    這是豐縣漢皇祖陵園內,劉邦記念碑上的一幅評價漢高祖劉邦的對聯。他這個大漢王朝的開國明君、漢文化的創始人,確實對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其功績和家鄉居住,曾引無數專家學者進行過評論和論證,曾有過諸多不同的觀點和認識,今就個人所掌握的資料,對劉邦的祖籍問題,談點個人的看法,供商榷。
  • 漢高祖劉邦一生最愛的女人是戚夫人?大錯特錯!
    漢高祖劉邦一生最愛的女人是戚夫人?大錯特錯!文/炎炎談歷史漢高祖劉邦,一生中有很多女人,但是史書記載最重要的就只有四個人:曹氏、呂雉、戚夫人、薄姬。曹氏:劉邦未婚之前的情婦,為劉邦生下庶子劉肥,劉邦年輕時遊手好閒,四十歲還沒結婚,所以她是劉邦結婚之前上感情生活的全部。呂雉:劉邦的原配妻子,為劉邦生下嫡長子、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是劉邦患難與共的髮妻,也是劉邦的賢內助。戚夫人:劉邦的妃子,為劉邦生了兒子劉如意。
  • 徐州尋古|大風歌起,戲馬臺荒
    秦朝的暴政最終引發了陳勝、吳廣起義,作為響應,布衣劉邦「斬蛇起義」成就了大漢數百年江山。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沛郡豐邑中陽裡人,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曾任沛縣泗水亭長,稱沛公。 歌風臺,位於徐州市沛縣縣城中心漢城公園內,為「沛縣古八景」之一,是為紀念漢高祖劉邦衣錦還鄉,所著《大風歌》而興建。歌風臺原在古縣城東南,歷經滄桑,屢遷屢建。現在的歌風臺是漢城建築群的制高點,壯闊雄偉。
  • 成年後再讀《大風歌》,發現全詩透著悲涼,劉邦真可憐催人淚下
    這首《大風歌》語言精練,內容豐富。氣象宏大,雄奇壯美,勢如江河橫溢,讀起來令人盪氣迴腸。自《大風歌》之後,文人寫詩都追求這種磅礴大氣的雄風。然而成年後,再讀這首《大風歌》卻讀出一股悽涼、可憐的感覺。劉邦出身草莽,靠著一幫兄弟扶持建立了大漢帝國,應該說身邊是能臣猛將多如繁星,然而卻發出了「沒有猛士為他守四方」的感嘆!
  • 「大風起兮雲飛揚」,世人皆知《大風歌》,卻不知劉邦的另一首詩
    提起漢高祖劉邦,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年劉邦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最終因機緣巧合,參與到了群雄逐鹿的戰爭之中,最終在蜀漢之爭中擊敗楚霸王項羽,建立大漢,史稱漢高祖。
  • 漢高祖劉邦一生寫了兩首詩,一首意氣風發,一首卻盡顯其無可奈何
    而漢高祖劉邦,也只寫了兩首詩,一首是著名的《大風歌》,一首則是鮮為人知的《鴻鵠歌》,下面筆者就來好好聊聊這兩首詩歌。就這樣劉邦回到了沛縣,此時的劉邦已經是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此次返鄉屬於榮歸故裡,於是大擺宴席,邀請鄉親父老前來赴宴。喝嗨的劉邦,在酒桌上即興創作了《大風歌》,唱了起來: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可以說是把劉邦那意氣風發,囊括四海、笑傲群雄的豪邁表現得淋漓盡致。
  • 漢高祖劉邦最經典的七句話:大丈夫當如此也!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指揮家,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
  • "大風起兮雲飛揚",世人皆知《大風歌》,卻不知劉邦的另一首詩
    提起漢高祖劉邦,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年劉邦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最終因機緣巧合,參與到了群雄逐鹿的戰爭之中,最終在蜀漢之爭中擊敗楚霸王項羽,建立大漢,史稱漢高祖。人們讚嘆劉邦所取得的軍事成就,但是對於劉邦的為人後人卻極為不屑,據《史記》記載,劉邦曾經是一個無賴,不僅自己沒有文化,而且還看不起讀書人。但是後人所不知道的是,劉邦也曾作詩數首,但是僅僅流傳下來兩首。
  • 漢高祖劉邦:這個皇帝很有料
    漢高祖劉邦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皇帝之一,「草根也能當皇上」的奇蹟就是他開創的。在他之前的歷代君王們,大多擁有顯赫的家世,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無不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如果沒有一位身為秦王的父親,也不可能繼位秦王,更不可能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劉邦不具備這樣的先天條件。
  • 漢高祖劉邦寫的兩首詩,一首霸氣十足,一首悽涼無奈
    漢高祖劉邦,我們都知道,他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一生寫過兩首詩歌,一首是《大風歌》另一首是《鴻鵠歌》,但這兩首詩的風格完全不一樣,大風歌很霸氣,鴻鵠歌卻很悲涼。
  • 識時務者為俊傑——漢高祖劉邦的漢代流行話語
    讀罷霧滿攔江的劉邦傳記和李開元的秦楚漢系列,想起毛澤東的詞《賀新郎·讀史》:「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蹠莊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漫漫歷史,芸芸眾生,誰才是歷史的主人,誰只是歷史的過客?
  • 高祖劉邦的前半生,一個普通人境遇寫照,追求卓越又屢遭失敗
    「天生我才必有,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詩仙李白對於自己的人生的寫照;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是屬於:「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很多普通人的一生都是屬於李廣難封,必定是會被歷史長河遺忘的。實際上就是說此時的高祖劉邦不喜歡幹活,不拘小節,說白了就是現在很多不喜歡學習的人一樣,不幹正事的人一樣。除了劉邦不愛幹農活,《史記》記載高祖劉邦在長大成為亭長以後,亭中的官吏基本都被劉邦欺負過,同時劉邦還喜歡喝酒、愛好美色。
  • 漢高祖劉邦,胸懷開闊,賞罰分明
    劉邦之所以能夠建立大漢王朝,成為一代開國皇帝。不僅僅是自己的智謀和眾多有志之士的協助以及歷史的原因。這其中也和漢高祖劉邦的心胸有很大的關係,雖說劉邦在漢朝穩定時和眾多有功之臣分崩離析。但是劉邦在早期,尤其是在南徵北戰,逐鹿中原的時期,劉邦是一個心胸很寬廣的人,這可能和當時的歷史因素有關。另外劉邦也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尤其是在討論論功行賞的時候,漢高祖劉邦能清清楚楚的記得什麼人立了什麼功勞,然後再意義論功行賞,並且還能夠讓群臣信服。可以說一個皇帝能做到如此實屬難得。
  • 大風歌VS垓下歌
    大風歌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歲末江蘇豐縣訪漢高祖劉邦故裡42米高巨幅銅像似鯤鵬展翅氣壯山河
    漢皇祖陵位於豐縣趙莊鎮金劉寨村,是以漢高祖劉邦曾祖父劉清陵墓為中心建造的一座園林,內有劉邦曾祖父劉清的土墳和部分遺蹟。1992年當地政府與劉姓族人對漢皇祖陵進行了保護性修復,是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品讀之漢高祖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盛有突出貢獻。
  • 歷史的錯覺——關於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
    多年來,我一直有一種印象上的錯覺,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仿佛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仔細想起來,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錯覺,大概是因為我平時所閱讀的書籍以及過往所接受的教育。自兒時的教科書,到圖書館翻閱到的歷史文獻論著,電視電影等文學作品,關於這兩位歷史人物的介紹大抵都是秦始皇嬴政滅六國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帝國,漢高祖劉邦率麾下群雄戰勝西楚霸王項羽建立漢王朝。從這些事跡上看,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確實是活躍於不同時代的兩個不同的歷史人物。
  • 古代史:左思明重修漢高祖斬蛇古石碑
    大風飛雲亦壯哉……歌風臺上陣陣清風拂過,瞬間又融進歷史的塵埃,無聲無息……繚繞的王氣在芒碭間四時不絕,如煙如縷,芒碭山神奇故事自然也會延續不息。無情風雨不僅將高祖廟夷為平地,連漢高祖堅硬的斬蛇碑也難擋歲月的侵蝕,傾倒在紅草叢中銷聲匿跡。只有馱碑贔員有些委屈,倔強地拍起頭仰望遠方。它似乎看到了高大英武的漢高祖,只是盈坡紅草遮住了它的眼睛。
  • 劉邦能寫大風歌?拉倒吧,作弊跡象太明顯了
    看過讓子彈飛的人大概都還記得葛優所飾演的縣長在火車上吃著火鍋喝著酒,然後口中唱著「大風起兮雲飛揚」然後就被劫持了的畫面。當然,今天我們不討論這部電影,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大風歌」。據說大風歌是漢高祖劉邦所著,這首歌寫的那是相當好,從歌聲中聽到了一股豪邁之情,也聽到了一股王八之氣。